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傳感器課程標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傳感器技術及應用》課程標準課程編碼:課程類別:主干專業(yè)基礎課程適用專業(yè):應用電子技術授課單位:應用電子技術教研室學時:52學時編寫執(zhí)筆人及編寫日期:學分:審定負責人及審定日期:1、課程定位和課程設計、課程定位和課程設計1.1課程性質與作用課程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研究各類傳感器的機理、結構、測量電路和應用方法,主要包括常用傳感器、近代新型傳感技術及信號調理電路等。是學科整合課程?!皞鞲衅骷夹g及應用”是應用電子技

2、術專業(yè)的一門主干專業(yè)基礎課程,狹義講,傳感器是將各種非電量(包括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等)按一定規(guī)律轉換成便于處理和傳輸?shù)碾娏康钠骷蜓b置。是非電量電測法的橋梁和紐帶,在當今信息時代中,隨著自動測控系統(tǒng)的發(fā)展,對傳感技術的依賴程度愈來愈大,沒有傳感器也就沒有現(xiàn)代化的自動檢測和控制系統(tǒng)。前導課程:《電工學》、《數(shù)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等后繼課程:《電子測量技術》、《智能儀器》等1.2課程設計思路本課程組教師與行業(yè)

3、、企業(yè)專家密切合作,在大量征求周邊行業(yè)、企業(yè)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以企業(yè)需求和學生就業(yè)為導向,確定該課程的內容。以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職業(yè)性能。2、課程目標、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達到如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識目標:⑴掌握測量及誤差等理論知識⑵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點及使用方法⑶掌握常用的信號處理方法及智能儀表典型信號處理方法⑷了解抗干擾方面的基本知識⑸了解檢測技術的新發(fā)展能力

4、目標:能力目標:⑴能夠根據檢測要求,合理的選用傳感器及信號調理電路,⑵能對電子設備中的傳感器進行調試和維護素質目標素質目標:⑴具有自主學習及自學能力⑵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⑶善于與人交流合作3、課程內容與教學要求、課程內容與教學要求課程內容按照每次課的時間來考慮,分為19個單元,每個單元2個學時。3(二)教學目的和任務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了解電阻應變式傳感器的結構,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掌握信號測量電路——電橋。(三)教學

5、基本要求1掌握應變片式傳感器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了解應變片式傳感器的結構和分類。3了解電阻應變片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電阻應變片靈敏系數(shù)和橫向效應的定義、主要參數(shù)的名稱及初始電阻和允許工作電流的定義、常用的初始電阻值5掌握電阻應變片式傳感器產生溫度誤差的主要原因及線路補償方法(結構和電路接法)(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電阻應變片的測量電路(電橋)難點:電阻應變片產生溫度誤差的主要原因及線路補償方法(五)教學建議與說明可采用動畫演示來

6、幫助學生理解應變片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第四單元第四單元壓阻式傳感器壓阻式傳感器(一)教學內容壓阻式傳感器的結構、材料、工作原理、特性、溫度誤差補償?shù)龋ǘ┙虒W目的和任務通過本節(jié)教學,使學生了解壓阻式傳感器的結構,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掌握信號測量及補償電路。(三)教學基本要求1掌握壓阻式傳感器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了解壓阻式傳感器的結構和分類3了解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壓阻式傳感器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及線路補償方法(四)教學重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