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完整版ppt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例討論,患者,女,29歲。因胎盤早期剝離急診入院。 妊娠8個多月,昏迷,牙關(guān)緊閉,手足強直;眼球結(jié)膜有出血斑,身體多處有瘀點、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壓 80/50mmHg,脈搏95次/分、細數(shù);尿少。 實驗室檢查:Hb70g/L(110~150),RBC2.7?1012/L(3.5~5.0 ?1012/L),外周血見裂體細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纖維蛋白原1.78g/L(2~4g/L

2、);凝血酶原時間20.9秒(12~14S),魚精蛋白副凝試驗(3P試驗)陽性(陰性)。尿蛋白+++,RBC++。 4h后復查血小板75 ?109/L,纖維蛋白原1.6g/L。,診斷:胎盤早期剝離 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 休克,DIC,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出血、微循環(huán)障礙、栓塞癥狀

3、、微血管病性溶血,多種病因,繼發(fā)纖溶,出血及微循環(huán)衰竭綜合征,,,,,DIC的基本特點是什么?,凝血功能異常!,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表現(xiàn)為微血栓形成 再轉(zhuǎn)變?yōu)檠耗绦越档?---表現(xiàn)為出血,DIC的基本變化是凝血因子激活,凝血酶↑,,屬于一種嚴重的血液系統(tǒng)紊亂綜合征,凝血與抗凝血,纖溶與抗纖溶失衡,DIC,簡單回顧:,正常的止凝血和抗凝血過程,止凝血與抗凝血機制的平衡,參與凝血的因子:,主要合成場所:肝臟,生理狀態(tài)下以未

4、激活狀態(tài)存在,,凝血因子,復習,正常的凝血和抗凝血過程,凝血過程,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血管內(nèi)皮損傷表面接觸(主要作用),,Ⅻ,,Ⅻa,,,,Ⅺ,Ⅺa,,,Ca2+,Ⅸa,,Ⅸ,Ⅶ,ⅦaCa2+TF,,,Ⅹ,,,凝血活酶,凝血酶原,,凝血酶,,,纖維蛋白原,,肽A、肽B,,纖維蛋白單體,,Ca2+,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Ca2+,不溶性纖維蛋白聚合體,,ⅩⅢa,,ⅩⅢ,,,ⅩaⅤa,Ca

5、2+,PF3,Ⅷa,Ca2+,PF3,,,瀑布式凝血反應模式圖,組織損傷,,,,,,,,,,,,,,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復習,,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復習,,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復習,,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復習,(一)維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生理情況下,血小板依層流作用沿著毛細血管內(nèi)壁排列,維持其完整性,,血小板的止血作用,復習,(二)參于止血1、血小板的初期止血功能,,血小板的止血作用,復習,聚集、粘附、釋放反應、血塊收縮

6、,2、血小板的二期止血功能,主要是PF3參與,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抗凝機制抗凝系統(tǒng)是維持血液呈液態(tài)的重要因素,細胞抗凝系統(tǒng)單核巨噬細胞體液抗凝系統(tǒng)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蛋白C系統(tǒng)(PC),,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幾乎在凝血開始的同時,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也被激活,主要作用:分解纖維蛋白(原),清除血管內(nèi)由于纖維蛋白沉積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暢,XIIa PK,纖溶酶原,纖溶酶,u-PA t-PA,,,,

7、+,+,,,抗凝機制,,,t-PA: 人體主要的纖溶酶原激活劑,內(nèi)皮細胞合成 u-PA:腎小管和內(nèi)皮細胞合成及釋放。其他:凝血酶、FXIIa,,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 滅活t-PA和 u-PA。α 2- 抗纖溶酶( α 2 -AP):滅活纖溶酶,抑制物,,纖維蛋白原 纖維蛋白單體 穩(wěn)固纖維蛋白 纖溶酶 纖溶酶

