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害赤潮作為一種全球性的海洋災害,已引起世界各地區(qū)的高度關注。近年來,赤潮的頻繁爆發(fā)也使得我國濱海地區(qū)生態(tài)安全和沿海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菌-藻關系在種群演替和有害赤潮動力學中起著重要作用,而殺藻細菌的發(fā)現(xiàn)為微生物防治赤潮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論文以本實驗室前期篩選到的一株海洋殺藻細菌Vibrio sp.DHQ25為研究對象,針對其胞外活性成分脅迫下無菌塔瑪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功能
2、生物分子、光合作用系統(tǒng)及基因表達展開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獲得主要結果如下:
1.殺藻細菌DHQ25胞外活性成分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抑制目標赤潮藻的生長,其中1.0%處理組(細菌發(fā)酵濃縮液與塔瑪亞歷山大藻培養(yǎng)液的體積比為1∶100)在6h時后殺藻率接近60%,這說明殺藻細菌DHQ25是潛在的有害赤潮調控者。
2.對塔瑪亞歷山大藻功能生物分子進行追蹤,發(fā)現(xiàn)殺藻菌活性成分會引起藻細胞DNA斷裂,電泳條帶彌散;活性成分還會顯著地減少
3、藻細胞總蛋白含量,同時加劇脂質過氧化受損,使得其產(chǎn)物丙二醛(MDA)水平持續(xù)增高。
3.殺藻細菌脅迫下,藻細胞光合元件葉綠體結構嚴重受損,同時伴隨著光合色素濃度降低以及ATPase活性的波動;受脅迫的藻細胞光合系統(tǒng)PS(Ⅱ)的最大光化學量子產(chǎn)量(Fv/Fm)水平減弱,光飽和值降低;而藻細胞中PS(Ⅱ)的電子傳遞速率,比PS(Ⅰ)的更敏感于殺藻細菌活性成分的脅迫,殺藻活性成分對電子傳遞鏈的抑制位點據(jù)推測是在PS(Ⅱ)上。認為這些
4、是藻細胞受到外界脅迫時機體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適應機制。
4.借助實時定量PCR(real-time PCR)技術,發(fā)現(xiàn)PS(Ⅱ)中心反應蛋白D1和D2的編碼基因psbA和psbD,其相對表達量下調;而細胞色素代謝相關基因cob和cox轉錄則異?;钴S,另一個關于二氧化碳固定的基因rbcL表達量相對穩(wěn)定。這說明殺藻細菌DHQ25活性成分確實使PSⅡ光反應中心受損,干擾電子傳遞鏈運作,擾亂光合作用,進而威脅細胞的生長生存。
5
5、.殺藻細菌脅迫下,藻細胞產(chǎn)生的活性氧物質(ROS)可能是塔瑪亞歷山大藻行為響應的誘導因子,它會啟動機體抗氧化酶系連鎖效應,使得多余的ROS被抗氧化酶系清除,SOD和POD是藻細胞抗氧化防御的兩個重要因子。
6.SPSS軟件分析發(fā)現(xiàn):相對于殺藻細菌活性成分的脅迫濃度,脅迫時間對各指標的影響更為顯著;在鎖定的葉綠素a(Chl a)、類胡蘿卜素(Car)、ATPase、Fv/Fm、總蛋白、SOD及POD七個指標中,總蛋白對活性成分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株海洋高效殺藻菌及其殺藻活性物質研究.pdf
- 26031.一株赤潮異彎藻溶藻細菌的分離與溶藻特性研究
- 抗菌防臭纖維織物及抗菌殺藻活性炭殺藻研究.pdf
- 二株海洋溶藻細菌的分離及其溶藻特性研究.pdf
- 兩株海洋真核藻溶藻細菌的分離及其溶藻特性.pdf
- UV殺藻技術小試研究.pdf
- 源自太湖的兩株溶藻細菌及其溶藻機制的研究.pdf
- 基于海洋化感物質Bacillamide設計新穎生態(tài)殺藻劑.pdf
- 25812.一株溶藻細菌的分離鑒定及其對銅綠微囊藻的溶解作用
- 一株溶藻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 海洋溶藻細菌的篩選及其溶藻特性研究.pdf
- 九種殺藻劑和三種復配殺藻劑對銅綠微囊藻、小球藻和水綿生長的影響.pdf
- 赤潮藻無菌化體系的建立與一株特殊溶藻微生物的研究.pdf
- 一株太湖土著細菌對微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pdf
- Bacillamide生物堿的合成及其對淡水水華藻的殺藻活性研究.pdf
- 一株海洋噬菌體與一株分離于病毒濃縮液的海洋細菌的分離與鑒定.pdf
- 一株銅綠微囊藻抑藻菌的分離鑒定及其抑藻特性研究.pdf
- 海洋科學畢業(yè)論文一株淡水螺旋藻的培養(yǎng)條件優(yōu)化
- 一株海洋細菌產(chǎn)蛋白酶的研究.pdf
- 一株具殺褐飛虱活性銀杏內生真菌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