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首先,本文建立了三重四級桿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魚肉中的丁香酚及其異構體殘留量的方法。樣品使用正己烷進行提取,提取液經(jīng)苯基SPE柱凈化處理后使用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儀(GC-MS/MS)進行檢測,內標法定量。色譜柱采用Agilent J&W ScientificDB-17ms,以1 ml/min的氦氣作載氣,使用電子轟擊式離子(EI)源,取m/z149作為定量離子對目標物進行定量,并以離子m/z104和m/z77輔助定性。本方法在水產(chǎn)品中丁香酚、
2、異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的最低檢測限分別為0.4μg/kg、1.2μg/kg、0.2μg/kg,最低定量限分別為1.2μg/kg、4μg/kg、0.7μg/kg,在空白樣品中加標回收率范圍在98.6%~104%。相對標準偏差范圍為2.46%~5.48%。樣品前處理簡便,回收率較好,適用于試驗中魚肉丁香酚及其異構體殘留的檢測。
其次,研究溫控無藥物輔助下石斑魚的存活率,結果表明20℃溫控無藥物條件下存活率不高而且魚活力差,無法恢復到
3、正常狀態(tài)。在25℃下用丁香酚進行輔助麻醉,70 mg/L高濃度下能夠在2.1min內使魚進入麻醉4期,并能夠在4.8min內復蘇,該濃度適合在實際運輸中進行裝車和卸貨過程中進行人工操作。8 mg/L低濃度10h麻醉,結果顯示,存活率能夠達到100%,且最終麻醉狀態(tài)為麻醉2期,(魚體失去觸覺但仍保持平衡),適合于短途運輸過程中作鎮(zhèn)靜使用。
最后,根據(jù)兩種不同給藥方式進行麻醉試驗的結果,確定給藥濃度進行兩種不同給藥方式的殘留消除試
4、驗。石斑魚魚肉中經(jīng)高濃度短時麻醉,24h后殘留首次(0.148±0.907mg/kg)給藥和二次(0.114±0.0562 mg/kg)給藥,低濃度長時麻醉后魚肉中富集的最高濃度達到62.3±23.1 mg/kg,在清水中復蘇24h后殘留量為39.2±19.0mg/kg,當凈化時間達到48h含量低于0.1mg/kg,達到動態(tài)平衡。人體健康風險評估顯示,高濃度重復麻醉和低濃度長時麻醉的藥峰濃度62.3 mg/L遠低于JECFA推薦的丁香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性分化過程中性腺發(fā)育的研究.pdf
- 云紋石斑魚與褐石斑魚的比較研究.pdf
- 石斑魚的介紹
- 病原性河流弧菌對青石斑魚的粘附定植作用研究.pdf
- 石斑魚人工育苗技術
- 斜帶石斑魚和赤點石斑魚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研究.pdf
- 點帶石斑魚的種質研究.pdf
- 斜帶石斑魚和橙點石斑魚染色體核型及顯帶研究.pdf
- 養(yǎng)殖青石斑魚(Epinephlus awoara)潰瘍病細菌病原及其DNA疫苗的研究.pdf
- 斜帶石斑魚♀與鞍帶石斑魚♂雜交及F1遺傳分析.pdf
- 斜帶石斑魚遺傳多樣性分析以及石斑魚類分子系統(tǒng)進化研究.pdf
- 點帶石斑魚精子種質保存研究.pdf
- 斜帶石斑魚對脂質利用的研究.pdf
- 斜帶石斑魚的礦物質營養(yǎng)研究.pdf
- 石斑魚病毒性神經(jīng)壞死病研究.pdf
- 斜帶石斑魚哈氏弧菌疫苗研究.pdf
- 七帶石斑魚苗種繁育技術研究.pdf
- 七帶石斑魚(Epinephelusseptemfasciatus)人工繁育技術研究.pdf
- 環(huán)境因子對赤點石斑魚繁殖的影響.pdf
- 南海五種常見石斑魚的RFLP和SSCP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