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業(yè)射線探傷安全與防護,2011年11月15日,程曉波,主要內容,1、輻射防護基礎2、工業(yè)射線探傷輻射設備3、工業(yè)射線探傷的輻射安全與防護4、工業(yè)射線探傷事故案例及經驗教訓,輻射防護基礎,電離輻射來源,天然電離輻射宇宙射線宇生放射性核素 3H, 14C, 7Be,22Na 等 陸生放射性核素 3個放射系 長壽命核素 40K 等。人工放射性核素 137Cs, 90Sr, 131I,60Co 射線裝置 X 射線機,
2、加速器,中子發(fā)生器 等,基本概念,原子核自發(fā)地放射各種射線的現(xiàn)象,稱為放射性。射線種類: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個很短的時間間隔內發(fā)生的核衰變數(shù)除以該時間間隔叫做放射性活度,通常用A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放射性的單位為貝可勒爾,簡稱貝可,符號Bq。 1Bq = 1 次衰變/秒 早期的放射性單位叫居里(Ci) 1Ci = 3.7×1010
3、Bq,比釋動能(照射量) Gy (J/kg) 不帶電電離粒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時,在單位質量的物質中產生的帶電電離粒子的初始動能動能的總和。,吸收劑量 當電離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用來表示單位質量的受照物質吸收電離輻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Gy:J/Kg)。,劑量當量組織中的某處的吸收劑量與品質因數(shù)的乘積,單位為(Sv:J/Kg),工業(yè)射線探傷輻射設備,X射線機 γ射線機爬行器加速器,工業(yè)射線探傷輻射設備,X射線機,X射線
4、機,分類:便攜式移動式固定式周向機(XXH)和定向機(XXQ),X射線機,某公司使用的定向機,γ射線機,γ射線機,在《工業(yè)γ射線探傷放射防護標準》(GBZ132-2008)、《γ射線探傷機》(GB/T 14058-2008)將γ射線機分為三種類型:手提式、移動式、固定式。,,工業(yè)探傷中使用的γ射線機的放射源主要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60Co、192Ir、75Se、170Tm。,爬行器,,直線加速器,,輻射安全與防護,空氣比釋動能率的
5、計算,放射源放射性活度為A,距源距離為a時的空氣比釋動能率為:,KN 距放射源距離為a時該點的最高空氣比釋動能率,mGy/h;a 放射源的最大放射性活度,GBq。,防護層厚度的計算,μ:線性衰減系數(shù):cm-1。 KG: 距離放射源為a的最高允許空氣比釋動能率,mGy/h。,線性衰變系數(shù),γ射線探傷防護區(qū)的確定,,半值層厚,半值層厚:指輻射水平降至一半的屏蔽層厚度,常見的有半值層和十分之一值層(相當于3.32個半值層)。,輻射有衰減
6、時控制區(qū)的計算因子,控制區(qū)邊緣劑量率為40μSv/h時的數(shù)據。,控制區(qū)的計算,根據工業(yè)γ射線探傷放射防護標準》(GBZ132-2008),控制區(qū)邊緣的空氣比釋動能率為15μSv/h,因此控制區(qū)的距離為:,L1=1.63a,控制區(qū)計算舉例,使用192Ir放射源,活度為1.85×1012Bq,源容器為鎢制,壁厚25mm,檢測對象為28mm厚的鋼結構,計算三種控制區(qū)的范圍。,控制區(qū)計算結果,第一個控制區(qū),沒有屏蔽,因此其半值層數(shù)為0
7、.5,對應因子為 a1=90m L1=1.63*a1=146.7m第二個控制區(qū),對應的材料為結構鋼,壁厚為28mm,因此L2 對應半值層數(shù)為2,對應的因子為0.5,因此 L2=146.7*0.5=73.35m,控制區(qū)計算結果,第三個控制區(qū)對應的材料為源容器壁,材料為鎢鋼,壁厚為25mm,半值層數(shù)為10,對應因子為0.05: L3=146.7m*0.05=7.33m
