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問應該怎么做說到做學問,應該是愛山愛水各有不同。一是對什么是學問的認知不同,二是對怎么做學問的方法不同。先說何為學問?自古以來,從偉人到名人,從學人到普通人是各有各的看法。古人曾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學問,我以為這種說法還是有點意義的。一個人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有什么不知曉的呢?事實上,誰也做不到。只不過是說向“萬卷書”里要學問,向“萬里路”上求學問,這種學問觀,今天依然值得借鑒。學問在書里,在自然界里,在萬事萬物之中,常言
2、道“處處留心皆學問”,這話里就說明學問在“處處”。“處處”可就寬泛多了。自然科學是學問,社會科學是學問,自然科學中還可以分出許多種來,這“許多種”里又都有各自的學問。社會科學也是能分出許多不同的學問。學問是歷史的存在物,學問還是發(fā)展的新生物。從歷史的存在物說,文字的進化,文學的變化,文化的發(fā)展都在歷史的檔案里存在著,在人類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中存在著。有人說,人類歷史,實際上就是文化史,文化史也是學問史。從發(fā)展的新生物說,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
3、文社會的進步,產(chǎn)生了不少新的學問,這些新學問,構成了學問的新儲備。再從掌握學問的學問,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學問本身存在和發(fā)展以及掌握學問的學問,學問是由三個大的一鳴驚人”的大學問家。他的學生李孝定在多年“不鳴”后撰寫出《甲骨文字集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等著作,在甲骨文研究上做出了大學問。傅斯年要求學生“三年內(nèi)不許發(fā)表文章”的學問之道,就是一種敢于吃苦、甘于寂寞的治學之路,真正的學問家都是傾其一生才有學問的。學
4、問,有學業(yè)、學術之解。如治學,經(jīng)世之學。明朝的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寫到:“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荀子在《勸學》中說:“學不可以已”。翻閱古書,關于學問和做學問的“學問”讓人眼花瞭亂,有些“學問”在今天看來也有些過時。特別在當今信息化網(wǎng)絡化社會里,學問的載體也改變了,既有紙質(zhì)的文字,又有網(wǎng)絡的文字。學問的構成越來越多,不再是古人讀的那幾本書,幾篇文章,而是天文地理、人文社會、網(wǎng)絡文化。在日常的生活中,當今的學問也令人
5、感到太多太多。就拿網(wǎng)上購物、網(wǎng)上購票來說,文化低的農(nóng)民工就感到難了。年齡大了用起電腦、手機上網(wǎng)就不是那么便當。信息化網(wǎng)絡化是“當今最時的學問”,掌握了它,于生活于工作于學習都很方便。對于這些學問,怎么做?我以為力爭多學一點,但學起來費勁也就不易去硬鉆了。特別對于年大者沒必要發(fā)揚頭懸梁腳刺骨的精神去學了。如果趕這種時髦,可能也是一種浮躁的心理作崇,浮躁是做不了學問的。做學問就是要講實際,要沉得住氣,陳平源是北大教授,他對時下的學風抨擊有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