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2,概述,痰飲病名,為張仲景首創(chuàng)?!督饏T》專篇論述飲病,有廣義、狹義之分。 1.命名: 漢晉唐時期,“痰”字與“淡”、“?!毕嗤?。指水液動蕩之貌。 宋·楊仁齋《直指方》以,粘稠濃濁——痰清 稀——飲,2.概念:泛指一切飲邪為患的疾病。 廣義痰飲是四飲(狹義痰飲、懸飲、溢飲、 支飲)的總稱。,,3,3.四
2、飲分類的依據(jù)有二:(1)飲邪停聚人體的部位(即飲停部位);(2)臨床表現(xiàn)的主要癥狀(即臨床主癥)。意義: 確立了病名診斷在雜病中的綱領(lǐng)地位; 有利于掌握痰飲病的辨證施治規(guī)律。,4.本篇賦予痰飲的含義: 病理產(chǎn)物 致病因素 飲病命名,4,原文分析,一、成因、脈證與分類 (一)成因與脈證 【原文】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3、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虛。脈偏弦者飲也。(12),5,【解析】夫病人飲水多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必暴喘滿——飲邪壅遏氣機,肺失宣降甚者則悸——水氣凌心→心悸微者短氣——氣機不暢,影響呼吸→短氣脈偏弦者飲也——飲邪偏注人體局部,單手脈弦而有力 為廣義痰飲病之主脈。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虛——
4、 從脈象上對寒與飲作以鑒別。,不可以辭害義特指痰飲?。íM義)病機,飲停部位:心下—胃脘部病機:脾運失司→飲邪停聚。,,,6,(二)四飲與主癥,【原文】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1)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后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dāng)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
5、,其形如腫,謂之支飲。(2),7,【解析】夫飲有四:言明廣義痰飲病分有四飲。,飲停部位 臨床主癥1.狹義痰飲:心下(胃)、腸 素盛今瘦—脾運不健,飲邪停聚, 飲食精微不得充養(yǎng)肌膚
6、 水走腸間,瀝瀝有聲 —飲邪流動聲2.懸 飲: (脅下)胸脅 咳唾—水飲射肺 累及肺肝。 引痛—
7、飲氣相擊,牽引疼痛3.溢 飲4.支 飲,8,飲停部位 臨床主癥1.狹義痰飲:2.懸 飲:3.溢 飲:四肢肌表 當(dāng)汗出而不汗出—提示當(dāng)用汗法 身體疼重 疼痛—營衛(wèi)不通
8、 重滯—水飲滲溢4.支 飲: (胸膈)胸肺 咳逆 倚 息— 飲邪阻礙 短氣不得臥— 肺氣宣降 其形如腫—肺合皮毛,水飲犯肺,,,9
9、,【原文】(13)(14)(略)【提示】 以上2條論述支飲輕證的脈癥。飲邪犯肺,屬支飲范疇,脈象不弦,僅見肺失宣降,呼吸短促,是指支飲的輕證而言。若見“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屬支飲病尚輕淺的表現(xiàn)。,10,(三)留飲與伏飲,【原文】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8)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9)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jié)痛。脈沉者,有留飲。(10)【
10、提示】 以上3條專論留飲分屬于四飲的脈癥。 留飲概念:(1)飲邪深痼于里,停留不去; (2)病程較長 (3)病勢較重 (4)一般藥物難以攻除之飲病。 故有“留而不去”之意,它分屬于四飲之中。,11,1.
