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肌肉拉伸技術,內容,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軟組織牽伸基礎第三節(jié) 上肢肌肉牽伸技術第四節(jié) 下肢牽伸技術與程序第五節(jié) 脊柱牽伸技術,第一節(jié) 概述,返回,一 定義與分類,牽伸技術(Stretching) 運用外力(人工或機械/電動設備)牽伸短縮或攣縮組織并使其延長,作輕微超過組織阻力和關節(jié)活動范圍內的運動。目的 重新獲得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伸展性、降低肌張力,改善或恢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返回,2.分

2、類 ①根據牽拉力量的來源: 手法牽伸 機械(電動)牽伸 自我牽伸 ②根據牽伸力量來源和參與程度:被動牽伸 主動牽伸神經肌肉抑制技術,返回,二、肌肉牽伸作用,1.增加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2.防止組織發(fā)生不可逆性攣縮3.調節(jié)肌張力4.阻斷惡性循環(huán)、緩解疼痛5.提高肌肉的興奮性,返回,三、肌肉牽伸程序,1.康復評估2.選擇牽伸方法3.向患者解釋牽伸目的和步驟4.牽伸技術參數設置及其調節(jié) ⑴患者體位

3、 ⑵治療師位置和規(guī)范術語 ⑶牽伸方向 ⑷牽伸強度 ⑸牽伸時間 ⑹牽伸療程 ⑺治療反應,返回,三、肌肉牽伸程序,4.牽伸技術參數設置及其調節(jié)⑴患者體位 一般選擇臥位、坐位和站立位(根據不同牽伸方法選擇)⑵治療師位置和規(guī)范術語 根據牽伸部位需要及時調整⑶牽伸方向 牽伸力量的方向應與肌肉緊張或攣縮的方向相反⑷牽伸強度 低強度長時間的持續(xù)牽伸效果優(yōu)于高強度短時間的牽伸,返回

4、,三、肌肉牽伸程序,4.牽伸技術參數設置及其調節(jié)⑸牽伸時間 被動牽伸持續(xù)時間為每次10 ~ 15s,也可達30~60 每次之間要休息30s左右;機械性牽伸每次15 ~ 20min⑹牽伸療程 10次為一個療程,一般3 ~ 5個療程⑺治療反應 在康復過程中需對患者進行定期評估,根據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制定合理的參數,返回,四、肌肉牽伸種類與方法,㈠被動牽伸1.手法牽伸 最常用的牽伸技術2.機械牽伸 牽伸時間至少持續(xù)20mi

5、n3.自我牽伸 又稱主動牽伸,返回,四、肌肉牽伸種類與方法,㈡主動抑制 有意識的自主控制1.收縮—放松 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無痛狀態(tài)下完成應用舉例:踝跖屈肌牽張,返回,四、肌肉牽伸種類與方法,㈡主動抑制2. 收縮—放松—收縮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同“收縮—放松”技術應用舉例:踝跖屈肌緊張,返回,四、肌肉牽伸種類與方法,㈡主動抑制3.拮抗肌收縮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避免施加太大的阻力應用舉例:踝跖屈疼痛、緊張

6、,返回,四、肌肉牽伸種類與方法,㈡主動抑制4.附屬牽伸方法 ⑴熱療 蠟療、熱敷、超聲波⑵按摩 ⑶關節(jié)松動術 ⑷肢具 增加ROM,返回,五 、 臨床應用,1.適應證2.禁忌證3.注意事項⑴牽伸前必須先進行康復評估 ⑵避免過度牽伸 ⑶避免牽伸水腫組織⑷避免過度牽伸肌力較弱的肌肉⑸避免牽伸中擠壓關節(jié)⑹患者必須積極配合治療,第二節(jié) 軟組織牽伸基礎,返回,一、骨骼肌生理學,骨骼肌約占人體體重的40%;收縮

7、是骨骼肌最重要的生理特性;肌纖維屬永久性細胞,不能再生,一旦遭受破壞則成為永久性缺失。,返回,二、骨骼肌收縮力學分析,影響骨骼肌收縮力學因素主要有三個:前負荷后負荷肌肉內部功能狀態(tài)的改變,返回,二、骨骼肌收縮力學分析,⒈前負荷 在肌肉收縮前處于某種被拉長狀態(tài)下所加載的負荷,稱為前負荷這種被拉長狀態(tài)的長度稱為初長度前負荷反應長度對張力的影響肌肉在最適前負荷和最適初長度產生最大的張力,返回,二 、 骨骼肌收縮力學分析,⒉后

8、負荷 肌肉開始收縮時才能遇到的負荷或阻力稱后負荷其不增加肌肉初長度,但能阻礙收縮時肌肉的縮短肌肉所產生的張力與收縮速度二者呈反比關系,返回,二 、 骨骼肌收縮力學分析,⒊肌肉收縮能力的改變對肌肉收縮的影響 各種理化及生物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肌肉中能源物質缺乏,機械性創(chuàng)傷和生物感染都可能降低肌肉收縮的效果鈣離子、咖啡因、腎上腺素等體液因素以及運動鍛煉則提高肌肉的收縮效果,返回,二、骨骼肌收縮力學分析,4.軟組織對牽伸的反應和

