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教學教學設計設計【教學目標】1、理解本文是怎樣緊扣“清”“靜”“悲涼”來寫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樣通過聯(lián)想來把故都的秋與南國的秋進行對比的。2、理解本文的脈絡結(jié)構。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窘虒W重點】體會本文“情景俱到,既細且清”“真切靈活”的散文特色,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系?!菊n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走入秋天同學們喜歡秋天嗎?喜歡秋天的什么景色?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
2、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于“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凄涼,抒發(fā)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的
3、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二、作者簡介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F(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宋詩詞和小說雜劇,有著豐厚的古典文學的基礎。但他3歲喪父,家中生活艱難。19
4、13年,還是青年的他就隨長兄赴日留學,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國。十年異國生活使他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及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的熏陶,但也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fā)了強烈的愛國熱忱。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發(fā)起成立創(chuàng)造社。1930年3月參與發(fā)起成立“左聯(lián)”(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懾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間,寫有不少文筆優(yōu)美的山水游記和詩詞??箲?zhàn)爆發(fā)后,積極
5、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42年流亡到蘇門答臘,被當?shù)厝毡緫棻繌娖热ギ敺g,期間他暗中保護和營救了不少當?shù)刂臼亢腿A僑,并獲悉了日本憲兵部許多秘密罪行,始終堅持抗戰(zhàn)。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為革命烈士的稱號。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最為著稱,影響廣泛。其中以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中篇小說《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和《出奔
6、》等最為著名。小說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識分子作為描寫對象,往往大膽地進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義的感傷氣息,筆調(diào)灑脫自然,語言清新優(yōu)美,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zhàn),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有頹廢情緒。(如《沉淪》一部以留日學生的青年生活為題材,是“青年憂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個留日學生,因?qū)矍榈目释貌坏綕M足,又兼不堪忍受異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盡。突出表現(xiàn)了五四青年對人性解放的追求和
7、被生活擠出軌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散文以游記著稱,有《還鄉(xiāng)記》等,情景交融,文筆優(yōu)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無隱飾地表現(xiàn)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情,寫得清新秀麗,富有氣勢和神韻,與他的小說一樣,具有真率,熱情、明麗、酣暢的風格。3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情:突出了秋的清,給人清靜悠閑的感覺清“落寞”,抒發(fā)了悲秋之感“悲
8、涼”從聽覺、味覺、觸覺、視覺角度來顯示出環(huán)境清、靜、悲涼,透露出作者悠閑中的孤寂、落寞。第三個畫面:秋蟬殘鳴圖第三個畫面:秋蟬殘鳴圖思考:同學們都聽過蟬的叫聲么?是怎樣的?北國的秋蟬叫聲又是怎樣的?能讓你感受到“清、靜、悲涼”特點嗎?明確:“衰弱”“殘聲”“嘶叫”“啼唱”分析:蟬多是哀怨、憂傷的象征,而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寂靜“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聲襯靜,幾聲秋蟲的哀鳴足以牽動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獨者的冷落、悲涼。第四個畫面:秋
9、雨話涼圖第四個畫面:秋雨話涼圖思考1:同學們,你們喜歡雨嗎?喜歡哪個季節(jié)的雨?北國的秋雨又是怎樣的?明確: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體現(xiàn)在:灰沉沉的天空,涼風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來;秋雨過后,天氣很快晴朗;秋雨過后,溫度下降得快。(秋雨來去匆匆,天氣變化很快。)冷清、寂靜感思考2:“秋雨圖”當中除了雨還有什么?明確:還寫了雨后都市閑人的衣著、活動背景、動作、神態(tài)、對話語調(diào)。思考3:為什么在“秋雨圖”里加入“都市
10、閑人”?明確:這里的“都市閑人”指的是平民,他們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點,這樣悠然閑適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這樣“落寞和感傷”的京腔京調(diào)的社會人物來豐富自然的風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國秋味“清、靜、悲涼”的特點。第五個畫面:佳日秋果圖第五個畫面:佳日秋果圖思考1:寫了哪些景色,能體現(xiàn)北國秋味“清、靜、悲涼”的特點嗎?景:“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淡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成熟至八九
11、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薄锏娜r期不在果實成熟紅透,卻在將熟未熟的青澀日子。視覺上給人一種清、靜之感思考2:秋果勝景中,為何又出現(xiàn)了北風黃塵?明確:用北風黃塵反襯秋果奇景,在對故都金秋的熱愛眷戀中還表達出一種悲涼感:因為紅棗之后,風來冬到,好景不長。悲涼之感【延伸】故都的秋景可謂色彩豐富,作者為什么只贊美清、靜、悲涼的故都之秋呢?試從主客觀原因加以評析??陀^方面: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主觀方
12、面,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huán)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xiàn)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zhì)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薄耙磺芯罢Z皆情語?!蔽闹械木拔锉砻婵炊际乔锏恼鎸嵣剩瑢嶋H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者內(nèi)心的主觀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畫面都染了冷色調(diào),表現(xiàn)
13、作者心中的悲涼,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整個人生和時代的感悟。第二層:(9)議秋思考:第12自然段的議論有無必要?(試從議論的落腳點上考慮)議論:人皆感秋中國文人尤甚非到北方不可“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弊饔茫哼@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nèi)容,深化了主題,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