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血液的采集、檢測、保存、成分制備及質(zhì)量要求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液的采集、檢測、保存、運輸及各種血液成分的質(zhì)量要求,,,本章目的:闡明各種血液成分的特點、質(zhì) 量要求。 了解各種血液成分的采集制備方 法、檢測、保存和運輸。,一.血液理化性質(zhì),,紅細胞 血細胞 白細胞 (45%) 血小板

2、血液 占體重的6~8% 血漿 (55%),,,,1.紅細胞:是血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種細胞,含有紅色的血紅蛋白,主要負責運送氧氣到機體組織。成熟的紅細胞壽命大約120天。2.白細胞:一組有核細胞,涉及抵御感染和產(chǎn)生 抗體。白細胞的平均壽命約3~5天。3.血小板:在凝血機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細胞。在正常人體血液循環(huán)中的平均壽命是7~9天。4.血漿

3、:是血液中的液體部分,攜帶細胞和其它物質(zhì),如:蛋白、凝血因子和其它化學物質(zhì)。,二、血液的生理功能,1. 紅細胞:細胞內(nèi)含有一種物質(zhì)稱為血紅蛋白,主要功能是為全身各組織攜氧。血紅蛋白男性平均在135~170g/L,女性平均在120~160g/L。,,2. 白細胞:白細胞是一組有核細胞,包括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正常成人在(4~10)×109/L,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抵御炎癥感染。,,3. 血小板:正常成人體內(nèi)血小板含量為

4、(100~300)×109/L,來源于骨髓巨核細胞,血小板對人體的凝血機制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功能是粘附、聚集和釋放反應。 4. 血漿:抗凝血的黃色上清液即為血漿。其主要功能是維持膠體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運輸和調(diào)節(jié),參加免疫、凝血和抗凝血。,三、各種血液成分的采集,一、全血的采集:1.全血定義:將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到含有一定量保養(yǎng)液的采血袋內(nèi)所制成的血液制品稱為全血。,,2.要求采血袋貯存在盡可能陰涼的地方,最好2~8℃,

5、這一范圍的溫度可以降低在采血穿刺時可能進入血袋的細菌和污染物的生長。 目前使用的采血袋保存液多為CPDA-1,即枸櫞酸、枸櫞酸鈉、葡萄糖、磷酸二氫鈉和腺嘌呤。 (,,3.全血采集時的注意事項:①采血的過程中必須是無菌操作,抗凝劑與血液必須充分混勻。②采血速度:200ml全血采集時間﹤3分鐘,400ml全血采集時間<6分鐘。③采血過程不順暢的全血不能不用于制備血小板。。,,④全血采集后的保存要求: 采集

6、完畢的血液立即放入冰箱或預冷的貯血箱內(nèi),箱內(nèi)的溫度要維持在2~8℃,冰塊不可以直接與血袋接觸,防止溶血。 若準備制備手工分離血小板則需放置在22℃±2℃的 保存箱內(nèi)。,,二. 血小板的采集: 1、機采血小板:特點是:每袋血小板來自一個獻血員,使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 2、手工制備血小板 :用三聯(lián)袋采血,保存于22±2℃,于4~6小時內(nèi)密閉下分離制備。三.粒細胞的采集:方法同血小板的采集。,四、

7、血液的檢測,要對采集后的血液,包括全血、濃縮血小板及濃縮粒細胞等進行ABO血型的正、反定型和Rh0(D)的定型,同時進行輸血相關傳染病的檢測,包括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和ALT的檢測。,,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及傳播途徑如下:1. 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 ①輸血、注射藥物、紋身、穿刺、針灸或皮試、與被感染者的傷口接觸。 ②性接觸 ③母嬰垂直傳播。 潛伏期:約在感染后50~180天。,,2.丙型肝炎病毒:傳播