8、,實際工作中的要求,控制區(qū)的最后確定要以檢測結果而定,在開始照射前,應在上述距離上設置放射性警告標志,控制人員進入。,監(jiān)督區(qū)的確定,a2 *KN=常數(shù),監(jiān)督區(qū)的距離,以上控制區(qū)和監(jiān)督區(qū)的的計算是理論上的,實際應用要根據實際測量確定。,對5mm鋼板探傷時控制區(qū)和管理區(qū)的防護距離(m)*,注:*沒有計入空氣對X射線的衰減。,實際工作中的要求,現(xiàn)場探傷時,場所不是固定,現(xiàn)場的防護措施不齊備,容易造成工作人員和公眾的超劑量照射,在探傷前
9、必須根據作業(yè)條件明確劃分出控制區(qū)和監(jiān)督區(qū),并且在各自的邊界上設置電離輻射警示標志。,γ射線探傷機的放射防護性能要求,1、工業(yè)探傷中使用的γ射線機的放射源主要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60Co、192Ir、75Se、170Tm。,2、按照要求對放射源編碼,并將放射源編碼卡固定在探傷裝置明顯位置,更換放射源時,編碼卡也隨之更換,確保編碼卡與放射源一一對應。,3、γ探傷源一般在使用該核素的3~5個半衰期以后就要更換。換源時應得到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并在防護
10、專業(yè)人員的監(jiān)督下進行,采用遠距離的抓取機和支撐裝置進行,更換下來的放射源應退回生產廠家或送專用放射源庫存放。,4、探傷裝置裝源(包括更換放射源)應由放射源生產單位操作,并承擔全部責任,也可以委托有能力的單位進行裝源操作。生產、銷售、使用探傷裝置的單位不得自行進行裝源操作。,5、每次裝源必須使用該探傷裝置原生產單位生產的新源辯更換舊源辯。進口探傷裝置的源辯可使用國產的替換,但需經放射源生產單位認可。,6、密封源從運輸容器中轉裝入源容器或從
11、源容器轉入運輸容器,必須采用便于更換操作的輔助設備和具有足夠屏蔽性能的有關裝置,操作人員在一次更換過程中所接受的當量劑量不應超過0.5mSv。,7、放射源托的更換應由使用單位主管部門及當?shù)丨h(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批準。,8、放射源或源容器應在專用放射源庫內貯存,放射源的包裝、運輸應滿足《放射性物質運輸管理規(guī)程》(GB11806-2004)的要求。,9、持有放射源的單位將廢舊放射源交回生產單位、返回原出口方或送交放射性廢物集中貯存單位貯存的,應該
12、在該活動完成之日起20日內向其所在地省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10、每一個密封源密封性檢測周期不應超過6個月,不具有6個月內進行泄露試驗證明的密封源不得裝入γ探傷機。源的外表應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痕、銹蝕、變形等現(xiàn)象。,源容器,1、源容器的防護要求,2、活度小于4×1012Bq和能量在0.5MeV以下的γ放射源容器應采用鉛、鐵作為屏蔽防護材料?;疃却笥?×1012Bq和能量在0.5MeV以上的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材料應以
13、鉛、鐵為主,輔以適當厚度為鎢和貧鈾或其他合金作為防護層。,3、當采用貧化鈾作為屏蔽材料時,外面須包以足夠厚度、足夠強度的放射性非放射性物質,以減弱和吸收β輻射;屏蔽體內通道應設置襯墊,以避免貧化鈾與密封源直接接觸。4、源容器外表面的非固定性放射性污染,β和γ放射性污染不得超過4 Bq/cm2,α污染不得超過0.4Bq/cm2。,5、源容器的表面應光滑、平整、無凹陷,防止集水、積水,并且無修飾、易去污。源容器的提吊部件,必須牢靠,在正常
14、操作條件下,反復使用不得脫落和斷裂。密封γ放射源容器口須有雙層封蓋,容易開啟,而且能鎖,在經受各種震動、翻倒后,確保放射源不會自動脫落。,6、每臺γ射線探傷機的源容器上或永久固定在容器上的金屬銘牌上,應采用雕刻、沖壓或其他方法,將電離輻射警示標志、生產廠家、產品名稱、出廠編號、出廠日期、核素、最大裝源活度作出永久性的、擦洗不掉的標志。,安全裝置,1、安全鎖2、連鎖裝置3、源辯位置指示器系統(tǒng)4、系統(tǒng)故障時的安全裝置5、防止私自違章
