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在位和異位子宮內膜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TrkA、p75的表達和患者疼痛的關系.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是一種婦科常見病,好發(fā)于育齡婦女的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常表現(xiàn)為慢性盆腔痛/痛經和不孕,其中疼痛是EMs的特征性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EMs按病灶分布、臨床表現(xiàn)、處理及預后的不同將其分為腹膜型(PeritonealEndometriosis,PEM)、卵巢型(OvarianEndometiosis,OEM)、深部浸潤型(DeepInfiltratingEndometriosis

2、,DIE)及其他部位(OtherEndometriosis,OtEM)4種類型。雖然這四種類型均能引起不同類型及不同程度的臨床疼痛癥狀,但深部浸潤型相關的疼痛最明顯,因此,目前對深部浸潤型相關疼痛的研究報道較多,但是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機制至今尚不清楚。
   EMs患者所致的疼痛目前認為可能與局部前列腺素增高、炎癥性細胞因子異常以及異位病灶機械性牽拉等因素有關,但明確的發(fā)病機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生長因子通過與

3、神經細胞受體的結合,實現(xiàn)神經細胞的增殖、分化,在誘導神經肽的同時增加感覺神經元的數量,對EMs的疼痛及痛覺過敏的發(fā)生有重要影響。
   神經生長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是一種具有神經元營養(yǎng)和促神經突起生長雙重生物學功能的神經細胞生長調節(jié)因子,對中樞及周圍神經元的發(fā)育、分化、生長、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達均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NGF包含α,β和γ三個亞單位,活性區(qū)是β亞單位,由兩個118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通過

4、非共價鍵結合而成的二聚體。其主要分布于腦、神經節(jié)、虹膜、心臟、脾、胎盤等組織及成纖維細胞、平滑肌、骨骼肌、膠質細胞、雪旺細胞等部位。NGF有兩種受體,高親和力受體(TrkA受體)和低親和力受體(p75受體)。TrkA由3部分組成:即辨別并結合NGF的細胞外部、跨膜部及含酪氨酸激酶的胞質部。TrkA是NGF的功能性受體,當其與NGF結合后,可激活酪氨酸激酶信號傳遞系統(tǒng),從而啟動細胞活性,產生生物效應。p75受體是由400個氨基酸構成的膜蛋

5、白,屬于腫瘤壞死因子家族??稍黾覶rkA酪氨酸激酶活力,從而產生信號傳遞,最終提高自由基清除劑,如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等活性,穩(wěn)定細胞內Na+/K+、改變興奮性氨基酸(EAAs)受體NMDA對EAAs的反應性,緩解EAAs的毒性,保持細胞內Ca2+水平的穩(wěn)定。NGF的作用機制為與受體結合,通過受體介導的內吞機制,形成由軸膜包繞、含有NGF、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的小泡,經軸突沿微管逆轉運至胞體,經酪氨酸蛋白激酶、脂酰肌

6、醇鈣、內源性環(huán)腺苷酸等第二信使體系的轉導,啟動一系列的級聯(lián)反應,對靶細胞的某些結構或功能蛋白基因的表達進行調控而發(fā)揮其生物效應。
   NGF及其受體p75和TrkA是否涉及EMs的發(fā)病和疼痛機制長期未受關注。最近,Tokushige等應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EMs腹膜異位病灶中NGF和NGFRp75的表達,結果發(fā)現(xiàn),腹膜異位病灶NGF和NGFRp75的表達顯著高于正常腹膜,提示,NGF和NGFRp75可能參與EMs的發(fā)病。同樣也有

7、研究發(fā)現(xiàn),EMs患者不同類型的異位病灶均有NGF的高表達,且與患者疼痛癥狀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但NGF的特異性受體(TrkA)卻不在EMs異位病灶中表達,而在臨近異位病灶的神經纖維包括腹下神經和卵巢神經上表達。提示TrkA更可能涉及EMs患者的疼痛癥狀。迄今為止尚有一些未知內容:NGF及其受體在非EMs在位子官內膜、EMs在位內膜中表達情況,在疼痛和無疼痛EMs患者內異病灶中的表達差別,在其他部位:如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結節(jié)(Abdomin

8、alEndometriosisNode,AEM)的表達情況,仍需進一步研究。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我們設計了本實驗,采用NGF及其受體TrkA及p75作為檢測指標來檢測各種EMs病灶中的表達,旨在探討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和疼痛機制中的作用,為臨床研究EMs疼痛發(fā)生機制提供實驗室依據。
   研究目的:
   通過對疼痛和無疼痛的以及不同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位內膜及異位內膜病灶中神經

9、生長因子(NGF)及受體(TrkA和p75)的表達,探討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疼痛之間的關系。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對象:選擇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就診于浙江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或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手術并經病理證實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97例,其中(DIE35例,OEM42例,腹壁內異結節(jié)20例),對照組為同期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手術并經病理確診為子宮肌瘤且不伴疼痛患者的正常

10、子宮內膜組織和正常宮骶韌帶組織。
   2、研究方法
   2.1、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檢測
   應用免疫組化法檢測NGF、TrkA及p75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病灶以及在位內膜中的表達。
   2.2、采用視覺模擬(VAS)評分方法給EMs組患者進行術前疼痛評分?;镜姆椒ㄊ鞘褂靡粭l長約10cm的游動標尺,一面標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

11、最劇烈的疼痛,臨床使用時將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讓病人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醫(yī)師根據病人標出的位置為其評出分數。選擇“10”或者“0”分的病例。
   3、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每組H-SCORES的結果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各組蛋白表達的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結果:
   1、DIE病灶中NGF、TrkA及p

12、75的表達顯著高于正常官骶韌帶組織(p<0.05),而DIE疼痛患者組僅p75的表達高于DIE無疼痛患者組(p<0.05)。
   2、EMs患者在位內膜中NGF、TrkA及p75的表達顯著高于非EMs子宮內膜(p<0.05),但EMs疼痛患者組在位內膜僅p75的表達顯著高于EMs無疼痛組(p<0.05)。
   3、NGF及TrkA表達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血管上皮及其間質內,疼痛組與非疼痛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

13、05),而p75僅表達在疼痛患者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間質內,顯著高于無疼痛組的表達,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4、EMs患者病灶內的NGF的表達量依次為:DIE>OEM>AEM(p<0.05)。TrkA在三組中未見明顯差異(p>0.05)。p75在DIE中表達量最高(p<0.05),其他兩組間未見明顯差異(p>0.05)。
   結論:
   1、DIE病灶中NGF、TrkA及p75的表達顯著

14、高于正常宮骶韌帶組織,以及EMs患者在位內膜NGF、TrkA及p75的表達顯著高于非EMs在位子宮內膜,提示NGF及其受體TrkA及p75可能參與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2、DIE疼痛患者組、內異疼痛組的在位內膜和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疼痛組,在本課題研究指標中,均僅有p75的表達高于相對應的無疼痛患者組,提示p75在EMs疼痛機制研究中可能是個較好的指標,其可能參與了疼痛的發(fā)生。
   3、DIE病灶中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