11、 狹義痰飲的留飲—背寒冷如掌大—飲留部位:心下 【病機】 陽氣不能展布,影響督脈溫煦功能。2. 懸飲的留飲—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 —飲留部位:胸脅,與肝膽經(jīng)絡(luò)循行部位相關(guān) 【病機】咳嗽時,因振動其病所,使胸脅痛加 劇并牽引缺盆處痛。3. 支
12、飲的留飲—其人短氣而渴 —飲留部位:胸肺 【病機】肺氣不利則呼吸短氣; 氣不布津則口渴,且渴不欲飲。4. 溢飲的留飲—四肢歷節(jié)痛 —飲留部位:四肢肌膚、關(guān)節(jié) 【病機】經(jīng)脈閉阻,陽氣不通,12,脈沉者,有留飲—
13、—水飲在里的標(biāo)志望診:“色鮮明者,有留飲” ——首篇舉例,【原文】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fā)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11),【解析】本條論述伏飲發(fā)作前后的臨床表現(xiàn)。伏飲概念:具備留飲概念中強調(diào)的4個前提,由于飲邪久 伏于胸肺,有“潛伏不出”之意,又被外邪引 動誘發(fā),故屬支飲的一個類型。,13,滿喘咳吐—為平素常見之癥
14、,病情較輕。發(fā)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 —為發(fā)作時兼表證,咳喘加劇 【病機】外寒引動內(nèi)飲,病情反復(fù)發(fā)作其人振振身瞤劇—甚則身體震顫動搖不能自主必有伏飲 辨病與辨證結(jié)合 病機所在,,【臨床應(yīng)用】,14,二、治則,【原文】 病痰飲者,當(dāng)以溫藥和之。(15),【解析】當(dāng)以溫藥——道理有三:1.痰飲病的形成〖醫(yī)理〗 清
15、·鄒澍(潤安):“飲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調(diào)于肺,流行于三焦,濾于腎,出于皮毛,歸于膀胱” “水者,節(jié)制于肺,輸引于脾,敷布于腎,通調(diào)于三焦、膀胱”,15,〖病因〗內(nèi)因:脾運不健,或中陽素虛 外因 感受風(fēng)寒(冬季多發(fā)) 寒濕浸漬(冒雨、涉水、久坐濕地) 飲食勞倦(
16、食少飲多、思慮、勞倦)〖病機〗脾運失司 飲邪停聚 上不能輸精以養(yǎng)肺 流溢四處 波及五臟 下不能助腎以化水 三焦水道通調(diào)失職〖病情〗虛+邪 陽衰飲聚,本虛標(biāo)實,,,,,,,,16,2.飲邪
17、的病理特性: (1)飲為陰邪,輕則阻遏陽氣;重則傷人陽氣 (2)質(zhì)地清稀,停留人體局部 (3)病機要點責(zé)之于脾(胃) (4)飲邪“得溫則行,得寒則聚”。,3.溫藥的治療意義: (1)補胃陽—選用甘溫藥物,能補、能和、能緩。針對本虛 (脾腎)陽不化氣,可達到溫陽化飲之目的。 (2)燥脾土—選用苦溫藥物,能燥濕、能助陽化濕。針對脾濕飲盛,使之“得溫則行”。 (3)發(fā)越陽氣
18、,開腠理、通水道—選用辛溫藥物,能行、能散。即通過發(fā)汗、利水作用的一類藥物,可針對“標(biāo)實”,給飲邪以出路,達到行散水濕的目的。,17,和之——《說文》:“和,相應(yīng)也。”取其平和、調(diào)和之意。 不可專事溫補——以防礙邪; 不可過于剛燥——以免傷正。 當(dāng)在溫補之中,酌加行:行其氣也 溫 行 消:
19、消其飲也 補 水 開:開其陽也 助 蠲 導(dǎo):通導(dǎo)二便也 陽 飲,,【按語】 1.“溫藥和之”是痰飲病的治本大法。 2.對后世影響:病淺則溫脾,病深則溫腎
20、 飲制在脾、標(biāo)在肺、本在腎。,18,三、證治,(一)痰飲 1.飲停心下【原文】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16),【解析】心下有痰飲——飲停部位:心下(胃) 辨?。邯M義痰飲胸脅支滿——胸脅支撐脹滿感【病機】脾陽虛,飲停于胃目?!嬜柚薪梗尻柌簧?,濁陰不降小便不利——“方后注”: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21、 第17條原文:當(dāng)從小便去之 【病機】脾陽虛影響腎與膀胱的氣化功能,19,【方藥】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化飲第一方,為苓桂劑之祖方 茯苓——補利兼優(yōu) 桂枝——辛溫通陽 白術(shù)——健脾燥濕 甘草——和中益氣【功效】溫陽蠲飲,健脾利水 (溫脾陽以化飲),溫陽化飲,補土制水,,,【臨床應(yīng)用】,20,2.微飲短氣,【原文】