15、操作的裝置,γ射線探傷機通用的防護要求,1、探傷人員應全面熟悉所用設備,以及操作方法和潛在的問題。2、所用放射源的核素和活度應優(yōu)化選擇,保證工作人員的劑量輻射“核力達到盡可能低的水平“的原則(ALARA)的同時,應采用先進的成像技術。3、探傷工作人員應佩戴符合審管部門要求的個人劑量計,每個工作小組應至少配備一臺具有檢驗源的便攜式劑量儀,并配備能在現(xiàn)場環(huán)境條件下被聽見、看見或產生震動信號的個人劑量報警儀。,4、使用前對探傷機進行檢查;
16、5、工作完畢后離開現(xiàn)場前,應對探傷裝置進行目測,確認設備沒有損壞,并且用可靠的放射檢測儀對探傷機進行檢測確認放射源回到源容器的屏蔽位置。,固定探傷的要求,1探傷室的屏蔽要求:探傷室應設在專用的房間。操作間必須與探傷室分開,輻射防護墻外30cm處的空氣比釋動能率小于2.5μGy/h。探傷室內應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3次/h,排除室內臭氧。人員出口通道可采用迷路形式,設置觀察窗時,觀察窗應具有屏蔽墻相應的效果。,探傷室人員入
17、口門外和被探物件出入口門外應設置固定的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狀態(tài)指示燈箱。源處于探傷狀態(tài),工作人員出入口處應有紅燈顯示。探傷室入口處必須設置聲光報警裝置,該裝置在γ射線探傷機工作時應自動接通,有聲音警示,燈箱應醒目顯示“禁止入內”,并能在有人通過時自動將放射源收回容器內。,輻射防護門防護性能應與同側墻相同,其外30cm處的劑量率應小于2.5μGy/h。并安裝門-機連鎖裝置和工作指示燈,即室內輻射水平升高時門不能打開,人不能進入。機房
18、內適當位置安裝固定式輻射檢測報警儀,探頭設在室內,劑量率水平應顯示在控制機房內。2 應配備便攜式輻射監(jiān)測報警儀,該報警儀應與防護門鑰匙、探傷室裝置的安全鎖鑰匙連結在一起。,源在探傷狀態(tài)時,應保證探傷室內沒有人,外面人也不能進入。探傷室內必須配備適當?shù)膽狈雷o設備:防護掩體、鉛衣、柄長不短于1.5m的夾鉗,適當長度的金屬線、沙袋等,以便源不能回歸貯存位置時使用。,在室內合適位置設置緊急停止按鈕,并給出清晰的標記和說明。3 輻射安全裝
19、置檢查定期對探傷室的門-機連鎖裝置、緊急停止按鈕、出束信號指示燈等安全措施進行檢查。,4 操作要求工作人員進出探傷室時應佩戴個人劑量計、劑量報警儀和便攜式劑量測量儀。每次工作前,探傷作業(yè)人員應檢查安全裝置、連鎖裝置的性能及警告信號、標志的狀態(tài)。只有確認探傷室內無人且門已關閉、所有安全裝置起作用并給出啟動信號后才能啟動照射。,移動式探傷的要求,1 現(xiàn)場探傷作業(yè)應使用合適的準直器并充分考慮γ射線探傷機和被檢查物體的距離、照射方向、時間
20、和現(xiàn)場屏蔽條件。,2 探傷作業(yè)前應準備下列防護相關物品,并使其處于正常狀態(tài);便攜式放射檢測儀器和個人劑量計、劑量報警儀導向管、控制纜和遙控、準直器和局部屏蔽現(xiàn)場屏蔽物警告信號和指示應急箱,包括放射源的遠距離處理工具;其他輔助設備,例如:夾鉗和定位輔助設施。,3 進行作業(yè)前,先將工作場所劃分為控制區(qū)和監(jiān)督區(qū)??刂茀^(qū)邊界外空氣比釋動能率應低于15μGy /h。在控制區(qū)邊界上用現(xiàn)存的結構如墻、暫時的屏障或繩索、帶子制作的警戒線
21、等圍住控制區(qū)。在控制區(qū)邊界上合適位置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并懸掛清晰可見的”禁止進入放射工作場所“標牌。,探傷作業(yè)期間應安排人員對控制區(qū)邊界進行巡邏,未經許可人員不得進入邊界內。探傷作業(yè)期間還應對控制區(qū)邊界上代表點的劑量率進行檢測,尤其是探傷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輻射束的方向發(fā)生改變時,如有必要可調整控制區(qū)的邊界。,監(jiān)督區(qū)位于控制區(qū)外,允許與探傷相關的人員在此區(qū)域活動,培訓人員或探訪者也可進入該區(qū)域,其外邊界空氣比釋動能率應不大于2.5μ
