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文素質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張文輝1張必麗2(遵義醫(yī)學院貴州遵義563002)摘要: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異化”背景下的一項社會性命題,它包含了人文素質教育的現(xiàn)實性反思和人文思考。對研究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具有“去教育異化”的積極作用,可以提升研究生對學術的責任和忠誠,塑造研究生的智慧和德性,創(chuàng)新和傳承大學文化和精神。關鍵詞: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在經歷資源整合和規(guī)模擴
2、充后進入了發(fā)展的新時期,在強化知識和技術教育的同時,也與時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質,培養(yǎng)人文精神,對研究生教育而言,不僅僅是教育范域的行為,而且在信息快速交流的語境下還關涉著社會整體的和諧存在。一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社會性命題當前研究生教育主要面臨著培養(yǎng)質量、就業(yè)、教育資助、思想多元和學術不規(guī)等社會性問題,這些問題的聚積容易成為社會輿論所關注的焦點,從而不斷引發(fā)人們對高等教育的討論和關注,諸如對學術不端、論文抄襲、
3、道德缺失、綜合能力素質和人文修養(yǎng)欠缺以及就業(yè)壓力等教育負面問題的討論。[1]受多重時空因素的影響,許多研究生在知識、能力和修養(yǎng)三個層面表現(xiàn)出的人文素質備受詬病:人文知識偏窄,知識結構不合理;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協(xié)調能力等較差;由于人文素養(yǎng)不高,加之多元文化的影響,有些研究生價值觀偏離主流,思想言行易趨向極端。近年,研究生教育的終極價值作為一個社會性命題,不斷叩問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和管理,迫使教育進行反思。1.人文
4、素質教育面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異化”“教育異化”是指教育在活動過程中,在不自由的狀態(tài)下變成異在于其本真活動結果的現(xiàn)象。[2]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的異化表現(xiàn)為教育性質、組織、目的、人際關系和大學精神的異化,如高等教育文憑化、高校組織政府化、教育目標功利化、師生關系商品化、神圣學術腐敗化。[3]在“教育異化”語境中,人文素質教育常常缺失,低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難以讓研究生回歸“生命本真狀態(tài)”,難以消解人們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
5、師”這樣一個命題的質疑,也難以遏止“教育異化”進程。全球化和信息化帶來了多元的價值觀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尷尬的境地。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化的價值觀時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把學生當作被動的物而不是當作能動的人來看待。[4]“物化”的教學思維和觀念阻塞了研究生個體價值和信仰的路向,遏制了自律向他律的轉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與研究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引導不能形成互動,一方“一廂情愿”灌輸陳舊思想和知識,一方功利地去修習學分;
6、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與研究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脫節(jié),主流的思想和文化價值時常難以引發(fā)受研究生的心靈共鳴。這些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和困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1張文輝2張必麗:遵義醫(yī)學院研究生學院,碩士,研究生輔導員人根本不成比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創(chuàng)新和突破并不多見”,[6]學術不規(guī)層出不窮,研究生個體常被冠以“有知識沒文化”教育評價,人文知識缺乏,人文精神缺失,人文行為呈現(xiàn)“道德滑坡,信仰迷茫”現(xiàn)象。最顯現(xiàn)的原因就是,在工業(yè)化和信息化推
7、動下,高教領域的現(xiàn)代技術教育遮蔽或擠占了傳統(tǒng)的人文教育的時空,重視給定的方法、技術和手段的習得,忽視創(chuàng)造性文化模式和機制的形成與發(fā)揮。以致于,研究生個體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處于受壓抑的狀態(tài),缺乏一種自在自覺的文化心態(tài),常沉溺于具體的技術、方法、手段的模仿、拷貝、照搬和應用,程式化和模仿化的培養(yǎng)思維和訓練手段,使得研究生成為“教育異化”的批量復制產品,教育成為“工具”,流水地打造“金工和銀工”,受教者既定設計目標是“技術專家”,而非“學者”?!?/p>
8、工具化”的科學技術教育,使得教育的工具理性在當下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技術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呈現(xiàn)出蝴蝶效應,帶動了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制造。然而工具理性與人文理性的斷裂,勢必造成受教者人文心態(tài)的浮躁和迷茫,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個人中心主義不斷膨脹,理想抱負失落迷離。研究生作為教育精英,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特殊群體,理當體現(xiàn)出人文精神的時代性,引領社會進步潮流。但其人文知識欠缺和人文精神匱乏,必然加速傳統(tǒng)道德和傳統(tǒng)文化的消融,“文化荒漠”和“精
9、神迷?!本褪沁@種“去人文化”的教育結果。我們看到單純的一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構建起新的道德倫理體系,修身養(yǎng)性、厚德健行的人文精神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內核難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或實踐中發(fā)揮應有的效應。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和功利性應付,迫使教育者在更高層面上重構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和完型人格。因此,我們需要把人文素質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其重回其本應有的空間,解除高等教育的“人文瓶頸”發(fā)揮人文素質教育的“去教育異化”作用。研究生人文
10、素質教育要求研究生在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倫理道德、文明禮儀、政治理論、歷史和哲學等方面的有一定的人文修養(yǎng),形成外在的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意志品格,用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來承擔人類社會責任和使命。因此,在高等教育領域,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更應著力于人文素質教育,以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融合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在高等教育的終極價值向度上思考人
11、文素質教育對當前“教育異化”的彌補、修復或重建作用,發(fā)揮人文素質教育對研究生的智慧和德性的塑造功能。2.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聯(lián)效應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比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更具啟智和育德功能,更能激發(fā)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人文素質教育與研究生德性智力、與對學術的忠誠和責任、與大學文化和精神的塑造和傳承等都具有高度的關聯(lián)。(1)人文素質教育與修德養(yǎng)性科學與人文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人的發(fā)展和社會文明。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談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加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 48302.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生政治素質教育研究
- 激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pdf
-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導師作用研究.pdf
-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
-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pdf
-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獎勵情況統(tǒng)計
- 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研究
- 淺談知覺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研究.pdf
- 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 1241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關懷素質研究
-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突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素質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價值研究.pdf
- 素質與思想政治教育平時作業(yè)
- 淺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pdf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pdf
- 非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