8、 纖溶酶 Bβ1-42 Bβ15-42 D二聚體、多聚體A、B、C、H A、B、C、HX、Y、D、E X’、Y’、D’、E’ X’、Y’、D’、E’  被降解的纖維蛋白(原)產(chǎn)物統(tǒng)稱為FDP,,,,,,纖溶酶可溶解: 纖維蛋白(原)( Ⅰ因子 ) 凝血酶原( Ⅱ因子) Ⅴ

9、、Ⅶ、Ⅷ、Ⅸ等抑制作用: 纖溶酶相關(guān)抑制物 α2 -纖溶酶抑制物( α2 - PI) α1-抗胰蛋白酶 α2 –抗纖溶酶( α2 – AP),,凝血系統(tǒng)與纖溶系統(tǒng) 相互關(guān)系,,凝血因子血小板血管內(nèi)皮促凝功能,血流抗凝蛋白纖溶蛋白血管內(nèi)皮抗凝功能,正 常 止 血 狀 態(tài),,促

10、凝血活性,抗凝血活性,,病因,感染性疾病 占31-43%,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其他惡性腫瘤 占24-34% ,各種惡性腫瘤均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典型且常見病理產(chǎn)科 占4-12%,羊水栓塞、死胎滯留、妊高征等手術(shù)及創(chuàng)傷 占1-5%,燒傷、擠壓傷等其他:醫(yī)源性因素,全身各系統(tǒng)疾病,DIC的原因嚴重感染,細菌感染G-、G+病毒感染立克次體、原蟲、霉菌感染,最常見、最重要,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消

11、化系統(tǒng):胰腺癌、結(jié)腸癌、胃癌等泌尿系統(tǒng):前列腺癌、腎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絨毛膜上皮癌,病理產(chǎn)科,羊水栓塞胎盤早期剝離宮內(nèi)死胎妊娠中毒癥子宮破裂腹腔妊娠剖腹產(chǎn)手術(shù),,創(chuàng)傷及手術(shù),嚴重軟組織創(chuàng)傷擠壓綜合征大面積燒傷前列腺、肝、腦、肺、胰腺等大手術(shù)、器官移植術(shù)等,促發(fā)因素,單核吞噬細胞功能受損嚴重肝功能障礙機體纖溶系統(tǒng)功能降低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其他因素:缺氧,休克,酸中毒,單核吞噬細胞功能受損,清除促凝物質(zhì):如內(nèi)毒素、

12、含TF的細胞碎片、Ag-Ab復合物吞噬清除活化了的凝血因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單體、FDP和紅、白細胞碎片等 見于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嚴重感染性疾病,嚴重肝功能疾病,單核吞噬細胞清除凝血物質(zhì)的能力降低急性肝壞死時可釋放大量TF和溶酶體酶抗凝血酶Ⅲ、蛋白C、纖溶酶原合成減少處理乳酸能力下降,酸中毒損傷血管,,機體纖溶系統(tǒng)功能降低,臨床上不恰當?shù)厥褂美w溶功能抑制藥物高齡吸煙妊娠后期糖尿病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生理性

13、高凝狀態(tài) 妊娠后期 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物質(zhì)降低,其他,休克等原因引起微循環(huán)障礙時,微循環(huán)內(nèi)血流緩慢,血液粘度增高,血流淤滯。紅細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加之內(nèi)毒素血癥、嚴重缺氧、酸中毒和炎癥介質(zhì)作用下使內(nèi)皮細胞受損均有利于DIC的發(fā)生,DIC的發(fā)病機制,凝血和抗凝平衡破壞!!,1、組織損傷,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Tissue Factor,,,2、血管內(nèi)皮損傷,3、血小板受損,釋放ADP、TXA2等促凝物質(zhì)形成血小板團

14、塊粘附、激活、聚集和釋放,4、纖溶系統(tǒng)激活,,發(fā)病機制(TF的過度、異常表達和釋放是最重要的始動機制)、病理及病理生理,,DIC的發(fā)生就是凝血系統(tǒng)的異常啟動并不斷放大,DIC與生理性凝血的,都是凝血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相似參與物質(zhì)基本相似,相似之處,DIC與生理性凝血的區(qū)別,生理性凝血 DIC 誘因 弱 強 凝血機制被廣