22、Sv/h,邊界外應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牌“公眾不得進入該區(qū)域”。控制放射源傳輸?shù)牡攸c應盡可能設置于控制區(qū)外,同時應保證操作人員之間的有效交流。,探傷完畢后:曝光后或者需要把探傷機移至另外的地方,必須將探傷設備拆開;用劑量率儀從準直器開始依次向容器導管、最后在容器旁測劑量率,確認源已進入安全屏蔽中。用搖把將控制纜芯在容器附近形成一個回路,便于搬運;,保持身邊的劑量率儀處于工作狀態(tài),從容器上卸下纜心套,;鎖住容器內的源辮,轉動搖把露
23、出纜心和源、辮的接頭。卸下纜心,蓋上源辮蓋子。將源鎖在容器內。將容器運送回貯存庫,并最后用劑量率儀確認源在安全位置,并且在記錄本中登記源已安全放回。,放射源的安全,放射源的存儲和領用 探傷使用單位應設立專用的放射源貯存庫。貯存庫應為單獨的建筑,不能和爆炸物品、腐蝕性物品一起存放。儲存庫的相應位置設立電離輻射警告標志。源容器出入源庫時應進行監(jiān)測并有詳細的記錄。工作間歇臨時儲存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控制源,應在專用的儲存設施內貯存。,
24、探傷使用單位應設立放射源管理組織,制定領用及交還制度,建立放射源領用臺賬,明確放射源的流向,并有專人負責。領用函放射源的源容器或照射容器或連同源與容器的探傷裝置時,應進行放射性水平測量,確認放射源在源容器或照射容器內。工作完畢交還時,再進行放射性水平測量,確認放射源在其中,并將放射源及其容器放回原坑存放,領用和交還都應有詳細記錄,放射源和照射裝置的運輸和移動,放射源的運輸要按照《放射性物質運輸規(guī)程》(GB11806)的要求。照射裝置
25、應置于儲存設施內運輸,只有在合適的容器內正確鎖緊并取出鑰匙后方能移動。在工作地點移動式應使用小型車輛或手推車,使照射裝置處于人員監(jiān)視之下。,事故應急要求,γ 探傷使用單位應成立應急組織,并明確參與應急準備與相應的個人、小組或組織的角色和責任。應制定處合適的應急預案及其中必要的應急程序,應急預案和程序應簡單、容易理解且盡可能減少源對附近人員的照射。應急程序中應確定參與應急響應的人員,如輻射防護負責人、審管機構、醫(yī)生、制造商、應急服務
26、組織、合格專家級其他人員(包含姓名、電話等聯(lián)系方式),制定已經計劃培訓、演習計劃,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和演習,提高執(zhí)行應急程序的能力。應配備適當?shù)膽表憫O備。,當發(fā)生故障,源不能回收,要保持冷靜并首先撤離至屏障處;測量劑量率,如有必要改變屏障的位置并設置新的屏障,并在靠近出設崗避免有人進入該區(qū)域,派助手通知管理部門并取來應急工具箱;按照應急預案的條款嚴格實施,用時間、距離和屏蔽來限制個人劑量。,如果搖把失靈,則拆開控制器,用手將控
27、制纜心拉回。如果源辮脫離纜心,或者源卡在導管內,首先確定源的位置,卷動纜心有可能將源推回到準直器中。如果屏蔽體放在靠近容器的導管頂部,而且拉控制纜心套管,那么內含源的那部分導管最終將內拉到屏蔽體下,此時一定距離外的劑量測量值將明顯下降。,在源的頂部增加屏蔽后可允許靠近操作,將導管從容器上卸下或仔細剖開塑料套和松開導管墊??梢杂瞄L柄鉗夾起導管的一端,使源辯搖出,落到堅實地面上,用長柄夾夾住源辯并把其放回容器內。,千萬牢記:任何情
28、況下都不允許手或身體其他部位接觸源。,X射線探傷的輻射安全與防護,X射線裝置在額定工作條件下,距X射線管焦點1m處的漏射線空氣比釋動能率應符合下列要求:,控制臺:設有X射線管電壓及其通或斷狀態(tài)的顯示,以及管電壓、管電流和照射時間選取和設定值的顯示裝置;應設置有高壓接通時外部報警或指示裝置;控制臺或X射線管頭組裝體上應設置探傷室連鎖接口,并設有鑰匙開關。,X射線探傷機,移動式X射線裝置,控制器與X射線管頭或高壓發(fā)生器的連接電纜不得
