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神經(jīng)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概念,肋間神經(jīng)痛又名肋間神經(jīng)炎,是一組癥狀,指胸神經(jīng)根(即肋間神經(jīng))由于不同原因的損害而產(chǎn)生的壓迫,刺激,出現(xiàn)炎性反應,而出現(xiàn)以胸部肋間或腹部呈帶狀疼痛的綜合征。,二、發(fā)病機制,肋間神經(jīng)痛分繼發(fā)性和原發(fā)性兩種由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膜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繼發(fā)根性的肋間神經(jīng)痛;肋骨、縱膈或胸膜病變會繼發(fā)干性的肋間神經(jīng)痛。原發(fā)性的肋間神經(jīng)痛少見。,三、臨床表現(xiàn),肋間神經(jīng)痛發(fā)病時,可見疼痛由后向前,沿相應的肋

2、間隙放射呈半環(huán)形;疼痛呈刺痛或燒灼樣痛??人浴⑸詈粑虼驀娞鐣r疼痛加重。疼痛多發(fā)于一側的一支神經(jīng)。,四、體格檢查,胸椎棘突旁和肋間隙有明顯壓痛;典型的根性肋間神經(jīng)痛患者,屈頸試驗陽性;受累神經(jīng)的分布區(qū)常有感覺過敏或感覺減退等神經(jīng)功能損害表現(xiàn)。,五、中醫(yī)臨床分型,寒滯肝脈:脅肋痛、腹冷或牽引前陰墜脹疼痛,遇寒則甚,得熱則緩,形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質暗苔白滑,脈沉弦或弦緊。 肝經(jīng)火盛:脅肋灼痛、或掣痛、煩躁易怒、頭痛眩暈、口苦咽

3、干、面紅目赤、便秘溲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shù)。 邪犯少陽:脅肋疼痛,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眩,舌淡苔白滑,脈弦。 痰飲內(nèi)停:咳嗽轉側、呼吸時牽引胸脅疼痛加劇,脅脅脹滿,氣息短促,呼吸困難,苔薄白,脈沉弦或沉滑。 肝氣郁結:胸脅滿悶脹痛,疼痛每隨情志變化而增減,或連及少腹,精神抑郁,善太息,飲食減少,苔薄白,脈弦。 瘀血停著:脅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輕夜重,痛處拒按,或脅下有痞塊。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

4、,脈澀。 肝陰不足:脅肋隱痛,綿綿不休,兩目干澀,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煩熱,顴紅,潮熱,或有筋攣。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shù)。 肝膽濕熱:脅痛口苦,或絞痛,心煩,胸悶納呆,惡心嘔吐,或目黃身黃,或有潮熱,身熱不揚,小溲黃赤,脈弦數(shù)或弦滑。,六、治療措施,1、穴位及指壓法2、十步推拿法3、體針4、拔罐 5、皮膚針 6、電針7、中醫(yī)中藥治療 8、其他措施,1、穴位及指壓法,在手背距橫紋三指幅處有“外關”。在小腳趾和第四趾之間

5、用指尖向上搓,到了盡處就是“臨泣”穴。指壓時只要在這兩處穴位上,一面緩緩吐氣一面輕壓6秒鐘,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指壓前先用溫濕布覆蓋患處,可以增加療效。,2、十步推拿法,預備式 推擦大椎穴 揉按肩井穴 掐合谷穴 按揉曲池穴 合按內(nèi)關、外關穴 掌揉膻中穴 分推胸肋間 分推肋下 按揉缺盆穴,第一步 預備式,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diào)勻,全身放松,

6、靜坐1~2分鐘。,第二步 推擦大椎穴,將右手4指并攏,緊貼在大椎穴上,適當用力反復推擦0.5~1分鐘,至局部發(fā)熱為佳。 功效:疏風散寒,調(diào)理肺氣。,第三步 揉按肩井穴,將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對側肩部肩井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雙肩交替進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絡。,第四步 掐合谷穴,將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4指附在掌心,適當用力掐壓0.5~1分鐘,以有酸脹感為佳。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理氣通腑

