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川藏交通廊道特殊而復雜的地質背景和自然環(huán)境,為地質災害的發(fā)育奠定了全方位的基礎,沿線山地災害極為活躍,不僅具有山地災害類型齊全、分布密度大、爆發(fā)頻率高的特點,而且活動規(guī)模之大、危害程度之高、影響范圍之廣,為國內外所罕見。尤其是橫斷山區(qū)的“三江”流域及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北部的帕隆藏布流域,更是山地災害的高發(fā)區(qū)和重災區(qū),當然也是滑坡堵江災害的多發(fā)區(qū)。這里河谷深切、山高坡陡、新構造運動活躍、地震頻繁、第四紀冰磧等松散堆積物深厚、海洋性冰川發(fā)育、
2、冰湖眾多,區(qū)域性降雨豐沛,這些因素為滑坡堵江災害的發(fā)育提供了有利的成災條件。在這樣不良的地質條件下,滑坡堵江災害毫無疑問將是川藏鐵路的建設不可繞避的問題。因此,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防災減災,最大限度地減少滑坡堵江災害對川藏鐵路建設的影響,研究川藏交通廊道的滑坡堵江問題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山地災害,尤其是崩塌滑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依賴于特定的地質背景和自然環(huán)境。而對地質災害的成因、機理的研究則是災害治理的基礎。因此,通過查找資料,筆者研
3、究了滑坡堵江災害的類型、形成條件、潰壩模式以及災害鏈。在此基礎上,本文全面分析了川藏交通廊道滑坡堵江災害的成災環(huán)境(包括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象水文等方面)及其分布特征。弄清楚這些基本問題,能夠為針對滑坡堵江災害的減災對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jù)。
滑坡土石體在失穩(wěn)后沿著滑動面向下滑入河谷中并堆積下來的堆積形態(tài)直接決定著其所形成的堰塞壩的蓄水容量及蓄水的深度,也就決定了堰塞湖回水區(qū)的淹沒范圍及堰塞壩潰決后下泄洪水所能達到的最大洪峰高
4、度,也就直接決定了線路的位置及最小高程的選擇。基于這一認識,并考慮到川藏交通廊道沿線大部分滑坡均與儲量豐富的第四紀冰磧等松散堆積物有關的情況,本文擬針對冰磧物等松散堆積體滑坡堵江作一個專題數(shù)值模擬研究。本文采用基于離散單元法的二維顆粒流程序PFC2D模擬分析了松散堆積體體積、河谷形態(tài)(包括河谷坡度和河谷底寬)、松散堆積體剪出口高度等單因素對組成物質為散粒體的滑坡體在河谷中的堆積形態(tài)的影響,從中提取出主要的影響因素并計算了不同影響因素相互
5、組合下的最小壩高,得到了由80組數(shù)據(jù)構成的冰磧物滑坡堵江壩高快速評估表,可為滑坡堵江威脅嚴重區(qū)段的鐵路選線堵江風險評估作業(yè)提供參考。另外,針對川藏交通廊道典型的冰磧物滑坡堵江事件——102滑坡堵江事件,本文選取典型滑坡斷面,采用PFC2D顆粒流程序對其進行了模擬了,較好地還原了其在帕隆藏布河谷中的堆積情況,驗證了顆粒流程序PFC2D在模擬散粒體物質的運動等方面的適用性。
最后,綜合對川藏交通廊道滑坡堵江災害的成災環(huán)境、分布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藏交通廊道冰磧物工程性質研究.pdf
- 川藏交通廊道地應力評估方法研究.pdf
- 川藏公路前龍段139;?;禄瑒訖C理及整治工程研究
- 川藏路滑坡地段預應力錨索錨固的應用研究.pdf
- 唐家山高速滑坡滑動及堵江機制研究.pdf
- 川藏騎行實踐研究.pdf
- 川西北羌族文化廊道的構建研究.pdf
- 川藏鐵路簡支梁橋地震易損性及風險評估研究.pdf
- 川藏騎行實踐研究
- 川藏公路田妥~怒江段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和災害治理.pdf
- 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供電工程輸電線路防雷研究.pdf
- 川藏“茶馬古道”文化線路遺產(chǎn)保護框架與GIS技術應用研究.pdf
- 47680.白龍江中游滑坡堵江問題研究
- 12731.川藏公路泥石流災害風險分析
- 21056.唐家山高速短程滑坡堵江及潰壩機制研究
- 路基與滑坡相互作用研究——以川藏公路二郎山榛子林區(qū)為例.pdf
- 川藏“茶馬古道”文化線路遺產(chǎn)保護框架與gis技術應用研究(1)
- 交通治堵工作總結
- 青藏、川藏公路沿線旅游安全風險對比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