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針菇的子實體顏色有野生型黃色,淺黃色和白色。謝寶貴等人(2004)的研究指出,金針菇的子實體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黃色為顯性,白色為隱性,與交配型因子A或B不連鎖。金針菇黃色單核和白色單核相互雜交,子實體顏色呈淺黃色,且淺黃色間呈現(xiàn)一系列的過渡色。在部分食用菌中,一般認為異核體菌絲通過鎖狀聯(lián)合這一細胞結構將兩種核均勻分布到全部菌落,異核體中兩種核的數(shù)量比例應該是1∶1的關系;但金針菇原生質體單核化和粉孢子單核化過程中發(fā)生的核偏離的研
2、究表明,異核體菌絲兩種核的數(shù)量比例可能不是1∶1的關系。本實驗分兩部分,一方面初步研究了淺黃色金針菇的一系列過渡顏色的遺傳表達基礎,另一方面嘗試了淺黃色菌株中黃色核和白色核拷貝數(shù)的比例的確定。 首先,本實驗利用原生質體單核化技術從18個供試菌株中分離到了16種不同類型的黃色單核菌株和11種白色單核菌株。原生質單核化過程中,有9個供試菌株獲得了兩種親本交配型單核菌株,9個菌株均只獲得一種親本交配型單核菌株。 接著,選取13
3、種黃色單核菌株和3種白色單核菌株進行出菇實驗。有5種黃色單核菌株和2種白色單核菌株觀察到單核子實體。其中,相同親本同種交配型菌株出菇能力和單核子實體的顏色色系不表現(xiàn)差異,而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在出菇能力和單核子實體的顏色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不同基因型的黃色單核子實體在顏色色系和顏色分布上存在著多樣性,說明控制金針菇黃色的因子存在著復等位基因。 對黃色和白色的單核體材料進行了組合雜交實驗。第一輪雜交,運用4個不同的白色單核菌株和14
4、個不同黃色單核雜交,獲得系列淺黃色雜合子菌株,用于出菇實驗;第二輪雜交,運用5個能夠獲得單核子實體的不同黃色單核菌株與12個不同的白色單核菌株相互雜交獲得雜合子菌株,用于出菇實驗。兩次的出菇實驗結果均表明在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控制黃色的復等位基因是控制淺黃色過渡色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白色單核的遺傳基因也在淺黃色過渡色形成過程中發(fā)揮著作用。 另一方面,本實驗利用FQ-PCR(real-time fluoresco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針菇子實體顏色在單孢及測交后代群體中遺傳分化研究.pdf
- 金針菇栽培
- 金針菇顏色突變型的遺傳屬性研究.pdf
- 金針菇炒蛋的做法
- 白灼金針菇的做法
- 金針菇_一定要.._(1)
- 金針菇黑莓果凍研發(fā)論文
- 淡黃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菌種的選育.pdf
- 10 金針菇栽培技術
- 金針菇工廠化栽培環(huán)境調查與金針菇綿腐病的生物防治.pdf
- 金針菇青菜肉粉湯
- 金針菇脫水干燥工藝的研究.pdf
- 白色金針菇高產早熟品種選育.pdf
- 金針菇多糖研究進展
- 金針菇液體菌種深層培養(yǎng)的研究.pdf
- 金針菇掛面加工工藝的研究.pdf
- 金針菇AEC抗性突變株篩選.pdf
- 金針菇標準菌株庫的建立及應用.pdf
- 金針菇子實體水溶性多糖純化、結構鑒定及對乙酰膽堿酯酶抑制活性的研究.pdf
- 第六章金針菇栽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