15、 泛激活范圍 小 局部 廣 全身性目的 防止出血 病理過程凝血功能 正常 紊亂特點 影響小 四大臨

16、床表現(xiàn),,,,,,,,分期,,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繼發(fā)性纖溶亢進期,,凝血、纖溶系統(tǒng),實驗室檢查,血液凝固性,,臨床表現(xiàn),出血微循環(huán)衰竭或休克微血管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原發(fā)病表現(xiàn),出血,突然發(fā)生廣泛、多個部位出血,不能用原發(fā)疾病解釋常伴有DIC的其它臨床表現(xiàn),如休克等常規(guī)的止血藥無效,DIC出血的發(fā)生機制,微血管栓塞 器官功能障礙,DIC時,器官功能障礙主要由于微血栓形成累及臟器不同

17、,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器官功能障礙,DIC時,器官功能障礙主要由于微血栓大量形成!,肺--呼吸功能障礙 腎--腎功能障礙 心--心泵功能障礙 腎上腺皮質(zhì)— 華-佛綜合癥 垂體--席漢綜合癥,微血管栓塞淺層栓塞(皮膚發(fā)紺、壞死或潰瘍和脫落) 皮膚 眼臉 四肢 胸背和會陰 粘膜 口腔 消化道 肛門,微血管栓塞深部器官栓塞(劇烈疼痛、出血、功

18、能障礙) 腎 腰痛 血尿 急性腎衰竭 肺 胸痛 咯血 呼吸困難 發(fā)紺 腦 顱內(nèi)高壓綜合征 意識障礙 心臟 心前區(qū)疼痛 心率失常 胃腸 腹痛 嘔血 黑便,微循環(huán)衰竭或休克,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除具備溶血性貧血的一般特征外,外周血涂片

19、中發(fā)現(xiàn)裂體細胞(schistocyte) 其外形呈盔甲形、星形、新月形等,為紅細胞碎片。這些碎片脆性高,易發(fā)生溶血。由于這種溶血性貧血多發(fā)生于微血管內(nèi)異常變化時,故稱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貧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DIC血象(裂體細胞),機制:1.微血管內(nèi)有纖維蛋白性微血栓形成。纖維蛋白呈網(wǎng)狀引起紅細胞碎裂2.缺氧、酸中毒使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64,總 結(jié),凝血激活,纖溶激活,微血栓形成,纖維蛋白網(wǎng),血小板和凝血

20、因子的消耗,FDP,器官功能障礙,血壓下降或休克,貧血,,,,,,,,,,,,,,,出血,診斷,,2項或以上臨床表現(xiàn),3項實驗室指標異常,,,,,,,,DIC,1項基礎疾病,1,3,2,診斷 一項基礎疾病,存在易引起DIC的六類基礎疾病,診斷 2項或以上臨床表現(xiàn),多發(fā)性出血傾向不能用原發(fā)病解釋的微循環(huán)障礙多發(fā)性微血管栓塞表現(xiàn)(皮膚粘膜壞死

21、 和肺腦腎功能衰竭)抗凝治療有效,3項實驗室檢查項目異常,一板二原加3P,診斷標準-實驗室檢查一板 PLT<100×l09/L或進行性下降 (肝病和白血?。?0×109/L),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 count,PC或BPC,PLT),【參考值】 (100-300)×109/L,診斷標準-實驗室檢查二原 Fg(纖維

22、蛋白原)<1.5/L或進行性下降或>4g/L (白血病惡性腫瘤<1.8/L 肝?。?.0g/L或>4g/L) PT(凝血酶原時間)縮短或延長3秒以上或呈動態(tài) 性變化(肝病時延長5秒以上) 或APTT(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時間)縮短或延長10 秒以上,凝血因子測定,Tests of