8、途徑與乙肝大致相同, 潛伏期約50天。,,3. 梅毒: 后天性:性傳播傳染 先天性:母嬰垂直傳播。 梅毒螺旋體在潛伏期即產(chǎn)生,但它的抵抗力極弱,采集的血液在4℃存放3天即可死亡,只要輸注在2~8℃冰箱保存3天以上的血液即無傳染梅毒的危險。,,4.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為性傳播、經(jīng)血液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 急性感染常出現(xiàn)在6~12周,潛伏感染可持續(xù)數(shù)月

9、、數(shù)年或更久,潛伏感染也可以稱為無癥狀的攜帶者。,五、血液及其成分的安全貯存,1.     全血和紅細胞的保存: ① 溫度:血液必須始終保存在2~8℃的溫度范圍內(nèi)。實施全血和紅細胞輸注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恢復或幫助維持機體的攜氧能力,以及維持機體的循環(huán)血量。如果血液不是貯存在2~8℃,它的攜氧能力會大大降低。,,如果血液貯存在8℃以上,那么在采集過程中由于疏忽而進入血液的細菌可能會繁殖到一定程度

10、,從而導致輸血有致命的危險。將血液中任何細菌的生長抑制到最小程度,也是在2~8℃范圍內(nèi)保存血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2℃的下限同樣非常重要,這是因為紅細胞對冰凍非常敏感,如果血液被冰凍,紅細胞膜破裂會釋放出血紅蛋白,也就是說,紅細胞發(fā)生了溶血。如果將溶血的制品輸給病人會造成致命的危險。(特殊方法制備的紅細胞除外),,②保存液:(重點要知道抗凝原理),,保持紅細胞的存活力最重要的物質(zhì)是葡萄糖和ATP,同時必須在ATP、葡萄糖和PH之間保持

11、平衡。CPDA-1抗凝劑含有的葡萄糖和腺嘌呤能幫助紅細胞在保存期內(nèi)維持ATP的含量,而枸櫞酸鹽能防止血液凝固。它的抗凝原理是:枸櫞酸鹽與鈣離子結(jié)合生成可溶性的鰲和物,使鈣非離子化,抑制了凝血瀑布中幾個依賴鈣離子的過程,從而防止了凝固,不僅抗凝血,而且對紅細胞有保護作用,防止溶血發(fā)生。 全血或紅細胞必須貯存在2~8℃的冰箱內(nèi),這對降低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至關重要的。,,2.血漿的保存: 新鮮冰凍血漿(FFP):是指在

12、采血后6小時內(nèi)從全血中分離出來,并在-20℃或更低的溫度下快速冰凍保存的血漿。 FFP的保存期限是1年,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 普通冰凍血漿:保存期為5年,含有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如果血漿不是保存在-20℃或更低溫度下,Ⅷ因子和Ⅴ因子的活力會衰減導致數(shù)量大大減少。如果不含有Ⅷ因子或Ⅴ因子,那么給患者輸注血漿以期增加凝血因子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血漿主要用于補充患者體內(nèi)各種凝血因子的缺乏。為了不使血漿中凝血因子下降并保存時

13、間長,新鮮冰凍血漿必須貯存在-20℃或更低的溫度下,而且必須一直是冰凍的固體。,3.血小板的保存: 血小板極其脆弱,影響血小板保存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溫度和pH值,PH值的變化直接影響血小板保存的質(zhì)量。保存血小板的溫度應該是22±2℃,這個溫度應貫穿于血小板從采集、離心、貯存、轉(zhuǎn)運和輸注的全過程,不僅如此,還應該在專用的血小板保存箱中水平振蕩下保存。因為血小板在儲存的過程中,PO2下降,乳酸和PCO2水平

