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2017 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p><p><b> 專題 3</b></p><p> 金屬及其化合物 ( 必修 1)</p><p><b> ?、瘛c及其化合物</b></p><p> 1. (20
2、17?北京 -9)下列變化中,氣體被還原的是</p><p><b> A .二氧化碳使</b></p><p> Na2O2 固體變白</p><p> B .氯氣使 KBr 溶液變黃</p><p> C .乙烯使 Br
3、;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p><p> D .氨氣使 AlCl 3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p><p><b> 【答案】 B</b></p><p> 【解析】 A .二氧化碳與淡黃色的</p><p> Na2 O2&
4、#160;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鈉,該反應中</p><p> Na2O 2 既是氧</p><p> 化劑又是還原劑,二氧化碳不是氧化劑和還原劑,故</p><p><b> A 錯誤;</b></p><p> B.氯氣使 KBr 溶液變黃,該反應中氯氣做氧化劑,
5、反應中被還原,故</p><p><b> B 正確;</b></p><p> C.乙烯與溴的反應中,溴做氧化劑,乙烯被氧化,故</p><p> D .氨氣與 AlCl 3 溶液的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故</p><p><b> C 錯誤
6、;</b></p><p><b> D 錯誤;</b></p><p><b> 【考點】</b></p><p><b> 氧化還原反應</b></p><p> ??;鈉及其化合物;鹵素;乙烯的性質;氮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p>
7、<p> 合物。 優(yōu)網版權所有</p><p><b> 【專題】</b></p><p><b> 氧化還原反應專題</b></p><p>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明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為解答</p><p> 關鍵,注意掌握
8、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的區(qū)別,試題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p><p><b> 活應用能力。</b></p><p> 2. (2017?新課標Ⅱ -13)由下列實驗及現象不能推出相應結論的是</p><p><b> 實驗</b></p><p><b&
9、gt; 現象</b></p><p><b> 結論</b></p><p><b> A .</b></p><p> 向 2 mL 0.1FeCl</p><p><b> 3 的溶液中加足量</b>&
10、lt;/p><p><b> 黃色逐漸消失,加</b></p><p><b> KSCN</b></p><p><b> 2+</b></p><p> 還原性: Fe> Fe</p><p><b> B
11、0;.</b></p><p><b> 鐵粉,震蕩,加</b></p><p> 1 滴 KSCN 溶液</p><p> 將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迅速</p><p> 伸入集滿 CO 2 的集氣瓶</p><p>
12、;<b> 溶液顏色不變</b></p><p> 集氣瓶中產生大量白煙,</p><p><b> 瓶內有黑色顆粒產生</b></p><p> CO 2 具有氧化性</p><p><b> C .</b></p>&l
13、t;p><b> 加熱盛有少量</b></p><p> NH 4HCO 3 固體的</p><p><b> 石蕊試紙變藍</b></p><p> NH 4HCO 3 顯堿性</p><p> 試管,并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
14、紅</p><p><b> 色石蕊試紙</b></p><p><b> D .</b></p><p> 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濃度銀氨溶</p><p><b> 液的試管中分別加入</b><
15、;/p><p><b> 2 滴相同濃</b></p><p> 一只試 管中產生黃色沉</p><p> 淀,另一支中無明顯現象</p><p> K sp(AgI) < K sp(AgCl)</p><p> 度的 N
16、aCl 和 NaI 溶液</p><p><b> A . A</b></p><p><b> B .B</b></p><p><b> C. C</b></p><p><b> D&
17、#160;. D</b></p><p><b> 【答案】 C</b></p><p><b> 1</b></p><p> 【解析】 A .向 2 mL 0.1FeCl</p><p> 3 的
18、溶液中加足量鐵粉,發(fā)生</p><p><b> 3+ 2+</b></p><p> 2Fe +Fe=3Fe ,反應中 Fe 為</p><p><b> 2+</b></p><p> 還原劑, Fe 為還原產物,還
19、原性:</p><p><b> 2+</b></p><p> Fe> Fe ,可觀察到黃色逐漸消失,加</p><p><b> KSCN 溶液顏</b></p><p> 色不變,故A 正確;</p><p> B.瓶
20、內有黑色顆粒產生,說明二氧化碳被還原生成碳,反應</p><p> 中二氧化碳表現氧化性,故</p><p><b> B 正確;</b></p><p> C .加熱碳酸氫銨,分解生成氨氣,可使石</p><p> 蕊試紙變藍色,且為固體的反應,與鹽類的水解無關,故</p>&
21、lt;p><b> C 錯誤;</b></p><p> D .一只試管中產生黃色沉淀,</p><p> 為 AgI ,則 Qc> Ksp ,另一支中無明顯現象,</p><p> 說明 Qc< Ksp ,</p>
22、<p> 可說明 K sp( AgI )< K sp( AgCl ),故 D 正確.</p><p><b> 【考點】</b></p><p> 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銨鹽的性</p><p&g
23、t; 質;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p><p><b> 菁優(yōu)網版權所有</b></p><p><b> 【專題】</b></p><p><b>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b></p><p>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氧化還原反應、鈉的性質、物