29、短語20m。,X射線固定探傷室,探傷室必須與操作室分開并避開有用射線束照射的方向;探傷室的位置應設在廠區(qū)或車間中公眾活動較少的區(qū)域,操作室、工作人員進出門、評片室、暗室等相關用房盡可能設置在非主防護墻一側,如果因條件限制必須設置在主防護墻一側,應避開曝光頻率高的位置。,X射線固定探傷室,探傷室應設機械通風,通風裝置應設在進料防護門對側,引風口應設置在探件中心水平位置;屏蔽設計應充分考慮有用線束照射方向和范圍、裝置的工作負荷及墻外情況
30、。在進行屏蔽墻設計時可取公眾劑量約束值0.3mSv/a,并要求探傷室屏蔽墻外30cm處的空氣比釋動能率不大于2.5μGy/h。,X射線固定探傷室,探傷室的防護門一般采取電動式,設在房間的一端并設有迷路。應安裝門-機連鎖裝置和照射信號指示器,并保證在門關閉后X射線裝置才能探傷作業(yè)。探傷室一般不設觀察窗,如需設置時,應避開有用線束的照射方向,并應具有與同側墻相同的屏蔽防護性能。,X射線現(xiàn)場探傷,用周向式探傷機進行現(xiàn)場探傷時,應將X射線管頭
31、體至于被探傷物件內部進行投照檢查。應考慮控制器與X射線管和被檢物體的距離、照射方向、時間和屏蔽條件等因素,選擇合理的設備布置。操作人員應盡可能利用各種屏蔽方式保護自己。,X射線現(xiàn)場探傷,將作業(yè)時被檢物體周圍的空氣比釋動能率在15μGy/h的范圍內劃分為控制區(qū),在其邊緣懸掛清晰可見的“禁止進入X射線區(qū)”警告牌;在控制區(qū)邊界外將作業(yè)時空氣比釋動能率在1.5μGy/h以上區(qū)域劃分為監(jiān)督區(qū),并且在周圍懸掛“無關人員禁止入內”警告牌,必要時
32、設專人警戒。在監(jiān)督區(qū)邊界附近不應有經常停留的公眾成員。,安全操作,探傷室啟用前必須進行驗收監(jiān)測,合格后才能使用。探傷室電離產生的臭氧必須排放到無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每次探傷前應檢查探傷機、檢查安全裝置、連鎖裝置的性能及警告信號、標志的狀態(tài),檢查室內是否有人員停留。,安全操作,每次探傷作業(yè)前檢查控制區(qū),確保曝光前控制區(qū)內無任何人員。在控制X射線裝置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F(xiàn)場探傷時,應圍繞控制區(qū)邊界測量輻射水平,并按不超過15μ
33、Gy/h的要求調整。,探傷工作人員的安全與防護要求,1、探傷作業(yè)時,至少有兩名操作人員在場,并且職責分工明確。2、每個操作人員應配備1臺個人劑量報警儀和個人劑量計,防止開機情況下誤入探傷室;個人劑量計應定期送檢;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當進行職業(yè)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方可參加探傷作業(yè)。上崗后,定期進行職業(yè)健康檢查,一般不超過兩年一次,必要時可以增加臨時性檢查。,探傷工作人員的安全與防護要求,如果出現(xiàn)工作人員受照劑量超過年劑
34、量限值的照射,及時組織健康檢查,進行醫(yī)學隨訪觀察并將受照劑量和觀察結果詳細計入個人劑量和健康檔案。,探傷工作人員的劑量限值,對任何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照射水平進行控制,使之不超過下述限值:由審管部門決定的連續(xù)五年的平均有效劑量,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劑量,50mSv;眼晶體的年劑量當量,150mSv;四肢或皮膚的年劑量當量,500mSv,探傷工作人員劑量限值,對于年齡在16~18歲的學徒工或學生,應控制其職業(yè)照射使之不超過下述限
35、值:年有效劑量,6mSv;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50mSv;四肢或皮膚的年劑量當量,150mSv。,公眾照射劑量限值,實踐使公眾中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所受到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超過下述限值:年有效劑量,1mSv;特殊情況下,如果5個連續(xù)年的年平均劑量不超過1mSv,則某一單一年份的年有效劑量可提高到5mSv;眼晶體的年劑量當量,15mSv;皮膚的年當量劑量,50mSv。,公眾成員接受的主要電離輻射平均年劑量(mSv),輻射來源
