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知識點總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一、先秦文學形態(tài):1、詩、樂、舞緊密結合,這是早期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征。2、文、史、哲不分。先秦時期,文化呈現一種綜合態(tài)勢。3、作者和時代難以確定。有些文學作品非一時一人所作。4、先秦作品的原始面貌不是十分清晰。因長期的傳承過程中有損益。二、先秦文學作者的流變:1、由巫到史。夏朝時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為主,文化的主要承擔者是巫覡。隨著鬼神地位的下降,史官成為新興文化的代表,成為史家散文的最早創(chuàng)作者。春秋時期,史官的文化活動達到

2、了一個高潮。2、貴族文學的興起。西周時期,文化為貴族所壟斷,貴族成了文學的主要創(chuàng)作者。3、士階層的出現及其文學活動。春秋戰(zhàn)國分封制度解體,導致貴族地位下降、庶民地位上升,文化由貴族轉移到士。4、作者身份的多樣性使文學在體裁、題材、風格等方面現出了異彩紛呈的特性。三、先秦文化組成:1、原始文化與夏商文學——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兩者關系密切2、禮樂文化與西周春秋文學——自西周開始中國進入了以禮樂為標志的理性文

3、明階段,文學更加關注歷史社會人生,史官文化成熟,歷史著作和說理散文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周代文學在精神和風格上都體現了和諧典雅、婉而多諷的特征。3、百家爭鳴與戰(zhàn)國文學——戰(zhàn)國時期禮樂崩潰,各學派代表人物批評時政,互相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們立足現實、有自覺的創(chuàng)作精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貌。4、楚地文化與楚辭——屈原身遭貶謫,滿腔憤懣,發(fā)為詩賦。屈賦吸取了楚文化的精華,以奇?zhèn)ス妍惖脑~藻,豐富奔放的想象,表現了屈子的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

4、,是《詩經》之后又一個詩歌高峰。四、先秦文學的發(fā)展及其特征:上古至夏商——文學的產生和巫史文化對文學的控制;西周春秋——禮樂文化作用于文學,文學精神和風格體現為和諧典雅、婉而多諷的特征;戰(zhàn)國時期——“士”文化促進了文學繁榮,產生了不同于前代、風格各異的散文和詩賦。五、先秦文學特征:思想:1、開啟發(fā)憤諸書的傳統(tǒng)2、開啟憂國憂民的傳統(tǒng)。藝術:1、開啟放言不憚的傳統(tǒng)2、深于取象上古神話一、神話的概念: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古人對自然、社會的認識和愿

5、望,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二、神話產生的原因: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面對難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產生了敬畏之情而自然災害和人類的生老病死等,也引起驚奇和恐慌,人們由此幻想世界存在某種超自然的神力,并對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三、神話消亡的原因:西周進入了人類理性文明社會,自然界的神秘性逐漸減退,尊禮文化和宗法制的倫理道德觀念使得神話逐漸消亡。最根本的原因是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四、我國古

6、代神話沒有完整保存的原因:年代久遠逐漸失傳;古文字繁難,書寫工具不便;古代學者不了解神話的性質和意義,不予重視,或把神話歷史化,使神話失去了本來面目五、神話的功能:神話在維系人們的社會性上具有重大意義。神話是把個人和集體聯系為一體的一條精神紐帶。神話是先民們在對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緒。六、上古神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1、古代神話影響了中國文學中民族精神的形成。神話體現了深重的憂患意識,特別是不辭辛勞的現實精神,反映了先民對

7、現實苦難的深刻體驗,體現了先民的反抗精神及不屈的奮斗精神。2、塑造出一系列光輝的藝術形象,為各類文學作品提供素材。3、古代神話是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它的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強烈要求改變現實、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動曲折的情節(jié)、新奇夸張的手法,對后世文學的產生和發(fā)展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七、中國神話的文學精神及與希臘神話的比較:精神——1、體現了深重的憂患意識。先民對生存環(huán)境有警懼之情,人們正視現實災難,并通過鍥而不舍的