24、質的檢驗以及難溶電解質</p><p> 的溶解平衡,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難度不大。</p><p> 3.( 6 分)( 2017?天津 -4)以下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p><p><b> A .</b></p><p>
25、;<b> 實驗目的</b></p><p> 除去 NaHCO 3 固體中的 Na2CO3</p><p><b> 實驗設計</b></p><p><b> 將固體加熱至恒重</b></p><p><b> B
26、.</b></p><p><b> 制備無水 AlCl</b></p><p><b> 3</b></p><p> 蒸發(fā) Al 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p><p><b> C.</b></p><p
27、><b> 重結晶提純苯甲酸</b></p><p> 將粗品水溶、過濾、蒸發(fā)、結晶</p><p><b> D .</b></p><p> 鑒別 NaBr 和 KI 溶液</p><p> 分別加新制氯水后,用</p>
28、;<p><b> CCl 4 萃取</b></p><p><b> A . A</b></p><p><b> B .B</b></p><p><b> C. C</b></p>
29、<p><b> D . D</b></p><p><b> 【答案】 D</b></p><p> 【解析】 A .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加熱將原物質除去,不能除雜,故</p><p><b> A 錯誤;</b&g
30、t;</p><p> B.蒸發(fā)時促進氯化鋁水解,</p><p> 生成的鹽酸易揮發(fā), 則應在 HCl 氣流中蒸發(fā)結晶, 故 B 錯誤;</p><p> 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應趁熱過濾后,選擇重結晶法分離提純,故</p><p><b> C
31、0;錯誤;</b></p><p> D .氯氣與 NaBr 、 NaI 反應分別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顏色不同,則分別加新制氯</p><p> 水后,用 CCl 4 萃取后觀察顏色可鑒別,故</p><p><b> D 正確;</b&
32、gt;</p><p><b> 【考點】</b></p><p> 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鈉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鋁鹽的水解;</p><p><b> 混合物的</b></p><p> 分離與提純;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p><p><b>
33、【專題】</b></p><p> 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p><p>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p><p> 為高頻考點, 把握物質的性質、 混合物分離提純、</p><p> 物質的鑒別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的評價性分析,選項</p&g
34、t;<p> 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p><p> 4.( 2017?江蘇 -3)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p><p> A . Na2O 2 吸收 CO 2 產生 O 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劑</p><p>
35、; B. ClO 2 具有還原性,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p><p><b> 2</b></p><p><b> C</b></p><p> C. SiO2 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p><p> D .
36、;NH 3 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劑</p><p><b> 【答案】 A</b></p><p> 【解析】 A . Na2O 2 吸收 CO 2 生成 O2 和 Na2CO3,且人呼出的水蒸氣也能和過氧化鈉反應</p
37、><p> 生成氧氣,氧氣能供給呼吸,所以過氧化鈉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故</p><p> B. ClO 2 具有強氧化性而使蛋白質變性,所以該物質能殺菌消毒,故</p><p><b> A 正確;</b></p><p><b> B 錯誤;<
38、/b></p><p> C.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導纖維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與二氧化硅的硬</p><p><b> 度大小無關,故</b></p><p><b> C 錯誤;</b></p><p> D .氨氣易液化而吸收熱量導致周圍環(huán)境溫度降低
39、,所以氨氣常常作制冷劑,與氨氣易溶</p><p><b> 于水無關,故</b></p><p><b> D 錯誤;</b></p><p> 【考點】 物質的組成、 結構和性質的關系:</p><p><b> 氮及其化合物;</b>
40、</p><p> 鈉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p><p><b> 【專題】</b></p><p> 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專題。</p><p>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組成、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屬于基礎題,明確物質結構和性</p><
41、p> 質是解本題關鍵,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題目難度不大.</p><p> 5.( 2017?江蘇 -6)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p><p><b> ﹣</b></p><p> A .鈉與水反應: Na+2H 2O═ Na +2OH
42、160;+H 2↑</p><p> B.電解飽和食鹽水獲取燒堿和氯氣:</p><p><b> ﹣</b></p><p> 2Cl +2H 2O</p><p><b> 電解</b></p><p><b> ﹣<
43、;/b></p><p> H 2↑ +Cl2↑ +2OH</p><p> C.向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稀硫酸:</p><p><b> ﹣ 2﹣</b></p><p> Ba +OH +H +SO4 ═ BaS
