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揚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楊恩壽研究--以戲曲為中心姓名:張宇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中國古代文學指導教師:許建中201105三 揚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時間、空間限制的規(guī)律。第三節(jié)以楊恩壽的四位幕主魏鏡余、楊彤壽、劉岳昭、杜瑞聯(lián)為中心,通過分析楊恩壽與幕主的關系,來考察楊恩壽的游幕生涯。我們也可以由此考察幕友制度,并窺見“幕賓與幕主’’這一組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極其常見的關系的具體形態(tài)。第三章為楊恩壽思想與創(chuàng)作研究。本章主要以楊恩壽的詩文為中心展開
2、研究。第一節(jié)圍繞楊恩壽的政論文,探討楊恩壽的政務思想與洋務思想:從楊恩壽對川淮鹽爭、湘軍安置、滇越防邊三項政務的建議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楊恩壽利國利民、兼顧各方和因時因地制宜的政務思想特征。通過比較楊恩壽對待輪船與火車的不同態(tài)度,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楊恩壽對洋務的評價標準為是否適用于中國,并非盲目肯定或否定,這顯然更符合晚清士人對待洋務態(tài)度的歷史真實。第二節(jié)總結楊恩壽的文學思想和文學創(chuàng)作:通過對楊恩壽的論文書信等材料的解讀,總結出其“藉張吾楚”、
3、“文無所謂派”、“以文存人”的文學思想;通過對楊恩壽的所有創(chuàng)作進行簡要梳理,總結出其全面涉獵文學創(chuàng)作各個領域的特征;同時主要對楊恩壽的詩文的內容和風格進行了分析。第三節(jié)研究楊恩壽與越南貢使裴文禊之間的文學交游:裴、楊的文學交游,為我們提供了中越文化交流的一個全面而詳實的個案。我們可以通過這一個案了解越南使臣出使中國及與中國文人交流的具體情況和特征。中越文化交流的歷史,正是有賴于類似裴、楊文學交游這樣的一個個的具體事例支撐而形成的。第四章
4、為楊恩壽戲曲創(chuàng)作研究。第一節(jié)對楊恩壽存世的《坦園六種曲》和《雙清影》共七部傳奇的內容和結構進行了簡略掃描,并揭示了楊恩壽因追求進入史書《文苑傳》而晚年放棄戲曲創(chuàng)作的原因。第二節(jié)是對楊恩壽戲曲主題進行探討:楊恩壽戲曲中的“表彰忠義”之作,存在仇視農(nóng)民起義的傾向。這與楊恩壽的家庭環(huán)境及湘軍的成功給湖南人帶來的普遍自豪感有關。但這些作品也蘊涵了呼喚忠臣良將拯救內外交困的時局的進步意義。楊恩壽在光緒元年( 1 8 7 5 ) 創(chuàng)作的三劇,則充分
5、體現(xiàn)出他在科舉、候補與入幕三途問的徘徊猶豫的心態(tài)。第三、四、五節(jié)是對楊恩壽戲曲藝術手法的分析:真幻相生的劇情結構,使楊恩壽的戲曲能夠于常境中展現(xiàn)奇境,產(chǎn)生巨大的情感沖擊力。戲中戲的表現(xiàn)手法,使其戲曲能夠吸收花部地方戲的表演因素并大量運用機關布景道具,從而使其戲曲更具可看性,能夠有效吸引觀眾。此外,舞臺場景問的迅速轉切、以詼諧的科諢諷刺世相等手法的運用,則使其戲曲不僅為案頭之作,而是具有鮮明的舞臺性。此外,楊恩壽的戲曲取消副末丌場而代之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楊恩壽戲曲研究
- 楊恩壽戲曲研究_23537.pdf
- 楊恩壽筆下的戲曲史料考索
- 楊恩壽筆下的戲曲史料考索_17823.pdf
- 兩宋之際道學思想研究——以楊龜山為中心.pdf
- 戲曲影視與戲曲傳播——以秦腔戲曲電影為例.pdf
- 楊維楨的戲曲理論
- 楊以德研究——以北洋時期天津社會治理為中心進行考察.pdf
- “靖難之役”文學書寫的歷史演變——以明清小說戲曲為中心
- 地方戲曲的現(xiàn)代轉型與地域文化之建構——以“湘劇”為中心.pdf
- 金圣嘆與毛氏父子文學批評比較研究——以小說戲曲評點為中心
- 盂稱舜戲曲作品研究——以《殘?zhí)圃賱?chuàng)》和《二胥記》為中心_30224.pdf
- 中國戲曲中“男弱女強”模式及成因研究——以婚變戲為中心的考察
- 《劇學月刊》研究——以戲曲為視角_12909.pdf
- 戲曲演唱中“以字為中心”的演唱原則在現(xiàn)代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運用研究
- 清代“打朝戲”探究——以《清車王府藏戲曲全編》為中心_8276.pdf
- 楊端六經(jīng)濟思想初探——以《太平洋》雜志為中心.pdf
- 戲曲與地方社會——以宜黃戲為個案的研究.pdf
- 淺析以廚師為中心轉向以食客為中心的轉變
- 中國古典戲曲文采派、本色派質疑及辨析——以湯顯祖、沈璟為中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