23、thrombus and haemostasis,正常值 2~4g/L,增高,,妊高征、心梗、急性感染、急性腎炎、惡性腫瘤等,降低,,DIC消耗性低凝期及纖溶期、原發(fā)性纖溶癥、重癥肝炎等,原理:在受檢血漿中加入一定量凝血酶,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zhuǎn)變?yōu)槔w維蛋白,通過比濁原理計算Fg含量,凝血因子測定,Tests of thrombus and haemostasis,正常值:31~43s,較正常對照延長或縮短10s以上為

24、異常,為檢測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較靈敏和常用的篩選試驗,[原 理] XII 因子活化劑 Ca2+ 、磷脂(替代PF3) 血漿,,,,,凝血因子測定,Tests of thrombus and haemostasis,為檢測外源凝血系統(tǒng)較靈敏和常用的篩選實驗,[原 理] 組織因子(兔腦、胎盤、肺組織浸液)

25、 Ca2+ 血漿[參考值] 11-13s,超過或縮短3s以上為異常,,,,,,診斷標準-實驗室檢查3P 3P試驗陽性或血漿FDP>20mg/L (肝病時>60mg/L) 或D二聚體水平升高(>1mg/L),3P試驗: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

26、驗(Plasma protamin paracoagulation test ),,Tests of thrombus and haemostasis,纖維蛋白溶解檢測,鑒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鑒別診斷,DIC與重癥肝炎鑒別 項目 DIC 重癥肝炎微循環(huán)衰竭 早、多見

27、晚、少見黃疽 輕、少見 重、極常見腎功能損傷 早、多見 晚、少見紅細胞破壞 多見(50-90%) 罕見FⅧ:C 降低 正常PLT活化產(chǎn)物 增加

28、 多數(shù)正常血漿FPA 明顯增加 正常或輕度增加D-dimer 增加 正?;蜉p度增加,鑒別診斷,DlC與TTP鑒別要點項目 DIC TTP起病 多數(shù)急驟 可急可

29、緩病程 病程短 病程長微循環(huán)衰竭 多見 少見黃疽 輕、少見 極常見、較重FⅧ:C 減少 正常蛋白C

30、 減低 正常FPA、F1+2、D-D 增加 正常血栓性質(zhì) 纖維蛋白血栓 血小板血栓,鑒別診斷,DlC與原發(fā)性纖溶鑒別要點項目 DIC 原發(fā)性纖溶病因 多種

31、 手術(shù)、產(chǎn)科休克栓塞溶血 多見 少見PLT 減少 正常PLT活化產(chǎn)物 增多 正常D-dimer 增多 正常 3P

32、 陽性 陰性AT 減低 正常TAT、F1+2 增多 正常RBC形態(tài) 碎片 正常肝素治療 有效 無效

33、抗纖溶藥物 無效和加重 有良效,治 療,一、原發(fā)病治療 最重要二、抗凝治療 是主要(藥)宜早不宜遲三、不要火上澆油 抗凝基礎上補充凝血因子 滅火添油四、不能雪上加霜 抗凝基礎上抗纖溶五、抗血小板聚集及疏通微循環(huán)藥物 是佐藥 潘生丁 低右 丹參注射液,肝素的選擇,小劑量普通肝素治療(1mg=1

34、25u) 每日用1萬-2.5萬U(500-1000U/h),間歇靜脈給藥或持續(xù)靜滴 可較長時間給藥;不需實驗室監(jiān)測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與普通肝素相比:即較少導致藥物性血小板減少、出血并發(fā)癥較少、生物利用度好、半衰期長等 4000u Q12h/Q8h最新認為在治療DIC時,普通肝素優(yōu)于低分子肝素,適應證DIC早期PLT和凝血因子進行性下降多發(fā)性栓塞消耗性低凝病因短期不能除去者,禁忌證手術(shù)后及損傷創(chuàng)面未

