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鰭豚失蹤的長江生態(tài)警示長江白鰭豚失蹤之謎白鰭豚,是極度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又稱白豚、江馬,我國長江水域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白鰭豚在長江已經生活了2000萬年左右,因此有“活化石”之稱??砂做掚鄡H分布于江蘇江陰至湖北荊沙段長約1400公里的長江中下游干流中,是被世界鯨類組織認定的、我國獨有的一種水生鯨類物種。1980年以前,科學界對白鰭豚的種群數(shù)量知之甚少。1984年,初步認定白鰭豚在長江里的種群數(shù)量為400頭,兩年后下降為約300
2、頭,而到1990年,發(fā)現(xiàn)僅為約200頭。1995年時,它的數(shù)量已不足100頭,而到了2006年以后,長江中再也見不到了。在武漢江夏區(qū)長江邊,一個老漁民對筆者說:“幾十年前,江水非常清澈,經常可以看到白鰭豚,不止一條、兩條,它們成群結隊跟在我們的小漁船后面游,它是吉祥的動物。只要白鰭豚發(fā)出叫聲,我們就知道要收工了,要么是有暴風雨來臨,要么是前面有急流險灘?!笨上?,才區(qū)區(qū)幾十年的光景,就再也難以看到了。為了揭開白鰭豚在長江中是否尚存這一問題
3、,我國科學家多次在長江進行過考察。2006年11月6日至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所的專家和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和瑞士等六國近40名科學家一起,在長江上往返近3400公里,對宜昌至上海長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進行了為期38天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這是長江迄今為止最大規(guī)江流域的湖泊全部在建壩建閘。長江環(huán)境的改變已經超出了長江豚類所能耐受的范圍,長江干流已不再能夠支撐長江豚類的生存和繁衍。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
4、年代以來,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當前長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能支撐白鰭豚和江豚的生存,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保護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資源,對整個長江流域的生態(tài)平衡乃至國家生態(tài)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捕撈強度過大和非法捕魚行為未得到有效禁止。在長江中下游,不斷提高的捕撈技術使捕撈強度日益增大,加上許多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魚、毒魚、電打魚、迷魂陣等捕撈手段,給魚類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長江的魚類資源大大減少,從
5、而使白鰭豚難以糊口度日,生命面臨威脅。漁民的捕魚區(qū)魚類資源相對比較集中,也是白鰭豚捕食、休息和撫幼的好去處。長江漁民最常用的一種捕魚方式是滾溝,白鰭豚追吃滾鉤上的魚時,極容易被滾鉤纏繞窒息而死。如1990年3月,在長江下游羅家橋發(fā)現(xiàn)的一只死亡雌性成年白鰭豚身上竟纏有36個滾鉤。同時,電魚和炸魚也對白鰭豚的生命造成威脅。1978年至1985年間就有六只白鰭豚死于炸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由于捕撈作業(yè)誤傷的白鰭豚幾乎達到死亡總數(shù)的一半。二是水域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