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9/10/15/db1c6579-7317-40d7-a6a8-af32ecc27077/db1c6579-7317-40d7-a6a8-af32ecc27077pic.jpg)
![1(2015年北京高考)近代某全國性咨詢議政機構獲準成立后,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9/10/15/db1c6579-7317-40d7-a6a8-af32ecc27077/db1c6579-7317-40d7-a6a8-af32ecc27077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15年北京高考)近代某全國性咨詢議政機構獲準成立后,上呈公文,請求將北京原用于科舉考試的貢院改為其辦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準予改撥“等語。該公文應出現(xiàn)于( ) A.洋務運動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 C.預備立憲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答案】C 【解析】&
2、#160; 試題分析:由“仰慕天恩”可以看出當時有朝廷存在,題干中還說到有全國性咨詢議政機構,所以應該是在提倡政治上的民主,結合所學可知是在清末預備立憲時期,故選C。,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一、清末新政(1901-1905),清末新政:又稱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緒新政,指1901-1905年間,面臨內(nèi)外交困之危局,為實現(xiàn)王朝之自我救贖,晚清政府進行的一場自上而下的涉及政治、經(jīng)濟、教育、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改革運動,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重
3、大事件之一。,材料1: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jīng),無一成不變之治法。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當議更張。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舉所知,各抒己見?!邦A約變法” 上諭(1901),問題:1898年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鎮(zhèn)壓了維新變法運動, 為什么不到三年,她會決定“預約變法”,推行新政?,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清政府屈辱的簽訂了《辛丑條約》,使得帝國主義
4、列強在中國爭奪加劇,名義上中國還是保持統(tǒng)一獨立,而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列強共管的半殖民地國家,而清政府則成為列強在華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國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階級矛盾被進一步激化,為了滿足帝國主義在華共管的需要,緩和民族、階級矛盾,籠絡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目的:1.對內(nèi):籠絡人心,緩和矛盾,挽救統(tǒng)治危機,2.對外:滿足列強在華統(tǒng)治的需要,1.背景,江楚會奏三疏(1901年7月),《變通政治人才為先遵旨籌議折》《遵
5、旨籌議變法謹擬整頓中法十二條折》《遵旨籌議變法謹擬采用西法十一條折》,成為清末新政期間指導變革的綱領性文件,第一疏:論育才興學,第二疏:論政治、致富、致強之道,第三疏:論采用西法,張之洞,劉坤一,就其內(nèi)容來說,清末新政繼承了百日維新的事業(yè),而且在某些部分比百日維新走的更遠。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戊戌變法: 政治: 廣開言路,澄清吏治,改革律法;經(jīng)濟: 提倡實業(yè),開礦
6、筑路,改革財政;軍事: 編練新軍,改習洋操;文化: 廢八股,興西學,派留學生等。,新政措施:政治: 改革官制,裁汰冗官,司法,修訂刑律,廢除酷刑;經(jīng)濟: 獎勵實業(yè),頒布《商律》,設商會,辦大清銀行軍事: 擴編新軍,采用洋操,新式槍炮;舉辦警政;文化: 廢科舉、辦學校、辦游學,推行新學制;風俗: 禁纏足、鴉片;滿漢通婚,國家機構現(xiàn)代化,法制現(xiàn)代化,資本主義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教育制度現(xiàn)代化,社會
7、風氣轉變,2.內(nèi)容,,——《奏定學堂章程》(1904),材料2:1904年“癸卯學制”的學校系統(tǒng)——三段七級,材料9: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視改革或與改革為敵的人物完成了一場帶有革命內(nèi)容的改革···詮釋這一時期的“新政”的意義,不僅在于指出假維新,更重要的是在于從假維新中剝繹出真改革?!愋衤矗骸督袊鐣男玛惔x》,材料8:清末新政是一場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假維新、偽變法?!衷銎?、肖致治等主