7、,解痙止痛。,第五步 按揉曲池穴,將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對側曲池穴上,其余4指附在肘后,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疏風通絡,鎮(zhèn)靜安神。,第六步 合按內(nèi)關、外關穴,將一手中指和拇指指腹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和內(nèi)關穴上,兩指對合用力按壓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 功效:安神鎮(zhèn)靜,和胃理氣,第七步 掌揉膻中穴,將一手掌掌根緊貼膻中穴,適當用力做順時針摩揉0.5~1分鐘。以局部發(fā)熱為佳。 功效:理氣散淤,寬胸利

8、膈。,第八步 分推胸肋間,雙手指張開呈爪狀,將指尖附于同側胸骨旁肋間處,適當用力從胸前正中線沿肋間向兩側分推0.5~1分鐘。 功效:寬胸理氣,緩急止痛,第九步 分推肋下,將雙手4指并攏,分別放于同側劍突旁,沿肋骨分推0.5~1分鐘。 功效:調(diào)中和胃,理氣止痛,第十步 按揉缺盆穴,一手半握拳,中指伸直,將中指指腹放在對側缺盆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以肩部有酸脹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功效:通經(jīng)活絡,解痙止痛。,十

9、步推拿法注意事項,以上手法每天操作1~2次。在治療前應明確疼痛的原因,以排除按摩禁忌癥。按摩時手法操作宜輕柔,一般可緩解疼痛。,3、體針,取穴: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溝、陽陵泉、華佗夾脊(病變相應節(jié)段)、蠡溝。治法 :主穴每次僅取一穴,效不明顯者加配穴。照海,取雙側,隨吸氣進針1寸~1.5寸,反復捻轉結合提插,持續(xù)3分鐘~5分鐘,施瀉法,留針15分鐘。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針法同照海

10、。曲池,取健側穴,針剌得氣后,以小幅度高頻率捻轉,同時囑患難與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處。留針15分鐘。華佗夾脊,深刺使針感沿肋間神經(jīng)放射,只取患側穴,施平補平瀉法,余穴均取雙側,針法同照海。每日l~2次。 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疼痛完全消失; 顯效:疼痛減輕三分之二; 好轉:疼痛減輕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11、 無效:疼痛不明顯。,4、拔罐,取穴 (1)主穴:阿是穴。 (2)配穴:內(nèi)關、陽陵泉。   (3)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顯處。 治法 ;令患者仰臥,先取配穴進行針刺,以捻轉進針法刺內(nèi)關,待有感應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針感向上臂放射。同時,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陽陵泉,直透至陰陵泉。待有感應后,用捻轉法加大刺激量,使針感上通下達。留針30分鐘~50分鐘

12、,每隔5分鐘行針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顯處,常規(guī)消毒后,取皮膚針,由輕而重進行叩刺,叩刺至皮膚發(fā)紅,以閃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鐘~15分鐘,待皮膚瘀血呈紫紅色時取罐。隔日治療一次,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5日。,5、皮膚針,取穴  (1)主穴:華佗夾脊穴、膀胱經(jīng)背部循行線。   (2)配穴:病變區(qū)肋間隙、膽經(jīng)脅部循行段。 治法 :行常規(guī)消毒后,由華佗夾脊穴頸7至頸8,膀胱經(jīng)大杼至關元俞,反

13、覆以中等強度手法叩刺5遍,用閃火法拔排罐10分鐘。然后令患者側臥,使患部朝上,沿病變區(qū)肋間隙和膽經(jīng)脅脅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區(qū)上下各一肋間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強度手法。叩畢,在疼痛最明顯區(qū)域拔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6、電針,取穴 (1).主穴:期門、支溝、陽陵泉、足三里?!?(2).配穴:太沖、至陽、肝俞、腎俞、行間、丘墟。 治法 :主穴取2~3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