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矛盾理論看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從矛盾理論看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p><p>  摘 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施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方法三者之間的矛盾。本文通過對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個體性原理的梳理,認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正確處理矛盾的相關特性,根據(jù)具體情況實行相應的、適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p><p>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

2、的特殊性 </p><p>  作者簡介:顧潔菁,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助理研究員。 </p><p>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14)1-225-02 </p><p>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總稱,作為人類的育德活動,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概念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3、實現(xiàn)效果的好壞,都與科學合適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 </p><p>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來說,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直接作用于教育客體,并引起教育客體思想政治品德演變的行為模式和形態(tài),即通常所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或手段。狹義的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與客體,即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直接發(fā)生關系的行為模式。①很明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才能讓受教育者

4、接受,這就需要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正確運用馬克思的矛盾理論。 </p><p>  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p><p> ?。ㄒ唬┟艿钠毡樾?</p><p>  矛盾的普遍性有三個內(nèi)涵:一是矛盾的普遍存在,即絕對性。矛盾的普遍性,在它所存在的統(tǒng)一體中是不變的,不論這個統(tǒng)一體中的其他特性如何變化,或是這個統(tǒng)一體向新的統(tǒng)一體過渡的過程中,或是新統(tǒng)一體

5、中,普遍性都不受影響地在變化中維持其本身的特性,也就是矛盾始終存在。毛澤東認為,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矛盾是普遍的、絕對的,存在于事物發(fā)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 </p><p>  二是矛盾的普遍性決定了各種事物、各個過程、各階段及其各方面的共同特點,即共性。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各個過程、各個階段及其各方面,不論怎樣千變?nèi)f化,或是千差萬別,相互之間都有共同的特點和聯(lián)系。矛盾的普遍性正是構

6、成這些共同特點和統(tǒng)一聯(lián)系的要素。 </p><p>  三是矛盾是事物前進發(fā)展的推動力和源泉,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運動本身就是矛盾”。② </p><p>  (二)矛盾的普遍性在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施過程中的體現(xiàn) </p><p>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下簡稱“教育方法”)實施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方法三者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

7、一對根本矛盾。無論是什么時代、什么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為何,內(nèi)容是什么,都無一例外地,且始終存在著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這一對矛盾。如何形成良好的“受-教”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功的關鍵。 </p><p>  由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這一對矛盾,衍生出兩種基本矛盾:其一是教育者與教育方法的矛盾,其二是受教育者與教育方法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與教育方法的矛盾,表現(xiàn)在教育方法一方面為教育者所支配,為教育者的教

8、學目的服務;另一方面,教育方法由于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積累和變革,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不會以個別教育者的意志和特性而轉移,教育者只能認識并利用之。至于受教育者與教育方法之間的矛盾表現(xiàn)為兩點:受教育者對教育方法是否接受,受教育者對教育方法是否適應。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實施過程能否成功的前提,后者是對于教育方法成效的檢驗。 </p><p>  不過,無論具體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如何,這三者之間的這三對

9、矛盾都是普遍、絕對存在的。 </p><p>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p><p> ?。ㄒ唬┟艿奶厥庑?</p><p>  矛盾的特殊性表現(xiàn)為三點: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fā)展階段具有不同特點;第三,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特點。 </p><p>  世界是統(tǒng)一的,但又是多樣的。不同的事物、同一

10、事物的不同的側面,都有其不同的特質和特點。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即使是同一片樹葉的兩面,仔細看來,還是會發(fā)現(xiàn)樹葉兩面的不同紋路。正是矛盾的特殊性,構成了各個事物、事物過程的各階段或同一事物內(nèi)部諸方面的不同本質、特性和區(qū)別點。黑格爾將矛盾的特殊性定義為規(guī)定性。這種規(guī)定性區(qū)別于矛盾普遍性的“規(guī)定性”,是“顯示同一中差別的規(guī)定性?!薄懊恳晃镔|的運動形式所具有的特殊本質,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規(guī)定。這種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在社會

11、現(xiàn)象和思想現(xiàn)象中也是同樣地存在著。每一種社會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質的。” </p><p> ?。ǘ└久芘c非根本矛盾 </p><p>  根本矛盾是指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并決定事物及其過程的基本性質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是指不決定事物及其過程的基本性質,并且不一定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的矛盾。二者相互作用,根本矛盾決定并制約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反作用于根本

12、矛盾,可以促進或延緩根本矛盾的解決,從而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fā)展過程。 </p><p> ?。ㄈ┲饕芎头侵饕芗懊艿闹饕矫婧头侵饕矫?</p><p>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這兩對概念,其實只是觀察的載體不同,但其背景、本質有極其一致的地方,以下將一起闡述。 </p><p>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處于支配地位、

13、對事物的發(fā)展過程起著決定的作用的矛盾(方面)。非主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則指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方面)。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兩種對立的矛盾力量,二者總是相互作用的。前者對后者起支配作用,后者反過來影響前者的發(fā)展和解決,兩者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而非一成不變的。 </p><p>  (四)在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施過程中正確運用矛盾