8、勞作和斗爭戰(zhàn)勝自然災難。神話特別強調不辭辛勞的現實精神,反映了先民對現實苦難的深刻體驗。2、具有明確的厚生愛民意識。重生意識還包括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延續(xù)的渴望,體現了人們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3、體現了先民們的反抗精神。生存環(huán)境的艱苦激發(fā)了先民不屈的奮斗精神。比較——1、中國神話歌頌勞動,贊美意志,表現強烈的正義力量和英勇的獻身精神;希臘神話歌頌冒險,贊美肉體,表現出濃厚的人生歡愉和粗獷的聲色之樂;2、中國神話之神多為理性所控制,強調

9、人的力量,重視人的社會性,表現出人類童年的早熟;希臘神話之神多為感情所支配,命運主宰一切,重視人的自然性,表現出人類童年的天真;3、中國神話將人神化,具有理性、嚴肅、溫柔敦厚的恬靜美;希臘神話將神人化,具有個性激情、驚心動魄的緊張美。八、《山海經》的神話學價值:《山海經》成書于戰(zhàn)國初年到漢代初年之間,實際上是一部具有民間原始宗教性質的書?!渡胶=洝肥俏覈糯4嫔裨捹Y料最多的著作。士卒的厭戰(zhàn)情緒,對歸家團聚的幸福憧憬,對前途未卜的擔憂,

10、整首詩把現實和詩人的想象、回憶結合在一起,極為細膩地抒寫了興奮、傷感、憂慮等心理活動?!而d羽》揭示出了繁重徭役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戰(zhàn)爭徭役詩,不僅寫戰(zhàn)爭和征夫士卒的痛苦,還有以戰(zhàn)爭、徭役為背景,寫夫妻離散的思婦哀歌?!恫狻穼懸粙D女思念遠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率真的表達了相思哀痛之情。《君子于役》也以思婦的口吻抒發(fā)了對役政的不滿,即景生情,因情寓意,表達了思婦無盡的哀思。6、周部族史詩——保存在大雅和頌中的祭祀詩,以祭祀、歌頌祖先為主,或敘

11、述部族發(fā)展歷史,或贊頌先王德業(yè)。祭祖頌歌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殷周時期的歷史圖景,以及人們敬天祭祖的宗教觀念,是特定歷史背景、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美學觀念的產物。四、《詩經》主要藝術成就:1、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对娊洝肥巧鐣畹恼鎸崒懻?,是作者情感的真實抒發(fā)。以廣泛的主題和題材,真實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2、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方法?!睹娦颉贩Q“風、雅、頌、賦、比、興為六藝”。賦——鋪陳直敘。比——比喻和比擬。興——托物其興,起著象征、聯

12、想、創(chuàng)造意境、烘托氣氛或協調韻律的作用。3、復沓的章法和以四言為主的句式。復沓的章法便于渲染氣氛,深化主題,增強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揪涫揭运难詾橹?,既有整齊美,又有參差錯落美。4、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動詞、形容詞、疊聲詞、雙聲詞、疊韻詞寫景狀物,擬形傳聲,準確生動。5、多種修辭手段的成功運用?!对娊洝分袑Ω鞣N修辭手法的運用已相當成熟。對偶使文字變化多姿,聲音和諧美妙,語句婉轉流暢??鋸埵垢挥诒憩F力和感染力,讓人感覺到更真切、更強烈、

13、更深刻的藝術效果。五、《詩經》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種禮儀場合的祭祀或典禮,為“禮”服務。“獻詩陳志”主要是臣獻于君,下獻于上,具有贊頌或諷諫作用?!百x詩言志”主要用于外交場合,言諸侯及一國之志,是表情達意,美化辭令的工具?!敖淘娒髦尽睆娬{《詩經》的教化作用。六、《詩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1、開創(chuàng)了現實主義精神與面向現實的傳統(tǒng).立足于社會現實生活,表現詩人對現實的強烈關注、充滿憂患意識和干預政治的熱情。詩人真實地記錄下了當時黑暗的社會