44、O4↓ +H2O</p><p> D .向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p><p><b> ﹣ ﹣</b></p><p> Ca +HCO 3 +OH ═ CaCO3↓ +H2O</p><p><b>
45、; 【答案】 B</b></p><p> 【解析】 A .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且離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電荷守恒</p><p> 和轉移電子守恒,離子方程式為</p><p><b> ﹣</b></p><p> 2Na+2H 2O═
46、0;2Na +2OH +H 2↑,故 A 錯誤;</p><p> B.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上生成氯氣、陰極上生成氫氣同時陰極附近有</p><p><b> NaOH 生成,</b></p><p><b> 離子方程式為</b></p>
47、<p><b> ﹣</b></p><p> 2Cl +2H 2O</p><p><b> 電解</b></p><p><b> ﹣</b></p><p> H 2↑ +Cl2↑ +2OH
48、,故 B 正確;</p><p> C.二者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且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和水的計量數都是</p><p><b> 2,離子方程式</b></p><p><b> ﹣</b></p><p> 為 Ba +2OH +2H
49、0;+SO4</p><p><b> 2﹣</b></p><p> ═ BaSO4↓ +2HO,故 C 錯誤;</p><p> D .二者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一水合氨和水,離子方程式為向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足量</p><p><b> +2+﹣
50、﹣</b></p><p> 石灰水: NH 4 +Ca +HCO 3 +OH ═ CaCO3↓ +H2 O+NH 3?H2O ,故 D 錯誤;</p><p><b> 【考點】</b></p>
51、<p><b> 【專題】</b></p><p><b>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b></p><p><b> 離子反應專題</b></p><p><b> ??;鈉及其化合物;</b></p><p><b> 菁優(yōu)網版權所
52、有</b></p><p>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為高頻考點,把握發(fā)生的反應及離子反應</p><p> 的書寫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反應考查,注意離子反</p><p> 應中保留化學式的物質及電子、電荷守恒,題目難度不大。</p><p><b>
53、 3</b></p><p> 6.( 14 分)( 2017?天津 -7)某混合物漿液含有</p><p><b> Al(OH)</b></p><p><b> 3、MnO 2</b></p><p> 和少量
54、Na 2CrO 4。考慮到膠</p><p><b> 體的吸附作用使</b></p><p> Na2CrO 4 不易完全被水浸出, 某研究小組利用設計的電解分離裝置</p><p><b> ?。ㄒ妶D),</b></p><p> 使?jié){液分
55、離成固體混合物和含鉻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問題.</p><p> Ⅰ.固體混合物的分離和利用(流程圖中的部分分離操作和反應條件未標明)</p><p> ?。?#160;1 ) 反 應 ① 所 加 試 劑 NaOH 的 電 子 式 為
56、</p><p><b> 。 B→C</b></p><p><b> 的 反 應 條件</b></p><p><b> 為</b></p><p> ,C→Al 的制備方法稱為</p><p&g
57、t;<b> 。</b></p><p> ?。?#160;2)該小組探究反應②發(fā)生的條件。</p><p> D 與濃鹽酸混合, 不加熱, 無變化; 加熱有 Cl 2 生成,</p><p> 當反應停止后,固體有剩余,此時滴加硫酸,又產生</p>&l
58、t;p> Cl 2.由此判斷影響該反應有效進行</p><p> 的因素有 ( 填序號 )</p><p><b> 。</b></p><p><b> a.溫度</b></p><p><b> ﹣</b></p
59、><p><b> b. Cl 的濃度</b></p><p><b> c.溶液的酸度</b></p><p> ?。?#160;3) 0.1mol Cl 2 與焦炭、 TiO 2 完全反應,生成一種還原性氣體和一種易水解成<
60、/p><p> TiO 2?xH2O</p><p><b> 的液態(tài)化合物,放熱</b></p><p> 4.28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p><p><b> 。</b></p><p> ?、颍t元素溶液的分離和利用</p>&l
61、t;p> ?。?#160;4)用惰性電極電解時,</p><p><b> 2﹣</b></p><p> CrO 4 能從漿液中分離出來的原因是</p><p> ,分離后含鉻元素的粒子是</p><p><b> ?。魂帢O室</b></p><
62、;p><b> 生成的物質為</b></p><p><b> (寫化學式) 。</b></p><p><b> 【答案】 Ⅰ.⑴</b></p><p><b> ?。?lt;/b></p><p> Na +[:
63、:O ]</p><p><b> —</b></p><p><b> 加熱 (或煅燒 )</b></p><p><b> 電解法</b></p><p><b> ?、?#160;ac</b></p>
64、<p> ⑶ 2Cl 2(g)+TiO 2 (s)+2C(s) ═ TiCl4(l) +2CO(g)</p><p> △ H= ﹣ 85.6kJ?mol</p><p><b> ﹣1</b></p><p> ?、颍?#1
65、60;⑷在直流電場作用下,</p><p><b> 2﹣</b></p><p> CrO 4 通過陰離子交換膜向陽極室移動,脫離漿液。</p><p><b> 2﹣</b></p><p><b> 2﹣</b></p><
66、;p> CrO 4、 Cr 2O 7</p><p> NaOH 和 H 2</p><p> 【解析】( 1) NaOH 為離子化合物,電子式為</p><p><b> ?。?lt;/b></p><p>&l
67、t;b> ?。篛 H</b></p><p><b> —</b></p><p> , B 為 Al(OH)</p><p><b> 3,在加熱條件下生</b></p><p> 成氧化鋁,電解熔融的氧化鋁可得到鋁。故答案為:&l
