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近代漢語異形詞的來源</p><p> 摘要:近代漢語異形詞的來源非常復雜。從文字角度看異形詞的來源,包括因古今字、異體字、正俗字而形成的異形詞;語音角度來看異形詞的來源,包括因通假字、古今音變、方言音轉、聽音為字、連綿詞、外來詞而形成的異形詞。有不少異形詞的形成是同時具備多種原因的。 </p><p> 關鍵詞:近代漢語;異形詞;來源 </p>&
2、lt;p> 中圖分類號:H134 </p><p>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p><p> 16721101(2013)02007607 </p><p> 收稿日期:2012-12-20 </p><p> 基金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一般課題“近代漢語異形詞研究”(2012YB21)資
3、助;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俗語辭書及其所錄俗語詞研究”(09BYY048)資助 </p><p> 作者簡介:曾昭聰(1969-),男,湖南洞口人,暨南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詞匯訓詁研究。 </p><p> 關于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的研究學界成果較多,而關于近代漢語異形詞,則尚無系統(tǒng)研究。筆者將 “近代漢語異形詞”界定為:近代漢語階段同時或先后產(chǎn)生的同音、同義而書寫
4、形式不同的詞語。所謂“近代漢語”,指自唐代至清初漢語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同音”,包括方言音變和歷史音變;“同義”,指一個及以上義位(義項)相同。筆者在對明清俗語辭書及其所錄俗語詞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注意到近代漢語中豐富的異形詞現(xiàn)象,因而對其來源進行了思考。 </p><p> 近代漢語異形詞的來源非常復雜。既有歷時層面的來源,也有共時層面的來源。我們結合明清俗語辭書中所見異形詞(某組異形詞中至少有一個成員見于明清俗
5、語辭書),從文字、語音兩個方面進行了共時與歷時的綜合考察。從文字角度看異形詞的來源,包括因古今字、異體字、正俗字而形成的異形詞;從語音角度來看異形詞的來源,包括因通假字、古今音變、方言音轉、聽音為字、連綿詞、外來詞而形成的異形詞。當然,有些分類是交叉的,我們只是分別從不同側面進行強調,有不少異形詞的形成是同時具備多種原因的。 </p><p> 本文以明清俗語辭書語料為線索討論近代漢語異形詞的來源。篇幅所限,每
6、小類僅舉三組例子;舉例時少數(shù)文字因需要而保留繁體字形式。 </p><p> 一、因古今而形成異形詞 </p><p> 古今字是漢字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先后出現(xiàn)的記錄相同意義的不同文字形式。例如: </p><p> 【都啚】【都鄙】“都啚”一詞,明陸噓云《世事通考》列地理類,無釋義[1]61。 </p><p> 按,“啚”為“鄙”
7、之古字,《說文·部》:“啚,嗇也?!倍巫ⅲ骸跋挛脑疲骸畣?,愛濇也?!端俊吩唬骸疂?,不滑也?!脖闪咦之斪鞔耍尚卸鴨瀼U矣?!薄墩f文》所記錄的“啚”義是鄙吝。然“啚”指偏遠地區(qū),與“都”相對,這一用法也是很早就有了。《殷虛書契菁華》:“土方正于我東啚,二邑?!薄墩f文·邑部》:“鄙,五酇為鄙。從邑,啚聲?!鄙坛徐瘛兑筇撐淖诸惥帯罚骸凹炊急芍咀帧!墩f文解字》以為啚嗇字,而以鄙為都鄙字??脊沤鹞亩急勺忠嗖粡囊?,從邑者后
8、所增也?!薄皢灐薄ⅰ氨伞睘楣沤褡??!稘h語大詞典》“都鄙”條義項二:“京城和邊邑。”未收“都啚”?!岸紗灐?、“都鄙”為異形詞。 </p><p> 【匡當】【筐當】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四《居處》“匡當”條:“《說文》‘槶’字注云:筐當也?!敗肿⒃疲航袼子锌锂斨浴6植煌?。應以無‘竹’為正?!队衿酚钟小?,訓云門,其實亦只應書‘匡’?!盵2]549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匡當”條:“《說文》‘槶’字注:筐
