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靜脈留置針,,一 概念和組成,靜脈套管針又稱為靜脈留置針.它是由不銹鋼的芯;軟的外套管及塑料針座組成。穿刺時將外套管和針芯一起刺入血管中、當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進行輸液的一種輸液工具。,小夾子,,,,,,針柄,針尖,肝素帽,白色隔離塞,延長管,,導管,,留置針基本組成,小夾子,二 留置針的種類,開放式留置針密閉式留置針安全型留置針防逆流留置針,開放式留置針,在臨床使用時相比其他型號留置針提
2、供較大輸液量,但不能完全有效避免血液外溢的傳統(tǒng)的留置針,密閉式留置針,能在使用過程中,有效避免血液外溢而造成血液污染的整體式留置針。 直型 Y型,安全留置針,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達到防針尖刺傷、避免血液污染、既防針刺傷又防血液污染的安全型留置針,防逆流留置針,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防止血液逆流,減低血液污染的危險,達到正壓封管效果,減輕工作量的先進的留置針,靜脈留置針
3、參數(shù)與適應范圍,,,,,,,,,,,,,,,,,流速,應用,19~25ml/min,小兒/脆小血管,33~36ml/min,輸液,55~65ml/min,輸血,76~105ml/min,手術室/急診,頭皮針,5#,7#,9#,12#,規(guī)格,24G,22G,20G,18G,,,,,,,,,,,,,,,,,顏色,,,,,三 靜脈留置針的優(yōu)點,操作簡單,減輕患者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護血管,減少液體外滲,同時保證合理用藥時間,為輸血和
4、輸液提供方便 保留了一條開放的靜脈通路,便于搶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 適合于長期輸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無自主意識的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可隨時打開靜脈通道及早用藥,提高搶救成功率,四 靜脈留置針的操作,針外套管,操作者左手繃緊皮膚,根據(jù)患者病情、治療、年齡及血管情況的需要分別選擇18 G~24 G等型號,選擇粗、直、血流量豐富、有彈性、無靜脈竇且遠離關節(jié)、活動方便、易于固定的血管,對能下床活動患者不宜選用下肢靜
5、脈。協(xié)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在穿刺點上方10~15 cm處扎止血帶,以進針點為中心,皮膚常規(guī)消毒,直徑為6~8 cm,穿刺前檢查好留置針,嚴格無菌操作,松動留置,,右手拇指、示指持留置針柄與皮膚呈15°~30°角進針,直刺靜脈,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后退針芯1~2 mm至外套管內,再將外套管緩慢送入血管內,松開止血帶,拔出針芯,穿刺成功后,將透明的無菌貼膜固定在穿刺部位,使留置針固定更牢固。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及時溝
6、通轉移患者注意力。將輸液器一端與肝素帽連接,根據(jù)患者病情調節(jié)滴速,觀察局部有無滲漏,輸液是否通暢。,五 常見并發(fā)癥及預防,1、皮下血腫: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練、技術掌握不好、操之過急、動作不穩(wěn)等,往往容易使置管針穿過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腫。因此,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穿刺技術,穿刺時動作應輕、巧、穩(wěn)、準。根據(jù)不同的血管情況把握好進針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減少皮下血腫的發(fā)生。2、液體滲漏:血管選擇不當、進針角度過小、固定不牢、
7、病人躁動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進入血管內或血管壁接觸面積過大等原因均可導致液體外漏。護理人員除加強訓練外,應妥善固定導管,囑病人避免留置針肢體過度活動,,,必要時可適當約束肢體;囑病人保持輸液肢體與心臟平齊或抬高,同時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過緊,避免影響局部血液回流。并加強穿刺部位的觀察及護理;合理選擇血管,盡量選擇較粗,彈性較好的血管,避免在靠近神經(jīng)、韌帶關節(jié)的手腕和手背肘窩部位的血管輸液,不用末梢循環(huán)差的血管;避免在患側肢體上進行穿刺;
8、嚴格掌握輸液速度和方法,對于血管刺激性強的藥物,如“氯化鉀”、血管活性藥物等,輸液速度要慢;如輸入粘稠度較大的藥物,如20%甘露醇、脂肪乳等,輸入前后均要用生理鹽水沖管,一般液體輸液速度可稍快。,,3、導管堵塞:造成導管堵塞的原因較為復雜,通常與靜脈高營養(yǎng)輸液或導管沖洗不徹底、管液種類量及推注速度選擇不當以及病人的凝血機制異常等有關。因此,在靜脈營養(yǎng)輸液后應徹底沖洗管道,每次輸液畢要正確封管,需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封管液及用量。
9、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過快,有研究說明,緩慢推注堵管率明顯低于快速推注。因此,在輸液過程中導管堵塞是常困擾護士和病人的主要問題。,,4、靜脈炎:常見癥狀為穿刺部位血管紅、腫、熱、痛,觸診時靜脈如繩索般硬、滾、滑、無彈性,嚴重者局部針眼擠出膿性分泌物,并可伴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護理人員應注意各操作環(huán)節(jié)的嚴格無菌,選擇靜脈盡量從遠端開始,力爭一次穿刺成功。輸注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前后應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以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發(fā)現(xiàn)靜脈炎患者應立即
