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13/20/c35abb29-128c-4dd9-b29d-f566f9d558cf/c35abb29-128c-4dd9-b29d-f566f9d558cfpic.jpg)
![中藥管理基礎知識分解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13/20/c35abb29-128c-4dd9-b29d-f566f9d558cf/c35abb29-128c-4dd9-b29d-f566f9d558c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提綱,一、中藥的來源二、中藥的命名三、中藥的自然資源分布四、中藥的分類五、中藥的有毒與無毒六、中藥經營相關要求,中藥的來源,中藥的來源包括植物、動物、礦物以及加工品和化學制品。1、野生植物:常用中藥大部采自野生藥用植物,例如:麻黃、黃芩、桔梗等,都生長于山野之中。2、栽培植物:由于中藥需求量日益增長,我國栽培了一定數量的藥用植物,如:人參、黨參、紅花、川芎、地黃、山藥、當歸、天麻等大部分為人工栽培。3、野生動物:熊膽、羚
2、羊角、蟬蛻等。4、飼養(yǎng)動物:牛黃、雞內金、蜂房、僵蠶、土鱉、全蝎、地龍等。5、加工品:主要取自植物樹脂、液汁和動物體內分泌物加工而成。如:蘆薈、兒茶、蟾酥等。6、礦物:石膏、滑石、自然銅、磁石等。7、化學制品:主要取自礦物藥和其他藥物配合煉制而成。如:冰片、樟腦、輕粉等。,中藥的命名,中藥的命名,有它一定的來歷和意義,一般說來,有以下幾點:1、因產地而命名:如川芎、巴豆、川貝均產于四川;黨參產于山西上黨;阿膠產于山東東阿。2
3、、因形狀而命名:如人參因其根形象人體;牛膝因其莖節(jié)似牛的膝關節(jié);勾藤有彎曲的鉤子;木蝴蝶形似蝴蝶。3、因顏色而命名:如紅花、紫草、黃連、青黛等。4、因氣味而命名:有的藥物有特殊的氣味,如麝香、沉香、藿香之香;苦參之苦;甘草之甘甜等。5、因生長特性而命名:如忍冬,莖葉經冬不凋;以及冬蟲夏草等。,中藥的命名,6、因藥用部分而命名:如植物藥山豆根、葛根、麻黃根等,藥用部位為根;萊菔子、蓮子、韭菜子,藥用其子;荷葉、側柏葉、桑葉,藥用其葉
4、;枳實、草果,取其果實入藥;五加皮取其根皮。動物類藥有刺猬皮、鱉甲、穿山甲、熊膽、鹿角等,都是取動物不同的入藥部位而命名。7、因功效而命名:如肉蓯蓉補而不峻,有從容和緩之性;防風能防治諸風;澤瀉能滲濕利水;益母草治婦科疾?。粵Q明子明目。8、因傳說故事而命名:如車前草、使君子、杜仲、牽牛子、何首烏等,都因傳說故事而得名。9、因國外進口而命名:如番瀉葉、胡黃連。10、因藥材加工成形而命名:如建曲、神曲、鹿角膠等。,中藥的自然資源分布
5、,1、東北地區(qū):人參、鹿茸、黃芪、細辛、五味子、防風、甘草、哈士蟆、熊膽、龍膽等。2、華北地區(qū):河北的棗仁、知母、苦杏仁、黃芩;內蒙古的甘草、黃芪、肉蓯蓉、鎖陽、麻黃;山西的黨參、黃芪、龍骨等。3、西北地區(qū):寧夏的枸杞;甘肅的當歸;青海的大黃、貝母;新疆的紫草、阿魏;陜西的款冬花、牛黃等。4、華東地區(qū):江蘇的薄荷;浙江的浙貝母、玄參、玄胡、菊花、溫郁金、麥冬、白術、白芍,習稱“浙八味”;安徽的丹皮、茯苓;山東的北沙參、金銀花、阿膠
6、;福建的澤瀉、薏苡仁;江西的枳殼、梔子;臺灣的檳榔;上海的地龍、菊花、西紅花等。,中藥的自然資源分布,5、中南地區(qū):河南的地黃、牛膝、山藥、菊花習稱“四大懷藥”。廣東的砂仁、檳榔、益智、沉香、胡椒、廣藿香、橘皮;廣西的蛤蚧、肉桂;湖南的杜仲、玉竹、雄黃;湖北的厚樸、茯苓、黃連等。6、西南地區(qū):四川的川芎、川貝、川牛膝、川楝子、附子、川烏、黃連、川郁金、川黃柏、川白芷、川木通、冬蟲夏草等;云南的三七、云木香、茯苓、天麻;貴州的龍膽、吳茱
7、萸、杜仲、朱砂、天冬;西藏的胡黃連、麝香、冬蟲夏草。,中藥的自然資源分布,7、進口藥材:我國中藥進口口岸一般為廣東、天津、上海三地。從廣東進口的有豆蔻、血竭、番瀉葉、胖大海、肉桂、白胡椒、西洋參等。從天津進口的有朝鮮參、安息香等。從上海進口的有沉香、乳香、沒藥等。道地藥材是指來自特定產區(qū)、生產歷史悠久、栽培和加工技術精湛、質量優(yōu)良、療效顯著的藥材。如前面提到的“四大懷藥”、 “浙八味”等。同樣都是天麻,云貴川和陜鄂湘都產,產地不同,天