9、影響因素(1)軟組織(2)肌腱與周圍組織的結構 (3)肌肉(4)肌梭 屬于本體感受器(5)關節(jié)活動度 指身體某部位或結構運動或被運動到既定運動范圍的能力,即功能性活動范圍(ROM),返回,三 、骨骼肌的收縮方式,1.等張收縮 肌肉收縮時,肌張力基本不變,但肌長度發(fā)生變化,產生關節(jié)運動。又稱動態(tài)收縮。根據等張收縮時肌纖維長度改變不同,分為向心性收縮和離心性收縮。,返回,三、骨骼肌的收縮方式,1.等張收縮 向心性收縮

10、 如屈肘時的肱二頭肌收縮、伸膝時的股四頭肌收縮。離心性收縮 如負重屈肘后緩慢放松時的肱二頭肌收縮,下蹲時的股四頭肌收縮。,返回,三、骨骼肌的收縮方式,2.等長收縮 肌肉收縮時,肌肉的起止點之間的距離無變化,其肌纖維長度基本不變,亦不發(fā)生關節(jié)運動,但肌張力明顯增高。又稱等長靜態(tài)收縮。如半蹲位時的股四頭肌收縮;手握啞鈴做伸屈肘活動進行的鍛煉。,返回,四、軟組織攣縮及其類型,攣縮定義: 肌腱裝置和通過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適應

11、性短縮,導致被動或主動牽伸明顯的抵抗和限制ROM。如肘屈曲攣縮;髖內收肌攣縮。,返回,四、軟組織攣縮及其類型,㈠攣縮常見的原因由于疾病使身體某部位長期制動;坐位工作和生活習慣;姿勢異常和肌肉失衡;骨骼肌和神經肌肉的受損;組織創(chuàng)傷所導致的炎癥和疼痛;先天或后天畸形。,返回,四、軟組織攣縮及其類型,㈡攣縮分類 肌靜力性攣縮 瘢痕粘連纖維性粘連 不可逆性攣縮假性肌靜力性攣縮,第三節(jié) 上肢肌肉牽伸技術,返回,一

12、、肩部肌肉,㈠徒手被動牽伸1.肩部前屈 牽伸肌群:肩關節(jié)后伸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肩關節(jié)前屈的活動范圍?;颊唧w位:仰臥位,上肢前屈,屈肘,前臂及手放松。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從內側握住肘關節(jié)/肱骨遠端的后方,下方手放在肩胛骨腋緣固定肩胛骨。,返回,一、肩部肌肉,1.肩部前屈 牽伸手法:上方手將肱骨被動前屈到最大范罔,以拉長肩后伸肌群。牽拉大圓肌,或者固定胸椎或骨盆上部以牽拉背闊肌。上方的手將移動患者肱

13、骨被動前屈至肩完全屈曲的最大范圍,以牽拉肩關節(jié)后伸肌群。,肩后伸肌群牽伸,肩前屈肌群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2.肩部后伸牽伸肌群:肩關節(jié)前屈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肩關節(jié)后伸的活動范圍?;颊唧w位:俯臥位,上肢放在體側,前臂及手放松。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放在肩胛骨上固定肩胛骨,下方手從掌側握住肘關節(jié)。肩部后伸牽伸手法:下方的手從掌側托起肱骨遠端,將肱骨被動后伸至最大范圍,以拉長肩前屈肌群,注意固定好肩胛骨后部并

14、防止代償運動。,返回,一、肩部肌肉,3.肩部外展牽伸肌群:肩內收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動范圍。患者體位:仰臥位:肩外展,屈肘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側,上方手托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返回,一、肩部肌肉,肩部外展牽伸手法:上方手托住肱骨遠端,將肱骨被動外展至最大范圍,以牽伸肩內收肌群。下方手固定肩胛骨的腋側緣,移動患者肱骨被動外展至肩完全外展的最大范圍,以牽拉肩內收肌群。,肩內收肌群牽伸,肩外旋肌群

15、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4.肩部的內旋牽伸肌群:肩外旋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肩內旋活動度?;颊唧w位:仰臥位,外展患者肩關節(jié)至一舒服的位置(起始的30°或45°)或肩關節(jié)穩(wěn)定在外展90°、屈肘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的足,站在牽伸一側。內側手握住肱骨遠端,外側手握住前臂遠端。肩部的內旋牽伸手法:內側手固定肱骨遠端,外側手移動前臂使肩關節(jié)內旋,將前臂向床面被動運動至最大范圍,充分拉長肩關

16、節(jié)外旋肌群。,返回,一、肩部肌肉,5.肩關節(jié)外旋牽伸肌群:肩內旋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肩關節(jié)外旋(以牽拉肩內旋肌)。患者體位:仰臥位,外展患者肩關節(jié)至一舒服的位置(30°~45°),如果肩關節(jié)穩(wěn)定則外展至90°、屈肘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的一側,外側手握住肱骨遠端,內側手握住前臂遠端。,返回,一、肩部肌肉,肩關節(jié)外旋牽伸手法:內側手移動前臂使肩關節(jié)外旋,將前臂向床面被動運動至最

