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x射線輻射導管消融治療雙胞胎孕婦嚴重室上速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 X 線下雙胎妊娠室上速射 下雙胎妊娠室上速射頻消融 消融術王炎 陳光志 楊力 趙春霞 汪道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 武漢 430030)2015 年 6 月 25 日中午,同濟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原本平靜的導管室內,突然傳出一陣抽噎聲。原來是患者及家屬在得知手術成功后忍不住激動得哭了出來。之所以如此激動,源于此例射頻消融術的不尋常之處。22 歲的龔女士懷孕后不久被告知一個喜訊,她懷的是雙胞胎,這對龔女士全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天

2、大的喜訊。可好消息才傳來沒多久,壞消息傳來,龔女士在妊娠后期頻繁發(fā)作“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心室率高到 200 次/分,患者本身精神欠佳,頻繁惡心、嘔吐,反復發(fā)作室上速,須經食管插入電極終止,數秒后即可再次發(fā)作難以終止。采用藥物治療又可能對胎兒發(fā)育有嚴重影響。醫(yī)生告知她的家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有可能對胎兒及孕婦帶來危險。這下子,全家人從高興的頂點跌到了失落的谷底。說起這“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普通人可能覺得很是陌生。但

3、對于心血管內科的醫(yī)生而言卻再普通尋常不過了。這種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突發(fā)突止,心率可瞬間升至 200次/分,常常令患者苦惱不已。根據常規(guī),這種心律失常的首選治療方式是 X 線透視下進行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率高,創(chuàng)傷小,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所推崇。但問題具體到這位年輕的準媽媽身上就變得不再那么簡單了。因為 X 線輻射可能對胎兒產生傷害,如果按傳統(tǒng)方式手術,有可能給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帶來終身的遺憾;以前,對于此類患者,臨床上多采取嚴密觀察,待分

4、娩后再行手術消融治療的策略??蛇@對于龔女士而言,卻無異于煎熬,因為龔女士的病發(fā)作頻繁,持續(xù)時間長,普通的物理刺激無法終止。更麻煩的是,每次發(fā)作,患者心率均達到每分鐘 200 次左右,繼續(xù)保守治療下去,極有可能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危險。終止妊娠,還是冒險在 X 線下行射頻消融術?帶著這樣的疑問,患者家屬找到了武漢同濟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的王炎主任。已經做了最壞打算的他們卻在這里得到了一個意外的回復。不用 X 線透視,更不用終止妊娠。我們可以采用三

5、維標測系統(tǒng)指導下行射頻消融術,這樣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經過與心內科汪道文、王琳、曾和松教授等討論后,王炎教授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射頻消融術是治療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但按照常規(guī)必須借助 X 線透視才能完成,同濟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可以采用無射線的計算機三維電場導航技術完成。據同濟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王炎教授介紹,每次射頻消融手術差不多要 1 個小時,復雜手術最長需 3 到 4 小時。過多 X 線照射不但會大量殺傷白細胞,降低抵抗力,且具有潛在的致畸、

6、致癌危險,尤其對于兒童、孕婦,粒細胞減少、甲狀腺疾病等患者影響更大。而三維標測系統(tǒng)指導下的射頻消融術,采用電磁場來定位標測,可將心臟電流傳導過程準確地標測在立體心臟模型上,使心臟電激動過程形象可視,能更加精確、穩(wěn)定地顯示與記錄心臟消融導管的位置,使手術更安全可靠。在聽了王炎主任的介紹后,龔女士及其家屬最終同意行三維標測系統(tǒng)指導下的射頻消融術,希望給這一頑疾畫上一個句號。于是,2015 年 6 月 25 日,由王炎教授主刀,這場驚心動魄的

7、手術拉開了帷幕。手術過程中,王教授努力克服了胎動影響導管位置、患者病變部位難以到達、病變靠近正常傳導通路等諸多困難,最終順利完成了此次手術。這才發(fā)生了開篇我們提到的場景。這是真正的喜極而泣啊!近年來,武漢同濟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在王炎教授,已成功完成近千例三維標測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手術,手術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絕大部分手術(99.1%)都避免了 X線。最可喜的是,此項技術使很多原本困難的復雜心律失常消融變得簡單有效,從而給患者帶來更多好

8、處。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這項技術的進步,更多患者將從中受益。目前采用計算機三維導航零射線消融雙胞胎孕婦室上速,為國內外第 1 例。目前該方法相關論文已經被國外 SCI 專業(yè)期刊報告。 參考文獻:1. Damilakis J, Theocharopoulos N, Perisinakis K, Manios E, Dimitriou P, Vardas P,Gourtsoyiannis N. Conceptus radiation dos

9、e and risk from cardiac catheter ablation procedures. Circulation 104 (8): 893-7, 2001.2. Doll R, Wakeford R. Risk of childhood cancer from fetal irradiation. Br J Radiol 70: 130-9, 1997. 3. Driver K, Chisholm CA, Darby

10、AE, Malhotra R, Dimarco JP, Ferguson JD. Catheter Ablation of Arrhythmia During Pregnancy.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6 (6): 698-702, 2015.4. Enriquez AD, Economy KE, Tedrow UB.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arrhythmias d

11、uring pregnancy.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7 (5): 961-7, 2014.5. Ernst S, Castellano I. Radiation exposure and safety for the electrophysiologist. Curr Cardiol Rep 15 (10): 402, 2013.6. Fazel R, Krumholz HM, Wang Y, R

12、oss JS, Chen J, Ting HH, Shah ND, Nasir K, Einstein AJ, Nallamothu BK. Exposure to low-dose ionizing radiation from medical imaging procedures. N Engl J Med 361 (9): 849-57, 2009.7. Ferguson JD, Helms A, Mangrum JM, DiMa

13、rco JP. Ablation of incessant left atrial tachycardia without fluoroscopy in a pregnant woman.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2 (3): 346-9, 2011.8. Fernandez-Gomez JM, Morina-Vazquez P, Morales Edel R, Venegas-Gamero J, B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