8、麻的品質必定有差異,療效和價值也不一樣。所以國家規(guī)定中藥材、中藥飲片應注明產地。,中藥的分類,現代常見的中藥分類法有四種:1、按藥用部分分類——如根類、葉類、花類、皮類等。2、按藥物功能分類——如解毒藥、清熱藥、理氣藥、活血化瘀藥等?! ?、按有效成份分類——如含生物堿的中藥、含揮發(fā)油的中藥、含苷類的中藥等。4、按自然屬性和親緣關系分類——先把中草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動植物藥材再根據其原植物原動物的親緣關系來分類和排列
9、次序。如麻黃科、木蘭科、毛茛科等等。附:集團中藥編碼規(guī)則第二位字母按類別分為17類,分別為:A根莖類;B果實類;C全草類;D花類;E樹皮類;F藤木樹脂類; G菌藻類; H動物類;I礦物類;J其它類; K貴細類;L葉類;M毒性中藥材、中藥飲片;S食品、保健食品 ;T成方藥;Y用品類(包裝、器具、設備器械);P炮制輔料類。,中藥的有毒與無毒,有毒與無毒的含義 在中藥學中,“毒”或“有毒”的含義,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10、 所謂狹義的“毒”或“有毒”,即單指藥物對人體的傷害。 一般說,凡有毒的藥物,大多性質強烈,作用峻猛,極易毒害人體,常用治療量幅度較小或極小,安全性低。用之不當,藥量稍有超過常用治療量,即可對人體造成傷害,輕者損傷人體,重者使人丟命。(即治療量和中毒量很接近) 所謂廣義的“毒”或“有毒”,具體有二: ①藥物的總稱。即指凡藥均可謂之為“毒藥”。藥即“毒”,“毒”即藥。 ②藥物的偏性。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某種偏性。每
11、種藥物都具有各自的偏性,或散或收,或升或降,或寒或熱,或補或泄,或潤或燥等等,統(tǒng)稱為“毒”或“有毒”。,中藥的有毒與無毒,所謂“無毒”,即指單用某藥在不超過常規(guī)用量時,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一般說,凡無毒的藥物,性質均比較平和,常用治療量幅度較大,安全系數較高,臨床應用時,只要合理對證,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多指藥食兩用品) 一般說,凡標明有毒者,均表明該藥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如砒霜、生烏頭等有大毒,對人體有極大的
12、毒害作用,特別是在不合理應用情況下更是如此。(毒性藥) 而未標有毒者,則說明該藥對人體傷害較小或根本不會傷害人體。 其中偏性突出者,如干姜、黃連等雖為無毒之品,但卻對人體分別潛在著傷陰助火與傷陽助寒等損害作用;(這類藥應中病即止) 而偏性甚弱者,如浮小麥、粳米等則為名副其實的無毒藥,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藥食兩用品),中藥的有毒與無毒,確定有毒與無毒的依據(一)含不含有毒成分
13、 藥物的有毒與無毒,是由其所含物質成分對人體作用的強弱、能否造成傷害而決定的。(二)整體是否有毒 由于中藥大多是多成分的天然藥物,每種成分又受到所含其他成分的制約,偏性非常突出的有毒成分也不例外。致使有些含“有毒成分”的中藥,在整體上并不顯示有毒。(三)用量是否適當 中藥的使用劑量適當與否,是確定中藥整體有無毒性的又一依據。量變可導致質變,有不少中藥,在一定條件下,隨著藥量的適宜或超過,
14、可對人體表現出無毒或有毒。 在上述三個依據中,“用量是否適當”尤為重要,它是確定藥物有毒無毒的關鍵。,中藥的有毒與無毒,有毒無毒的影響因素(一)過量用藥 傳統(tǒng)觀念上和廣告宣傳上普遍存在著一種誤導,就是中藥無毒副作用,因而認為中藥用量多一點無關要緊,使超劑量用藥而引起的不良反應事件時有發(fā)生。有資料表明,中藥致不良反應的病例60%以上都是由于超劑量引起的。(二)藥不對癥 辨證施治,對癥下藥
15、,是中醫(yī)臨床用藥的精髓。如違反辨證施治的原則,虛證誤用瀉法則更虛,實證誤用補法則留邪,均可導致各種不良反應。(三)濫用藥物 受“中藥可以有病治病,無病補身”錯誤觀念的影響,中藥濫用現象非常普遍。如因人參而引起不良反應的報告較多,出現所謂“人參濫用綜合癥”的獨特病癥。,中藥的有毒與無毒,(四)用藥持續(xù)時間過長 有些藥物雖然單劑量不超過常用量,但長期連續(xù)使用,在體內產生積蓄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如長期服用甘草
16、可導致假性醛固醇增多癥。(五)藥物配伍不當 目前由于中藥配伍引起不良反應的報告尚屬少見,但中藥與西藥配伍應用引起的不良反應正日益受到重視。(六)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其化學成分 如甘草的類脫氧皮質酮可產生浮腫,川烏含的烏頭堿可使人昏厥。,中藥的有毒與無毒,(七)藥材質量問題 中藥的來源較為復雜,藥用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采收季節(jié),藥用部位、儲運情況等均可影響藥材的成分,進而對其質量產生影響。(八