17、大范圍,充分拉長肩關節(jié)內旋肌群。注意:當牽拉肩內、外旋肌肉時,施加的牽拉力通過肘關節(jié)達到肩關節(jié),必須確保肘關節(jié)穩(wěn)定、無痛和較低的牽拉強度,尤其是骨質疏松的患者要特別當心。,肩內旋肌群牽伸,返回,一 、肩部肌肉,6.肩關節(jié)水平外展 牽伸肌群:胸肌。牽伸目的:增加肩水平外展活動度(以牽拉胸?。??;颊唧w位;仰臥位,患側肩部需位于床沿,肩關節(jié)外展60°~90 ° 。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內側手握住肱骨遠

18、端,外側手握住前臂遠端掌側。,返回,一、肩部肌肉,牽伸手法:雙手將移動患者上肢向地面方向被動運動肩關節(jié)完全水平外展至最大范圍,以牽伸肩關節(jié)水平內收肌—胸肌。胸肌的牽伸也可以在坐位下進行,患者雙手5指交叉放在頭后部,治療者位于患者身后,雙手分別握住肘關節(jié)并被動向后運動水平外展,同時讓患者配合作深吸氣后呼氣的運動。,,肩水平內收肌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7.增加肩胛骨的活動牽伸肌群:提肩胛肌。患者體位:坐在椅上,頭轉向非牽伸側,稍向前

19、屈,直至頸部后外側有酸脹感。牽伸側上肢外展,屈肘,手放在頭后部。治療師位置:站在患者身后牽伸側,外側手從前面托住上臂遠端,內側手放在牽伸側頸肩部變界處。牽伸手法:外側手向上抬,內側手向下壓,同時,讓患者深吸氣后深呼氣,以牽伸提肩胛肌。,返回,一、肩部肌肉,㈡自我牽伸定義 自我牽伸是患者在通過治療師的講后,在治療者的指導下,獨自完成的一種牽伸技術1.長軸牽伸2.分離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3.增加肩前屈活動范圍 當上肢前

20、屈不到90°時,可側坐在桌旁。牽伸側上肢放在桌上,伸肘,前臂旋前,非牽伸側手放在上臂上面,身體向前方及桌子方向傾斜,以牽伸肩后伸肌群。,肩后伸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4.增加肩后伸活動范圍 患者背對桌子而坐。牽伸側上肢后伸,手放在桌上,肘、非牽伸側手放在肩部以固定肩關節(jié),身體向前并向下運動,以牽伸肩前屈肌群。,肩前屈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5.增加肩外展活動范圍 當上肢外展不到90°時,可

21、坐在桌旁。牽伸側上肢放在桌上,伸肘,前臂旋前。非牽伸側手放在上臂上面,身體向下及桌子方向傾斜。,肩內收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5.增加肩外展活動范圍 如果上肢外展超過90°,可側對墻邊站立,牽伸側肩外展,屈肘,前臂放在墻上,牽伸肩內收肌群。非牽伸側手放在肱骨近端,固定肩關節(jié),身體緩慢下蹲,以牽伸肩內收肌群。通常水平雙側內收肌均較緊,牽拉技術兩側都可運用,也可讓患者站于墻角進行自我牽拉。,返回,一、肩部肌肉,肩內收

22、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肩部肌肉,6.增加肩旋轉活動范圍 患者側坐桌旁。牽伸側上肢屈肘90°平放在桌上,牽伸內旋肌群時,前臂掌面離開桌面。牽伸外旋肌群時,前臂掌面向桌面運動,牽伸肩內旋肌群。,返回,一、肩部肌肉,7.增加肩胛骨活動范圍 患者靠墻站立。牽伸側上肢外展,屈肘,肘部接觸墻壁,手放在頭后面,頭部轉向非牽伸側,稍前屈。牽伸時身體稍向下蹲,使肩胛骨上旋。也可以坐在治療床邊,牽伸側手抓住床沿,頭轉向非牽伸側并前屈,非

23、牽伸側手放在頭的對側。牽伸時雙手同時反方向用力,使肩胛骨向下運動。,返回,二、肘部肌肉,㈠被動徒手牽伸1.肘關節(jié)伸直牽伸肌群:屈肘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肘關節(jié)伸直的活動度。患者體位:仰臥位,上肢稍外展。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頭部站在牽伸一側,內側手放在肱骨近端,外側手握住前臂遠端掌側。固定患者肩胛骨和肱骨近端的前部。,返回,二、肘部肌肉,肘關節(jié)伸直牽伸手法:外側的手被動牽伸肘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以牽拉屈肘肌群。,肘屈肌群牽伸,返回,二

24、、肘部肌肉,2.肘關節(jié)屈曲牽伸肌群:伸肘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肘關節(jié)屈曲的活動范圍。患者體位:仰臥位,上肢稍外展。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握住前臂遠端掌側,下方手托住肘部,注意固定好肱骨。牽伸手法:上方的手被動屈曲肘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以牽伸伸肘肌群。患者也可取坐位,手放在頸后部。治療者外側手握住肘部向上牽伸,內側手握住腕部向下牽伸。此法對牽伸肱三頭肌長頭的效果較好。,返回,二、肘部肌肉,肘伸肌群牽伸,返回,二 肘