8、編:《辛亥革命史》,如何評價清末新政?,材料11:作為早期現(xiàn)代化的終結點,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現(xiàn)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歷史終于走到了這一步。它以自身覆滅為代價,為適應開放的新形勢而培植了現(xiàn)代化的動力,為中國人全面擁抱現(xiàn)代化創(chuàng)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條件——忻平《清末新政與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材料10:這次新政是在政治、經(jīng)濟、教育、軍事等各方面,較大程度改革舊的封建體制,推行新的資本主義制度···是一次資本主義性質
9、的改革?!煊ⅰ锻砬褰?jīng)濟政策與改革措施》,如何評價清末新政?,①主觀目的有反動性:其目的是取悅列強,遏制革命形勢和消除統(tǒng)治危機。,②客觀影響的進步性:清政府的這些讓步,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資產(chǎn)階級的愿望,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③實際作用的背離性:不僅沒能挽救統(tǒng)治危機,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3.評價,清末新政未觸及清朝腐朽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高度的皇權,使其從一開始就有名無實,只是一場清政府維護階級專制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而已;但新政在政治、
10、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上卻帶有明顯進步思想和舉措,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使得民族資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同時也為民主思想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材料3: 以今日之時勢言之,立憲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一曰外患漸輕···一曰內(nèi)亂可弭。海濱洋界,會黨縱橫,甚者倡為革命之說···今改行憲政,則世界所稱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極軌,彼雖
11、欲造言而無詞可籍,欲倡亂而人不肯從,無事緝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d澤《奏請宣布立憲密折》(1906),二、預備立憲(1906-1911),1.目的:預備立憲,就是正式立憲前的準備工作。它是清政府為抵制革命,籠絡資產(chǎn)階級上層,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所采取的措施。,材料4: 今日宣布立憲,不過明示宗旨,為立憲之預備,至于實行之期,原可寬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憲政,二十二年開國會,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之。”
12、 ——《中國近代通史(第5卷)》,1.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2.1906年下詔“預備仿行立憲”學習日本 ,漸行立憲3.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4.內(nèi)容:預備期為9年;皇權至高無上。(1908年11月14日晚38歲光緒帝死,第二天慈禧太后死,相距20小時左右)5.1911年裁撤軍機處,設責任內(nèi)閣。13閣員,皇族占7人。,2.經(jīng)過:,材料5:一、大清皇帝統(tǒng)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
13、圣尊嚴,不可侵犯。三、欽定頒行法律及發(fā)交議案之權。凡法律雖經(jīng)議院議決,而未奉詔命批準頒布者,不能見諸施行。五、設官制祿及黜陟百司之權。用人之權,操之君上,而大臣輔弼之,議院不得干預。六、統(tǒng)率陸海軍及編定軍制之權···皆非議院所得干預。七、宣戰(zhàn)、講和、訂立條約及派遣臣與認受使臣之權。國交之事,由君上親裁,不付議院議決。八、皇室經(jīng)費,應由君上制定常額,自國庫提支,議院不得置議。 ——《欽定憲法大綱》
14、(1908),如何看待這部憲法?,材料6:一、凡未經(jīng)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四、凡未經(jīng)國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國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五、向國王請愿,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愿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六、除經(jīng)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nèi)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稒嗬ò浮罚?689),材料7:一、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tǒng)治之。三