22、 夫短氣,有微飲,當(dāng)從小便去之,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方見腳氣中。(17),【解析】夫短氣——第12條所言:“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有微飲——指狹義痰飲輕證當(dāng)從小便去之,癥狀:小便不利治法:利小便法療效:小便得利,氣化功能恢復(fù),,21,同病異治:,,22,3.留飲欲去,【原文】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18),【解析】病者脈伏
23、——飲邪留結(jié)較深、較久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正氣未虛,有逐飲外出之力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指狹義痰飲的留飲未能盡去,新飲又生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當(dāng)因勢利導(dǎo),以絕病根 即《素問·至真要大論》:“結(jié)者散之,留者攻之”之義。,23,【方藥】甘遂半夏湯主之(注意煎煮法,此從《千金》記載) 甘遂大者三枚——攻逐水飲 同煮 半夏12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開結(jié)降逆逐飲↑ ——散
24、結(jié)降逆除留飲 芍藥五枚——甘酸緩中 同煮 甘草——調(diào)中、解毒 以防傷正 以上兩汁再加白蜜——合煮頓服,安全性大?!竟πА抗ブ鹚?,,24,【按語】 1.關(guān)于峻下逐水藥的實驗研究。 2.關(guān)于“十八反”的藥物認識。,25,4.腸間飲聚成實,【原文】 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29),【解析】腹?jié)M——狹義痰飲的留飲,飲邪內(nèi)結(jié)口舌干燥——(1)氣不化津,津不上承
25、 (2)飲熱互結(jié)于腸間此腸間有水氣——當(dāng)有“素盛今瘦”、“瀝瀝有聲”從方測癥:大便干燥,小便不利——飲無出路,26,【方藥】己椒藶黃丸主之 防己、椒目——辛散苦泄,導(dǎo)飲從小便而出 葶藶(熬)、大黃——攻堅決壅,逐水從大便而出【功效】前后分消,瀉熱逐飲,27,【按語】1.關(guān)于“方后注” (1)用蜜為丸如梧子大,以甘緩之性制其藥力之猛?!?2)服藥先從小量,始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
26、中有津液,為飲去病解之兆。 (3)若渴者,加芒硝半兩。是由飲熱互結(jié)于腸間,以致津不上承,此即《素問·至真要大論》:“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之謂。投咸寒軟堅的芒硝可破結(jié)。2.癥狀鑒別: (1)虛寒性腹?jié)M者——無口舌干燥 (2)實熱性腹?jié)M者——口舌干燥,但欲飲水 (3)痰飲病者——口舌干燥,不欲飲水或水入即吐,【臨床應(yīng)用】,28,5.痰飲冒眩,【原文】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25),【解析】心下有支飲
27、——心下停飲,胸脅支滿(目眩)其人 苦:痛苦,病癥為重 冒:如有物冒蔽 即頭昏目眩,苦不堪言 眩:視物旋轉(zhuǎn)【病機】脾虛飲泛,蒙蔽清陽,,,29,【方藥】澤瀉湯主之 澤瀉五兩——利水除飲,導(dǎo)濁陰下行 白術(shù)二兩——補脾制水,培土以化飲【功效】利水除飲,補脾制水,【臨床應(yīng)用】 多用于美尼爾氏綜合征(三聯(lián)癥:發(fā)作性眩暈、耳鳴、波動性聽力減退)、突發(fā)性耳聾屬水飲所致者及耳鳴、聽力下降者效佳。,30,6.下焦飲逆,
28、【原文】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31),【解析】假令瘦人 辨病:狹義痰飲者,“素盛今瘦” 辨體質(zhì):瘦人多火,“陽常有余” 臍下有悸——飲在下焦吐涎沫而癲?!d作“顛”解。《說文》:“顛,頂也”。頭位于 身體之頂部,故癲眩即頭目眩暈有顛倒之感。 【病機】水氣上逆《心典》:“瘦人不應(yīng)有水,而臍下悸,則水動于下矣;吐涎沫則水逆