25、部肌肉,3.增加前臂旋前和旋后牽伸肌群:牽伸旋后肌群可增加旋前活動范圍;牽伸旋前肌群可增加旋后活動范圍。牽伸目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動度。患者體位:仰臥位或坐位,屈肘90°,患者肱骨放于桌面上屈肘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側。上方手握住前臂遠端掌側,下方手握住肘關節(jié)以固定肱骨。,返回,二 肘部肌肉,增加前臂旋前和旋后牽伸手法:上方手握住前臂遠端掌側,作旋前或旋后至最大的活動范圍。牽伸時,橈骨圍繞尺骨

26、旋轉。固定肱骨防止肩關節(jié)內、外旋代償運動,牽伸的力量使橈骨圍繞尺骨旋轉。,肘部旋后肌群牽伸,肘部旋前肌群牽伸,返回,二、肘部肌肉,㈡自我牽伸1.增加屈肘活動范圍 A.坐位:在牽伸側肘窩處放一毛巾卷,將肘關節(jié)支持在治療床上,非牽伸側手握住前臂遠端,屈肘至最大范圍,以牽伸肱三頭肌。,伸肘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肘部肌肉,1.增加屈肘活動范圍B.扶墻站立,患者距墻一臂遠處,面向墻壁站立,前臂伸側和雙手背接觸墻壁,上身向前,同時屈肘,借

27、助上身重量以達到牽伸肘肌群,增加屈肘活動范圍。,返回,二、肘部肌肉,2.增加伸肘活動范圍 患者背向床頭坐,雙手握住扶手。伸肘,上身向前,借助上身重量牽伸屈肘肌群。,,屈肘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肘部肌肉,3.同時增加屈伸肘關節(jié)活動范圍 懸吊肋木或雙手握住單杠,雙足懸空,借助身體重量牽伸肩、肘部肌群。,肩、肘部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肘部肌肉,4.增加旋前或旋后 非牽伸側手握住牽伸側前臂的遠端,牽伸側前臂主動旋前或旋后牽

28、伸,使旋前或旋后活動達到最大的范圍。,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㈠被動徒手牽伸1.增加腕關節(jié)伸展牽伸肌群:屈腕肌群。牽伸目的:腕背伸關節(jié)活動度?;颊唧w位:患者坐在桌旁。前臂旋前使掌心向下,或使前臂處于中立位放在桌上,并墊一個枕頭,腕伸出桌沿,手指放松。治療師位置:治療師坐在牽伸一側,一手握住前臂遠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掌。,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增加腕關節(jié)伸展牽伸手法:牽拉腕屈肌,使被動伸腕至最大范圍。允許手指被動屈曲。如

29、果患者不能取坐位,也可以在臥位進行牽伸,治療師手的放置及牽伸手法與坐位相同。,屈腕肌群牽伸,伸腕肌群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2.增加腕關節(jié)屈曲牽伸肌群:伸腕肌群。牽伸目的:腕屈曲關節(jié)活動度。患者體位:仰臥位或坐在治療床旁。上肢放在治療床上,屈肘90°,前臂旋后或中立位,手指放松。治療師位置:站在牽伸一側,一手握住前臂遠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掌背面。牽伸手法:屈曲患者腕部,并允許手指自然伸直,使被動屈腕至最大范圍。

30、進一步牽拉腕伸肌,將患者肘關節(jié)伸直。,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3.手腕橈側偏牽伸肌群:尺側偏肌群。牽伸目的:增加橈側偏活動范圍。患者體位:患者取坐位,前臂支持于治療臺上。治療師位置:取坐位,上方手握住前臂的遠端,下方手握住第五掌骨。,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手腕橈側偏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前臂的遠端,下方手向橈側偏,以牽伸尺側肌群。,尺側屈腕肌群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4.手腕尺側偏牽伸肌群:橈側偏肌群。牽伸目的:增加尺

31、側偏活動范圍?;颊唧w位:患者取坐位,前臂支持于治療臺上。治療師位置:取坐位,上方手握住前臂的遠端,下方手握住第二掌骨。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前臂的遠端,下方手向尺側偏,以牽伸橈側肌群。,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橈側屈腕肌群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5.增加伸指牽伸肌群:屈指肌群。牽伸目的:伸指關節(jié)活動度?;颊唧w位:仰臥位,牽伸側上肢稍外展,屈肘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握住前臂遠端,下方手

32、放在手指掌側五指相接觸。牽伸手法:下方手被動伸腕至最大范圍,再將手指完全伸直,上述手法也可以在坐位下進行,牽伸手法與臥位相同。,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6.手指屈曲牽伸肌群:伸指肌群。牽伸目的:增加屈指關節(jié)活動度?;颊唧w位;仰臥位或坐位,牽伸側上肢稍外展,屈肘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立或坐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握住前臂遠端,下方手握住手指。牽伸手法:下方手被動屈腕至最大范圍,再將手指完全屈曲。,返回,三、腕及手部

33、肌肉,㈡自我牽伸1.增加屈腕活動范圍 雙手手背相貼放于胸前,手指向下,腕關節(jié)作向上運動,以牽伸伸腕肌群;也可以將前臂掌側放在桌上,手伸出桌沿,非牽拉側手放在其手背并向下施加力量,以牽伸伸腕肌群。,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伸腕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2.增加伸腕活動范圍 雙手手掌相貼放在胸前,手指向下,腕關節(jié)向上運動;也可以將手掌平放桌上,非牽伸側手放在手臂上,沿前臂向前運動。,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腕屈肌群自我牽

