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任豆(Zenia insignisChun)是中國華南、西南及東南亞石灰?guī)r地區(qū)的特有樹種,是我國二級保護植物。任豆生長速度快,耐干旱耐貧瘠,是石灰?guī)r地區(qū)石漠化治理的優(yōu)良樹種兼有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2500平臺對任豆不同組織部位進行轉錄組測序,分析了細胞壁合成相關基因的轉錄水平表達量,結合顯微觀察、細胞壁成分測定等實驗結果,對任豆不同組織部位的細胞壁次生加厚和木質化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為深入研究任豆細胞壁次生加
2、厚分子機理提供了遺傳學基礎,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對任豆莖木質部及葉進行轉錄組測序,以探究任豆不同組織部位細胞壁次生生長規(guī)律,共獲得26.22 Gb原始數(shù)據(jù)并組裝成94,580條Unigene,平均長度為726 nt,其中31,802條Unigene被注釋到不同的功能數(shù)據(jù)庫,獲得了豐富的任豆轉錄組數(shù)據(jù)。
2.利用生物化學方法對任豆莖上部、中部、下部及葉四個部位進行細胞壁成分分析,獲得了不同組織部位細胞壁三大成分數(shù)據(jù)
3、,發(fā)現(xiàn)莖下部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在細胞壁總質量中占比均高于其他組織,木質纖維素含量最高,說明莖下部細胞壁次生加厚最成熟,木質化程度明顯高于其他組織部位。
3.切片觀察莖上部、中部、下部木質部細胞壁結構,發(fā)現(xiàn)莖下部木質部區(qū)域范圍最大,細胞壁加厚最明顯,厚度達2.066μm,遠高于上部和中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莖中部和下部切片大范圍檢測到木聚糖特異的單克隆抗體LM10熒光信號,且下部信號最為強烈,說明莖下部細胞壁半纖維
4、素含量最高,符合細胞壁成分分析結果。莖和葉四個樣品的FT-IR曲線波峰特征進行細胞壁不同成分含量的推測,結果也與化學檢測結果相符。
4.對轉錄組結果進行分析,得到任豆各組織部位細胞壁次生加厚相關基因的表達特點,對部分基因進行了熒光定量PCR驗證,q-PCR結果與轉錄組FPKM值基本一致。
5.光鏡觀察細胞壁上部莖切片,發(fā)現(xiàn)皮層中有多層細胞組成的環(huán)狀厚壁組織。皮層中厚壁組織間苯三酚染色具有明顯的顯色反應,說明其木質化程
5、度較高。對任豆皮層環(huán)狀厚壁組織和莖木質部進行轉錄組測序,以探究厚壁組織與木質部細胞次生加厚差異,共獲得19.06 Gb原始數(shù)據(jù),拼接成75,172條Unigene,平均長度853 nt,其中39,159條Unigene獲得功能注釋。
6.厚壁組織和木質部細胞壁單糖成分測定發(fā)現(xiàn),兩者單糖組成類型相似,含量有差異;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皮層厚壁組織檢測到強烈的木聚糖特異單克隆抗體LM10熒光信號,綜合以上結果推斷厚壁組織與木質部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竹筍細胞壁木質化及轉錄組差異基因表達分析與功能初探.pdf
- 基于高通量測序半夏珠芽轉錄組研究.pdf
- 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細胞壁
- 基于轉錄組測序的玉米耐旱基因挖掘.pdf
- 鈣對微囊藻生長及細胞壁特征的影響.pdf
- 基于高通量轉錄組測序的序列比對算法研究.pdf
- 基于轉錄組測序的銀屑病基因表達研究.pdf
- 毛柄金錢菌子實體菌柄細胞壁伸長生長的研究.pdf
- 基于RNA測序技術的轉錄組從頭拼接算法研究.pdf
-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狼和家犬血液轉錄組研究.pdf
- 竹材細胞壁構造的形態(tài)分析.pdf
- Acidiphilium DX1-1細胞壁相關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毛竹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壁形成的研究.pdf
- 基于轉錄組測序技術分析紫穗槐菌根差異表達基因.pdf
- 川芎根莖、葉轉錄組測序及分析.pdf
- 細胞壁鈣庫在棉花細胞氧化迸發(fā)中的作用.pdf
- 基于轉錄組測序的棗成花和果實品質重要基因的研究.pdf
- 基于紅腹錦雞基因組、轉錄組測序的羽毛色素調(diào)控機制研究.pdf
- 14917.基于轉錄組測序數(shù)據(jù)的基因共表達網(wǎng)絡研究
- 基于二代測序的轉錄組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的比較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