68、t;/p><p><b> ?。?lt;/b></p><p><b> :O H</b></p><p><b> —</b></p><p> ??;加熱(或煅燒) ;電解法;</p><p> ?。?#160;2)反應涉及的條件為加熱,
69、加熱下可反應,另外加熱硫酸,氫離子濃度變化,可知影</p><p> 響的因素為溫度和氫離子濃度,故答案為:</p><p><b> ac;</b></p><p> ?。?#160;3) 0.1mol Cl 2 與焦炭、 TiO 2 完全反應,生成一種還原性氣體和一種
70、易水解成</p><p> TiO 2?xH2O</p><p><b> 的液態(tài)化合物,放熱</b></p><p> 4.28kJ,由質量守恒可知還原性氣體為</p><p> CO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p> 2Cl 2 (g)+
71、TiO 2(s)+2C(s) ═ TiCl4(l)</p><p> +2CO(g) , 則</p><p><b> 2mol</b></p><p> 氯 氣 反 應 放 出 的 熱 量 為<
72、;/p><p><b> 4</b></p><p> (2/0.1) · 4.28kJ=85.6kJ ,所以熱化學方程式為</p><p><b> ﹣</b></p><p> △ H= ﹣85.6kJ?mol 。<
73、/p><p> 2Cl 2(g)+TiO 2(s)+2C(s) ═ TiCl4(l) +2CO(g)</p><p><b> 2﹣</b></p><p> ?。?#160;4)電解時,CrO 4</p><p> 通過陰離子交換膜向陽極移動,</p&
74、gt;<p><b> 2</b></p><p> 從而從漿液中分離出來, 因存在 2CrO 4</p><p><b> ﹣</b></p><p><b> +2H</b></p><p><b> +<
75、;/b></p><p><b> 2﹣</b></p><p> Cr 2O 7 +H 2O,則分離后含鉻元素的粒子是</p><p><b> 2 ﹣ 2﹣</b></p><p> CrO 4 、
76、Cr 2O7 ,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p><p><b> 生成氫氣和</b></p><p> NaOH 。故答案為:在直流電場作用下,</p><p><b> 2﹣</b></p><p> CrO 4 通過陰離子交換膜向陽極室移&l
77、t;/p><p><b> 2﹣2﹣</b></p><p> 動,脫離漿液;CrO 4、Cr 2O 7;NaOH 和 H 2。</p><p> 【考點】 物質結構;鈉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化學反應與能量;電解原理。物質分</p><p&g
78、t; 離和提純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綜合應用;</p><p><b> 菁優(yōu)網版權所</b></p><p><b> 【專題】</b></p><p><b> 無機實驗綜合。</b></p><p> 【點評】 本題為 2017 年天津考
79、題,側重考查物質的制備、分離以及電解知識,解答本題,</p><p> 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能正確分析試驗流程,把握電解的原理,題目難度不大,有利于培</p><p> 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p><p> Ⅱ—鎂、鋁及其化合物</p><p> 1. (2017?北京 -9)下列變化中,氣體被還原的是&
80、lt;/p><p><b> A .二氧化碳使</b></p><p> Na2O2 固體變白</p><p> B .氯氣使 KBr 溶液變黃</p><p> C .乙烯使 Br 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p>
81、<p> D .氨氣使 AlCl 3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p><p><b> 【答案】 B</b></p><p> 【解析】 A .二氧化碳與淡黃色的</p><p> Na2 O2 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鈉,該反應中</p&g
82、t;<p> Na2O 2 既是氧</p><p> 化劑又是還原劑,二氧化碳不是氧化劑和還原劑,故</p><p><b> A 錯誤;</b></p><p> B.氯氣使 KBr 溶液變黃,該反應中氯氣做氧化劑,反應中被還原,故</p><p>
83、;<b> B 正確;</b></p><p> C.乙烯與溴的反應中,溴做氧化劑,乙烯被氧化,故</p><p> D .氨氣與 AlCl 3 溶液的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故</p><p><b> C 錯誤;</b></p><p
84、><b> D 錯誤;</b></p><p><b> 【考點】</b></p><p><b> 氧化還原反應</b></p><p> ??;鈉及其化合物;鹵素;乙烯的性質;氮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p><p> 合物。 優(yōu)網版權所有&l
85、t;/p><p><b> 【專題】</b></p><p><b> 氧化還原反應專題</b></p><p>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明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為解答</p><p> 關鍵,注意掌握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的區(qū)別,試題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培養(yǎng)了
86、學生的靈</p><p><b> 活應用能力。</b></p><p> 2.( 6 分)( 2017?天津 -4)以下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p><p><b> A .</b></p><p><b> 實驗目的<
87、/b></p><p> 除去 NaHCO 3 固體中的 Na2CO3</p><p><b> 5</b></p><p><b> 實驗設計</b></p><p><b> 將固體加熱至恒重</b></p>
88、<p><b> B.</b></p><p><b> 制備無水 AlCl</b></p><p><b> 3</b></p><p> 蒸發(fā) Al 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p><p><b> C.<
89、/b></p><p><b> 重結晶提純苯甲酸</b></p><p> 將粗品水溶、過濾、蒸發(fā)、結晶</p><p><b> D .</b></p><p> 鑒別 NaBr 和 KI 溶液</p><p&g
90、t; 分別加新制氯水后,用</p><p><b> CCl 4 萃取</b></p><p><b> A . A</b></p><p><b> B .B</b></p><p><b> C.