34、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3.增加橈側、尺側偏(斜)活動范圍 牽伸前臂旋前放在桌上,增加橈側偏時,將手掌向下,非牽伸側手放在手背上,向橈側偏牽伸尺側肌群。增加尺側偏時,將手掌向上,非牽伸側手握住手掌,向尺側偏牽伸橈側肌群。,腕尺側屈肌群牽伸,腕橈側屈肌群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4.增加掌指關節(jié)屈、伸活動范圍 A.增加掌指關節(jié)屈曲,牽伸側手握拳,非牽伸側手放在牽伸側手背上(掌指關節(jié)處),將近端指骨向手掌方屈曲,以牽伸掌指關節(jié)伸

35、肌群。,掌指關節(jié)伸肌群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4.增加掌指關節(jié)屈、伸活動范圍 B.增加掌指關節(jié)伸展,牽伸側4指并攏,非牽伸側拇指放在牽伸側背側(掌指關節(jié)處),4指放在手指掌側向背側伸展,牽伸掌指關節(jié)屈肌群。,掌指關節(jié)屈肌群牽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5.增加指間關節(jié)屈、伸活動范圍 牽伸側手屈曲近端及遠端指間關節(jié),非牽伸側手握住其手指背側,同時屈曲近端及遠端指間關節(jié),以牽伸伸指肌腱。 牽伸側手指伸直,非牽伸

36、側拇指放在近端指骨背面,示指放在遠端指骨掌面,同時牽伸近端及遠端關節(jié)屈指肌腱。,第四節(jié) 下肢牽伸技術與程序,返回,一、髖部肌肉,㈠被動徒手牽伸1.屈膝時髖關節(jié)屈曲牽伸肌肉:臀大肌。牽伸目的:增加屈膝時屈髖的活動范圍?;颊唧w位:仰臥位,下肢稍屈髖屈膝。治療師位置和操作步驟:面向患者站在被牽伸患側,遠端手握住足跟,近端手托住患肢股骨遠端。,返回,一、髖部肌肉,1.屈膝時髖關節(jié)屈曲 牽伸手法:雙手托起患側下肢,使同時被

37、動屈曲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在牽伸過程中固定非牽拉側股骨,阻止骨盆向后方傾斜移動患者的臀部和膝部,使其充分屈曲以達到牽拉髖關節(jié)的伸肌群。,屈膝位伸髖肌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2.伸膝時的屈髖牽伸肌肉:腘繩肌。牽伸目的:增加伸膝時的屈髖活動范圍。患者體位:仰臥位,健側下肢伸直,患肢放在治療師肩上。治療師位置和操作步驟:治療師面向患者頭部站在患側,靠近患側的肩部支撐患側下肢,一手放在股骨遠端以固定骨盆和股骨。,返回,伸膝位伸髖

38、肌牽伸,牽伸手法:保持患肢膝關節(jié)充分的伸展,另一手或另一個人幫助,沿大腿的前面固定對側的下肢在膝0º伸展位,髖關節(jié)中立位,同時盡量屈曲牽伸側髖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 注意:髖外旋時,屈髖的牽拉力量作用于腘繩肌中間,髖內旋時,屈髖的牽拉力量作用于腘繩肌外側。,返回,一、髖部肌肉,3.髖關節(jié)后伸牽伸肌肉:髂腰肌。牽伸目的:增加髖后伸活動度?;颊唧w位:俯臥位,牽伸側下肢稍屈膝,非牽伸側下肢伸膝。治療師位置和操作步驟:面

39、向患者站在非牽伸側,上方的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防止骨盆運動;下方的手放在股骨遠端托住大腿。牽伸手法:下方的手托起大腿離開治療床面進行牽拉,后伸髖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返回,一、髖部肌肉,髖后伸位髂腰肌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3.髖關節(jié)后伸 附 ⑴如果患者俯臥位有困難,也可以取仰臥位,非牽拉側下肢安置于床面上,屈曲髖膝關節(jié)均朝向胸壁方向以穩(wěn)定髖和脊柱。將被牽伸的下肢懸于治療床沿,以至髖關節(jié)后伸超過中立位。,返回,一、髖

40、部肌肉,髖后伸肌群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3.髖關節(jié)后伸 附:⑵伸髖伴屈膝牽伸肌群:股直肌。牽伸目的:同時增加伸髖和屈膝的活動范圍。患者體位:俯臥位,牽伸側下肢稍屈膝,非牽伸側下肢伸膝。治療師位置與步驟:保持髖關節(jié)完全伸直,另一只手握住脛骨遠端并逐漸盡可能多的屈膝不要使髖外展或旋轉,使股直肌得到最大的牽伸。,返回,股直肌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4.髖關節(jié)外展牽伸肌群:髖內收肌群。牽伸目的:增加髖外展活動?;颊唧w