29、于中矣;甚則癲眩,則水且犯于上矣?!?31,7.痰飲嘔吐,【原文】 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方見上。(41)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肚Ы稹吩疲盒“胂募榆蜍邷?。(28)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30),32,【提示】以上3條論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證治。【辨證要點】嘔吐而不渴或渴而嘔者,心下痞、眩悸者。【病因病機】脾陽
30、不運,飲盛陽弱,或飲阻陽郁?!痉剿帯啃“胂臏 “胂呐c生姜相伍和胃,降逆止嘔之效尤佳 ——被后世譽為止嘔之祖方 小半夏(加)茯苓湯 加用茯苓導(dǎo)水下行,取其蠲飲降逆之力勝于上方?!竟πА亢臀钢箛I,散飲降逆(小半夏湯) 和胃止嘔,蠲飲降逆(小半夏加茯苓湯),33,【按語】,1.聯(lián)系《金匱·嘔吐噦下利病》篇第2條、第38條原文,說明小半夏加茯苓湯既可用于狹義痰飲,又可用于支
31、飲?! ?.小半夏湯為“嘔家之圣方”、“祖方”,已被歷代相傳,故兩方適用于飲停心下,脾陽不運,肺失宣降所致痰飲嘔吐者。,34,(二)懸飲,【原文】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nèi)痛。(21)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22),【解析】脈沉而弦者——水飲內(nèi)結(jié)懸飲內(nèi)痛—— 飲停部位:胸脅(脅下) 主癥:胸痛,或胸脅牽引痛 (當(dāng)聯(lián)系本篇(2)(9)(32)(33)條及《傷寒論》有關(guān)條文) 病機
32、:飲阻肝、肺和三焦氣機。,35,補出: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癥。辨證要點: 表解里未和見痞滿堅實 懸飲日久,正氣未虛,耐受峻藥猛攻。,【方藥】十棗湯主之——峻下逐水藥 甘遂、大戟、芫花等分,棗湯送服藥末?!痉梅椒ā俊 ?.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 2.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 ?.得快下后,糜粥自養(yǎng)。,【臨床應(yīng)用】 1.懸飲輕證、實證(滲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 2.支飲久嗽實證。,
33、36,(三)溢飲,【原文】 病溢飲者,當(dāng)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23),【解析】病溢飲者 飲停部位:四肢肌膚 主癥:身體疼重,不汗出等 病機:肺氣失宣,脾陽不運,水飲滲溢四肢肌表。當(dāng)發(fā)其汗——因勢利導(dǎo),37,同病異治:,大青龍湯與小青龍湯方證比較,,方名,38,【臨床應(yīng)用】 1.辨證要點:大青龍湯證壯熱無汗,煩躁而喘。主治熱病、雜病之無汗、熱重、腫重者?! ?.小青龍湯既治溢飲,又治
34、支飲,謂“異病同治”。,39,(四)支飲,1.主方【原文】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方見上。(35),【解析】咳逆倚息不得臥——支飲主癥小青龍湯主之——支飲主方【病機】外寒引動內(nèi)飲,飲邪郁肺,40,支飲病案舉例,一變氣逆上沖——苓桂甘味湯:平?jīng)_降逆,溫陽化飲(36)二變反更喘滿——苓甘五味姜辛湯 ——散寒蠲飲,止咳泄?jié)M(3
35、7)三變眩暈嘔吐——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 —— 溫陽散寒,祛飲降逆(38)四變身形浮腫——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 ——溫陽散寒,利肺滌飲(39)五變胃熱上沖——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黃湯
36、 —— 溫脾蠲飲,清泄胃熱(40),41,2.支飲不得息【原文】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肺癰中。(27),【解析】支飲不得息——主癥 可見呼吸困難,張口抬肩,口吐清涎, 咽干不欲飲,脈滑數(shù)。 【病機】支飲阻肺,氣機不利,42,【方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子(熬) ——瀉肺逐飲 大棗——(1)安中扶正 (2)緩解葶藶子峻猛之性,以防傷正之
