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檀和澤瀉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所含的各類型化學成分是中藥藥效的物質基礎,明確中藥的化學成分對于中藥的藥效物質研究起著關鍵作用。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有利于發(fā)現(xiàn)中藥中具有藥理作用的成分群,明確中藥的有效成分,從而能保證中藥臨床應用的有效,推動中藥的現(xiàn)代化進程。
  本文從中藥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結構分析,體外活性篩選,到體內代謝展開了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論文選取了烏檀和澤瀉為研究對象,采用經(jīng)典的提取分離方法和液質聯(lián)用技術,分離分析了烏檀所含的生物堿類化學成分和

2、澤瀉所含的萜類化學成分;對烏檀中生物堿的質譜裂解行為進行了研究;對烏檀和澤瀉的藥理活性進行了篩選,初步探索了澤瀉提取物在大鼠體內的代謝和組織分布情況。主要的研究內容和成果如下:
  1、采用多種色譜分離技術,綜合運用ESI-MS、NMR等波譜學方法,從烏檀70%乙醇的提取物中分離、鑒定了6個化合物。這6個化合物均為β-卡波林堿類吲哚類生物堿,其中19-O-methylangustoline,angustine,3,14-dihyd

3、roangustine為首次從烏檀中分離得到,19-O-methylangustoline為首次從茜草科中分離得到,化合物angustoline,angustine和3,14-dihydroangustoline具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2、采用了ESI-MSn,HPLC-ESI-MSn和HPLC-TOF/MS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烏檀提取物中的吲哚類生物堿。對分離得到的6個對照品進行ESI-MS直接進樣分析,首次推導了該種類型吲哚類

4、生物堿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此類型的吲哚生物堿結構的穩(wěn)定性受D-環(huán)飽和度的影響。根據(jù)此規(guī)律并結合文獻報道,共鑒定或推測了烏檀提取物中的10個吲哚和1個吲哚里西啶環(huán)類生物堿成分。
  3、采用多種色譜分離技術,綜合運用ESI-MS、NMR等波譜學方法,從澤瀉70%乙醇的提取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離,鑒定了11個化合物,其中1個為首次發(fā)現(xiàn)的新化合物,命名為11,24-dihydroxy-alsol H。這11個化合物,1個為倍半萜類,

5、其它10個均為原萜烷型成分。采用了ESI-MSn技術總結歸納了原萜烷型三萜類成分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
  4、分別采用細胞模型和酶模型從不同的機制對澤瀉醇提物的降糖藥理活性進行了研究。細胞系模型采用了3T3-L1前脂肪細胞系模型,研究了澤瀉醇提物的降糖和降脂活性。研究表明在3T3-L1誘導試驗中,澤瀉醇提物及其3個化合物能夠增加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的消耗,證明澤瀉醇提物能夠提高3T3-L1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同時通過對紅油O染色結果的測定表

6、明,澤瀉醇提物及其3個化合物在增加3T3-L1細胞對葡萄糖消耗的同時不增加脂肪的生成,從而避免了羅格列酮類藥物的副作用。實驗發(fā)現(xiàn)化合物alisol A-24-aceate能與3T3-L1脂肪細胞結合,推測為可能的潛在的活性成分。酶模型采用了α-糖苷酶模型,以阿卡波糖為對照組,研究表明澤瀉醇提物及其3個化合物能對α-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從而產(chǎn)生降糖作用。
  5、采用HPLC-tQMS分析技術,建立了大鼠血漿及組織中alis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