36、 年劑量 劑量范圍天然照射 2.4 1—10甚至20醫(yī)學照射 0.4 0.04—1.0大氣層核試驗 0.005 1963年0.15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0.002
37、 1986年0.04核電站 0.0002,成年人4種較敏感組織確定性效應閾值估計值,不同照射劑量對人體損傷的估計,工業(yè)射線探傷的管理要求,使用探傷裝置的單位至少有1名以上的專職人員負責輻射安全管理;每臺探傷機須配備2名以上的操作人員,操作人員應參加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并考核合格;必須取得省級環(huán)境保護部門頒發(fā)的輻射安全許可證。探傷裝置的使用期限為10年,禁止使用超過
38、10年的探傷裝置。,工業(yè)射線探傷的管理要求,明確2名以上工作人員專職負責放射源庫的管理工作,放射源庫設置紅外和監(jiān)視器等保安措施,源庫門應雙人雙鎖。探傷裝置完畢不能及時返回放射源庫保管的,應利用保險柜現(xiàn)場保存,但須派專人24小時現(xiàn)場值班。保險柜表面明顯位置應粘貼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工業(yè)射線探傷的管理要求,制定探傷裝置的領取、歸還和等級制度,放射源臺賬和定期清點檢查制度。定期核實探傷裝置中放射源,明確每枚放射源與探傷裝置的對應關系,做到
39、帳物對應,核實時有兩人在場,核實記錄妥善保存。每個月對探傷裝置的配件進行檢查,每三個月對探傷裝置的性能進行全面檢查、維護,工業(yè)射線探傷的管理要求,探傷裝置轉移到外省使用,使用單位應當于活動實施前填寫《放射性同位素異地使用備案表》,先向使用地省級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經備案后,到移出地省級環(huán)境保護部門備案。異地使用活動結束后,使用單位應向在放射源轉移出使用地20日之內,先后向使用地、移出地省級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注銷備案。,工業(yè)射線探傷的
40、管理要求,更換放射源時,探傷裝置使用單位應向所在地省級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交《放射性同位素轉讓審批表》,申請轉入放射源。探傷裝置使用單位、放射源生產單位應在轉讓活動完成之日起20日內,分別將1份《放射性同位素轉讓審批表》報送各自所在地省級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工業(yè)射線探傷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輻射事故分類,特別重大輻射事故(I級)重大輻射事故(II級)較大輻射事故(III級)一般輻射事故(IV級),事故原因—人為因素,管理不善,領
41、導失職。表現(xiàn)為制度不健全,職責不明確;操作規(guī)程不完善或未建立;安全監(jiān)測手段缺乏或不完善;監(jiān)測不及時、誤測、漏測而造成判斷失誤;技術不熟練。,事故原因—人為因素,操作失誤,個人失職。表現(xiàn):違反操作規(guī)定;責任心不強,精神不集中;過度疲勞,引起誤操作。,γ射線探傷事故原因—人為因素,照射后未監(jiān)測放射源是否回到屏蔽容器中,無法確定源的位置;源組件丟失后未進行常規(guī)監(jiān)測,未能發(fā)現(xiàn)放射源沒有處于屏蔽容器內;工作人員對操作程序不熟,
42、導致源從屏蔽容器中拉出來。工作現(xiàn)場放射源無人看管被盜。,γ射線探傷事故原因—人為因素,將放射源置于運輸工具中,運輸工具被盜導致放射源遺失;源的存放管理上存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γ射線探傷事故原因—人為因素,導管損壞導致源泄露;控制電纜和源鏈接失效安全系統(tǒng)故障或失效;源未密封或焊接好或者裝源的源組件破損,導致工作場地污染。,事故處理原則,立即消除事故源。減少事故造成的照射,控制事故影響的區(qū)域;及時處理;徹底處理,不留后
