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過去的水環(huán)境復合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浮游藻類對多種重金屬的響應上,然而對底棲藻類對重金屬和農(nóng)藥的響應報道較少。底棲藻類的生境與浮游藻類生境不同,重金屬和農(nóng)藥對其影響也不相同。研究底棲藻類對污染物的響應可使我們更全面的了解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這些污染物對底棲生產(chǎn)者的影響。本實驗使用經(jīng)過改良的硅藻分離方法得到了純種硅藻,選取谷皮菱形藻(Nitzschiapalea)和一種曲殼藻(Achnanthessp.)作為研究對象在顯微鏡下研究了其運動行為。
2、通過急性慢性毒性實驗的方法,使用不同濃度草甘膦、Cu2+對N.palea進行脅迫培養(yǎng),記錄藻的存活數(shù),使用image J軟件記錄硅藻運動速度,用掃描電鏡觀察其形態(tài)的變化并探究使用硅藻運動指示水環(huán)境的可能性。實驗結果如下:
使用毛細吸管法、水滴法、平板法、聯(lián)用法純化出4種硅藻。其中毛細吸管法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而且硅藻成活率低,但是成活純種率較高達70%,適用于分離體型較大的硅藻。水滴法操作簡單雖然分離成功率低僅有5%,成活純種
3、率低也僅有15%,但是操作速度較快。平板法操作簡單,成活率高(60%),成活純種率高(40%)。但是時間周期較長。聯(lián)用法是水滴法和平板法的結合,可以減少純化周期。
使用Image J軟件分析記錄了N. Palea和A. Sp.兩種硅藻的運動軌跡。兩種硅藻的運動軌跡大有不同,N.Palea做圓周運動,A.Sp.,運動軌跡為直線,第一天時N. Palea的運動速度大約為9.09μm/s, A.Sp.為2.73μm/s。兩種硅藻的運
4、動速度和運動硅藻占總硅藻的百分比趨勢相似,均隨培養(yǎng)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在6-7日之間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其中N.palea運動硅藻占總硅藻的百分比穩(wěn)定在20%左右,運動速度穩(wěn)定在6μm/s左右,A.sp運動硅藻占總硅藻的百分比穩(wěn)定在35%左右,運動速度穩(wěn)定在1.5μm/s左右,且兩種硅藻在培養(yǎng)過程中EPSs含量逐漸增多。
使用草甘膦原粉對N.Palea進行急性慢性脅迫。在急性毒性實驗中,草甘膦原粉對N. palea脅迫培養(yǎng)96h EC
5、50為55.92 mg/L,且低濃度草甘膦促進N.palea生長,最大促進濃度大約為3 mg/L,高濃度抑制藻的生長;亞急性毒性實驗中,運動硅藻占總硅藻數(shù)的百分比和硅藻運動速度與對照組相比逐漸下降。通過掃描電鏡觀察草甘膦脅迫培養(yǎng)后的N.palea的亞顯微結構中,發(fā)現(xiàn)硅藻的畸形率上升,主要有孔紋串行,分裂時殼多被復制了一個等。
使用Cu2+對N.Palea進行急性慢性脅迫,Cu2+對N.palea脅迫培養(yǎng)96h EC50為1.2
6、8 mg/L,且低濃度草甘膦促進Cu2+生長,最大促進濃度大約為0.05 mg/L,高濃度抑制藻的生長;亞急性毒性實驗中,隨時間的增加和濃度的提高,運動硅藻占總硅藻數(shù)的百分比和硅藻運動速度急劇下降。
使用草甘膦原粉和 Cu2+對N. Palea進行聯(lián)合脅迫,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脅迫時菱形藻的抑制率大于草甘膦原粉和Cu2+單獨脅迫時的抑制率,但是小于草甘膦原粉和Cu2+單獨脅迫時的抑制率相加。
本文的結論如下:
1.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舟形藻生長與運動對Cu2+急性脅迫響應研究.pdf
- 草甘膦與Cu的復合污染及其對土壤酶與微生物碳-氮的影響.pdf
- 不同劑型草甘膦藥效評價與抗(耐)草甘膦雜草監(jiān)測.pdf
- 高錳脅迫下空心蓮子草的生長特性與耐草甘膦機理研究.pdf
- 草甘膦鋯的制備與性質(zhì)研究.pdf
- 龍葵對草甘膦抗性機理的研究.pdf
- 牛筋草對草甘膦的抗藥性研究.pdf
- 轉(zhuǎn)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對草甘膦代謝產(chǎn)物(AMPA)的生理反應.pdf
- 35266.單一脅迫抗性在星星草復合脅迫抗性中的整合研究
- 草甘膦對六種海洋微藻的毒性興奮效應研究.pdf
- 草甘膦抗性候選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研究.pdf
- 草甘膦(雙甘膦)企業(yè)環(huán)保核查指南
- 一種抗草甘膦基因的發(fā)現(xiàn)和抗草甘膦轉(zhuǎn)基因水稻的培育.pdf
- cu39;2脅迫下單一及復合稀土元素對水生植物的緩解效應研究
- 牛筋草與棉花的競爭作用及對草甘膦的抗藥性研究.pdf
- 高錳脅迫下空心蓮子草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草甘膦耐性研究.pdf
- 草甘膦在空心蓮子草中的吸收與傳導特性
- 砷和草甘膦復合污染對水稻生長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pdf
- 草甘膦合成工藝改進研究.pdf
- 草甘膦廢水的除磷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