14、升高,使PH下降,振蕩下保存可以減緩這一過程。,,有實驗表明,任何低于20℃的溫度都會對血小板造成不可逆的形態(tài)和功能損傷。22±2℃保存血小板必須保持輕輕地搖蕩,這樣可使氧氣和二氧化碳容易通過容器表面,有利于保存期PH的維持。,請記?。?適合血小板保存的pH是6.5~7.2 血小板必須在22±2℃連續(xù)不間斷的輕微震蕩下保存。機采血小板保存期為5天,手工分離血小板保存期為24h。,六、血液的運輸,“冷鏈”是

15、一套用于血液貯存和運輸?shù)南到y(tǒng)?!袄滏湣必灤┯谘簭墨I血員到病人的全過程。 全血或紅細胞的運輸: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中,溫度應始終保持在10℃以下的范圍內(nèi),應該使用有溫度監(jiān)視器的冷藏車(2~10℃)運輸,一般2~3小時內(nèi),能使4℃儲存的血液維持在10℃以下。,,當血液從血站或其他醫(yī)院運送至你們血庫時,你應該進行以下檢查:1.檢查血箱內(nèi)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否符合所保存的血液成分的要求。2.仔細檢查血液是否有溶血、污染或

16、其他變質(zhì)現(xiàn)象,如有任何變質(zhì)跡象,這份血液必須廢棄。3、各血液成分是否在血袋有效期內(nèi)采集的。4、血站向醫(yī)院血庫發(fā)送血液時,有否記錄發(fā)出的時間。,,新鮮冰凍血漿的運輸: 溫度應至少維持在-10℃以下。要求箱內(nèi)冰塊至抵達地點必須是固體的。 運送血漿必須考慮包裝和維持低溫的方法,輕拿輕放,嚴格避免粗暴裝運。 在運輸過程中保護好冰凍血漿是非常重要的。,血小板的運輸,1、為了防止血小板聚集,在運輸中要防止溫度過低

17、,一般要求保持在15~25℃中運輸。2、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劇烈振蕩,避免血小板損傷。,七、各種血液成分的特點、 質(zhì)量要求,(一)全血:是指一定量的人的血液,采集到含有一定量保養(yǎng)液的采血袋內(nèi)所制成的血液制劑。它除了可以作為一種臨床上直接輸注的血液成品外,也是其它所有種類的血液成分制備的最初原料。,,全血的質(zhì)量要求國標規(guī)定:外觀:肉眼觀察應無色澤異常、溶血、凝塊、氣泡及重度乳糜等情況,血袋完好,并保留注滿全血經(jīng)熱合的導管至少35

18、cm。標簽:內(nèi)容清晰完整,格式規(guī)范,無破損全血保養(yǎng)液為CPDA-1時,血細胞的比容≥0.35,pH在6.8~7.4之間,K+濃度≤27.3mmol/L,Na+濃度≥104mmol/L,血漿血紅蛋白濃度≤0.72g/L容量有兩種規(guī)格:228ml±10%和456ml±10%血型:ABO正反定型相符,稀有血型應符合血型標簽標示HBsAg,HCV-Ab,HIV-Ab,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均陰性,ALT正常,無細菌

19、生長。,,值得注意的是:全血內(nèi)含的血細胞和血漿蛋白均不濃、不純,不足一個治療量。 全血中各種血液的有效成分不能長期保存,并且隨著保存期的延長,全血血漿內(nèi)鈉、鉀、氨、乳酸等成分含量增高,會增加患者的代謝負擔。,,(二)紅細胞: 紅細胞成分血是以全血內(nèi)紅細胞為主要組成的一類成分血。全血經(jīng)離心后,由于各類成分的密度不同會分層,在這些成分中,紅細胞成分血的輸注是成分輸血的最主要內(nèi)容。 下面介紹6種紅細胞成分血。,,1.