14、特殊性原理 </p><p>  考察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者之間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當以受教育者是否真正接受并且適應教育者使用的教育方法來衡量,因此,教育者在準備階段及前期實施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列寧是運用矛盾特殊性原理來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推翻沙皇統(tǒng)治后,蘇維埃代表一度為無法勸阻農(nóng)民想要毀掉沙皇宮殿的想法而苦惱。列寧通過簡短的交談,做通了農(nóng)民的工作。   列寧:“大家要拆掉沙皇

15、的宮殿可以,能不能在拆之前回答我?guī)讉€問題?” </p><p><b>  農(nóng)民同意了。 </b></p><p>  列寧:“沙皇的宮殿是誰建的?是我們窮苦的農(nóng)民建的嗎?” </p><p><b>  農(nóng)民回答是。 </b></p><p>  列寧:“我們自己建的宮殿,給代表住可以嗎?” &l

16、t;/p><p>  農(nóng)民一聽讓代表住自己建的、原本是沙皇住的宮殿,都很愿意。 </p><p>  于是,列寧問:“那沙皇的宮殿還要拆嗎?” </p><p>  結果,當然是問題的圓滿解決。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列寧抓住了幾個點: </p><p>  首先,是受教育者的特殊性——飽受沙皇剝削欺凌的窮苦農(nóng)民。他們的知識結構、認知程度,導

17、致對他們不可能進行過多的理論說教,而需要通俗易懂的引導。列寧充分看到了這一點,沒有說教,只有寥寥數(shù)語,但都正中要害。 </p><p>  其次,列寧在啟發(fā)的過程中準確指出了沙皇與農(nóng)民、蘇維埃代表與農(nóng)民、農(nóng)民與宮殿、蘇維埃代表與沙皇這四對矛盾。沙皇與農(nóng)民以及蘇維埃代表與沙皇,是沙皇政權統(tǒng)治時期的主要矛盾;蘇維埃代表與農(nóng)民、沙皇的宮殿與農(nóng)民的矛盾并非蘇維埃政權統(tǒng)治時期的主要矛盾。宮殿本身是勞動的成果,對于農(nóng)民沒有任

18、何傷害,沒有也不應被打上任何階層的烙??;蘇維埃代表與農(nóng)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列寧很輕松也很成功地解決了對于農(nóng)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p><p>  所以,在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借鑒類似的事例,正確運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注意受教育者的特性,找到合適的方式,尤其是對于現(xiàn)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p><p>  三、矛盾的個體性原理 </p><p&

19、gt; ?。ㄒ唬┟艿膫€體性 </p><p>  黑格爾說:“一切事物都是個體的,而個體事物又是具有普遍性或內(nèi)在本性于其自身的;或者說是,個體化的普遍性,在這種個體化的普遍性中,普遍性與個體性是區(qū)別開了的,但同時又是同一的?!币虼耍芫哂衅毡樾院吞厥庑?,二者既是對立區(qū)別的,又是統(tǒng)一的。在此,我們將個體事物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結合、相結合的一體性,稱為矛盾的個體性。任何事物、事物的各個過程階段、及它們的各

20、個方面都具有個體性,它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升華。這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承認并關注矛盾的普遍性,同時也要關注矛盾的特殊性,即把握矛盾的個體性,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相應合適的對策——解決方案要因時而定,因事因勢而定。 </p><p> ?。ǘ┻\用矛盾個體性原理,達成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p><p>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統(tǒng)一的特性,即個體性。因此,在實施思想政治教

21、育過程中,應該重視這一特性,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普遍的方法,了解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針對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在實際操作中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p><p>  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前,主要需注意教育內(nèi)容(主題)和受教育對象這兩方面的個體性。針對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者應采用不同的方法達到最佳的效果。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的教育方式,可以通過不同的教育載體來傳達。比如有關法紀教育的,可以通過多媒

22、體視頻影像,或是一些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達到加深影響的效果;對于大學生進行關于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討論、辯論的方式,或是借助一些身邊同輩的實例,來輔助教學;如果教育內(nèi)容是偏重理論化的,則需要主要采取講授或是受教育者間討論等形式,務求對理論的真正理解。 </p><p>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前,還要對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狀況、心理狀態(tài)、能力高低、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深入了解,根據(jù)其具體情況

23、確立具體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載體。我國古代的“至圣先師”孔子,將教化實踐確立在對學生的深刻認識之上,是其能成為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與道德的教化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有弟子三千,有貴族子弟,也有貧寒之人。但是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弟子,他都能夠在充分了解弟子具體情況的前提下,根據(jù)弟子的天資、個性和特點,分別給予適合的引導,最終其弟子中出了七十二名賢士。因此,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單純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輸教育內(nèi)容,而是要以矛盾理論為指導,深

24、入了解教育過程中各要素,尤其是受教育者的個體性特征,選擇適合的教育方法。 </p><p><b>  注釋: </b></p><p> ?、冱S蓉生.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重慶:西安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0. </p><p>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6. </p><p&g

25、t;<b>  參考文獻: </b></p><p>  [1]張耀燦,鄭永廷,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p><p>  [2]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p><p>  [3]韋冬雪.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和規(guī)律研究.中南大學.2008.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