43、患;復雜事故應在專業(yè)安全防護人員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下進行;應當遵循先救人的原則;及時總結報告。,工業(yè)探傷放射事故概況,1988-1998年,在工業(yè)探傷行業(yè)中發(fā)生事故26起,占總放射性事故的7.8%。 γ探傷12起,射線裝置探傷事故14起。責任事故占工業(yè)探傷事故的73%(19起),技術性事故占27%(7起)。近年來我國輻射事故呈現(xiàn)了一個新特點,即涉及γ射線探傷的輻射事故明顯增多,而且新聞媒體曝光率特別高,并引發(fā)了公眾對放射源安全隱患
44、的關注。,事故一,1998年11月,廣東省某檢測科技公司,某一天,使用2臺含192Ir源(3.49×1012Bq,94.2Ci)γ探傷機外出探傷。因故未能進行,即將二臺探傷機(含源)放回源庫,放入貯存池內,蓋好池蓋,關上源庫大門,但未上鎖。第二天發(fā)現(xiàn)少了一臺探傷機(含源),還以為是其他班組工作人員取出工作。直至第三天,因工作二臺探傷機時才發(fā)現(xiàn)少了一臺,第五天下午報案。,事故一,經職能部門組織尋找,終于在被盜10天后,在一廢品店
45、發(fā)現(xiàn)被損毀的探傷機,并在約2噸多廢棄金屬中發(fā)現(xiàn)已裸露的192Ir發(fā)射源。該探傷機被人盜竊后賣給廢品店,店主不知何物,將其解體,放射源脫出,并拿在手中反復觀看,認為是一般金屬,無特別價值,便隨手將放射源丟到距收款臺約4m的廢金屬堆中。,事故一,事故中,廢品店成員受到100~150mSv照射,兩名雇員受40~60mSv照射,處理事故人員受到1.3~12.6mSv照射。,事故二,1996年1月,吉林省化工公司30萬噸乙烯施工現(xiàn)場,三名工作人
46、員現(xiàn)場探傷工作結束后,按常規(guī)將活度為2.7TBq(73Ci)的192Ir放射源放回γ探傷機中后關掉儀表,旋轉好快門環(huán)后想鎖定快門環(huán)時,發(fā)現(xiàn)鎖定鑰匙不知何故已折斷而無法鎖。此時已是晚上,在黑夜中把探傷機從18.5m高處沿爬梯搬運會地面,并立即送回距工作地點約150m的庫房中鎖好門。,事故二,第二天早上當再取用γ探傷機時,發(fā)現(xiàn)發(fā)射源已丟失,立即報告領導和安全部門。經多方努力,經7h后在距現(xiàn)場10km處的民工住處找到。放射源是從高處向地面搬運
47、時丟失的,被一臨時工人在丟失約8h后拾到帶去民工住處。,事故二,在整個尋找過程中,共有10名人員受到放射源照射,其中拾到放射源的臨時工受照劑量達3Gy,臨床診斷為中度骨髓型放射病,截去一上肢和雙下肢。其余9人受照劑量約為0.1~0.25mGy。,事故三,1994年4-7月,某省某市石油化工機械廠,Χ射線現(xiàn)場探傷,工4名工作人員。工作中,其中3人開機探傷后在一起說話,而另一位工作人員卻不知已經開機照射,仍去探傷件貼片。當其返回操作臺時,才
48、發(fā)現(xiàn)探傷機時開著的,致使此人受照約3.5min。,事故四,某廠兩個探傷機房共用一個操作室,原為晝夜二班操作,因停電都調為白班。一日,全體工作人員都在崗,因天熱,休息室 地方較小,故部分人員離開休息室,其中有二人到東探傷機房內休息。約3小時后,西探傷機房探傷的片子沖印出來無影像。檢查發(fā)現(xiàn)時操作人員將東探傷機房的電纜誤插入西探傷機房的探傷箱上,使在東探傷機房內休息的2名工作人員受到誤照,而兩探傷機房并未接通電源,照射條件為:240kV,4m
49、A。,事故四,由于2人全身受到非均勻照射,事后現(xiàn)場模擬劑量估算,有效劑量約為24.19~27.81mSv。,近年來我國輻射事故呈現(xiàn)了一個新特點,即涉及γ射線探傷的輻射事故明顯增多,而且新聞媒體曝光率特別高,并引發(fā)了公眾對放射源安全隱患的關注。2005年11月15日和22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jié)目連續(xù)兩次對哈爾濱某小區(qū)探傷源致傷居民進行了跟蹤報道,2006年11月19日又報道了南京某公司發(fā)生的探傷輻射事故。,事故五、哈爾濱市“7.13”