91、0;C</b></p><p><b> D . D</b></p><p><b> 【答案】 D</b></p><p> 【解析】 A .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加熱將原物質除去,不能除雜,故</p><p><b&
92、gt; A 錯誤;</b></p><p> B.蒸發(fā)時促進氯化鋁水解,</p><p> 生成的鹽酸易揮發(fā), 則應在 HCl 氣流中蒸發(fā)結晶, 故 B 錯誤;</p><p> 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應趁熱過濾后,選擇重結晶法分離提純,故</p>&l
93、t;p><b> C 錯誤;</b></p><p> D .氯氣與 NaBr 、 NaI 反應分別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顏色不同,則分別加新制氯</p><p> 水后,用 CCl 4 萃取后觀察顏色可鑒別,故</p><p><b
94、> D 正確;</b></p><p><b> 【考點】</b></p><p> 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鈉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鋁鹽的水解;</p><p><b> 混合物的</b></p><p> 分離與提純;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p>
95、;<p><b> 【專題】</b></p><p> 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p><p>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p><p> 為高頻考點, 把握物質的性質、 混合物分離提純、</p><p> 物質的鑒別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
96、查,注意實驗的評價性分析,選項</p><p> 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p><p> 3.( 2017?江蘇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p><p><b> C</b></p><p> A .質量數為 31 的磷原子 :<
97、;/p><p><b> 31</b></p><p><b> 15P</b></p><p> B .氟原子的結構示意圖</p><p><b> :</b></p><p> C . CaCl 2
98、60;的電子式 :</p><p> 4. (2017?天津 -1)下列有關水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p><p> A .用石灰、碳酸鈉等堿性物質處理廢水中的酸</p><p> B.用可溶性的鋁鹽和鐵鹽處理水中的懸浮物</p><p> D .明礬的化學式 :
99、Al 2(SO 4) 3</p><p> C.用氯氣處理水中的</p><p> D .用燒堿處理含高濃度</p><p><b> 2+ 2+</b></p><p> Cu 、 Hg 等重金屬離子</p>&l
100、t;p><b> +</b></p><p><b> 【答案】 C</b></p><p> 【解析】 A .石灰與酸反應生成鈣鹽,碳酸鈉與酸反應生成鈉鹽和二氧化碳,故可用于處</p><p><b> 理廢水中的酸,故</b></p>&l
101、t;p><b> A 正確;</b></p><p> B.鋁鹽、鐵鹽都能水解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膠體,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p><p><b> 的懸浮物,故</b></p><p><b> B 正確;</b></p><p>
102、; C.氯氣可用于水的消毒殺菌,不能與</p><p><b> 故 C 錯誤;</b></p><p><b> 2+ 2+</b></p><p> Cu 、Hg 反應生成沉淀,對重金屬離子沒有作用,</p><p> D
103、;.燒堿可與銨根離子反應產生氨氣,</p><p><b> 故 D 正確。</b></p><p> 則可用燒堿處理高濃度的</p><p><b> 6</b></p><p><b> +</b></p><p> N
104、H 4 的廢水并回收利用氨,</p><p><b> 【考點】</b></p><p><b> 【專題】</b></p><p> "三廢 "處理與環(huán)境保護</p><p><b> 化學應用</b></p&g
105、t;<p> ??;鋁鹽的性質;鐵鹽的性質;銨鹽的性質;</p><p><b> 優(yōu)網版權所</b></p><p> 【點評】 本題側重于考查化學與生活、生產的考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p><p> 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難度不大。</p><p> 5.( 1
106、4 分)( 2017?新課標Ⅱ -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為</p><p> 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鐵、鋁和鎂等金屬的氧化物。實驗室測定水泥樣品中鈣含量的過程</p><p><b> 如圖所示:</b></p><p><b> CaO、</b></p&
107、gt;<p><b> 回答下列問題:</b></p><p> ?。?#160;1)在分解水泥樣品過程中,以鹽酸為溶劑,氯化銨為助溶劑,還需加入幾滴硝酸。加</p><p><b> 入硝酸的目的是</b></p><p><b> ,還可使用</b></p>&l
108、t;p><b> 代替硝酸。</b></p><p> ?。?#160;2)沉淀 A 的主要成分是</p><p><b> 方程式為</b></p><p> ?。?#160;3)加氨水過程中加熱的目的是</p><p><b> 要成分為</b&g
109、t;</p><p> ,其不溶于強酸但可與一種弱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p><p><b> 。</b></p><p><b> 。沉淀 B 的主</b></p><p><b> ?。ㄌ罨瘜W式) 。</b></p>&l
110、t;p> ( 4)草酸鈣沉淀經稀</p><p> H 2SO4 處理后,用 KMnO 4 標準溶液滴定,通過測定草酸的量可間接</p><p> 獲知鈣的含量,滴定反應為:</p><p><b> ﹣</b></p><p> MnO
