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谷氨酸(glutamate,Glu)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一類重要的興奮性神經遞質,通過激活谷氨酸受體(glutamatereceptors,GluRs)發(fā)揮作用。Glu過度激活其受體所引起的興奮性神經毒性在神經損傷的發(fā)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一些研究者注意到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外的外周非神經組織也廣泛存在GluRs的表達,但它們的生理及病理意義遠未闡明。本研究室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親離子型谷氨酸受體中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的激活可以
2、通過促進中性粒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黏附而加重急性肺損傷。但代謝型谷氨酸受體在此過程中有何影響未見報道。本實驗通過觀察I組代謝型谷氨酸受體(groupI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mGluRI)在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上的表達,以及該受體的激活對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黏附的影響,并對其可能機制進行研究,為深入研究肺臟等外周組織中谷氨酸受體的生理及病理意義,拓展肺部疾病機制及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3、 方法:取健康人新鮮靜脈血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中性粒細胞,培養(yǎng)人正常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normal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12),免疫細胞化學法和Realtime-PCR法檢測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mGluRI(包括mGluR1和mGluR5)的表達,分別應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的mGluRI的特異性激動劑S-3,5.二羥基苯甘氨酸(S-3,5-dihydr
4、oxy-phenylglycine,S-DHPG)處理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通過比色法檢測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的黏附率,采用流式細胞技術測定中性粒細胞黏附分子CDlla和內皮細胞黏附分子ICAM-1表達的變化。
結果:
1.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中有mGluRI的mGluR1和mGluR5的mRNA和蛋白表達。
2.S-DHPG在10-8~10-6mol/L濃度范圍內作用于中性粒細胞呈劑量依賴性提
5、高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之間的黏附率(p 6、phenylglycine,(±)-MCPG]0.5mmol/L可以顯著阻斷激動劑S-DHPG(10-6mol/L,lh)的促黏附及促CDlla表達效應(P<0.01)。 7、1);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中性粒細胞黏附于內皮細胞的比率并不隨之增加;10-6mol/L的S-DHPG單獨作用于內皮細胞可促ICAM-1表達(P<0.01);mGluRI拮抗劑(±)-MCPG(0.5mmol/L)可以顯著阻斷激動劑S-DHPG(10-6mol/L,lh)的促黏附效應及促ICAM-1表達效應(P<0.01)。
3.S-DFPG在10-8~10.6mol/L濃度范圍內作用于內皮細胞呈劑量依賴性提高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之間的黏附率(P<0.05或P<0.01);10-6mol/L的S-DHPG單獨作用于內皮細胞0.5h,即可促進中性粒細胞黏附于內皮細胞(p<0.0
結論:
1.中性粒細胞和內皮細胞均可表達mGluRl/5受體。
2.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MDA受體在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相互粘附中的調節(jié)作用.pdf
- 流體切應力對中性粒細胞-內皮細胞黏附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pdf
- 中性粒細胞激活在妊高征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pdf
- PSS對體外培養(yǎng)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及其與中性粒細胞黏附功能的影響.pdf
- 中性粒細胞激活在冠狀動脈擴張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pdf
- 中性粒細胞在尿路感染中對樹突狀細胞的調節(jié)作用.pdf
- 腦梗死患者中性粒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粘附特性的研究.pdf
- Cyclophilin A-ERK1-2-P70 S6K信號通路在內皮細胞-中性粒細胞粘附中的作用.pdf
- 血管內皮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遷移的細胞骨架調控機制.pdf
- 肝素減輕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誘導的內皮細胞損傷.pdf
- pIDO在人NK細胞對豬內皮細胞殺傷機制中的調節(jié)作用.pdf
- MD-2在LPS激活內皮細胞中的作用及其調節(jié).pdf
- 孕激素在淋球菌引起的中性粒細胞癥反應中的調節(jié)作用.pdf
- 牙周膜干細胞與中性粒細胞相互影響的研究.pdf
- 胰島素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性粒細胞與冠狀動脈血管內皮細胞間的黏附.pdf
- 頭孢地嗪對小鼠中性粒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中性粒細胞跨內皮遷移機制
- 腫瘤細胞與淋巴管內皮細胞相互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黃連解毒湯對中性粒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粘附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pdf
- 內皮細胞白細胞黏附分子-1在小梁細胞的表達和作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