野生、半野生、栽培小豆形態(tài)解剖比較及PEG處理對栽培小豆幼苗生理和結構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豆起源于我國,在亞洲東南、東北部及喜馬拉雅高地國家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也是我國主要食用豆類之一,其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豐富的鈣、鐵、磷元素。本文對野生、半野生、栽培3種類型9份小豆進行了形態(tài)和營養(yǎng)器官解剖比較,并且研究了PEG處理對栽培小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結構的影響。結果如下: 對3種不同進化類型小豆的植株形態(tài)性狀鑒定表明,在野生型小豆向栽培型小豆演化的過程中,株高相關因子(如株高、頂蔓、主莖節(jié)數)及全生育日

2、數均值逐漸變小、產量相關因子(百粒重、單株莢數)逐漸變大,半野生型小豆的這些性狀上表現出居于野生與栽培型之間的形態(tài)特征。 3種進化類型小豆莖的基本結構都由表皮、皮層和中柱組成,其中栽培小豆莖稈粗壯,次生木質部維管束最發(fā)達,野生小豆最不發(fā)達;小豆葉片均為葉肉組織分化明顯的異面葉,都由上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和下表皮組成。表皮上著生剛毛。野生小豆、半野生小豆、栽培小豆葉面積依次增大,栽培小豆葉面積最大,表現出很強的光合作用,代表了

3、較高的演化水平。 在整個滲透脅迫過程中,隨著PEG濃度的增加,小豆葉片MDA含量總體表現為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可溶性蛋白含量變化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趨勢。PEG濃度較低時,小豆SOD活性下降,隨著濃度的增加,SOD活性又上升。POD與CAT活性變化趨勢一致。 經PEG處理后,3種栽培小豆葉片結構變化均表現為葉片失水,萎焉,表皮細胞萎縮或者破碎,柵欄組織細胞變短,形狀變不規(guī)則,海綿組織變小,細胞破碎,細胞結構破壞,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