41、位:仰臥位,下肢伸直。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放在對側大腿內側,下方手從腘窩下托住牽伸側大腿。還可以利用砂袋固定健側膝部,使健側下肢保持在輕度外展位。治療師用雙手托起患側下肢,做外展內收運動。,返回,一、髖部肌肉,4.髖關節(jié)外展牽伸手法:上方手用臂和前臂支撐患者大腿的遠端,并按壓對側髂前上棘或保持對側下肢輕度外展來固定骨盆。盡可能外展髖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以牽拉內收肌。,仰臥位髖內收肌群牽伸,髖外展肌群牽伸,返回,一、髖

42、部肌肉,5.髖關節(jié)內收牽伸肌群:髖外展肌群。牽伸目的:增加髖關節(jié)內收?;颊唧w位:側臥位于床邊,牽伸側在上面的腿伸髖,非牽伸側下面的腿屈髖屈膝90° 。治療師位置:站于患者的背后,上方手扶按髂嵴上,下方手按在牽伸側股骨遠端的外側。牽伸手法:上方手按壓髂嵴固定骨盆,屈膝、伸髖至中立位或輕度髖后伸位,輕度向上方牽伸。讓患者的髖部利用重力內收,或治療師下方的手外加一定的壓力至大腿遠端的外側面以增強內收髖關節(jié)。,返回,一、髖部

43、肌肉,6.髖關節(jié)外旋牽伸肌群:髖內旋肌群。牽伸目的:增加髖外旋?;颊唧w位:患者俯臥,伸髖屈膝90°。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按壓于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遠端外踝處。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骨盆,下方手將小腿向內轉至髖部外旋最大范圍,以牽拉髖內旋肌群。,返回,一、髖部肌肉,髖內旋肌群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7.髖關節(jié)內旋牽伸肌群:髖外旋肌群。牽伸目的:增加髖外旋?;颊唧w位:患者俯臥位,牽伸側下

44、肢伸髖屈膝90°,非牽伸側下肢伸直。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遠端外踝處。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骨盆,下方手將小腿向外轉至最大范圍. 以牽拉股外旋肌群。,返回,一、髖部肌肉,髖外旋肌群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㈡自我牽伸 1.增加屈髖活動范圍 患者手膝跪位,腰部保持穩(wěn)定,臀部向后運動至最大范圍,以牽伸伸髖肌群。,伸髖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2.增加伸髖活動范圍

45、 A.患者俯臥位,雙手放在肩前,伸肘手掌支持,上身向上抬至最大范圍,以牽伸髂腰肌。,屈髖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2.增加伸髖活動范圍 B.站立位,雙足分開,雙手放在腰后,上身盡量后伸。 C.牽伸屈髖肌群中的股直肌,直腿坐在治療床上。牽伸側下肢盡量外展并屈膝,非牽伸側下肢伸直。牽伸時,非牽伸側膝部接觸床面,上身向牽伸側下肢移動,此時大腿前側有酸脹感。,返回,一、髖部肌肉,3.增加交叉伸屈髖活動范圍 患者取前弓健步

46、,牽伸側屈髖、屈膝90°,非牽伸側下肢向后伸直,雙手放在弓健步腿的髕骨上方,挺胸,身體下壓,此方法可同時牽伸側伸髖肌群和后伸側下肢的屈髖肌群。,返回,一、髖部肌肉,前側伸髖肌群、后側屈髖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4.增加髖內收、外展活動范圍 A.患者距墻一臂遠處側方站立, 牽伸側上肢外展,手放在墻上, 下肢外旋放在非牽伸側下肢后 方。牽伸時軀干向外側屈,骨 盆向內側移動,以牽伸髖外展、 內收肌群。,髖外

47、展、內收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4.增加髖內收、外展活動范圍 B.患者取雙足左右分開 站立位,兩手叉腰并 做左右側屈運動,軀 干重心在轉移過程中 以牽伸髖內收肌群。,髖外展、內收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髖部肌肉,4.增加髖內收、外展活動范圍 C.髂筋束牽拉:患者取 站立位,牽伸側下肢 向后一步,上肢向上 伸展,雙手相握,髖 部向一側偏,以牽拉 髂筋束,避免腰部側 屈代償運動。,

48、髖外展、內收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膝部肌肉,㈠被動徒手牽伸1.膝關節(jié)屈曲牽伸肌群:伸膝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膝關節(jié)屈曲?;颊唧w位:取俯臥位。牽伸側下肢屈膝于床邊,在大腿下墊一軟枕,防止牽伸時髂前上棘和髕骨被擠壓,非牽伸側下肢伸直。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遠端內外踝處。牽伸手法:上方手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被動屈膝至最大范圍,以牽拉膝部伸肌群。,返回,二、膝部肌肉,附 ⑴膝關節(jié)屈

49、曲 牽拉伸膝肌群,也可以在坐位下進行:患者坐在床沿,屈髖90°,盡量屈膝于床的邊緣;治療師站在牽伸一側的下肢外側,上方手放在大腿遠端固定,下方手握住內外踝上方,盡量向后推小腿使膝關節(jié)盡量屈曲,牽拉伸膝肌群。,返回,二、膝部肌肉,上述兩種體位,取坐位對增加屈膝0°~90°效果最好,俯臥位對增加屈膝90°~135°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在俯臥位操作時,動作過快用力過大,很容易引起伸膝肌