9、當也??饛闹?。唯徐鍇系傳云:今俗猶有匡當之言。引當字注者誤?!盵2]885 </p><p> 按,《直語補正》糾正《通俗編》引文出處之誤:“今俗有匡當之言”是徐鍇系傳之語,非許慎語,“引當字注者誤”。按《說文·木部》“槶,筐當也?!毙戾|系傳:“今俗猶有匡當之言?!倍斡癫米ⅲ骸翱锂?,今俗有此語,謂物之腔子也。”即邊框義。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文字孳乳之一斑》:“匡當有界域,與國有界域同?!?/p>
10、另外,“匡當”一詞中的“匡”,《通俗編》以為“應以無竹為正”。其實,“匡”是“筐”的古字,《詩·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勑?!编嵭{:“天子使宰夫受之以匡。”陸德明釋文:“筐,本亦作匡?!薄墩f文·匚部》:“匡,飯器,筥也……匡或從竹。”章炳麟《新方言·釋器》:“槶,筐當也。古悔切。字亦作簂?!夺屆罚骸l,恢也。恢廓覆發(fā)上也。’今浙江稱作帽木楥為頭簂?!彼远呤且颉翱铩薄翱稹惫沤褡值年P系
11、而形成的異形詞。 </p><p> 【撁夫】【縴夫】【牽夫】“撁夫”一詞,明陸噓云《世事通考》列人物類,無釋義[1]66。 </p><p> 按,《漢語大詞典》未收“撁夫”。《世事通考》將其與“駕長”等詞放在一起,據(jù)其詞目編排方式(語義相類者排在一起)當是指“縴夫”?!稘h語大詞典》“縴夫”條:“用纖繩拉船或車前進的人。”首例為明吳嘉紀《挽船行》:“老姑起把船,新婦為縴夫。”從“縴夫
12、”二字字形出現(xiàn)的時代來說,始見于明沒錯,然從詞的角度來說,舉明代例則過晚。因為唐代已有“牽夫”這一用法。唐杜牧《與汴州從事書》:“汴州境內(nèi)最弊最苦是牽船夫。大寒虐暑,窮人奔走,斃踣不少。某數(shù)年前赴官入京,至襄邑縣,見縣令李式,年甚少,有吏才,條疏牽夫,甚有道理?!贝宋那懊嬲f“牽船夫”,后面說“牽夫”,可證其同。宋鄧深《即事六絕》之一:“臥櫓無聲百丈斜,牽夫匍匐入蘆花?!彼卧S綸《次韻徳久舟行阻風》:“昨日顛風鳥雀喧,牽夫寸步不能前?!彼螚?/p>
13、萬里《舟過蘭溪》:“船底石聲知淺水,沙頭笠影倦牽夫?!薄稘h語大詞典》未收“牽夫”。又,“撁夫”用例最早見于宋代。例如宋袁說友有詩題名為《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動家山之想,賦吳歌行》。又,宋衛(wèi)宗武《歸舟》:“回艇臨塘路,撁夫欣路平?!薄皳梅颉奔础翱y夫”、“牽夫”。因為“牽”的本義就是牽引?!墩f文?牛部》:“牽,引前也</p><p> 所謂異體字,指音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漢字。從音義相同的廣義角度來說,也包括俗字
14、在內(nèi)。例如: </p><p> 【子壻】【子婿】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子壻”條:“《史記·張耳陳馀列傳》:高祖從平城過趙,趙王朝夕袒鞴蔽,自上食,禮甚卑,有子壻禮。”[2]896 </p><p> 按,“壻”、“婿”二字為異體。《說文》:“壻,夫也。從士,胥聲。《詩》曰: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者,夫也。讀與細同。婿,壻或從女。”《漢語大詞典》“子壻”條:“亦作‘子婿’?!?/p>
15、釋義:“女兒的丈夫,女婿?!迸e三例,除《直語補證》已舉之《史記·張耳陳馀列傳》外,還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婦人之性,率寵子壻而虐兒婦?!碧屏谠都罈顟{詹事文》:“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靈?!逼渲小妒酚洝?、《顏氏家訓》作“子壻”,柳宗元文作“子婿”。 </p><p> 【發(fā)攂】【發(fā)擂】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二“擂鼓”條:“譙樓啟明定昏,或祭祀,槌鼓三通,俗呼發(fā)攂。唐岑
16、參《凱歌》‘鳴笳攂鼓擁回軍’是也。攂,俗作擂,古作雷。古樂府:官家出游雷大鼓。雷,去聲,見隊韻。”[1]36又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六“攂鼓”條:“《宋史·禮志》:打球,‘命諸王大臣馳馬爭擊,旗下攂鼓?!瘲钌帧兜ゃU錄》引岑參《凱歌》:‘鳴笳攂鼓擁回車’,以為近制。啟明定昏鼓三通曰‘攂鼓’,當用此字,今本作‘疊鼓’,非?!盵1]242-243 </p><p> 按,明楊慎《丹鉛總錄》卷二十一“攂鼓”條
