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本質上是一種關于“人”的學問,重視現實的人與人生問題是其最根本的特質。作為中國文化之主流的儒學,更是注重探討人之所以為人的的本質、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實現以及人的生死與自由等等。儒學正是在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關注現世人生的人文精神,顯然“人性”問題是貫穿儒學思想的一根紅線。 在“人性論”問題上,孟子的思想影響超過了孔子。作為儒學開山鼻祖的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肯定了人
2、性的一些本質問題,但人性究竟是怎樣的,孔子沒有說明。雖然如此,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條目,卻對后世影響至深,特別是對孟子人性論思想產生了啟蒙作用。繼承孔子思想的孟子,把孔子的仁、義、禮、智闡發(fā)為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四心說”是孟子人性善的理論基礎。 孟子論證人性善的目的是為其仁政學說服務的。其仁政思想的核心是“君愛民,民擁君”。而這個目標實現的前提是人性是善的,因為有了“善”,才有了“愛”才有了封建倫理的“三
3、綱五?!?。人們堅持了“三綱五?!本统闪艘粋€人格上完美的人。于是仁政社會出現了。孟子是通過與告子的辯論而說明“人性善”的。雖然在邏輯上不夠嚴密,卻使人信服。因此,決定了人性善思想的特征是其普遍性和必然性以及先驗性。 孟子的人性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荀子提出了“性惡論”來反駁孟子。性惡論認為人性是惡的,但通過教化,人可以為善。這樣看來,這一理論從另一個側面又支持了孟子的論點。漢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論和“性禾善米”說,看起來獨
4、樹一幟,想把人性說的全面,最后卻不得不承受自己觀點的性善傾向性,也靠到了人性善一邊,但董仲舒又發(fā)明了“已發(fā)”和“未發(fā)”的觀點來說明人性,對后人也有影響。“綜羅百代”、在思想史上地位僅次于孔子、孟子的朱熹,在吸收前人精粹基礎上,力求論證出人性是善的,為了說的完美,駁倒“性惡論”,他又深刻論證了“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關系,說明了雖然有“惡”的存在,但根本上講人性還是善的。這樣看來,孟子人性論思想影響至深,理論高明,至今無人能超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孟子人性論思想研究
- 孟子人性論思想研究.pdf
- 孟子“仁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孟子“仁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pdf
- 孟子生態(tài)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pdf
- 孟子德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pdf
- 孟子人性論探析
- 孟子人性論在當代道德教育中的價值.pdf
- 孟子人性論探析.pdf
- 孟子人性論思想與素質教育.pdf
- 荀子人性論及其現代價值.pdf
- 孟子道德教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pdf
- 孟子人性論思想與素質教育
- 張載的人性論思想研究.pdf
- 孔子的人本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pdf
- 《孟子》的國家管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pdf
- 孔子的人本思想及其當代價值.pdf
- 淺談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論觀點
- 孔子的人性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