15、、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四、天皇為國家元首,總攬統(tǒng)治權,依本憲法規(guī)定實行之。七、天皇召集帝國議會,其開會、閉會、停會及眾議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十、天皇規(guī)定行政部門之官制及文武官員之傣給,任免文武官員,但本憲法及其他法律有特殊規(guī)定者,須各依其規(guī)定。十一、天皇統(tǒng)率陸海軍。 十二 、天皇規(guī)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 十三、天皇宣戰(zhàn)媾和及締結各項條約。 ——《大日本帝國憲法》(1889),責任內(nèi)閣,,“皇族內(nèi)閣”,1911年,
16、3.實質:騙局(依據(jù):集權于皇上和皇族。欽定憲法、皇權至高無上;組成皇族內(nèi)閣,按英、日立憲制,皇族不能進入內(nèi)閣),4.影響: ①立憲派內(nèi)部開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 ②引起漢族官僚的離心 ③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客觀進步意義:第一次頒布了憲法大綱,成立了經(jīng)過選舉產(chǎn)生的具有議院雛形的資政院和諮議局。,(2016年全國卷Ⅱ)45.【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八旗軍是清朝的正規(guī)軍隊,八旗講師領
17、取餉銀。甲午戰(zhàn)敗后,袁世凱組織新建陸軍,張之洞組建自強軍,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舊式武舉,創(chuàng)辦武備學堂,編練新軍,操練新式槍炮。1903年設練兵處,作為全國招募和訓練新軍的中央機構。1904年決定改建整個兵制,擬建新軍36鎮(zhèn),為常備軍,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礎上征募士兵,并有嚴格的資格限制。1906年,兵部與練兵處合并為陸軍部,后來又建立海軍部。陸海軍均由滿人官員掌控,皇帝是最高統(tǒng)帥。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革命黨在新軍中
18、的組織迅速擴大。 ——據(jù)《清史稿》等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八旗軍相比,新軍具有哪些特點。(9分)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清政府軍事改革的影響。(6分),真題演練,答案:(1)設立專門招募、訓練軍隊的中央機構;仿西式軍制及訓練方法,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確立近代陸海軍制,提升軍隊戰(zhàn)斗力
19、,推動中國軍事近代化的進程;軍事改革未能加強清政府統(tǒng)治,新軍成為清政府的掘墓人。,46.(2014年全國卷——選修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準了預備立憲的方案,九年內(nèi)計劃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設立諮議局、資政院,開辦地方自治,清理財政,推行普及國民教育,修訂法典,厘定官制、官規(guī),宣布憲法,頒布議院法、選舉法,進行上下議院議員選舉,等。 1910年(宣統(tǒng)二年)11月,清廷發(fā)布上諭:“今者,
20、人民代表吁懇既出于至誠,內(nèi)外臣工強半皆主張急進,民氣奮發(fā)??應即俯順臣民之請??著縮改于宣統(tǒng)五年,實行開設議院。先將官制厘訂,提前頒布試辦,預即組織內(nèi)閣。迅速遵照欽定憲法大綱,編訂憲法條款,并將議院法,上下議院議員選舉法,覆有關于憲法范圊以內(nèi)必須提前趕辦事項,均著同時并舉。1911年5月,責任內(nèi)閣成立,13名國務大臣中滿人9人,其中皇族7人,漢人僅4人,時人形象地將此稱為“皇族內(nèi)閣”。 ——摘編自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宗教與美國全國性選舉:19602000年
- 2015高考歷史全國1卷
- 3 2015年以來廢止失效的全國性價格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 …
- 2015年高考全國1卷物理部分
- 2015年高考英語全國卷1
- 2015年全國高考日語卷
- 北京成立全國首家“綠色銀行”
- 全國性大型項目案例監(jiān)控
- 宗教與美國全國性選舉:1960-2000年.pdf
- 2015年全國普通高考文科數(shù)學(北京卷)精編解析word版
- 全國性商業(yè)銀行財務分析報告
- 全國性對報發(fā)行任務建議表
- 2015年高考英語全國1卷試題及答案
- 2015年高考全國1卷數(shù)學試卷分析
- 2015年高考文科數(shù)學真題全國卷1
- 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1(地理部分編輯版)
- 2015年高考文綜全國卷1及答案
- 2015年全國普通高考理科數(shù)學(北京卷)精編解析word版
- 2015年全國普通高考文科數(shù)學(北京卷)精編解析word版
- 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ii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