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校教育中的隱性力研究——對黔南石龍鄉(xiāng)布依族苗族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少數民族學校教育體系是整個國家學校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fā)展直接關系到國家教育改革的成敗。因此,少數民族學校教育一直是眾多學者關注的問題。但是,從總體上看,與主體族群漢族相比,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學校教育發(fā)展相對緩慢,少數民族學生輟學率較高且學業(yè)成績普遍偏低。根據許多專家的研究,歸納出了多種原因:或是師資問題;或是教育投入力度問題;或是經濟貧困等等。政府和當地部門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如發(fā)展經濟,提高少數民族家庭的教育負

2、擔能力;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實行減免學雜費;加強義務教育的執(zhí)法力度等等,并認為上述措施一旦到位,嚴重的學生輟學狀況和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就將從根本上得到改善。然而,隨著對少數民族學生輟學現象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逐漸發(fā)現,在那些輟學的孩子們中間,有相當一部分并不是因為家庭經濟的原因或家里需要幫手,而是他們認為在學校感到“不適應”,由此他們“厭倦”并“厭煩”了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和學校生活,并因此造成輟學現象的不斷發(fā)生或學業(yè)失敗。不僅如此,少數民族

3、學校在為城市和工業(yè)社會培養(yǎng)和輸送了一批人才的同時,也使一部分遭受到學業(yè)失敗的學生既無法從教育的渠道進入國家體制,又無法認同和融入當地社區(qū)生活。他們滿懷著對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越來越遠離他們生身的土地和民族文化,成為鄉(xiāng)土社會“熟悉的陌生人”。 那么,少數民族學校究竟是怎樣一種場所?在時間的流逝中,學校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除了師資、教育經費投入和家庭經濟等顯性因素外,究竟還有哪些隱性因素在影響著少數民族的學校教育,使得大多數少數民族

4、學生不適應學校教育而遭受到學業(yè)失???學校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區(qū)分出“中心”與“邊緣”?為什么會產生鄉(xiāng)土社會的“陌生人”?他們又該何去何從?這些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文主要借助于社會空間理論為分析工具,運用民族學、教育人類學和教育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對影響少數民族學校教育中的隱性力進行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研究試圖在大量已有文獻的基礎上,以翔實的田野調查資料為佐證,圍繞國家和學校的結構性制約與學生能動性之間的張力進行研

5、究,對少數民族學校教育做出教育人種志的調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少數民族學校教育中由國家、學校共同構成的隱性力如何對少數民族學生形成了宰制性的力量,以及學生對這種力量進行抵制的雙向互動的過程,進而對少數民族學校教育中的隱性力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基本對策。 全文共分為八章。 第一章是論文的導論部分。本章提出了論文的緣起以及所要研究的問題,在對已有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本研究可能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進行了闡釋,并

6、詳細介紹了教育人種志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過程。 第二章對社會空間理論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和理論反思,指出了社會空間理論對于本研究方法論和分析工具上的重要意義。同時對研究的主要概念--隱性力、民族學校教育、學??臻g和行動策略等概念進行了界定,并在這些概念上確立了研究框架。 第三章對本文所選擇地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石龍鄉(xiāng)的社會生活、生產和生活習俗、民族文化、學校教育狀況進行了人種志的描述。學校處于一定的社會場域之中

7、,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并根據這些影響和制約不斷調整自己內部的結構,從而與社會場域協(xié)調一致。由此,本章在對研究地點進行詳盡考察的基礎上,對學校所處的政治場域、經濟場域、文化場域和教育場域進行了分析,指出:滲透國家權力的政治場域、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場域、以主流文化的“普適知識”與“身份文化”為價值取向的文化場域和考試主導下以精英教育為主的教育場域都參與到學校的運作過程中來,從而使學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策略對所處的社會

8、場域做出回應。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這三章分別對學校生活的常態(tài),學校知識的選擇、分類與傳遞以及學校利益的分配對學生產生的隱性力進行了分析,指出學校通過一系列的控制和權力的實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發(fā)揮著隱性但不可忽視的影響。 第四章是學校教育中隱性力的第一個作用機制。在學校教育中,隱性力以制度化的形式在學校的生活常態(tài)中對學生進行滲透,潛移默化地將主流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根植于學生的心靈。而且,學校對

9、學生時空的占據和控制,人為地割裂了少數民族學生與民族社區(qū)的聯(lián)系,使學生越來越遠離他們生身的土地和民族文化。 第五章是學校教育中隱性力的第二個作用機制。學校通過在公領域對課程知識的傳承,完成了對學生成為符合主流社會價值的人的規(guī)訓和塑造,由此,少數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識消隱到了私領域,學生也成為鄉(xiāng)土社會里“熟悉的陌生人”。 第六章是學校教育隱性力的第三個作用機制。學校通過對學生文化資本的遴選,完成了學??臻g內部中心和邊緣的劃分

10、,從而實現了學校教育的再生產功能。 第七章探討了在學校空間中,學生通過不同的行動策略對國家和學校的結構性制約進行能動的反應。學生并不是被動地接受學校教育中隱性力的影響,他們會采用各種策略進行抵制。研究在對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學生抵制的五種策略:權宜策略、假發(fā)策略、戲謔策略、對抗策略和自我淘汰策略。 第八章對研究結論進行了簡單歸納,并對發(fā)展少數民族學校教育進行了思考:在多元文化背景中重新構建關于少數民族學校教育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