17、)炮制或煎煮不當 中藥炮制是否得當,不但關系到其藥效,而一些毒性和烈性中藥的炮制,更是確保安全的重要措施。如:馬錢子、川烏、草烏、半夏等均需炮制后使用,否則易引起毒性反應;巴豆、續(xù)隨子常去油取霜用,以除去劇瀉作用。此外,有毒的中藥入湯劑時常要久煎,以減輕其毒性。(九)其他因素(個體差異、機體因素、年齡因素等) 警示:合格的藥物并不是安全的藥物! 治病的藥用不好就是奪命的藥!,中
18、藥的有毒與無毒,,毒性藥品標識無毒速,中藥的有毒與無毒,毒性中藥品種砒石(紅砒、白砒) 砒霜 水銀 生馬錢子 生川烏 生草烏 生白附子 生附子 生半夏 生南星 生巴豆 斑蝥 青娘蟲 紅娘蟲 生甘遂 生狼毒 生藤黃 生千金子 生天仙子 鬧羊花 雪上一枝蒿 白降丹 蟾酥 洋金花 紅粉 輕粉 雄黃,中藥的有毒與無毒,醫(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
19、 1988年12月27日國務院令第23號發(fā)布經營: 藥品批發(fā)企業(yè)需經省級藥監(jiān)部門審批同意,才能經營毒性藥品。保管: 必須建立健全保管、驗收、領發(fā)、核對等制度;嚴防收假、發(fā)錯,嚴禁與其他藥品混雜,做到劃定倉間或倉位,專柜加鎖并由專人保管。處罰: 對違反本辦法的規(guī)定,擅自經營毒性藥品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沒收其全部毒性藥品,并處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5至10倍罰款。情
20、節(jié)嚴重、致人傷殘或死亡,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中藥的有毒與無毒,用藥禁忌(一)配伍禁忌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萎、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 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二)妊娠用藥禁忌 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
21、元以致墮胎的副作用,所以應該作為妊娠禁忌的藥物。根據藥物對于胎元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禁用與慎用二類。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牽牛、大戟、斑蝥、商陸、麝香、三棱、莪術、水蛭、虻蟲等;慎用的包括通經去瘀、行氣破滯,以及辛熱等藥物,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藥物,絕對不能使用;慎用的藥物,則可根據孕婦患病的情況,酌情使用。但沒有特殊必要時,應盡量避免,以防發(fā)生事故。,中藥的有毒與無毒,
22、(三)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簡稱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忌口。在古代文獻上有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鱉甲忌莧菜:以及蜜反生蔥等記載。這說明服用某些藥時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關系,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粘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根據需要予以避免。高燒患者還應忌油。,中藥經營相關要求,批發(fā)企業(yè)中藥材、中藥飲片經營基本要求(一)批發(fā)企業(yè)中藥材經營要求1、
