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史詩的審美意識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略論苗族史詩的審美意識略論苗族史詩的審美意識內容提要:內容提要:我國苗族史詩內容豐富,規(guī)模宏大,形式多樣,比喻生動。雖說不同地域苗族居民的生活形態(tài)、心理素質不同,但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苗族與其他各民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因此苗族史詩呈現出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民族審美意識。本文試從圖騰美、力量美、審美個性等方面粗略地探討一下我國苗族史詩的審美意識。關鍵詞:關鍵詞:苗族;史詩;審美意識美與審美是人類文化的高級形態(tài)。審美意識,是人們

2、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美的領會,它來源于人們對生活實踐的體驗積淀及認識升華,并通過藝術創(chuàng)造和一定形式加以體現。人作為審美的主體,審美意識總是與一定的生產方式、生活環(huán)境及功利目的緊密相連的。這就使得處于特定生活形態(tài)和心理素質的苗族的審美意識及藝術創(chuàng)造,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而又在與其他民族的融合中呈現出異中有同和同中有異的性狀。“史詩,是在藝術發(fā)展的不發(fā)達階段上,由各民族先民在歌謠、神話、傳說、諺語等的基礎上集體創(chuàng)作和傳承的一種題材重大、主體嚴肅

3、、規(guī)模宏大,格調莊重的敘事體長詩,是文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體裁之一。”①史詩,作為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文體,在世界許多民族的文化史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苗族是我國南方人口較多,分布地域較廣的民族,因此有著自己獨特的史詩。苗族史詩是苗族文化的結晶,是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苗族史詩是形象化的歷史,是苗族的先民們通過史詩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審美意識。然而,在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中,苗族與其他各民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融合。苗族史詩是原始

4、苗族集體思維的結晶,是苗族一代又一代口頭流傳,不斷進行藝術加工,不斷完善的原始社會文學作品。在長期的、集體的口頭流傳創(chuàng)作之中,這種影響、滲透和融合就更加緊密,因而也就具有更多的共同審美意識。我國苗族史詩內容豐富,但“根據所反映的內容,史詩可分為兩大類:創(chuàng)世史詩和英雄史詩?!雹谀敲矗@些史詩反映出苗族什么樣的審美意識呢?只有進行分析才能更好地認識事物的特征。本文將從審美的角度切入,對苗族史詩的審美意識略作探討。一、一、苗族的圖騰美源于苗族

5、人民的審美理想苗族的圖騰美源于苗族人民的審美理想圖騰是族類千百年來發(fā)展的精神支柱,他們把一切物體都視為有人性,特別是與自己關系緊密的東西。他們將它視作自己的祖先,認為他們與自己的命運相關聯。由于有了圖騰,崇拜便應運而生。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現了對圖騰物的虔誠崇拜,并將他們的這種心態(tài)用一種可以傳授給子孫后代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他們的希望有所寄托,悲哀有所慰藉,再進一步使人們具有歷史感,還使人們加強相互之間的來往與融合,于是便形成了一種圍繞著

6、圖騰而產生的文化事象。這種人與動植物相結合、亦神亦人的藝術形象是一種圖騰藝術,寄托了人們的某種理想和愿望,表現了當時人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和特有的審美意識。在苗族史詩中反映苗族最原始的圖騰是楓樹,苗族把楓樹稱為“媽媽樹”,反映了苗族先民以楓樹為圖騰的歷史。他們確認楓樹與自己的祖先有著血脈相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它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

7、樣服從他的權力?!雹菡缑缱逶既祟愘橘胗诖笞匀坏哪_下,是因為它有無限的威力,不可制服的力量。而苗族人們一代又一代地歌唱英雄的故事,是因為苗族人民經過自己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奮斗,由弱到強,制服了動物,改造了自然,成為社會的主人。這些都與力量分不開。一個人有強健的體魄、非凡的力量,會給人一種安全感、可靠感,會給人一種健康之美、陽剛之美。原始社會人們想借助外部的力量來保衛(wèi)自身安全的可能性極少,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來迎接各種挑戰(zhàn)。因此,只有強

8、有力者才能適應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而軟弱無力的人很快就會被自然與社會拋棄。所以,力量就是生存,是權利。有力量就可以擁有一切。力量是一種美,強健有力的人,就是形象最美的人,英雄當然個個都是力量之神了。在《苗族古歌》與《苗族史詩》中,出現了眾多開天辟地的巨人英雄—神人。天剛生下來,象個白色的大撮箕,地剛生下來又“相迭在一起”,一個叫剖帕的巨人,“舉斧猛一砍,將天地分開”。剖帕劈開天地后,一個叫往吾的巨人,用一口天鍋,將天和地煮圓,但是天和地很小

9、,巨人把公和樣公、把婆和廖婆,“把天抽三抽,把地捏三捏”,天地就變大了。從此天和地分開,但是天和地相距太近,人們只能低頭坐著,一抬頭就要碰著腦殼,這怎么生活這樣一個叫府方的巨人,力大過人,把天頂起來。古歌是這樣敘述府方:“哪個是好漢來把天一頂來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來。府方老人家腳桿有九節(jié)手臂有八雙能吃九籮魚能吃九糟把嘴巴咬死馬腰桿硬象鋼,來把天一頂,來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來風才來回吹鳥才自由飛?!雹尢斓匦纬珊螅B(yǎng)優(yōu)來造山:

10、“高的壓它矮彎的拉它直。”修扭造河,耕公等開田地;火耐發(fā)明取火煮食,他的功績并不亞于漢族傳說中的隧人氏和希臘神話中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最后由姜央造雞、造狗、造牛,成為人類始祖。在這眾多的巨人中間,沒有主宰一切的“上帝”式的人物,巨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互助,他們各司其職,互相協作,共同完成了開天辟地的歷史使命。巨人群展示出來的巨人形象是粗獷的、豪放的,是建立在勞動創(chuàng)造的沃土上的,是一種壯美,一種夸張了的勞動創(chuàng)造的美。巨人群的勞動,體現出人

11、類的才能、智慧、品德、意志、情感等美的性質,是對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力量的贊美。這種“奉獻精神”在過去受到頌揚,在今天仍然受到頌揚,就是到了將來,它仍然作為一種崇高的美德存在于世間。在苗族先民看來,世上的一切都來自勞動的創(chuàng)造。各位英雄都加人其中,各顯神通,各盡其責,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勞動大軍。史詩中的勞動場面五光十色,艷麗奪目,體現了苗族先民們協同勞動之壯美。在《苗族古歌》與《苗族史詩》中看不到那種以十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歌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