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各種慢性肝病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第一節(jié):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目的:通過檢測慢性肝炎患者肝組織中 chymase濃度,觀察不同纖維化分期,其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的變化,觀察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與血清肝纖維化指標的相關性;并且用 chymase單克隆抗體標記肥大細胞,以觀察 chymase標記的肥大細胞在肝組織中分布情況,探討肝組織中c
2、hymase濃度在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方法:對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行肝組織活檢,肝組織中 chymase濃度用ELISA法檢測;免疫組化染色觀察chymase標記的肥大細胞分布情況,用RT-PCR法檢測chymase mRNA表達;血清肝纖維化指標采用競爭性放射免疫法檢測。
結果:①不同的纖維化分期,其肝組織中 chymase濃度分別為 S1:5.44±4.32(ng/mg);S2:6.01±5.32(ng/mg
3、);S3:28.43±22.25(ng/mg);S4:34.21±27.06(ng/mg),各組間比較,S1、S2與S3、S4之間有顯著差異(P<0.01)。纖維化輕的S1+S2的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為5.74±4.82(ng/mg),纖維化程度重的S3+S4的chymase濃度為31.31±24.67ng/mg,兩組間有顯著差異,P<0.01。②不同的炎癥分級,其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分別為G1:5.84±3.98ng/mg
4、,G2:7.41±4.82ng/mg,G3:29.60±20.33ng/mg,G4:33.77±29.55ng/mg。各組間比較,G1及G2組的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與G3及G4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炎癥分級輕的G1+G2組其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6.39±4.93ng/mg)與炎癥分級重的G3+G4(30.58±23.53ng/mg)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③檢測到肝組織中chymase mRNA表
5、達。慢性肝炎患者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與血清肝纖維化指標HA、PⅢP、LN、c-Ⅳ呈正相關性,r值分別為0.612,0.239,0.578,0.517,P<0.01,P<0.05,P<0.01,P<0.01;④免疫組化染色與HE染色對比結果,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組織,用chymase單克隆抗體標記的肥大細胞呈棕色,主要分布于肝纖維化旺盛的匯管區(qū),并且在肝小葉內纖維化部位的類洞壁上也可見到chymase標記陽性的肥大細胞。而且,肝組織中c
6、hymase濃度高的患者,其肝組織內chymase標記的肥大細胞增多。結論: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與慢性肝炎肝纖維化關系密切。
第二節(jié):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目的:探討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15例AIH、14例PBC患者肝組織中chymase濃
7、度,與11例急性肝炎(AH)患者作對照;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觀察chymase單克隆抗體標記的肥大細胞分布情況;用RT-PCR法檢測肝組織中chymase mRNA的表達。
結果:AIH及PBC患者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分別為15.53±4.89ng/mg和12.67±3.69ng/mg,明顯高于急性肝炎患者(2.72±1.02ng/mg),免疫組化染色結果,chymase標記的肥大細胞主要分布于纖維化旺盛的匯管區(qū),其分布
8、與纖維化部位相一致,且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高的患者,其肝組織內chymase標記的肥大細胞分布增多。
結論: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可能與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纖維化關系密切。
第三節(jié):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酒精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目的:探討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酒精性肝纖維化中的意義。
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28例酒精性肝纖維化患者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與
9、11例急性肝炎做對比;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觀察chymase單克隆抗體標記的肥大細胞分布情況。
結果:酒精性肝纖維化患者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為17.53±4.39ng/mg,明顯高于急性肝炎(2.81±1.03ng/mg),P<0.01;免疫組化染色結果chymase標記的肥大細胞主要分布于纖維化旺盛的肝細胞周圍及中心靜脈周圍,其分布與纖維化部位相一致,且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高的患者,其肝組織內chymase標記的
10、肥大細胞分布增多。
結論: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可能與酒精性肝纖維化關系密切。
第二章:Chymase抑制劑對大鼠肝纖維化的干預作用及對血管緊張素Ⅱ和I型膠原的影響
目的:觀察chymase抑制劑對二甲基亞硝胺(DMN)致大鼠肝纖維化模型的干預作用和對chymase、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及I型膠原(Col-I)的影響,探討chymase參與肝纖維化的機制。
方法:健康大鼠76只隨機分為3組
11、,正常對照組:正常對照組(生理鹽水),模型組(DMN),干預組(DMN+chymase抑制劑)。模型組及干預組給予大鼠1%二甲基亞硝胺(DMN)(1ml/kg)腹腔注射,共42d。干預組從第1天開始給予chymase抑制劑灌胃(10mg/kg);模型組與干預組分別在第10,17,28,42,56天觀察肝臟組織病理,并檢測肝組織chymase、AngⅡ及Col-I的含量,chymase濃度采用ELISA法檢測,AngⅡ及Col-I含量采用
12、放射免疫法檢測。
結果:(1)干預組肝臟組織病理較模型組明顯減輕,無肝硬化發(fā)生。(2)模型組及干預組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及chymase mRNA表達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chymase抑制劑干預組較模型組明顯減少(P<0.01)。(3)模型組和干預組肝組織 AngⅡ及 Col-I含量持續(xù)升高,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干預組較模型組表達明顯減少(P<0.01)。
13、結論:chymase抑制劑能減輕DMN誘導的大鼠肝纖維化,可能通過下調chymase、AngⅡ及Col-I的表達而起作用。
第三章:纈沙坦對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HA、CG濃度的影響
目的:探討纈沙坦對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HA、CG濃度的影響。
方法:將40例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口服纈沙坦80mg/d,療程3個月。治療前后采用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組織中Chymase濃度在慢性肝炎肝纖維化中的意義.pdf
- NLRP3炎癥小體在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中的表達及其作用機制.pdf
- A20在肝纖維化中的表達及其作用機制研究.pdf
- TNFAIP8L2在肝纖維化中的作用及機制探討.pdf
- SnoN蛋白在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 ELF在肝纖維化小鼠模型肝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 甘草甜素在肝纖維化中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化濁解毒軟肝湯對肝纖維化大鼠的療效及其作用機制探討.pdf
- 線粒體自噬在肝纖維化中的作用.pdf
- PKIP在大鼠肝纖維化發(fā)生機制中的作用研究.pdf
- Toll樣受體信號通路在肝纖維化機制中的作用.pdf
- IGFBP在肝纖維化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HRC在肝星狀細胞活化及肝纖維化中的作用研究.pdf
- 肝纖維化中肝星狀細胞遷移及RhoA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EZH2在肝纖維化中的作用及其部分機制研究.pdf
- DNA甲基化在大鼠肝纖維化中的作用及其部分機制研究.pdf
- Notch信號通路在肝纖維化組織中的改變.pdf
- AcSDKP在ACEI抗大鼠肝纖維化中的作用.pdf
- 激活素、卵泡抑素在肝纖維化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pdf
- 強肝抗纖膠囊防治肝纖維化的作用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