35、良好止血者近期有出血傾向(咯血和潰瘍)或出血性疾病DIC晚期以纖溶為主的出血蛇毒引起,凝血因子補充的時機,前提:在抗凝基礎上 有出血癥狀新鮮冰凍血漿 45分鐘內(nèi)輸入1000ml新鮮血漿(20ml/kg),可使血小板升至約50×109/L,因子Ⅷ濃度由20%提高至100%,纖維蛋白原提高至1.0g/L以上冷沉淀 每袋(1個單位)冷沉淀是由400 ml全血制成,體積為25ml±5ml/袋,其中主

36、要含有≥80IU的因子Ⅷ、纖維蛋白原≥150mg以及其它凝血因子等。常用劑量為每10kg體重輸注1~1.5單位,(不要火上澆油 要滅火澆油),血小板血小板計數(shù)低于20×109/L、疑有顱內(nèi)出血、臨床有廣 泛而嚴重的臟器出血理論上血小板>50×109/L,方可避免嚴重的出血。輸入血小板的有效作用時間,一般約48小時病情未予良好控制者,需1~3天重復輸注,凝血因子補充的時機,(不要火上澆油 滅火澆油),纖

37、維蛋白原急性DIC有明顯低纖維蛋白原血癥或出血極為嚴重者。首劑2~4g,靜脈滴注以后根據(jù)纖維蛋白原含量而補充,使之>1.0g/L纖維蛋白原半衰期達96~144小時,在恢復到1.0g/L以上或無明顯纖溶亢進的患者,24小時后一般不需要重復使用,凝血因子補充的時機,(不要火上澆油 滅火澆油),其他凝血因子制劑:從理論上講,DIC的中、晚期,可出現(xiàn)多種凝血因子的缺乏,故在病情需要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酌用下列凝血因子制劑:凝血

38、酶原復合物(PCC):劑量為20~40U/kg ,每次以5%葡萄糖液50ml 稀釋,要求在30分鐘內(nèi)靜脈滴注完畢。每日1~2次因子ⅧC 濃縮劑:劑量為每次20~40U/kg ,使用時以緩沖液稀釋,20分鐘內(nèi)靜脈輸注完畢,1次/日維生素K :在急性DIC時的應用價值有限,但是在亞急性和慢性型DIC患者,作為一種輔助性凝血因子補充劑仍有一定價值,凝血因子補充的時機,(不要火上澆油 滅火澆油),抗纖溶藥物的使用,慎重應用,新近多數(shù)學者再次

39、強調(diào),抗纖溶藥如六氨基乙酸、止血環(huán)酸的使用,通常是危險的因此,抗纖溶藥絕對不能應用于DIC過程尚在繼續(xù)的病人。抗纖溶治療只在原發(fā)病治療、抗凝治療、補充凝血因子等3個治療程序已經(jīng)采用,DIC過程基本停止,若纖抗明顯,也應在抗凝基礎上小心試用,(不要雪上加霜),溶栓治療糖皮質(zhì)激素山莨菪堿不是主流,不做常規(guī)應用,其他治療,總 結(jié),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是一組以出血為標、凝血為本的出血性疾病,凝血酶形成是關(guān)鍵所在原發(fā)病

40、治療很重要,切斷促凝物質(zhì)釋放的根源,如子宮切除、加強抗感染等抗凝治療最主要(藥),凝血是DIC的本質(zhì),小劑量持續(xù)靜滴普通肝素療效確切,無一例發(fā)生肝素過量反應不要火上澆油(滅火澆油),各類凝血因子的補充如血小板、冷沉淀等必須在抗凝基礎上進行,否則是火上澆油不能雪上加霜,抗纖溶藥絕對不能應用于DIC過程尚在繼續(xù)的病人??估w溶治療只在原發(fā)病治療、抗凝治療、補充凝血因子等3個治療程序已經(jīng)采用,DIC過程基本停止,若纖抗明顯,也應在抗凝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