17、:“岑參《凱歌》:鳴笳攂鼔擁回軍。今本攂作疊,非。近制:啟明定昏,鼔三通,曰發(fā)攂。當用此字。俗作‘擂’,非?!當b’亦俗字。然差善于‘擂’。古樂府:官家出游雷大鼓?!住D作去聲用?!薄鞍l(fā)攂”還有分用的,如同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的“洗澡”兩個語素分用一樣:《漢語大字典》引《水滸全傳》第十二回:“將臺兩邊左右列著三五十對金鼓手一齊發(fā)起攂來?!薄稘h語大詞典》“發(fā)擂”條義項一:“指起更打鼓。也指啟明定昏。”舉三例: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謝天
18、地!卻早日下去也!呀,卻早發(fā)擂也!呀,卻早撞鐘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張陰捕驚醒,坐在床鋪上,聽更鼓,恰好發(fā)擂?!鼻逶丁峨S園隨筆·六更》:“宋大內(nèi)五更已絶,則梆鼓遍作,號曰蝦蟆更,亦號六更。其時禁門開,而百官集,如外方之攢點,今之發(fā)擂是也?!逼渲小毒劳ㄑ浴防械摹鞍l(fā)擂”《漢語大詞典》誤排為“打擂”,今正?!稘h語大詞典》“發(fā)擂”條義項一首舉元代例,按宋代已見: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東而
19、南,轉而之西,連亙西北,薄城而營,長十五里,闊十余里,至晚發(fā)擂,聲震山谷。父老皆言:有生以來或未之聞</p><p> 【笊籬】【】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三“笊籬”條:“湯中取物竹器曰笊籬,見《指月錄》:唐龐蘊居士訪大同濟師,師提起笊籬曰:‘龐公!’龐云:‘你要我笊籬,我要你木杓?!嘧鳌钫\齋詩:親撈微帶生。(蘇鶚《杜陽雜編》:同昌公主出降,鏤金為笊籬。)”[1]203 </p><p>
20、; 按,據(jù)《土風錄》記錄的異體字,“”字書未見;“”,據(jù)《中華字海》,僅見于“接”一詞,這是古時的一種頭巾,見《晉書·山簡傳》?!啊敝啊迸c“接”之“”僅是字形偶合而已?!绑苫h”是用竹篾、柳條或金屬絲編織的漏勺,因其作用與網(wǎng)類似,故字又從“網(wǎng)”。“笊籬”亦作“”,這是異體字(也是俗字)所構成的異形詞。 </p><p> 三、因正俗字而形成異形詞 </p><p> 俗字是
21、“區(qū)別於正字而言的一種通俗字體” [3]1,相沿既久,往往也能取得“正字”的地位。文字的正俗之別是異形詞的一個來源。例如: </p><p> 【攢帳】【攅帳】清梁同書《直語補證》“攢帳”條:“《舊五代史·周世宗本紀》:毎年造僧帳兩本,一本奏聞,一本申祠部。逐年四月十五日后,勒諸縣取索管解寺院僧尼數(shù)目申州,州司攅帳?!盵2]887-888 </p><p> 按,《漢語大詞典
22、》“攢帳”條:“亦作‘攅帳’。結帳,清算帳目?!迸e《金瓶梅詞話》二例:第六十回:“那日新開張,伙計攢帳,就賣了五百余兩銀子?!庇值谄呤寤兀骸懊魅杖眨医行P來攅帳,交與你,隨你交付與六姐 ,教他管去?!庇伞吨闭Z補證》所舉《舊五代史》例,知其書證過晚。在《金瓶梅詞話》之前的用例還有:宋洪適《盤州文集》附宋許及之《宋尚書右仆射觀文殿學士正議大夫贈特進洪公行狀》:“公曰:漢法:令長吏守丞歲終上計,大略似今攢帳耳?!庇肿鳌皵e帳”,蓋“攅”
23、為“攢”之俗字?!蹲謪R·手部》:“攅,俗攢字?!薄稘h語大詞典》所舉《金瓶梅詞話》兩例即異形詞并存。又如:宋黃震《黃氏日抄》卷八十《曉諭亭戶安業(yè)》:“亭戶作過者,只今帖息;逃走者,只今歸還。本司見行攅帳,選官前來散還本錢,各各仍前著業(yè)。” </p><p> 【棒椎】【棒槌】清梁同書《直語補證》“棒椎”條:“‘椎’字注。”[2]912 </p><p> 按,“‘椎’字注”指承
24、上一條釋語所引《廣韻》?!稄V韻》:“椎,椎鈍不曲撓也。亦棒椎也。又椎髻。”“椎”,《說文·木部》:“椎,擊也?!倍巫ⅲ骸八該粢??!薄白怠庇忻麆觾煞N用法,其名詞義后作“槌”?!伴场北局阜胖眯Q箔的木柱?!墩f文·木部》:“槌,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钡髞碛殖蔀椤白怠钡耐ㄓ盟鬃??!都?#183;脂韻》:“椎,通作槌。”《希麟音義》卷四“槌胷”條:“槌,俗字也,正作椎。”“棒椎”一詞指木棒,《漢語大詞典》未收,但收有其
