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所有的實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實驗1顯微鏡的使用顯微鏡的使用目的要求:1、識別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和作用2、初步學會規(guī)范操作顯微鏡3、嘗試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玻片標本。材料用具:顯微鏡、擦鏡紙、紗布、載玻片、蓋玻片1、方法步驟:1取鏡2放鏡3安裝目鏡與物鏡認識顯微鏡的構造1、認識顯微鏡的各部分名稱和作用。2、仔細觀察目鏡和物鏡的特點3、轉粗、細后觀察鏡筒位置變化4、轉動反光鏡,辨別兩面的區(qū)別5、觀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顯微鏡的使用:1、對光A轉粗升B轉轉換器低鏡對準通光

2、孔C轉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D左眼注視目鏡,轉動反光鏡知道看到一個明亮的視野1、安放裝片2、觀察A從側面注視物鏡2毫米處B左。緩緩上升C緩緩移動裝片,注意物象移動方向3、整理和存放A實驗結束后,先提升鏡筒,取下裝片。B用紗布將顯微鏡外表擦干凈如果目鏡和物鏡弄濕或弄臟,用擦鏡紙擦干凈C最低豎立D原處討論:1、顯微鏡構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的過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驟?3、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物象與裝片上的實物相比,在大

3、小、形狀等方面有什么不同?2、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目的要求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認識細胞的結構2、初步學會畫細胞的結構材料用具:顯微鏡、稀碘液、生理鹽水、清水、消毒牙簽,鑷子、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洋蔥方法步驟:根據(jù)下面提供的兩組實驗,分組(或自由選擇)進行操作。實驗結束后交流實驗結果和體會1、制作臨時裝片2、觀察細胞結構A觀察視野內參照圖找細胞及各部分結構B畫圖并標注名稱討論1、制作臨時裝片大致分為

4、哪幾個步驟?2、人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蔥表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是什么?比較他們的異同。3觀察草履蟲的生命活動觀察草履蟲的生命活動目的要求:通過觀察草履蟲對刺激的反應,認識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材料用具:草履蟲培養(yǎng)液,牛肉汁、食鹽、載玻片、吸管、放大鏡等方法步驟1、在潔凈的載玻片左側A處滴一滴草履蟲培養(yǎng)液,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蟲的活動2、在載玻片右側B處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劃通A、B形成連橋,用放大鏡觀察草履蟲的運動方向3、在牛肉汁外側邊緣放數(shù)粒食鹽

5、,用放大鏡觀察草履蟲的運動方向。討論:草履蟲怎樣運動?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草履蟲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4、觀察水綿觀察水綿目的要求:通過顯微鏡觀察水綿的結構材料用具: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標本瓶、滴管、水綿等方法步驟1、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夾住少量的水綿放在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2、將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注意觀察每一條水綿的形態(tài)。3、對照課本上

6、的圖片,一個水綿細胞的結構討論:1、水綿的生活環(huán)境是怎樣的?2、水綿的結構特點是怎樣的?3、影響實驗觀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5、觀察植物的蒸騰現(xiàn)象觀察植物的蒸騰現(xiàn)象目的要求1、觀察植物的蒸騰現(xiàn)象2、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材料用具:有分枝的植物,透明塑料袋,細線等方法步驟1、取一株生長健壯的綠色植物,選出三個枝葉相似的枝條,分別做以下處理:甲去掉全部葉片,乙去掉部分葉片,丙不做處理2、用三個不透氣的塑料袋分別罩上選出的枝條,用細線將袋口

7、扎緊3、將植株置于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塑料袋內的現(xiàn)象討論:1、各塑料袋內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2、為什么要對三個枝條做不同的處理?6、觀察葉片的結構觀察葉片的結構目的要求1、練習制作徒手切片2、認識葉片各部分的結構特點體型流線型:減小飛行阻力,降低飛行能耗;骨骼中空:減小體重,降低飛行能耗;氣囊結構:減小比重,降低飛行能耗;雙呼吸:加強供氧,提高飛行效率。11、觀察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觀察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目的要求

8、:觀察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知道動物學習行為的形成過程材料用具:饑餓的小動物,小木樁,細繩和食物方法步驟1、用細繩的一端拴一只饑餓的小動物的適當部位2、在教室外找一塊空地,將兩根木樁釘在地上,兩木樁之間相距3050厘米3、將細繩的另一端拴在木樁上,在地面的適當位置放一些食物,將細繩繞過第二根木樁使動物不能直接取到食物4、觀察動物的行為,并記錄動物怎樣解決問題及嘗試的次數(shù)5、過一段時間再重復這個實驗,觀察并記錄動物嘗試的次數(shù)有無變化。注意問

9、題:1、要離開適當?shù)木嚯x觀察,不要驚嚇動物2、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動物咬傷討論:1、實驗動物是怎樣取得食物的?(經過多次嘗試最終繞開第二根木樁而取得食物)2、重復試驗中動物取得食物的嘗試的次數(shù)有什么變化?(嘗試的次數(shù)減少)3、不同的動物學會繞道取食有快慢差別嗎?(有越是高等的動物嘗試的次數(shù)越少)12、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目的要求:1、初步學會使用高倍顯微鏡2、通過觀察細菌的永久裝片,知道細菌的形態(tài)特點。材料用具顯微鏡,細菌的永久裝

10、片方法步驟1、將細菌的永久裝片安裝在顯微鏡上,用低倍鏡觀察,2、移動裝片,將欲觀察的對象移到視野的中央3、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物鏡4、慢慢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5、仔細觀察各種形態(tài)的細菌,并繪出看到的細菌形態(tài)簡圖討論:1、使用高倍鏡觀察時,為什么要先在低倍鏡下找到觀察的對象?(主要是高倍鏡下能觀察的物體范圍較小,不易找到觀察目標,其次使用高倍物鏡尋找觀察對象容易壓破鏡頭)2、轉換高倍物鏡時,為什么要轉動轉換器而不是直接扳動物鏡?3、

11、你觀察的細菌形態(tài)有那幾種?13、觀察酵母菌和霉菌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目的要求1、認識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2、認識霉菌的形態(tài)材料用具:酵母菌培養(yǎng)液,長霉的橘子皮或饅頭片,培養(yǎng)皿,蓋玻片、載玻片、鑷子,滴管,吸水紙,碘液,解剖針,放大鏡,顯微鏡等1、觀察酵母菌A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菌培養(yǎng)液,均勻地涂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先用低倍鏡觀察,再換高倍鏡觀察,就可以看到一個個橢圓形的小細胞,細胞中有明顯的液泡,這就是酵母菌B在蓋玻片的一邊滴加一滴碘液

12、,從另一邊用吸水紙吸引,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色的細胞核2、觀察霉菌A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觀察培養(yǎng)皿中的橘子皮或饅頭片上的霉菌B可以用解剖針挑取一些菌絲,放到載玻片的水滴中,并小心仔細的鋪開,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絲的結構及孢子等討論:1、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有什么特點?試著畫一個酵母菌的形態(tài)圖。2、霉菌與酵母菌的形態(tài)有什么區(qū)別?14人體呼吸產生二氧化碳人體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目的要求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材料用具錐形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