23、應有中藥材的經營范圍。2、采購:國家批準的中藥材專業(yè)市場;從事中藥材種植的農戶(需提供農戶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部門加蓋公章的農業(yè)生產者自產自銷證明文件);具有中藥材經營范圍的批發(fā)企業(yè)。3、銷售:具有生產同類品種的藥品生產企業(yè);具有中藥材經營范圍的經營企業(yè)。(二)批發(fā)企業(yè)中藥飲片經營要求1、應有中藥飲片的經營范圍。2、采購:中藥飲片生產企業(yè);具有中藥飲片經營范圍的批發(fā)企業(yè)。3、銷售:具有中藥飲片經營范圍的經營企業(yè);具有中醫(yī)診療科目的醫(yī)療
24、機構(如設中醫(yī)科的綜合性醫(yī)院、中醫(yī)??祁愥t(yī)院、中醫(yī)診所等);經藥監(jiān)部門備案批準的科研和教學單位。,中藥經營相關要求,中藥飲片標簽內容的要求 中藥飲片的包裝必須印有或者貼有標簽。中藥飲片的標簽注明品名、規(guī)格、產地、生產企業(yè)、產品批號、生產日期。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飲片還必須注明批準文號。《關于加強中藥飲片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中中藥飲片的經營要求 批發(fā)中藥飲片必須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GSP證書》,
25、必須從持有《藥品GMP證書》的生產企業(yè)或持有《藥品GSP證書》的經營企業(yè)采購。批發(fā)企業(yè)銷售給醫(y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yè)和使用單位的中藥飲片,應隨貨附加蓋單位公章的生產、經營企業(yè)資質證書及檢驗報告書(復印件)。 嚴禁經營企業(yè)從事飲片分包裝、改換標簽等活動;嚴禁從中藥材市場或其他不具備飲片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或個人采購中藥飲片。,中藥經營相關要求,《關于規(guī)范中藥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通知》中藥品經營企業(yè)的要求1、藥品
26、經營企業(yè)應從持有《藥品GMP證書》的飲片生產企業(yè)或持有《藥品GSP證書》的飲片經營企業(yè)采購中藥飲片,并索取合法票據。2、嚴格執(zhí)行藥品GSP有關規(guī)定,完善購進記錄、驗收、儲存、運輸等過程的管理制度和措施。3、嚴禁從事飲片分包裝、改換標簽等活動。4、嚴禁從中藥材市場或其他不具備飲片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或個人采購中藥飲片,確保中藥飲片安全。 5、嚴厲查處中藥飲片流通環(huán)節(jié)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重點查處:藥品經營企業(yè)購進、銷售和使用增重、染色、
27、被污染的中藥材和提取過的及其他假劣中藥飲片;擅自加工藥材冒充中藥飲片銷售;出租出借證照,虛開票據;與“黑窩點”相互勾結制假售假;從非法渠道購買中藥飲片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中藥經營相關要求,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有關要求 中藥材及飲片(礦物來源的中藥材除外)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過150mg/kg,山藥、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術、黨參等10種中藥材及其飲片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過4
28、00mg/kg。 自2013年12月1日起出廠的中藥飲片,報告書檢驗項目必須有二氧化硫殘留量限量值。具體限量如上。,中藥經營相關要求,“兩打兩建”部分主要內容(一)嚴厲打擊藥品違法經營行為1、打擊網上違法售藥行為。2、打擊藥品批發(fā)企業(yè)違法行為。重點打擊藥品批發(fā)企業(yè)出租出借企業(yè)資質或接受掛靠經營,冒開、虛開發(fā)票和使用虛假發(fā)票等違法行為;打擊從不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yè)或者個人等非法渠道購買藥品行為;嚴禁將藥品銷售給未取得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