50、輻射事故,事故經過由于撿回回家一個類似“軸承”的金屬棒撿,致使包括其妻子和兒子在內的100多名附近居民受到輻射。事故發(fā)生后接受檢查的114名居民中,現(xiàn)還有5人身體指標有所改變。2005年年3月,哈爾濱的隋某和丈夫徐某開始裝修新買的住房,13歲的女兒徐某沒人照顧,被送到了奶奶家。6月24日,徐某突然接到82歲的老母親打來的電話:“出事了,小孩的手腫起來了?!贝撕?,女孩的病情進一步惡化,雙手起泡、潰爛。徐家的親屬發(fā)現(xiàn),小孩一住院病情就減
51、輕,可回到奶奶家住上一陣病情就加重,幾經反復。7月初,徐某的母親崔某也突然發(fā)病。醫(yī)生在對兩人全面檢查后診斷認為,她們都患上了“骨髓造血受抑癥”,該病癥只有受到輻射感染時才會出現(xiàn)。于是,徐某夫婦找到了黑龍江省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站。,事故五、哈爾濱市“7.13”輻射事故,7月13日,黑龍江省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徐弘的奶奶家所在樓房一樓的鍋爐工休息室里找到了放射源。經過住在這里燒鍋爐的白某回憶,他曾經在一個垃圾堆中揀回一堆廢金屬。10
52、月20號,奶奶在哈爾濱第一人民醫(yī)院病逝,小女孩也曾經被下達了3次病危通知書,居住在這里的18戶居民,也被劃在了輻射范圍內。中央電視臺先是在11月15日《焦點訪談》中播出節(jié)目《“銥—192”之謎》,報道了該事故,之后央視《新聞會客廳》11月21日播出《哈爾濱:放射源泄漏之后》又進行了后續(xù)報道。,事故六、失去監(jiān)管的放射源,2006年11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jié)目報道了由于放射源丟失,造成工人受傷的消息。報道反映,今年七月南京金陵檢測公
53、司由于管理不善,將一枚硒-75放射源丟失在山東,致使一名工人無意間撿到后造成嚴重損傷。,事故六、失去監(jiān)管的放射源,記者調查和報道分析認為,一是南京金陵檢測公司所使用的探傷機有故障,造成放射源遺漏;二是在工作結束后,未按規(guī)程檢查放射源是否存在罐中;三是事發(fā)后沒有按照規(guī)定立即向當?shù)丨h(huán)保部門報告,而是隱瞞了下來;四是沒有按規(guī)定在異地移動時,在兩地環(huán)保部門備案,使之處于脫管狀態(tài);五是環(huán)保部門疏于日常監(jiān)管,本應一年內要對探傷企業(yè)監(jiān)管兩次,但事實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業(yè)γ射線探傷裝置安全使用與輻射防護
- 工業(yè)探傷輻射防護與安全
- 工業(yè)探傷輻射防護與安全-2009
- 工業(yè)x射線探傷機房輻射防護設計建設方案
- 工業(yè)γ射線探傷放射衛(wèi)生防護要求
- x射線探傷安全防護方案
- 工業(yè)x射線探傷放射防護要求解讀
- 工業(yè)x射線探傷放射衛(wèi)生防護標準2006
- γ射線工業(yè)探傷申請
- gb-z-132-2002工業(yè)γ射線探傷衛(wèi)生防護標準
- 蘭鈾公司工業(yè)探傷輻射防護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研究.pdf
- 工業(yè)x射線探傷放射防護要求解讀司局修改20150108
- 電離輻射工業(yè)應用的防護與安全
- gbz150-2002[工業(yè)x射線探傷衛(wèi)生防護監(jiān)測規(guī)范]
- 輻射安全與防護
- 工業(yè)射線探傷的風險辨識與防控
- 國標-》500kv以下工業(yè)x射線探傷機防護規(guī)則
- 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工業(yè)輻照-2008-revised
- 射線輻射損傷機理及輻射防護簡述
- 工業(yè)輻射防護省輻射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