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12/18/0/8d3ff929-8426-4a78-942c-3798bf31ec8e/8d3ff929-8426-4a78-942c-3798bf31ec8epic.jpg)
![論作為“電影作者”的呂克貝松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12/18/0/8d3ff929-8426-4a78-942c-3798bf31ec8e/8d3ff929-8426-4a78-942c-3798bf31ec8e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學校代碼:10270 學號:122200227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論作為“電影作者”的呂克·貝松 學 院 人文與傳播學院 專 業(yè) 戲劇與影視學 研 究 方 向 影視制作 研究生姓名 王軼芳 指 導 教 師 齊 青 完 成 日 期 2015 年 4 月I 論文題目:論作為“電影作者”的呂克·貝松 學科專業(yè):戲劇與影視學 學位申請人:
2、王軼芳 指導教師:齊青 摘 要 法國電影大師呂克·貝松的絕大部分作品中都帶有著明顯的“作者印記”,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由于呂克·貝松導演的電影在商業(yè)票房上往往能取得其他“電影作者”們望塵莫及的成功,導致他電影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一度遭到許多質疑。呂克·貝松是否能稱得上是一位“電影作者”?影評界對此眾說紛紜。毫不夸張地說,商業(yè)上的成功對呂克·貝松而言,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對作者電影“叫
3、好不叫座”的習慣性思維否定了一位“電影作者”證明自己的可能性。而本文的研究目標就是證明呂克·貝松的“電影作者”身份。 本文進行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 以 “電影作者論” 的視角對呂克· 貝松導演的十部作品在主題思想上進行歸納、總結,找出他一以貫之的生活哲思。其次,分析、研究呂克·貝松影片的鏡頭運用、影調氛圍、意象表達、敘事框架等各方面,得出導演風格、影片特色,找出呂克·貝松電影中的“作者
4、印記”。第三,總結、歸納呂克·貝松電影角色塑造的主要規(guī)律,分析導演在演員選取上的要求,并比對兩者的契合度。最后,通過電影批評家們判定“電影作者”的標準,解讀作為“電影作者”的呂克·貝松。 通過對“電影作者論”的深入讀解,得出了“電影作者”的三大判定標準。首先,一位“電影作者”應該在他的一系列影片中體現出某些重復的,擁有鮮明個性的,猶如他的簽名般的風格特性。第二,一個“電影作者”必須是一位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 而非單純的執(zhí)行
5、者。 他的影片應當存有某種個人化的內在含義。 第三,一位“電影作者”需要擁有對電影創(chuàng)作、制作等各方面的絕對控制權,確保導演和編劇兩大職能在創(chuàng)作上的統(tǒng)一。 呂克· 貝松首先確保了他對于影片的整體控制權。 貝松自編自導了他的絕大部分電影,是自己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同時,他對影片角色和演員選取的契合度上有很高的要求。讓·雷諾、娜塔莉·波特曼、安娜·帕里約、米拉·喬沃維奇等演員都是由呂克·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作為“電影作者”的呂克貝松_11870
- 論呂克貝松導演成功的原因――如何打造個人電影品牌
- 中外青年導演的創(chuàng)作比較——呂克貝松和王小帥導演在電影藝術化中的演變
- 電影作者論視域下作者“意義表述”研究.pdf
- 論蔡明亮“作者電影”的風格.pdf
- 論“作者策略”下的姜文電影改編
- 論賈樟柯的電影作者身份.pdf
- “作者論”燭照下的李滄東電影研究.pdf
- 論作為大眾媒介的電影電視——兼論電影電視分級制.pdf
- “類型”與“作者”的共生——論沙馬蘭及其電影.pdf
- 論體育題材電影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
- 開題報告-呂克卿.doc
- 電影作為藝術
- 西方現代主義影響下的“作者電影”——婁燁論
- 中期報告-呂克卿.doc
- 論“作者策略”下的姜文電影改編_21786.pdf
- “作者電影”理論觀照下的王家衛(wèi)電影
- 任務書-呂克卿.doc
- “作者論”視角關照下的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電影
- 作者電影的個性書寫——銀河映像動作電影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