50、群過度牽拉,導致膝關節(jié)損傷和腫脹。,俯臥位伸膝肌群牽伸,坐位伸膝肌群牽伸,返回,二、膝部肌肉,2.膝關節(jié)伸直牽伸肌群:屈膝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膝關節(jié)伸直活動范圍。患者體位:俯臥位,下肢伸直,在大腿遠端、髕骨前面放一毛巾卷,以減少患者髕骨擠壓等不適。治療師位置:面向患者足部,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放在大腿后方,下方手握住小腿遠端內外踝處。,返回,二、膝部肌肉,俯臥位屈膝肌群牽伸,返回,二、膝部肌肉,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股骨和骨盆,防

51、止髖關節(jié)在牽伸過程中屈曲。下方手將小腿緩慢地向下壓至最大伸膝范圍,以牽拉膝關節(jié)屈肌群。,返回,二、膝部肌肉,膝關節(jié)伸膝功能大于1500時,患者可仰臥位牽伸治療師站在牽伸一側,上方手或前臂放在髕骨上方固定大腿和髖部,阻止在牽拉過程中髖關節(jié)屈曲。下方手握住小腿遠端踝關節(jié)上方,向上抬起小腿,治療師雙手反方向用力,以最大限度地伸展膝關節(jié)。此方法對伸膝關節(jié)終末端活動受限,效果較好。,屈膝肌群牽伸,二、膝部肌肉,㈡自我牽伸 1.增加伸膝活動范

52、圍 患者坐在床沿,牽伸側下肢伸膝于床上,非牽伸側下肢放在地上,上身向前彎曲至最大范圍,以牽伸屈膝肌群。,屈膝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膝部肌肉,2.增加屈膝活動范圍 A.根據屈膝活動受限程度可取不同牽伸手法。如果屈膝明顯受限(ROM>0° ),取站立位,牽伸側下肢放在一小凳上,雙手重疊放在髕骨上方向下壓,同時小腿向前運動,牽伸伸膝肌群。,站立位伸膝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膝部肌肉,2.增加屈膝活動范圍 B.如果屈膝中度

53、受限(ROM<90° ),可雙手扶椅背,屈髖、屈膝下蹲,借助自身重量,牽伸伸膝肌群。C.如果屈膝輕度受限(ROM>90° ),牽伸側下肢可放在較高的椅子上或椅子的橫干上作屈髖、屈膝動作,雙手握住椅背,身體向前傾,牽伸伸膝肌群;該方法同時對牽伸踝跖屈肌,增加踝背伸也有較好作用。,返回,二、膝部肌肉,D.仰臥位,屈膝屈髖主動左右擺動至最大限度,以牽拉伸膝肌群,動作緩慢、弧度要大并維持5~10s,反復5 ~ 10次/d。

54、,伸膝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1.踝關節(jié)背伸牽伸肌群:踝跖屈肌群(拉腓腸?。?。牽伸目的:伸膝時增加背屈踝關節(jié)活動度?;颊唧w位:仰臥位,膝關節(jié)伸直。治療師位置:站立于牽伸下肢的外側。上方手握住內外踝處固定小腿,下方手握住患者足跟,前臂掌側抵住足底,使距腓關節(jié)在中立位。,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踝背屈踝跖屈肌群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膝關節(jié)屈曲牽伸手法:下方手一方面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向遠端牽拉足跟, 背屈踝關節(jié)中的

55、距踝關節(jié);另一方面用前臂向近端運動,并輕輕加壓力于近側的跖骨,以牽拉腓腸肌,使踝背伸至最大的活動范圍。上述手法在屈膝時增加踝關節(jié)背屈活動范圍,主要牽伸是比目魚肌。,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屈膝位踝跖屈肌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2.踝關節(jié)跖屈牽伸肌群:踝背伸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踝關節(jié)跖屈活動范圍?;颊唧w位:坐位或者仰臥位。治療師位置:站在牽伸側下肢外側。上方手托住踝關節(jié)的后部固定小腿,下方手握住足背。牽伸手法:下方手用力向

56、下活動足至最大跖屈活動范圍,使踝被動跖屈。,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踝背伸肌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3.踝的內翻牽伸肌群:足外翻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踝內翻活動度?;颊唧w位:仰臥位,下肢伸直。治療師位置:站立或坐位于牽伸下肢的外側。上方手握住內外踝下方的距骨處,下方手握住足跟。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脛骨遠端,下方手將足跟向內轉動,牽伸腓側肌群,使足內翻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踝外翻肌群牽伸,返回,三、踝

57、與足部肌肉,4. 踝的外翻牽伸肌群:足內翻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踝外翻活動度。患者體位:仰臥位,下肢伸直。治療師位置:站立或坐位于牽伸下肢的外側。上方手握住內外踝下方的距骨處,下方手握住足背。,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踝的外翻牽伸手法: 上方手固定脛骨遠端,下方手握住足的背面,跖屈、足外翻牽伸脛骨前肌,使足外翻踝關節(jié)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如果牽伸脛骨后肌,上方手固定脛骨遠端,下方手握住足底部,背屈、足外翻牽伸脛骨后肌,在