25、異形詞“棒槌”,義項一:“捶打用的木棒?!笔桌e《金瓶梅詞話》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趕著打出來?!卑创擞美^晚?!短綇V記》卷二五八“高敖曹”條引《啟顏錄》:“桃生毛彈子,瓠長棒槌兒。墻欹壁亞肚,河凍水生皮?!痹兆趦x《說郛》卷八十:“予謂雙陸之制,初不用棊,俱以黑白小棒槌,每邊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兩只擲之,依點數(shù)行,因有客主相擊之法。”另外,“棒椎”的用法也在《直語補證》所引《廣韻》釋語之前出現(xiàn)了:《龍龕手鑒》卷四:“椎,
26、直追反,棒椎也”。又,《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椎,《漢[書]·張良傳》:為鐵椎百二十斤。又擊也,搗也。亦作捶。又椎鈍不曲撓。又棒</p><p> 按,《夢溪筆談》卷十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類為‘叫子’,置之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謂之‘顙叫子’。嘗有病瘖者為人所苦,煩冤無以自言,聽訟者試取叫子,令‘顙子’作聲,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獲申,此亦可記也?!眲t知此處“顙子”即“顙叫子”、“叫子”,即置于
27、喉中吹之能模仿人聲的一種哨子?!吨闭Z補證》“今人謂喉中出聲曰顙子”,是嗓音之義,與《夢溪筆談》所記并不一致。不過,由《直語補證》的釋義“今人謂喉中出聲曰顙子”可知“顙子”也有“嗓音”義,其所引《夢溪筆談》“顙子”義也與“嗓音”有關而不是“喉嚨”義?!稘h語大詞典》“顙子”條釋義:“嗓子;喉嚨?!贬屃x與書證均無“嗓音”義,據(jù)《直語補證》可補“嗓音”義。 </p><p> 又按,“顙”本指額頭,《說文·頁
28、部》:“顙,頟也。”引申指頭,《太玄·傒》:“天撲顙?!狈锻ⅲ骸邦嫞^也。”喉嚨為人頭與軀干相連接之處,故“顙”又引申指喉嚨。隋巢元方《諸病源侯論·鼻病諸侯》:“頏顙之間,通于鼻道?!睋?jù)《直語補證》,亦可引申指嗓音?!吧ぁ保未家?,乃是“顙”后起俗字,《集韻·蕩韻》:“嗓,喉也?!?因字從“口”,尤多用以表“嗓音”義。明郭勛輯《雍熙樂府·一枝花·嘲妓丑》:“歌聲時,嗓拗;舞旋時,腰駝
29、?!薄稘h語大詞典》收有“嗓子”條,列“喉嚨”、“嗓音”兩個義項。“顙”、“嗓”正俗字,故“顙子”與“嗓子”為異形詞。 </p><p> 四、因通假字而形成異形詞 </p><p> 通假字就是用讀音相同相近的字替代本字。一般來說,通假字是可以考知其本字的。 </p><p> 【裝潢】【裝璜】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十七:“染紙謂之裝潢。(《釋名》:潢,染紙也。
30、《齊民要術》有裝潢紙法。《唐六典》:崇文館有裝潢匠五人。高澹人曰:裝潢謂裝成而以蠟潢紙也。案潢有上去二音。)”[1]2474又,清伊秉綬《談征·事部》:“《魏古錄》:凡書畫裝潢之佳,自范曄始。楊升庵曰:《唐六典》有裝潢匠,注:音光,上聲,謂裝成而以蠟潢紙也。今制箋猶有裝潢之說,作平聲讀非。唐秘書省裝潢匠六人,恐是今之表背匠?!盵1]1280 </p><p> 按,《漢語大詞典》“裝潢”條義項一:“古
31、時裝裱書畫用黃蘗汁染的紙,即潢紙,故稱?!薄耙徽f,潢,猶池。言書畫周邊裝飾綾錦,則緣內(nèi)如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明方以智《通雅·器用》:‘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nèi)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即“表背”也?!贝颂幏揭灾堑臅r代《漢語大詞典》誤作“清”,今正?!墩f文·水部》:“潢,積水池?!焙笠曛秆b潢?!队衿?#183;水部》:“潢,染潢也。”《廣韻·宕韻》:“潢,《釋名》曰‘染書也?!薄洱R民要術》有“染潢
32、及治書法”?!墩f文·玉部》:“璜,半璧也。”“潢”為本字,“璜”為通假用法。由此“裝潢”與“裝璜”成為異形詞。 </p><p> 【滑澾】【滑汰】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十“滑澾”條:“行路欲顛仆曰打滑澾,見皮日休《吳中苦雨》詩:‘蘚地滑澾足’。亦可作滑汰,東坡《秧馬歌》:‘聳踴滑汰如鳧鹥’。(《說文》:‘汰,滑也?!稄V韻》‘澾’注:‘泥滑’。又‘跶’注:‘足跌’。)”[1]286 </p>