111、0;4 +H +H 2C 2O 4→ Mn +CO2 +H 2O.實驗中稱取</p><p><b> 0.400g</b></p><p> 水泥樣品,滴定時消耗了</p><p> 0.0500mol?L</p><p>
112、<b> ﹣ 1</b></p><p> 的 KMnO 4 溶液 36.00mL ,則該水泥樣品中鈣的質</p><p><b> 量分數為</b></p><p> 【答案】 ⑴將樣品中的</p><p><b&
113、gt; 。</b></p><p><b> 2+ 3+</b></p><p><b> Fe 氧化為 Fe</b></p><p><b> H 2O 2</b></p><p><b>
114、⑵</b></p><p><b> SiO2</b></p><p> SiO 2+4HF=SiF 4 ↑ +2HO</p><p><b> ⑶</b></p><p> 防止膠體生成,易生成沉淀。</p><p&g
115、t;<b> Al(OH)</b></p><p><b> 3</b></p><p><b> 、</b></p><p><b> Fe(OH)</b></p><p><b> 3</b></p>&l
116、t;p><b> ?、?lt;/b></p><p><b> 45.0%</b></p><p> 【解析】( 1)鐵離子在</p><p> pH 較小時易生成沉淀,加入硝酸可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比</p><p> 避免引入新雜質, 還可用過氧化氫代替
117、硝酸,</p><p><b> 2+ 3+</b></p><p> 故答案為: 將樣品中的 Fe 氧化為 Fe ;H 2O 2;</p><p> ?。?#160;2)由以上分析可知沉淀</p><p> A 為
118、60;SiO 2,不溶于強酸但可與一種弱酸反應,應為與</p><p><b> HF 的反</b></p><p><b> 應,方程式為</b></p><p> SiO 2+4HF=SiF 4↑ +2HO,故答案為: SiO 2;
119、SiO2+4HF=SiF 4↑ +2HO ;</p><p> ?。?#160;3)滴加氨水,溶液呈堿性,此時不用考慮鹽類水解的問題,加熱的目的是防止生成膠</p><p> 體而難以分離,生成的沉淀主要是</p><p> 沉淀; Al(OH) 3、 Fe(OH) 3;</p>
120、<p> Al(OH) 3、Fe(OH) 3,故答案為:防止膠體生成,易生成</p><p><b> 7</b></p><p> ?。?#160;4)反應的關系式為</p><p><b> 2+</b></p><p> 5Ca ~5H
121、0;2C 2O4~ 2KMnO 4,</p><p> n( KMnO 4) =0.0500mol/L ×36.00mL=1.80mmol ,</p><p><b> 2+</b></p><p> n( Ca )=4.50mm
122、ol ,</p><p> 水泥中鈣的質量分數為</p><p><b> 45.0% .</b></p><p><b> (4.50× 10</b></p><p><b> — 3</b></p>&
123、lt;p> mol × 40g/mol ) ×100%/0. 400g =45.0% , 故答案為:</p><p><b> 【考點】</b></p><p> 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p><p> ??;硅及其化合物;鐵
124、、鋁及其化合物;膠體</p><p><b> 的性質;化學計算;</b></p><p><b> 菁優(yōu)網版權所有</b></p><p><b> 【專題】</b></p><p><b> 定量測定與誤差分析</b></p>&
125、lt;p> 【點評】 本題側重考查物質的含量的測定,為高頻考點,注意把握流程的分析,把握物質</p><p> 的性質, 結合關系式法計算,</p><p> 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p><p> 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p><p><b> 難度中等。</b></p&g
126、t;<p> 6.( 12 分)(2017?江蘇 -16 )鋁是應用廣泛的金屬。以鋁土礦(主要成分為</p><p> 和 Fe2O3 等雜質)為原料制備鋁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p><p> Al 2O 3,含 SiO 2</p><p>
127、注: SiO 2 在 “堿溶 ”時轉化為鋁硅酸鈉沉淀。</p><p> ?。?#160;1) “堿溶 ”時生成偏鋁酸鈉的離子方程式為</p><p><b> 。</b></p><p> ?。?#160;2)向 “過濾Ⅰ ”所得濾液中加入</p
128、><p> NaHCO 3 溶液,溶液的</p><p><b> pH</b></p><p> ( 填 “增大 ”、“不變 ”或 “減</p><p><b> 小 ”) 。</b></p>
129、<p> ?。?#160;3) “電解Ⅰ ”是電解熔融</p><p> Al 2O3,電解過程中作陽極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p><p><b> 。</b></p><p> ?。?#160;4) “電解Ⅱ ”是電解 Na2CO 3 溶液,原
130、理如圖所示.</p><p><b> 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b></p><p><b> ,陰極產生的物質</b></p><p><b> A 的</b></p><p><b> 化學式為</b></p><p
131、><b> 。</b></p><p> ?。?#160;5)鋁粉在 1000℃時可與 N 2 反應制備 AlN 。在鋁粉中添加少量</p><p> 有利于 AlN 的制備,其主要原因是</p><p><b> 。</b><
132、;/p><p> NH 4Cl 固體并充分混合,</p><p><b> ﹣﹣</b></p><p> 【答案】 ⑴Al 2O 3+2OH ═ 2AlO2 +H 2O</p><p><b> ?、茰p小</b
133、></p><p><b> 8</b></p><p> ?、鞘姌O被陽極上產生的</p><p><b> O2 氧化</b></p><p><b> 2﹣﹣﹣</b></p><p> ?、?#160;4CO
134、;3+2H 2O ﹣4e ═ 4HCO3 +O 2↑</p><p><b> H 2</b></p><p> ?、?#160;NH 4Cl 分解產生的HCl 能夠破壞 Al 表面的 Al 2O3 薄膜。<