14、現實,表現了憂國憂民的情懷,進一步強化了反映現實的深度。2、開創(chuàng)了抒情詩傳統(tǒng)。作為第一部抒情詩集,使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对娊洝繁憩F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被后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3、風雅與文學革新屈原繼承了《詩經》中以個人為主體的抒情發(fā)憤之作,《離騷》及《九章》中憂憤深廣的作品,兼具了國風、二雅的傳統(tǒng)。后世詩人倡導用“風雅”精神來進行文學革新。4、比興的垂范?!对?/p>

15、經》所創(chuàng)立的比興手法,經后世發(fā)展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獨有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比興就成為一個固定詞匯,指詩歌的形象思維或有所寄托的藝術表現形式。《詩經》運用形象思維的比興塑造鮮明的藝術形象,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對我國詩歌發(fā)展有重大意義。比興的運用,形成了我國古代詩歌含蓄蘊藉、韻味無窮的藝術特點。5、《詩經》對我國后世詩歌體裁結構、語言藝術等方面影響深廣。曹操、陶淵明等人的四言詩創(chuàng)作直接繼承《詩經》的四言句式。后世箴、銘、誦、贊等文體的四方言句

16、和辭賦、駢文以四六句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詩經》?!蹲髠鳌返葦⑹律⑽囊?、散文發(fā)展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它導致了生產關系的變化,推動了社會的變革,兼并戰(zhàn)爭愈演愈烈,向統(tǒng)一的社會發(fā)展趨勢日趨明顯。2、上層建筑的變革。舊貴族的日益沒落;舊思想、舊傳統(tǒng)、舊制度的瓦解;官學下移;士階層的出現;社會新思潮發(fā)展及高漲;“百家爭鳴”,文化學術的空前繁榮。3、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受社會生活內容決定,開始由散文深刻反映不斷復雜深刻的社會生活

17、。二、散文的開端:甲骨卜辭是我國散文最早的源頭。甲骨卜辭記事簡單,不成系統(tǒng),不是文學作品。三、歷史散文的分類:編年體史書,如《春秋》《左傳》;國別體史書,如《國語》《戰(zhàn)國策》;專注一個人的言行,如《晏子春秋》。四、《尚書》簡介:1、《尚書》,即“上古之書”,是我國最早的成篇散文好人第一部散文集。先秦稱為《書》,漢代稱《尚書》,列為儒家經典,又稱《書經》2、從《尚書》中可以看到我國早期歷史散文的基本面貌。全書包括《虞書》《夏書》《商書》《

18、周書》,主要內容是記錄帝王或執(zhí)政大臣的誓辭、公告等3、《尚書》文字艱深、古奧難懂。是記言文之祖。都是單獨成篇,有完整的結構,對先秦歷史敘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響4、《盤庚》是《商書》的代表,是年代最早的文章、殷商的真實文獻。它是盤庚遷都時對其臣屬和民眾的演說辭,感情充沛,言辭生動。從表現手法看,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議論多用抒情方式,勸戒語言形象深刻,用了不少格言警句、譬喻,形象生動,說服力強。5、《牧誓》是武王在牧野宣布伐紂的誓師之辭

19、;《多士》是周公以王命向士發(fā)布的訓誥令;《無逸》是周公勸誡成王不要貪圖安逸。這些文章都是成型的記言散文,《無逸》較成熟,論點集中,條理清楚,語言明暢?!肚厥摹肥乔啬鹿ム嵄鴶『蟮淖坊谧载熤~,表達了一種沉重、悔慚的感情,藝術成就比較高?!额櫭穼⒊赏跖R終囑托,康王冊命而立的過程和場面,敘述井然有序?!督痣酚洈⒘顺赏跣抛嫸录芍芄?,天雷示警,成王打消疑慮的過程,情節(jié)離奇曲折。五、《春秋》簡介:1、《春秋》記事簡練、平實、含蓄,比《尚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