33、;<p> 按,《玉篇·水部》:“澾,滑也?!薄稄V韻·曷韻》:“澾,泥滑?!薄疤眲t為清洗義?!墩f文·水部》:“汏,淅?也。”王筠句讀:“汰者,汏之訛。”《土風錄》所引不確。《廣雅·釋詁二》:“汏(汰),灑也?!币虼?,“滑汰”之“汰”表“滑”義是通假用法,“滑汰”是因通假字而成為“滑澾”的異形詞。 </p><p> 【溫暾】【溫燉】【鶻忒】清顧張思《土風
34、錄》卷九“溫暾”條:“物微暖曰溫暾。案,《致虛閣雜俎》云:‘今人以性不爽利者曰溫暾湯,言不冷不熱也?!徥稀督骐[筆記》謂溫暾等字皆樂天語。案,元微之詩:‘寧愛寒切烈,不愛旸溫暾。’王建《宮詞》:‘新晴草色暖溫暾’。不獨樂天也。(樂天詩:‘池水暖溫暾’。或以為韓文公詩。又《火爐詩》云:‘溫燉凍肌活?!恕疁責酢癁椤馃搿?。與‘暾’異。)俗又轉其音曰‘鶻忒’。”[1]279 </p><p> 按,“溫暾”指“物微
35、暖”,白居易《別氈帳火爐》詩“婉軟蟄鱗蘇,溫燉凍肌活”中之“溫燉”亦“微暖”之義,并非如《土風錄》所說的“火熾”義。“燉”本指火光,但在《廣韻》中有他昆切讀音,通“暾”。白詩“溫燉”因通假字而與“溫暾”形成異形詞關系?!八子洲D其音曰‘鶻忒’”,則“鶻忒”為其音轉異形詞。 </p><p> 五、因古今音變而形成異形詞 </p><p> 漢語語音有古今之別,某一個詞到后代因語音有所變化
36、而被寫成另一個形式,就形成了異形詞。 </p><p> 【蟅蟒】【虴蛨】【虴蜢】【蚱蜢】/【螞蚱】【麻劄】【馬劄】【蛨蚱】清梁同書《直語補證》“麻劄”條:“揚子《方言》蟅蟒即蝗。注:‘蟅音近詐,亦呼虴蛨?!癖狈饺撕粑涷疲蚵閯?,即此二字。顛倒聲轉之異?!对?#183;五行志》:至元五年,京師童謠曰:白雁向南飛,馬劄望北跳。隨俗寫耳。”[2]903 </p><p> 按,《漢語大
37、詞典》未收“麻劄”?!稘h語方言大詞典》“麻劄”條:“又作‘麻蚱’?!薄奥轵啤睏l:“〈名〉蚱蜢;蝗蟲。西南官話。……也作‘麻劄’”,后舉《直語補證》例。按,由《直語補證》“今北方人呼作螞蚱,或麻劄”及其所引《元史》“京師童謠曰:白雁向南飛,馬劄望北跳”,知《漢語方言大詞典》僅列為“西南官話”有所不妥,亦當為北方方言。 </p><p> 又按,《方言》卷十一:“蟒……南楚之外謂之蟅蟒,或謂之蟒……?!薄墩f文
38、83;蟲部》段注:“蟅蟒,即今北人所謂蛨蚱,江南人謂之蝗蟲。蟅蟒、虴蜢,一語之轉?!蓖醴蛑对娊?jīng)稗疏·幽風》“斯螽、莎雞、蟋蟀”:“斯螽,毛傳曰:‘蚣蝑也。’……《方言》及《廣雅》謂之舂黍。郭璞曰:‘江東呼虴(蚱)蛨(蜢)?!癜矗E蛨似螳蜋,項稍短而無斧,六七月間好入人葛衣中,閩粵人生啖之?!闭卤搿缎路窖?#183;釋動物》:“《說文》:‘蝗,螽也?!裢ㄑ灾^之蝗,或謂之蛨虴,或謂之虴蜢?!斗窖浴纷飨V蟒?!庇纱耍跋V蟒”
39、、“虴蛨”、“虴蜢”、“蚱蜢”是一組古今方言音轉異形詞,“螞蚱”、“麻劄”、“馬劄”、“蛨蚱”是另一組古今方言音轉異形詞。兩組異形詞又是“顛倒聲轉之異” 【胡嚨】【喉嚨】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七“胡嚨”條:“喉嚨曰胡嚨。按,《后漢[書]·五行志》童謠云:‘吏置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頷下肉也。又去聲。《金日磾傳》“捽胡”,晉灼音“護頸”也。(楊升庵《古音馀》‘喉’載‘虞’韻,音‘胡’,則‘喉嚨’亦可讀‘胡嚨’?!?/p>
40、尤’、‘虞’二韻古通也。)”[1]255又,清梁同書《直語補證》“胡嚨”條:“《后漢</p><p> 按,《漢語大詞典》“胡嚨”條:“喉嚨。清顧炎武《日知錄·胡嚨》:‘古人讀侯為胡。《息夫躬傳》師古曰:“咽,喉嚨?!奔唇袢搜院鷩刀!眳⒁浴锻溜L錄》所引“楊升庵《古音馀》‘喉’載‘虞’韻,音‘胡’”,知《直語補證》所謂“今里語以喉嚨為胡嚨”,確實是保存了古音?!昂鷩怠笔禽^早的詞形,“喉嚨”晚出,但“
41、胡嚨”一直保存在某些方言中?!吨闭Z補證》說“今里語以喉嚨為胡嚨,古也”,《日知錄》說“今人言胡嚨”,所謂“今人言”,似均指其方言。二人均為吳方言區(qū)人(梁同書為浙江錢塘人,顧炎武為江蘇昆山人)。但據(jù)《漢語方言大詞典》,“胡嚨”一詞指“嗓子,喉嚨”,見于中原官話、晉語、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吳語、閩語,則“胡嚨”一詞基本上是通用詞了。所以“胡嚨”、“喉嚨”主要還是因古今音變所產(chǎn)生的異形詞。 </p><p> 【登時