58、肌腱拉力的反方向上調整運動和力量,使足外翻踝關節(jié)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踝內翻肌群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5.足趾的屈伸牽伸肌群:腳趾的屈曲和伸直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腳趾的屈伸活動范圍?;颊唧w位:仰臥位或坐位。治療師位置:一般取坐位。,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足趾的屈伸牽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趾骨近端以限制關節(jié)代償活動,下方手握住趾骨的遠端朝著需要的方向活動,使腳趾的屈曲和伸直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要分別牽

59、拉每一塊限制腳趾活動的肌肉組織。,足趾屈肌群牽伸,足趾伸肌群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㈡自我牽伸踝部最常出現緊張或攣縮的肌肉為小腿三頭肌,主要影響踝的背伸功能,而踝背伸肌的攣縮發(fā)生甚少。主要通過自我牽伸增加踝背伸活動范圍:1.患者可站在一楔形 木塊上,應根據攣 縮程度來選擇不同 坡度的楔形木塊。,跖屈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2.足跟懸空站在樓梯臺階上, 下肢伸直,借助自身重量進行牽伸。,跖屈肌群自我牽伸

60、,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3.患者取站立位面對墻壁,雙手支撐墻面,身體盡量向前使腹部接近墻面,每次5~10s,反復10~20次;根據肌肉緊張程度,雙足不斷地向后移動,治療時必須感受到三頭肌緊張牽拉感。,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4.屈膝下蹲背靠墻,健腿在前,患腿在后離墻壁約20cm下蹲,腰部挺直,利用自身體重下沉對三頭肌進行牽伸。治療時必須感受到三頭肌緊張牽拉感,雙足跟不能離開地面。隨著病情好轉,患側足跟逐漸靠近墻壁至約15cm,離墻壁越

61、近其功能越好。每次10~20s,反復5~10次。,返回,三、踝與足部肌肉,踝跖屈肌群自我牽伸,第五節(jié) 脊柱牽伸技術,返回,一、頸椎牽伸技術,㈠徒手被動牽伸1.頸椎前屈牽伸肌群:頸部伸肌群。牽伸目的:增加頸椎屈 曲的關節(jié)活動度?;颊唧w位:患者取坐位。治療師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患者頂枕部,下方手放于上段胸椎部位。牽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脊柱;上方手放置于頭部,輕柔的向下壓頸部伸肌群,使頸部屈曲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返回,一、

62、頸椎牽伸技術,2.頸椎的后伸牽伸肌群:屈頸肌群。牽伸目的:增加頸椎 后伸活動度?;颊唧w位:患者取坐位。治療師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患者前額部,下方手放于上段胸椎部位。牽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脊柱;上方手在前額部輕柔的向后推,牽拉屈頸肌群,使頸部后伸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返回,一、頸椎牽伸技術,3.頸椎側屈牽伸肌群:對側頸側屈肌群。牽伸目的:頸側屈活動度。患者體位:患者取坐位。治療師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牽拉側的顳部

63、,下方手放于同側的肩部。牽伸手法:下方手固定牽拉側肩部,防止肩關節(jié)代償運動;上方手輕緩的推動患者頭部向對側,以牽拉對側頸側屈肌,使頸部側屈運動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返回,一、頸椎牽伸技術,4.自我牽伸⑴頸椎后伸肌群牽伸 坐在靠背椅子上,雙 上肢放松于軀干的兩 側,前屈頸椎牽伸頸 部后伸肌群,增加頸 椎前屈活動范圍。,頸后伸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一、頸椎牽伸技術,4.自我牽伸⑵頸椎前屈肌群牽伸 患者體位同(1),

64、后伸頸椎牽伸頸部前屈肌群,增加頸椎后伸活動范圍。⑶頸側屈肌群牽伸 患者體位同(1),頸部向一側作側屈運動,牽伸對側頸屈肌群。,返回,一、頸椎牽伸技術,頸側屈肌群自我牽伸,返回,二、腰椎牽伸技術,1.腰椎后伸牽伸肌群:腰部屈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腰椎后伸活動范圍?;颊唧w位:站立位,頭部慢慢地靠在治療師的肩膀上。治療師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骨前,下方手放于腰骶部。牽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前輕輕向后推,牽

65、拉腰屈肌群,使腰椎后伸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注意動作應緩慢,保持人體動態(tài)平衡。,返回,二、腰椎牽伸技術,腰前屈肌群牽伸,返回,二、腰椎牽伸技術,2.腰椎前屈牽伸肌群:腰背部伸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腰椎前屈活動范圍?;颊唧w位:站立位。治療師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椎背部,下方手放于腰骶部。牽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背部,輕輕向下壓,牽拉腰椎伸肌群,使腰椎前屈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老年人骨質疏松應特別注意,低強度、動作緩慢

66、地進行牽伸,避免動作太大導致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fā)生。,返回,二、腰椎牽伸技術,腰后伸肌群牽伸,返回,二、腰椎牽伸技術,3.腰椎側屈牽伸肌群:腰部側屈肌群。牽伸目的:增加腰椎側屈活動范圍?;颊唧w位:站立位。治療師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牽拉側肩膀,下方手放于非牽拉側髂部。牽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肩部輕輕向對側推,牽拉對側屈腰肌群,使腰椎側屈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返回,二、腰椎牽伸技術,腰部側屈肌群牽伸,返回,二、腰椎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