20、濃縮紅細胞(CRC) 定義:將采集到多聯(lián)袋內(nèi)的全血中大部分血漿在全封閉的條件下分離出后剩余的部分所制成的紅細胞成分血稱為濃縮紅細胞。濃縮紅細胞中仍含有少量的白細胞和血小板。,,質(zhì)量要求:外觀及標簽同全血 容量:200ml全血分離制成的濃縮紅細 胞容量應為120ml±12ml 400ml全血分離制成的濃縮紅細胞

21、 容量應為240ml±24ml 血細胞比容:0.65~0.80 無菌試驗:無細菌生長,,特點: 紅細胞及白細胞含量幾乎和全血相同。,,2. 懸浮紅細胞(CRCS) ⑴定義:將采集到多聯(lián)袋內(nèi)的全血中大部分血漿在全封閉的條件下分離出來后向剩余血中加入紅細胞添加劑所制成的紅細胞成分血。 ⑵質(zhì)量要求 容量:以200ml全血制備的懸浮紅細胞為

22、 例:180ml左右或標示量±10% 血細胞比容:0.50~0.65,,⑶特點: ①紅細胞含量和濃縮紅細胞相同。 ②白細胞含量也和濃縮紅細胞基本相同。 ③它是在濃縮紅細胞的基礎上加入紅細胞添加劑,降低了紅細胞的粘稠度,使輸注時更加順利,全部操作在密閉條件下進行。,,3.少白細胞的紅細胞(LPRC) ⑴ 定義:將采集到多聯(lián)袋內(nèi)的全血中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

23、漿在全封閉的條件下分離出后并向剩余物中加入紅細胞添加劑所制成的紅細胞成分血。,,⑵特點: 它是在懸浮紅細胞的基礎上去除了絕大部分的白細胞,從而降低了輸血過程中時常發(fā)生的由白細胞引起的非溶血性發(fā)熱發(fā)應和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容量:標示量±10% 血細胞比容:0.45~0.60,,4.洗滌紅細胞(WRBC) ⑴質(zhì)量要求: 紅細胞回收率≥70%,

24、 白細胞去除率≥80%, 血漿蛋白清除率≥98%, 容量 以200ml全血制備為例: 125ml±12.5ml或標示量±10% 。,,⑵特點:(適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貧和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的患者以及對血漿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產(chǎn)生抗體的患者)。 ①經(jīng)過洗滌的紅細胞去除了80%以上的白細胞和98%

25、的血漿蛋白。 ②經(jīng)過洗滌的紅細胞去除了大量的紅細胞碎屑、代謝產(chǎn)物、抗凝劑、乳酸鹽、鉀、氨和微聚物。 ③同時也損失了大約20%以上的紅細胞。,,⑶注意事項:①因為洗滌紅細胞為開放性制劑,應該在制備后6~8小時內(nèi)輸注,4℃保存也不得超過24小時。②由于該成分已基本不含抗A、抗B抗體, 輸注前可以只做主側(cè)配血。③輸注劑量要比濃縮紅細胞增加30%左右。,,5.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FTRC)(主要指稀有血型的紅細胞)

26、 質(zhì)量標準: 紅細胞回收率≥80%。 殘余甘油<10g/L。 紅細胞上清液游離血紅蛋白<1g/L。 體外溶血試驗≤50% 。 白細胞和血小板殘余量<1% 。 輸注后紅細胞存活率≥70% 。 容量:來源于200ml全血:200ml±20ml,,6.輻照紅細胞 ⑴定義:利用射線

27、輻照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等各種血液制品。主要是滅活殘存在紅細胞中的淋巴細胞,因為淋巴細胞可在貯存中的紅細胞制品中存活多日,如果遇到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接受了有淋巴細胞存活和繁殖的紅細胞制品時就有可能引起輸血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A-GVHD)導致死亡。,,⑵ 特點: ①目前用于輻照紅細胞的射線有γ射線和χ射線。最多采用的是γ射線的137Cs和 60Co,通過損傷淋巴細胞細胞核的DNA而使其失去活和停止繁殖,達到對免疫功能低下或器官移