42、】【當時】【頓時】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一“登時”條:“登時猶言實時、當時也。當讀去聲?!短茣诽锖胝⑽蛟唬骸劤?,登即行矣?! 锻ㄨb》注:‘登即行,言登時行也?!堵蓷l》:‘凡夜無故入人家,主家登時殺死,勿論?!错崟恰ⅰ?,進也,又成也,熟也?!療o實時、當時之義?!菚r’蓋方言耳?!盵1]7-8 </p><p> 按,《資治通鑒·宋紀十六》“帝登帥衛(wèi)士”胡三省注:“登,登時也。
43、登時,猶言實時也?!薄吨直媛浴肪矶啊秴侵?#183;鍾離牧傳》注‘牧遣使慰譬,登即首服’”劉淇按:“登,即登時,省文也?!卑?,“登時”即“當時”,也相當于今天所說的“頓時”[4]86-87?!暗菚r”表此義的較早例子:《三國志·魏志·管輅傳》:“輅以為注《易》之急,急于水火。水火之難,登時之驗?!睍x葛洪《抱樸子·釋滯》:“又中惡急疾,但吞三九之炁,亦登時差也?!薄爱敃r”表登時、頓時義《漢語大詞典》首引《海
44、內(nèi)十洲記》,此書舊題漢東方朔撰,《四庫全書總目》以為當在六朝時,則基本上與“當時”同時?!邦D時”則清代才出現(xiàn)。因此,“登時”、“當時”、“頓時”是一組因古今音變而在不同時代出現(xiàn)的音轉異形詞。 </p><p> 六、因方言音轉而形成異形詞 </p><p> 漢語語音不但有古今之別,同一時代也有方言音轉情況(有時也包括訛轉)。古今音變與方言音變往往又是結合在一起的。例如: </p
45、><p> 【呆木大】【呆木頭】【呆木徒】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呆木大”條:“俗謂不慧者為呆木大。馱去聲?!遁z耕錄》‘院本名目’有此?!盵2]886 </p><p> 按,《輟耕錄》卷二十五確記有“呆木大”,但與今義是否完全相同還需考證。因“木大”為宋代戲曲角色名,推測這一角色名所指角色可能為“不慧者”。臺灣《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呆木大”條義項一:“愚蠢的人。直語補證·呆
46、木大:‘俗謂不慧者為呆木大?!喾Q為‘呆木’?!薄稘h語大詞典》未收該詞?!稘h語方言大詞典》亦未收該詞,但收“呆木頭”,所錄義項有二,其一:“〈形〉不機靈;不聰明。吳語。江蘇江陰。浙江紹興?!逼涠骸啊疵当扔靼l(fā)呆不動或反應遲鈍的人。吳語。上海[E23-22 mo12-55 d23-21]?!缎殖薄返谌兀骸麄兌己汀话?,焉能解得你的寂寞?!憬B興。魯迅《故事新編·出關》:‘孔子好像受了當頭一棒,亡魂失魄的坐著,恰如一段
47、~?!薄睹髑鍏钦Z詞典》“呆木徒”:“又作‘呆木大’”,據(jù)“光緒鎮(zhèn)??h志39卷”轉引《直語補證》。三詞可視為同一方言內(nèi)部的音轉異形詞。 </p><p> 【望子】【幌子】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二“望子”條:“望子,酒家懸?guī)靡?。古謂酒幟為簾。簾音廉?!俄n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懸?guī)蒙躞{而酒不售。’《容齋續(xù)筆》有‘酒肆旗望’之文。今人呼酒旗為望子?!盵1]35又,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六《器用》“望子”條:“《廣韻
48、》:‘青簾,酒家望子。’按今江以北,凡市賈所懸標識,悉呼望子。訛其音,乃云幌子?!盵2]584 </p><p> 按,明楊慎《丹鉛馀錄》卷八“酒簾”條:“《韓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懸?guī)蒙躞{?!瘞弥^之簾,簾謂之酒旗?!短祈崱贰煛肿斣啤萍覒?guī)谩?,豈不雅乎?乃云‘酒家望子’,俚甚可笑?!薄顿笛越狻匪埔u之而來。所謂“望子”,即高懸以望的標識?!短祈崱吩啤熬萍彝印?,“訛其音,乃云幌子”。則“幌子”是“望子”
49、的方言音轉異形詞。 </p><p> 【席】【沖席】【撞席】【闖席】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二“席”條:“音銃,《字學集要》:飲酒不請自來曰席。俗作沖席?!盵1]30又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七“撞席”條:“朱國禎《涌幢小品》載:士子有用中論中式者,后相競用之。時為語曰:‘主司好請客,徐干偶撞席。只好這一遭,后會難再得?!〞r以言不對題者,為請客文章)俗謂不邀自至者曰撞席?!病D作‘闖’,蓋言突如其來也?!盵1]2