135、/p><p> 【解析】 以鋁土礦 (主要成分為</p><p> Al 2O3,含 SiO2 和 Fe2O 3 等雜質 ) 為原料制備鋁,由流程可</p><p> 知,加 NaOH 溶解時 Fe2 O3 不反應,
136、由信息可知</p><p> SiO2 在 “堿溶 ”時轉化為鋁硅酸鈉沉淀,過</p><p><b> 濾得到的濾渣為</b></p><p> Fe2O3、鋁硅酸鈉,碳酸氫鈉與偏鋁酸鈉反應生成</p><p> Al(OH) 3,過濾 II 得到&l
137、t;/p><p> Al(OH) 3,灼燒生成氧化鋁,電解</p><p> I 為電解氧化鋁生成</p><p><b> Al 和氧氣,電解</b></p><p> II 為電解 Na2CO 3</p><p> 溶液,結合圖
138、可知,陽極上碳酸根離子失去電子生成碳酸氫根離子和氧氣,陰極上氫離子</p><p> 得到電子生成氫氣, 以此來解答。( 1)“堿溶 ”時生成偏鋁酸鈉的離子方程式為</p><p> Al 2O3+2OH</p><p><b> ﹣</b></p><p><b&g
139、t; ﹣ ﹣ ﹣</b></p><p> ═ 2AlO2 +H 2O,故答案為: Al 2O3+2OH ═ 2AlO2 +H 2O;</p><p> ( 2)向 “過濾Ⅰ ”所得濾液中加入</p><p&g
140、t; NaHCO 3 溶液,與 NaAlO 2 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碳酸</p><p><b> ﹣﹣2﹣</b></p><p> 鈉,堿性為OH > AlO 2 >CO 3,可知溶液的</p><p> pH 減
141、小,故答案為:減小;</p><p> ( 3)“電解Ⅰ ”是電解熔融</p><p> Al 2O3 ,電解過程中作陽極的石墨易消耗,</p><p><b> 因石墨電極被陽極上</b></p><p> 產生的 O2 氧化。故答案為:石墨電極被陽極
142、上產生的</p><p><b> O 2 氧化;</b></p><p> ( 4)由圖知,陽極反應為</p><p> 成 H 2。故答案為: 4CO3</p><p><b> 2﹣</b></p><p&
143、gt;<b> 2﹣ ﹣ ﹣</b></p><p> 4CO 3 +2H 2O﹣ 4e ═ 4HCO3 +O2↑,陰極上氫離子得到電子生</p><p><b> ﹣ ﹣</b></p><p> +2H&
144、#160;2O ﹣4e ═ 4HCO3 +O 2↑; H 2;</p><p> ?。?#160;5)鋁粉在 1000℃時可與 N 2 反應制備 AlN .在鋁粉中添加少量</p><p> NH 4Cl 固體并充分混合,</p>
145、;<p> 有利于 AlN 的制備,其主要原因是</p><p> NH 4Cl 分解產生的 HCl 能夠破壞 Al 表面的 Al 2O3 薄膜,</p><p> 故答案為: NH 4Cl 分解產生的HCl 能夠破壞&
146、#160;Al 表面的 Al 2O3 薄膜。</p><p><b> 【考點】</b></p><p> 鋁及其化合物;鐵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電解原理;物質分離和提純的</p><p> 方法和基本操作綜合應用;</p><p><b> 菁優(yōu)網版權所有&
147、lt;/b></p><p><b> 【專題】</b></p><p> 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p><p>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流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p><p> 純方法、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水解、電解原理&l
148、t;/p><p> 及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p><p> 7.(15 分)( 2017?新課標Ⅲ -27)重鉻酸鉀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鉻鐵礦制備,</p><p><b> 鉻鐵礦的主要成分為</b></p><p> FeO?Cr2O3,還含有硅、鋁等雜質。
149、制備流程如圖所示:</p><p> 回答下列問題: ( 1)步驟①的主要反應為:</p><p> FeO?Cr2O3+Na 2CO 3+NaNO 3</p><p> Na 2CrO 4+Fe2O 3+CO 2+NaNO 2 。</p>
150、<p> 上 述 反 應 配 平 后</p><p> FeO?Cr2O3 與 NaNO 3 的 系 數 比 為</p><p> 。該步驟不能使 用陶瓷容器,原因</p><p><b>
151、; 9</b></p><p><b> 是</b></p><p> ( 2)濾渣 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p><p><b> 。</b></p><p> ,濾渣 2 的主要成分是</p><p
152、><b> 及含硅雜質。</b></p><p> ?。?#160;3)步驟④調濾液</p><p> 2 的 pH 使之變</p><p> ?。ㄌ?#160;“大”或 “小 ”),原因是</p><p> ?。ㄓ秒x子方程式表示) 。</p&g
153、t;<p> ?。?#160;4)有關物質的溶解度如圖所示.向</p><p> KCl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得到</p><p> “濾液 3”中加入適量</p><p> K 2Cr 2O 7 固體。冷卻</p><p><b> 到<
154、/b></p><p><b> (填標號)得到的</b></p><p> K2Cr 2O 7 固體產品最多。</p><p><b> a.80℃</b></p><p><b> b.60℃</b></p><
155、;p><b> 步驟⑤的反應類型是</b></p><p><b> c.40</b></p><p><b> ℃ d.10℃</b></p><p><b> 。</b></p><p><b> ?。?#160;5&
156、#160;)某工廠用</b></p><p> m1 kg 鉻鐵礦粉(含</p><p> Cr 2O 3 40% )制備</p><p> K 2Cr 2O7 ,最終得到產品</p><p> m2 kg ,產率
157、為</p><p><b> ×100%。</b></p><p> 【答案】 ⑴2: 7</p><p> 二氧化硅與碳酸鈉高溫下反應生成硅酸鈉和二氧化碳</p><p><b> ?、?#160;Fe</b></p><p><b
158、> Al(OH)</b></p><p><b> 3</b></p><p><b> ?、切?lt;/b></p><p><b> 2﹣ + 2﹣</b></p><p> CrO 4 +2H ?