10、拔管,囑患者抬高患肢,以促進靜脈血回流緩解癥狀。同時在腫脹部位用硫酸鎂或土豆片濕敷20min/次,4次/天效果較好。,,5、靜脈血栓的形成:靜脈血栓多見于血流緩慢的靜脈內。根據(jù)報道,久病臥床病人發(fā)生在下肢靜脈的血栓比上肢靜脈的血栓多3倍。另外,反復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針進行靜脈穿刺的血管壁損傷,也是血栓形成的促發(fā)因素。為防止靜脈血栓形成,對長期臥床的病人應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能過長,常規(guī)留置時間為5天。,六 封
11、管液的配置及使用方法,1、肝素鹽水封管法:生理鹽水250ml+1.25萬單位肝素(1支)。配置1:50肝素液,輸液完畢后用注射器取5ml肝素液從肝素帽處緩慢注入正壓封管,當藥液剩余1ml左右時,邊推注邊夾閉留置針活塞,抗凝時間12h。應用肝素液封管時,應嚴格掌握劑量,肝素稀釋溶液24小時更換,超過24小時嚴禁使用。有出血傾向者嚴禁使用肝素液封管。,,2、生理鹽水封管法:用注射器抽取10~20ml 生理鹽水,從肝素帽處緩慢正壓注入,
12、可維持6-8小時,因生理鹽水能維持細胞外液容量和滲透壓與體內鈉水平衡及血液循環(huán)密切相關,將生理鹽水充于留置針內,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且無需配置,方法簡單。尤其適用于有出血傾向、凝血機制障礙和肝腎功能不全等不宜應用肝素液封管的病人。,,3、已封管留置針的啟用:常規(guī)消毒肝素帽,以生理鹽水10ml沖管,速度不能太慢,當遇阻力時,應給予拔管,不能強行沖擊,以免引起栓塞。沖管通暢后,將連接輸液裝置的頭皮針刺入肝素帽即可。,七 留置時間,在使用留置針
13、的護理中,其留置時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留置時間過長,可使病人發(fā)生局部并發(fā)癥的危險性增加,留置時間過短,則增加病人的藥費及多次穿刺帶來的痛苦。留置針留置時間一般為3~5天,但臨床有報道,留置時間最長為27天。平均留置天為8~9天,病人靜脈炎通常發(fā)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為零,5天應作為常規(guī)留置時間。,八 靜脈留置針留置期間的護理,1、在行留置針前應對患者和家屬說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14、。2及時更換無菌敷料,若滲血不止給予拔管,局部按壓、3操作技術要熟練,使用套管針進行輸液時,穿刺前檢查好套管針,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4、留置套管針應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穿刺時應選擇較粗的血管,避免選擇靠近神經(jīng)、韌帶、關節(jié)、硬化、受傷、感染的靜脈。5、套管針在血管內留置時間一般以3~5天為宜,太長可導致套管針機械損傷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應。對于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應充分稀釋,同時有計劃地更換注射部位,保護
15、血管。,,6、使用靜脈留置針連接輸液器或輸血器務必壓住針前端,以防止靜脈因吸氣產(chǎn)生負壓引起氣栓,也可避免將管帶出靜脈。7、凡留置套管針的患者應加強巡視,進行床頭交接班,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膚,更換無菌貼膜,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觸痛等現(xiàn)象,注意沿靜脈走向有無靜脈炎的發(fā)生。注意觀察患者體溫有無變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如有異常疼痛及時拔管。,,8、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肢體應妥善固定,盡量減少肢體的活動,避免被水沾濕。如需要洗臉
16、或洗澡時應用塑料紙將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動的患者,靜脈留置針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導管。9、每次輸液前先抽回血,再用無菌的生理鹽水沖洗導管。如無回血,沖洗有阻力時,應考慮留置針導管堵管,此時應拔出靜脈留置針,切記不能用注射器使勁推注,以免將凝固的血栓推進血管,造成栓塞。 10、告知患者不輸液時盡量避免肢體下垂姿勢,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血管。,幾類特殊靜脈穿刺,◆脫水及休克患者 休克及嚴重脫水致血液
17、濃縮,循環(huán)障礙血管彈性降低,雖然肉眼可見靜脈血管,但穿刺卻很困難。靜脈穿刺前須經(jīng)充分壓迫局部給予熱敷,以改善血管內充血程度,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緩慢進針法。進針后,先使針頭向上挑起沿血管走行緩慢由淺至深進入管腔,見有回血,即可緩慢注射少量液體,此時不宜放松壓迫,待管腔隨著注入的液體而稍擴大后,針頭沿靜脈的方向刺入所需深度,送內套管后妥善固定。,,◆長期多病消瘦患者 長期多病消瘦患者,靜脈注射次數(shù)多,血管壁脆弱,彈性差,肌肉松
18、弛皮下活動度大,靜脈穿刺時要繃緊皮膚,壓迫穿刺點兩端,抓住血管的活動去向,以助針鋒準確刺入血管?!舾∧[患者 全身及肢體浮腫患者,肉眼多不能明視靜脈,較難進行穿刺,可采用注射前指壓靜脈法,在穿刺點上端約5cm處束緊,拇指順血管方向向前推壓,使組織間隙的水腫液排開,靜脈即可顯露,進行穿刺。,,◆肥胖患者 多見于營養(yǎng)過剩的肥胖者,皮下脂肪組織豐滿,血管較深,雖加壓迫也難顯露,但血管彈性好,活動度小,可采用探索法,按解剖部位,循
19、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觸到彈性,右手持針朝此方向探索進行,即可穿刺成功?!魦胗變河捎谏硖攸c 頭皮靜脈血管顯露較好,多行頭皮靜脈穿刺,多選擇較明顯的額前靜脈或顳淺靜脈,穿刺時患兒頭部稍墊高,助手固定頭部,穿刺者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角度與頭皮平行。穿刺寧淺勿深,稍深即可刺破血管對側管壁而失敗針對刺入后自覺前面無阻礙而有空虛感時送套管,可稍抽回血或注入少量液體,如無隆起,即可固定輸液,,謝謝,,,,,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