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蠶是重要的經濟昆蟲,也是典型的模式生物,在經歷了長期的人工馴化和選擇之后,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種群和生態(tài)類型,并且形成了眾多獨立的品種。家蠶起源進化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還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不同家蠶品種內部的遺傳多樣性以及品種間的親緣關系,可以為家蠶的品種鑒定、遺傳改良、資源保護、分子育種等相關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參考。對于家蠶的起源進化,目前大多數(shù)學者的觀點是家蠶起源于野桑蠶,但是對于家蠶系統(tǒng)分化的途徑卻有許多觀點。
2、 本研究利用GeneScan即熒光半自動檢測技術對18個不同地理系統(tǒng)及生態(tài)類型的家蠶品種和一個野桑蠶群體進行基因組掃描,為家蠶系統(tǒng)分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1.DNA多態(tài)性分析:所用的4對SSR引物共檢測到41個等位基因,每對引物擴增的等位基因數(shù)在8-14個之間,平均每對引物為10個等位基因,系統(tǒng)間多態(tài)性比例為100%。4個SSR座位的雜合度在 0.0876-0.2898之間,多態(tài)信息含量
3、為0.0791-0.2426,基因分化系數(shù)在0.1716-0.5832之間。 2.各品種家蠶和野桑蠶的雜合度、多態(tài)信息含量及遺傳分化系數(shù):家蠶各個品種的雜合度在0-0.3750之間,最高的是中4010為0.3750;最低的是BT924和BH863為0,安康野桑蠶的雜合度在所有群體中最高為0.7620;不同品種家蠶的多態(tài)信息含量在0-0.3037之間,最高的是中4010,其值為0.3070;最低的是BT924 和BH863,其值為
4、0,安康野桑蠶的PIC為0.7080,在整個群體中最高;家蠶各品種間的遺傳分化系數(shù):家蠶各品種間的遺傳分化系數(shù)為0.7219,家蠶各品種的遺傳變異72.19%存在于品種間;27.81%存在于品種內,說明安康野桑蠶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家蠶與野桑蠶相比相對較純,但品種間有較大差異。 3.家蠶及野桑蠶的遺傳距離及聚類分析:18個家蠶品種和安康野桑蠶兩兩間的遺傳距離在0.1835-0.9271之間。其中,家蠶之間的遺傳距離最小的為0.
5、1835,最大的為0.8160;家蠶與安康野桑蠶的遺傳距離最小為0.7463,最大的為0.9271。這說明家蠶與野桑蠶之間的距離遠大于家蠶各品種間的距離,家蠶品種間的距離較小,但是不同品種間有相當?shù)牟町?。聚類結果顯示,18個家蠶品種主要分為了兩個大類:第一個大類都是中國品種,首先是中國多化種BH863與中國二化種平聚在一起,然后再依次與中國多化種BT924和中國二化種中4010聚為一小類,而三個中國一化種三眠白、甘肅土種、蘭溪2號則聚為
6、另一小類;在第二個大類中,包括三個熱帶品種,三個歐洲品種,三個日本品種和兩個中國品種,而安康野桑蠶與所有系統(tǒng)的距離最遠,沒有發(fā)現(xiàn)按照生態(tài)類型聚類。 4.家蠶系統(tǒng)進化研究中的個體樣本問題分析:以前家蠶系統(tǒng)進化研究多是以品種為單位,以基因池為材料進行的。本研究以品種內個體為材料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當用23次隨機抽樣的個體數(shù)計算遺傳距離,作遺傳距離與個體數(shù)的曲線圖,結果當個體數(shù)達到19個以上時曲線圖趨于平穩(wěn)。再將每個品種隨機抽取5個、15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SSR-GeneScan技術的家蠶起源與進化研究.pdf
- 皂莢屬系統(tǒng)進化分析及SSR分子標記開發(fā).pdf
- 牛羊SSR分析及MHC進化機制研究.pdf
- 家蠶微衛(wèi)星序列(SSR)在染色體上的定位分析.pdf
- 家蠶EST-SSR分子標記的篩選與初步應用.pdf
- 家蠶MITE轉座子的鑒定、進化和功能以及家蠶轉座子的進化動力學研究.pdf
- 家蠶EST分析系統(tǒng)的構建及初步分析.pdf
- 家蠶黑色素合成途徑基因的分子進化.pdf
- 48406.家蠶ssr標記和caps標記的篩選及其應用
- 家蠶SINE轉座子的全基因組鑒定及進化分析.pdf
- 家蠶線粒體基因組系列測定,結構分析及其有關基因進化研究.pdf
- 家蠶姬過剩肢(E)的定位克隆與候選基因的表達及進化分析.pdf
- 家蠶腦轉錄組分析和轉錄因子BmSGF1的功能及其進化研究.pdf
-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mNPV)bro基因的遺傳多樣性和進化分析.pdf
- 扁桃及其它李屬物種微衛(wèi)星序列(SSR)突變機制和進化模式分析.pdf
- 家蠶追寄蠅線粒體基因組的結構和種系進化研究.pdf
- 中國鹵蟲系統(tǒng)進化的Barcoding分析.pdf
- 對人工飼料不同攝食性家蠶品種(品系)SSR標記分析及pkg1基因的表達研究.pdf
- 家蠶胚胎細胞系SWAU2-BmE的建立及其RAPD和SSR的研究.pdf
- 家蠶生殖腺的蛋白質組學及+P基因的SSR定位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