37、弊?!竟πА繛a肺逐飲,【按語】 1.本方既治支飲,又治肺癰初期及肺壅證 屬異病同治之例?! ?.臨床應(yīng)用指征: (1)表證已解 (2) 邪實氣閉 (3)形證俱實(正氣未傷)【臨床應(yīng)用】,43,3.支飲腹?jié)M,【原文】 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2
38、6)【校勘】 非“胸滿”,是“腹?jié)M” ——因肺合大腸,【提示】從方測證 (癥)——飲熱郁肺,腑氣不通 兼見大便秘結(jié),44,小承氣湯、厚樸三物湯、厚樸大黃湯三方證比較,45,4.支飲重證,【原文】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dāng)?shù)十日,醫(y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fù)發(fā),復(fù)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24),46,【解析】膈間支飲——辨?。猴嬐P胤?/p>
39、之支飲其人喘滿——辨證(聞診)肺失宣降心下痞堅——(問診)飲停氣阻面色黧黑——(望診)黑而晦暗?! ∫蛑э嬀貌挥瑺I衛(wèi)運行不利。其脈沉緊——(切診)寒飲內(nèi)結(jié)得之?dāng)?shù)十日——病程:較長,正氣易虛醫(yī)吐下之不愈——治療史:誤用吐下,心肺氣弱辨證:虛者——指心下虛軟 實者——指心下痞堅結(jié)實。,47,【病機】氣虛與飲熱互結(jié)心下,成實或尚未結(jié)實。【方藥】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 木防己——利水消飲 一苦一辛
40、桂 枝——通陽化氣 降逆通陽利水 石 膏——其性沉降辛涼 清解郁熱而不傷陰;又能降逆定喘 人 參——益氣補虛【功效】補虛清熱,通陽利水,,48,實者三日復(fù)發(fā),復(fù)與不愈者 ——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病機】飲停氣阻,堅結(jié)成實【方藥】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原方去石膏之辛涼——飲盛熱輕 茯 苓——導(dǎo)水下行 芒 硝——軟堅破結(jié)【功效】行水散結(jié),消堅補虛,49,小 結(jié),
41、1.痰飲病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2.痰飲病分類與命名(依據(jù))。3.痰飲病總的治療原則。4.四飲證治。5.廣義痰飲病的治法歸類。,50,5.廣義痰飲病的治法歸類 (1)溫陽化飲法:脾腎陽虛,當(dāng)分輕重。 ?、佥p者——澤瀉湯:利水補脾; ?、谥卣摺吖鹦g(shù)甘湯:溫陽蠲飲,健脾利水?! 、巯陆癸嬆孀C——五苓散:化氣利水?! 、茱嫹e胃脘——小半夏湯:溫胃散飲; ?、蒿嬓拜^甚,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導(dǎo)飲下行?! ?/p>
42、?、弈I陽虛,氣化不行者——腎氣丸:溫腎蠲飲 化氣利水?!。?)表里雙解法: ?、賰?nèi)飲外寒的支飲、溢飲——小青龍湯:化飲解表。 ?、谕夂畠?nèi)飲兼郁熱的溢飲——大青龍湯:發(fā)汗清熱除飲。,51,(3)疏導(dǎo)腸胃法: ?、侏M義痰飲停聚成實者——己椒藶黃丸:前后分消,攻堅逐飲。 ?、谥э嫺?jié)M者—
43、—厚樸大黃湯:疏導(dǎo)腸胃,蕩滌實邪。(4)瀉水逐飲法: ?、僦э嫴坏孟⒄摺闼灤髼棡a肺湯:瀉肺逐飲。 ?、讵M義痰飲之留飲欲去者——甘遂半夏湯:急則治標(biāo),因勢利導(dǎo)?! 、坌孛{積飲,屬懸飲 攻下逐飲 支飲久咳、邪盛正實者 祛飲止咳(5)扶正祛飲法:支飲痞堅,虛實錯雜證 ?、偬撜摺痉兰簻貉a虛清熱,通陽利水; ?、趯嵳摺?/p>
44、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行水散結(jié) 消堅補虛。,十棗湯:,,52,【習(xí)題】 1.名詞術(shù)語解釋: 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伏飲、微飲、 肺飲、素盛今瘦、瀝瀝有聲、咳逆倚息、懸飲內(nèi)痛、 苦冒眩、面色黧黑、脈偏弦 2.試述痰飲病分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