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油菜是世界范圍內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其中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又由于產量高、耐病害等優(yōu)良特性,種植廣泛。甘藍型油菜是甘藍(B. oleracea)與白菜(B. rapa)雜交后染色體的自然加倍而成的異源四倍體,是后形成的復合種,馴化歷史相對較短,遺傳資源相比兩親本種較狹窄,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遺傳變異有限,限制了甘藍型油菜的品種改良?;诖?,本研究提出了一種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拓寬的新策略,即通過甘藍型油菜(AACC
2、,2n=38)與白菜型油菜(CC,2n=18)雜交,創(chuàng)建新種質橋梁異源六倍體(AAAACC,2n=58),再與具有優(yōu)良遺傳成分的甘藍雜交,將親本種的遺傳變異導入甘藍型油菜中。同時本研究將一份具有高抗菌核病能力的野生甘藍C01(B. incana)的抗性位點通過分子標記輔助回交,導入到栽培甘藍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中,以期以上述六倍體為橋梁,將高抗菌核病成分導入甘藍型油菜。
本研究主要內容包括:⑴
3、以甘藍型油菜中雙11號為母本授予白菜型油菜SWUA01的花粉,雜交獲得三倍體雜種AAC,用0.1mg/ml的秋水仙堿對雜種進行加倍處理,于田間獲得經誘導處理的材料54份,并視之為S0代材料。通過形態(tài)觀察、花粉育性檢測、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和細胞學鑒定,發(fā)現(xiàn)了7份源于雙親雜交的花蕾、花朵較大,花粉育性高且具有58條染色體的異源六倍體AAAACC。⑵在鑒定出的S0代六倍體中以其中兩份材料為代表進行了六倍體的結實性調查。結果顯示六倍體的自交結實在
4、每莢果8.8-9.8粒間,自由授粉結實在每莢果3.9-4.3粒間,六倍體S0代結實性良好。發(fā)展的自交種(S1)芥酸、硫苷含量基本上均介于雙低甘藍型油菜中雙9號和雙高甘藍型油菜中油821之間。⑶以一份栽培甘藍C41(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為輪回親本與野生甘藍C01構建了甘藍回交BC1、BC2和BC3世代?;谇捌谠贑09連鎖群上鑒定到的一個主效抗性QTL,本研究在目標QTL區(qū)間開發(fā)了新的SSR標記,并最終
5、在該區(qū)間成功加密了5個SSR標記。利用目標QTL區(qū)間中的連鎖標記對各世代進行了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結合菌核病抗性鑒定結果,從中篩選優(yōu)良個體發(fā)展下一世代,最終成功構建遺傳了良好抗性能力的目標群體 BC3F2,將野生甘藍的抗菌核病成分導入到了栽培型甘藍中。⑷調查了S0代六倍體與本研究發(fā)展的菌核病抗性甘藍回交后代的可交配性,當六倍體為母本時結莢但不結實,而以甘藍為母本時每莢粒數僅為0.05-0.1粒,結實雖困難,但在大量雜交授粉的前提下仍能有少
6、量結實;相比之下,S0代六倍體與甘藍型油菜有較好的可交配性,每莢粒數在1.53-3.76粒之間,且由其發(fā)展的雜種F1遺傳變異豐富,結實性良好;而與白菜型油菜之間的可交配性則與甘藍相似,每莢粒數僅在0.05-0.18粒之間,結實也比較困難。S0代六倍體的可交配性結果表明,利用本研究的六倍體和菌核病抗性甘藍有望創(chuàng)建出具有菌核病抗性遺傳成分的新型甘藍型油菜,且將六倍體與甘藍型油菜結合也能實現(xiàn)甘藍型油菜遺傳背景的拓展。⑸對六倍體S1代與多種類型
7、甘藍間的可交配性進行了調查,以六倍體S1代為母本時,S1代與不同甘藍間的每莢粒數總體上約為0.05粒,各材料間的每莢粒數無顯著差異(P=0.1032),而以甘藍為母本時,每莢粒數約為0.03粒,與正交結實率接近,表明六倍體 S1代與甘藍正反交結實雖都比較困難,但在大量雜交授粉的前提下仍都會有少量結實,且與甘藍的類型無關。相比之下,當 S1代為母本時,與白菜型油菜之間的每莢粒數約為0.06粒,與甘藍型油菜間的每莢粒數約為0.15粒,結實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培養(yǎng)技術及其與異源六倍體油菜有關生理特性研究.pdf
- 反義fad2基因與bar基因轉化甘藍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的研究.pdf
- 利用野生甘藍改良白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pdf
- 甘藍型油菜
- 甘藍型與白菜型油菜無花瓣性狀的遺傳研究.pdf
- 利用染色體加倍技術創(chuàng)建甘藍型油菜非整倍體.pdf
- 丙酯草醚對甘藍型油菜與白菜型油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及其耐性差異機理.pdf
- 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培養(yǎng)及倍性鑒定.pdf
- 甘藍型油菜、白菜、甘藍的BAC末端序列及EST序列分析.pdf
- 甘藍型油菜與白菜比較作圖和比較QTL研究.pdf
- 芥菜型油菜遺傳物質人工滲入白菜型油菜的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異三聚體G蛋白功能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高效再生及其誘變體系的創(chuàng)建.pdf
- 甘藍型油菜、白菜、甘藍DFR基因家族的重克隆和RNA干擾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品種的性狀分析.pdf
- 甘藍型油菜caleosin基因克隆與表達.pdf
- 甘藍型油菜steroleosin基因的克隆與表達.pdf
- 甘藍型油菜基因型對小孢子染色體加倍的反應及倍性鑒定.pdf
- 甘藍型油菜與蘿卜遠緣雜交的研究.pdf
- 白菜、甘藍、甘藍型油菜CHS基因家族的補充克隆和RNAi功能鑒定.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