50、52 </p><p> 按,諸詞皆表“飲酒不請自來”或酒席“不邀自至”?!稘h語大字典》據(jù)《廣韻》“”徂送切,音zòng,又“敠”字下“敠”注:“不請自來?!稄V韻·末韻》:‘敠,敠,食不喚自來。’《類篇·攴部》:‘敠,敠,不迎自來也?!弊鳌跋保瑒t明代始見(《字學集要》為明代字書)。《漢語大詞典》未收“席”、“沖席”,亦未收《漢語大字典》已錄、見于《廣韻》、《類篇》中的“敠”。但
51、收有“撞席”、“闖席”。前者釋義:“未受邀請而赴宴。”舉三例,首例是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你把柴門緊緊的閉上,倘有撞席的人,休放他進來?!焙笳吲e一例:明范濂《云間據(jù)目抄》卷一:“嵩(嚴嵩)子世蕃鷙縱,邀公(楊允繩)飲,有二客皆朝紳,不速而至。世蕃令兩童子持朱墨筆點其面,為闖席者戒?!庇?,“”見于《廣韻》,出現(xiàn)時間最早。字形從聚從攴,會意,義當是沖散他人聚會,似當是為表示“飲酒不請自來”這一意義而造的專用字?!顿笛越狻氛f“音銃”,
52、與《廣韻》所記反切不相同,當是方言音轉。又,《俚言解》“俗作沖席”,則“”、“沖”方言音同。《土風錄》“俗謂不邀自至者曰撞席。‘撞’轉作‘闖’”,則“沖席”、“撞席”、“闖席”乃是因方言音轉而形成的異形</p><p> 聽音為字“包括三種類型:一是誤聽誤記,二是相近之字,三是變生澀為熟悉、變抽象為形象具體?!?[5]667“聽音為字”有時包括方言音轉;有時相當于通假字,但通假字一般有本字,而“聽音為字”則不一
53、定能找“本字”。例如: </p><p> 【薄相】【孛相】【白相】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十五“嬉游曰白相”條:“《姑蘇志·方言》‘薄相’注云:嬉劣無益兒童作戲。薄音如?。今吾俗呼薄作白,又作別,音之轉也。南郭《州志》(引者按,即張采《太倉州志》。采號南郭)云白音鼻,非是。(鼻音避作入聲者,土音之訛。)”[1]347清翟灝《通俗編》卷十二“孛相”條:“《吳江志》:俗謂嬉游曰孛相,《太倉志》作白相,《嘉定
54、志》作薄相。按,皆無可證,惟東坡詩有‘天公戲人亦薄相’句?!盵2]265清錢大昕《恒言錄》卷二“薄相”條:“東坡《泛潁》詩:此豈水薄相,與我相娛嬉?!盵6]46清陳鳣《恒言廣證》卷二“薄相”條:“鳣按:《吳江縣志》:俗謂嬉游曰孛相,《太倉志》作白相,《嘉定志》作薄相。”[6]39 </p><p> 按,諸俗語辭書將“孛相”、“白相”、“薄相”三個不同的寫法聯(lián)系在一起(其中《恒言廣證》晚出,當襲自《通俗編》),
55、指“嬉游”。欲索其理據(jù),則如《通俗編》所說:“皆無可證”,因此這三寫不種的寫法實為聽音為字而形成的異形詞。實際上,由于方言原因,實際還不止這三種詞形?!锻溜L錄》“今吾俗呼薄作白,又作別,音之轉也”,則還有作“別相”者。 </p><p> 【一刀兩段】【一刀兩斷】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六《器用》“一刀兩斷”條:“《朱子語錄》:克己者,是從根源上一刀兩斷,便斬絶了。又云:圣人發(fā)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斷,千
56、了百了。”[2]574清梁同書《直語補證》“一刀兩段”條:“見《五燈會元》?!盵2]902 </p><p> 按,《直語補證》未舉出具體例子,以之為線索,可以發(fā)現(xiàn)《五燈會元》中用例頗多,如卷十二《龍?zhí)吨菆A禪師》:“陽來日送出三門,乃問:‘汝介山逢尉遲時如何?’師曰:‘一刀兩段?!薄锻ㄋ拙帯匪性~目是“一刀兩斷”,《直語補證》則是“一刀兩段”,二者在“堅決斷絶關系”義上是一對異形詞。 </p>
57、<p> 【一寣】【一唿】【一】【一寤】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十“一寣(音忽)”條:“睡一覺曰一寣,音作忽,見《廣韻·十一沒》‘寣’注:‘呼骨切,睡一覺也?!跚纭俄崒W要指》云:越人語暫睡而覺曰寣?!抖Y部韻》無有。)”[1]286又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六《雜字》“寣”條:“音忽?!墩f文》:臥驚也?!恫┭拧贰稄V韻》皆云覺也。俗以臥一覺為一寣?!段鍩魰罚壕葡捎鲑t偈曰:長伸兩腳眠一寣,起來天地還依舊?!盵2]79