159、 Cr 2O 7 +H 2O</p><p><b> ⑷ c</b></p><p><b> 復分解反應</b></p><p> ?、?#160;[m 2/(m 1×0.4 ×294g/mol
160、÷152 g/mol)]</p><p> 【解析】 ⑴鉻鐵礦的主要成分為</p><p> FeO?Cr2O 3,還含有硅、鋁等,制備重鉻酸鉀,由制備流</p><p> 程可知,步驟①的主要反應為</p><p> FeO?Cr2O3+Na 2CO 3+NaNO
161、;3</p><p> Na2CrO 4+Fe2O 3+CO 2+</p><p> NaNO 2, Cr 元素的化合價由 +3 價升高為 +6 價, Fe 元素的化合價由 +2 價升高為 +3 價, N</p&
162、gt;<p> 元 素 的 化 合 價 由 +5價 降 低 為 +3價 , 由 電 子 、 原 子 守 恒 可 知 , 反 應 為</p><
163、;p> 2FeO?Cr2O 3+4Na 2CO 3+7NaNO 3</p><p> 4Na 2CrO 4+Fe2O3+4CO 2+7NaNO 2 , 則 FeO?Cr2O3 與</p><p> NaNO 3 的系數比為 2:7
164、。該步驟不能使用陶瓷容器,</p><p> 原因是二氧化硅與碳酸鈉高溫下反應</p><p> 生成硅酸鈉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p><p><b> 氧化碳。</b></p><p> 2:7;二氧化硅與碳酸鈉高溫下反應生成硅酸鈉和二</p><p> ?。?#160;2)由上述分
165、析可知,濾渣</p><p> 1 含 Fe2O 3,濾渣 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p><p><b> Fe,濾渣 2 的</b></p><p> 主要成分是Al(OH)</p><p><b> 3</b>
166、</p><p> 及含硅雜質,故答案為:</p><p> Fe; Al ( OH ) 3;</p><p><b> 2﹣</b></p><p> ( 3)④中調節(jié)pH 發(fā)生 CrO 4 +2H</p
167、><p><b> +</b></p><p><b> Cr 2O7</b></p><p><b> 2﹣</b></p><p> +H 2O,則步驟④調濾液</p><p> 2 的 pH
168、使之變小,</p><p><b> 2﹣2﹣</b></p><p> 增大氫離子濃度, 平衡正向移動, 利于生成 Cr 2O 7 ,故答案為: ??;CrO 4+2H</p><p><b> ﹣</b></p>&l
169、t;p><b> +H 2O ;</b></p><p><b> +</b></p><p><b> 2</b></p><p><b> Cr 2O 7</b></p><p> (
170、4)向 “濾液 3”中加入適量KCl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得到</p><p> K 2Cr 2O 7 固體,由溶解</p><p><b> 度可知,冷卻到</b></p><p> 40℃ K 2 Cr2O7 固體的溶
171、解度在四種物質中最小、且溶解度較大,過濾分離</p><p> 產品最多;步驟⑤發(fā)生</p><p> 案為: c;復分解反應;</p><p> Na2Cr 2O 7+2KCl=K 2Cr 2O 7↓ +2NaCl,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故答</p><p> ?。?/p>
172、 5)用 m1 kg 鉻鐵礦粉(含</p><p> Cr 2O 3 40% )制備 K 2Cr 2O 7,最終得到產品</p><p> m2 kg,產率為:</p><p> 實 際 產 量
173、0;/ 理 論 產 量 , 由Cr 原 子 守 恒 可 知 , 則 產 率 為 [m 2/(m 1×0.4 ×294g/mol ÷152</p><p> g/m
174、ol)]100%×,</p><p><b> 10</b></p><p><b> 【考點】</b></p><p><b> 【專題】</b></p><p> 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鐵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p><p>
175、;<b> 無機實驗綜合</b></p><p><b> 化學計量; 有</b></p><p>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制備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流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p><p> 純、發(fā)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實驗</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7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13個專題)及5套高考試卷金屬及其化合物
- 2017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13個專題)及5套高考試卷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 2017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專題9烴
- 2023年版高考化學考點分類匯編(近3年真題+模擬)專題十七氮及其化合物
- 高考化學-金屬及其化合物專題匯編及答案和解析
- 2017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
- 2009年高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2009年高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2018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
- 2014年高考真題化學解析分類匯編—專題13 化學實 …
- 2017年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分類匯編
- 2017年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分類匯編
- 2014年高考真題化學解析分類匯編—專題03 離子反 …
- 2017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13個專題)及5套高考試卷化學實驗
- 備戰(zhàn)2020年高考化學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原創(chuàng)專題06金屬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 2017年高考真題化學平衡匯編
- 2017年高三化學暑假作業(yè)金屬及其化合物
- 2017年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分類匯編及解析
- 2015年高考英語真題分類匯編
- 化學金屬及其化合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