28、植的患者輸血的保護作用,提高紅細胞輸注的安全性。輻照劑量通常在2500~3000rad。,,②輻照紅細胞只滅活了淋巴細胞,不損傷紅細胞的功能和活性 。 ③輻照后的紅細胞保存時間美國輸血協(xié)會(AABB)規(guī)定不得超過28天,最好盡快輸注,輸后體內(nèi)恢復率>75%。,,(三)血小板 血小板制劑分為: ①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 ②單采血小板 ③特殊血小板(包括少白細胞血小板、輻

29、 照血小板、洗滌血小板),,質(zhì)量要求:①以采集200ml的1單位全血分離制備的血小板定義為1U濃縮血小板國標要求: 血小板含量≥2.0×1010; 白細胞殘余量≤2.5×108; 紅細胞混入量≤1.0×109; 容積為25~35ml 。,,②單采血小板的質(zhì)量要求: 每袋血小板含量≥2.5×1011

30、個/袋 ; 白細胞殘余量≤5.0×108 個/袋; 紅細胞混入量≤8.0×109 個/袋; 容量為250~300ml 。 每輸入一袋單采血小板可以提升大約2~3萬個血小板。,,保存方法: 除冰凍血小板需要-80℃冰凍保存外,其他各種血小板制品均要求保存在22±2℃連續(xù)水平振蕩條件下,不能長期靜置,更不能放入4

31、℃血庫冰箱保存。,,(四)血漿 通常是指在采血后6~8小時內(nèi)從全血中分離出來,并在-20℃或更低的溫度下快速冰凍保存的新鮮冰凍血漿。,,血漿制品有: 新鮮冰凍血漿(FFP)和普通冰凍血漿(FP)。其中的主要區(qū)別在于FFP中保存了不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Ⅴ、Ⅷ的活性。因此臨床上最多使用的是FFP。,,FFP的質(zhì)量要求: ① 外觀:在37℃血漿專用設備中融化的FFP為淡黃色澄清液體,無纖維蛋白析出、無黃疸、無氣泡、無重

32、度乳糜。 ② 血漿蛋白含量≥50g/L, Ⅷ因子含量≥0.7U/L,,血漿輸注的注意事項:血漿原則上要求ABO同型輸注,但是在缺乏同型血漿時也可以考慮進行ABO不同型的相容性輸注。,,下列特殊情況值得臨床引起重視:①盡管A型患者輸注的是A型血漿,但是少數(shù)A亞型的供血者血漿中可能存在高滴度的抗A1抗體,很可能會導致A1型的患者紅細胞被破壞發(fā)生溶血。,,②Rh0(D)陽性供者的血漿中沒有抗D抗體,可以用于Rh0(D)陰性的

33、患者,但是不能排除Rh0(D)陽性供血者的血漿中殘留少量的紅細胞Rh0(D)抗原,可能會導致Rh0(D)陰性病人免疫。,,③Rh0(D)陰性供血者血漿中可能存在抗D抗體,同樣會導致Rh0(D)陽性患者的紅細胞溶血,因此不能盲目的將Rh0(D)陰性供血者的血漿用于Rh0(D)陽性患者,除非經(jīng)檢測供血者的血漿中不存在抗D抗體。,,④血漿輸注也可能會引起患者紅細胞溶血,原因是因為有的獻血者體內(nèi)存在一些ABO、Rh0血型以外的不規(guī)則抗體。,,大

34、家知道血液在今天被稱之為“生命之河”,是一種特殊的寶貴資源。在科學技術(shù)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規(guī)模體外培養(yǎng)的情況下,從健康的獻血者采集血液是為臨床提供安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唯一途徑。因此,要求每一位輸血工作者必須了解血液采集、檢測、保存、成分制備乃至運輸?shù)娜^程,掌握各種血液成分的質(zhì)量要求及特點。希望這一節(jié)課能對各位有所啟迪。! 另外請記?。?一般病人不輸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