58、4 </p><p> 按,《漢語方言大詞典》“一唿”條:“〈數(shù)量〉一覺。吳語。江蘇蘇州。陸阿妹《五姑娘》:‘當仔伊~要困到大天亮?!庇帧耙弧睏l:“〈名〉(睡)一覺。吳語。江蘇蘇州?!逗I匣袀鳌返谑嘶兀骸氯?,困到仔天亮?!庇帧耙诲弧睏l:“〈名〉(睡)一覺。吳語。清錢大昕《恒言錄》:‘吳中方言,睡一覺謂之~?!沧鳌粚尅簠钦Z。上海[iI55-33 hu55-44]。胡祖德《滬諺》:‘臥覺曰~。寤
59、音忽?!憬鹑A。1915年《金華縣志》:‘邑以一覺為~?!段鍩魰?#183;酒仙遇賢偈》曰:“長伸兩腳眠~?!薄北硎就瑯右饬x的詞分別記錄為不同詞形。按,“寤”,《說文·部》:“寐覺而有信曰寤?!倍巫⑿8臑椤懊掠X而有言曰寤”?!缎栄?#183;廣言》:“寤,覺也。”“寣”,《說文·部》:“寣,臥驚也。一曰小兒號寣寣。一曰河內(nèi)相也?!薄稄V雅·釋詁四》:“寣,覺也?!惫省耙诲弧薄ⅰ耙粚尅备饔衅淅頁?jù)?!斑?/p>
60、,《玉篇·口部》:“唿,憂也?!惫省耙贿笔锹犚魹樽?。“”則為記錄方言的新造字?!稘h語大字典》引劉半農(nóng)《車車夜水也風涼》自注:“,睡之單位名,自入睡以至于醒,每一次曰一。時間長曰大,時間短曰小。”“一”是用方言字記錄的詞</p><p> 因語音原因而形成異形詞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還包括連綿詞和音譯外來詞。連綿詞是兩個具有雙聲或疊韻關系的漢字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往往字無定體;音譯外來詞是用漢字來記錄外來
61、語言中的詞的讀音,也可能用到不同的漢字。所以二者實際上都是聽音為字的結果。明清俗語辭書中也有一些相關例子,因這兩種情況較為明顯,不贅述。 </p><p> 近代漢語異形詞主要就是由于以上原因而形成的。異形詞存在于不同的文獻中,其中比較有特點的現(xiàn)象是版本異文中有較多 </p><p> 的異形詞。近代漢語異形詞研究有助于詞語釋義、辭書編纂,對漢語詞匯史研究、詞匯的系統(tǒng)性研究都將有重要作
62、用。因非本文主題,將另文討論。參考文獻: </p><p> [1]長澤規(guī)矩也.明清俗語辭書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p><p> [2]翟灝,梁同書.通俗編(附直語補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 </p><p> [3]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異形詞研究.pdf
- 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溯源比較研究.pdf
- 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的整理與規(guī)范.pdf
-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異形詞研究.pdf
- 對外漢語教學視野下的異形詞研究.pdf
- 異形詞規(guī)范原則之討論
- 報紙中的異形詞考察.pdf
- 對外漢語教學視野下的異形詞研究_13732.pdf
-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異形詞研究.pdf
- 《朱子語類》異形詞興趣隅.pdf
- 從《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看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異形詞問題.pdf
-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 面向中日韓文智能信息檢索的基于詞典的異形詞排岐
- 漢語轉折義詞的來源考察
- 現(xiàn)代漢語常用異讀詞的歷史來源.pdf
- 漢語轉折義詞的來源考察_3808.pdf
- 漢語若干關聯(lián)詞在近代的發(fā)展.pdf
- 現(xiàn)代漢語時間融詞來源研究.pdf
- 近代漢語情態(tài)副詞“本來”詞族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