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藝術美學導讀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藝術美學導讀(第2版),21世紀通識教育系列教材,主編 李嘉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美學概說,1.美的產生及根源 2.美的本質與特征 3.美的構成,1.美的產生及根源,1.1 美是客觀事物自身的一種自 然物質 1.2 美依存于人類社會實踐 1.3 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1.1 美是客觀事物自身的一種自然物質屬性,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世界按其本質說,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

2、二性的;存在決定意識,意識是存在的反映。列寧指出:“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觀存實在,它存在于我們的意識之外。哲學唯物主義是同承認這個特性分不開的?!?1.2 美依存于人類社會實踐,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美學觀認為:美既要依存于事物的自然物質屬性,又不能脫離人類社會,它是物質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有機統(tǒng)一。,1.3 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美依存于人類社會實踐,而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物質生產勞動,即勞動。勞動是人類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形式,是人類歷史的真

3、正起點。 “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 “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2.美的本質與特征,2.1 美的本質 2.2 美的特征,2.1 美的本質,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人有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一切活動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通過自由創(chuàng)造活動,以宜人的物質形式顯現(xiàn)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肯定和確證。,2.2 美的特征,2.2.1 形象性

4、2.2.2 感染性 2.2.3 功利性,2.2.1 形象性所謂形象性,是說美總是顯現(xiàn)為生動具體的,能為人的感官所接受、反映和感知的,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感性形象。,2.2.2 感染性,美具有一種怡情悅性的感染性,美訴諸人的情感,能引起人們喜愛、激動和崇敬,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悅和滿足。,2.2.3 功利性,所謂功利性,是說美對人來說具有直接或間接地有利、有益、有用,至少無害的特性。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種與人的利益無關的超功利

5、的美。,3.美的構成,3.1 美與真﹑善 3.2 美與丑,3.1 美與真﹑善,3.1.1 中外美學史對美與真、善關系的看法 3.1.2 真、善、美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3.1.1 中外美學史對美與真、善關系的看法無關論:認為美與真、善無關,甚至是對立的。如老子認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家康德早期也把美與真善割裂甚至對立起來。等同論:強調美與真、善有密切關系,甚至將三者等同起來。戰(zhàn)國時莊子強調“貴真”。古希

6、臘蘇格拉底認為美在于真,不真就不美。有關又有別論:認為三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在西方,亞里士多德較早把美與真、善聯(lián)系在一起。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狄德羅強調真善美密不可分,同時三者是不同事物,既不割裂也不等同。,3.1.2 真、善、美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1.2.1真、善、美的區(qū)別真善美分屬于不同范疇,標志著不同的價值:真屬于哲學范疇,是人們認識領域內衡量是與非的尺度,具有認知價值。善屬倫理學范疇,是人們在道德領域內辨別好與壞的

7、尺度,具有實用的價值。美屬于美學范疇,是人們在審美領域內觀照對象并在情感上判斷愛與憎的尺度,具有審美價值。真與善通常以邏輯思維的判斷形式表述,而美卻表現(xiàn)為鮮明生動,有血有肉的觀賞形象。符合真、善的事物,可以是審美對象,也可以不是審美對象,應看到真中有惡,善中有假,它們都不屬美。真直接與客觀規(guī)律相聯(lián)系,善直接與功利相聯(lián)系,而美與客觀規(guī)律、功利是一種間接的聯(lián)系,它潛伏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中。,3.1.2.2 真、善、美的聯(lián)系真與美的

8、聯(lián)系:真是美的源泉和基礎,美以對真的認識和掌握為前提。美的事物首先是真的,是蘊涵客觀規(guī)律的。同時任何美的對象都離不開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需要通過真實事物展現(xiàn)形象。善與美的聯(lián)系:善是美的靈魂,美以善為內涵和目的。一般來說,凡美的事物,應是對人類有益、有利、有用,至少是無害的,總是要滿足人自身的某種功利目的。善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美內在地包含著善,美是善的,惡不能稱其美。美最終離不開善,而且以善為歸宿。真是美的基礎,善是美的靈魂。,3.

9、2 美與丑,3.2.1 丑的概念 3.2.2 丑與美的關系 3.2.3 丑的本質 3.2.4 丑的特征,3.2.1 丑的概念,3.2.1.1《說文解字》中對古漢語繁體字“酉鬼”的釋義是:“丑,可惡也,從鬼酉聲。從鬼,非真鬼也,以可惡,故從鬼?!?3.2.1.2 丑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一種負面的社會價值,是人對它的認識和判斷。,3.2.2 丑與美的關系3.2.2.1 美和丑相互依存。

10、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而發(fā)展。沒有丑,就無所謂美。沒有丑的襯托,就不能鮮明地顯示出美的光輝。 3.2.2.2 美和丑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美和丑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不是永恒不變的,而是隨著事物的發(fā)展和歷史的演變而變化的。在一定條件下,美可以轉變?yōu)槌?,丑可以轉變?yōu)槊?。美和丑是在同一基礎上相互對立的,美的反面就是丑。,3.2.3 丑的本質,3.2.3.1 美是通過自由創(chuàng)造以宜人的物質形式

11、顯現(xiàn)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肯定和確證。3.2.3.2 丑則是以拙劣的物質形式顯現(xiàn)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否定和扭曲。,3.2.4 丑的特征,3.2.4.1 丑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著一種對生活、對人的本質具有否定意義的東西。3.2.4.2 丑是惡的形象體現(xiàn),但丑不等于惡,丑是惡的表現(xiàn)的一個側面,惡的表現(xiàn)形式很多,丑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現(xiàn);惡與功利的關系是直接的,丑雖然涉及功利,但并不總是與功利性一致。丑和惡有時并不一定有必然聯(lián)系。3.2.4

12、.2 形式丑只是和形式美相對應。,二、審美心理,1.審美心理機制 2.審美的心理過程 3.審美與人的審美心理塑造,1.審美心理機制 1.1 審美感知 1.2 審美想象 1.3 審美情感 1.4 審美理解,1.1 審美感知在審美心理學中,審美感覺和審美知覺合在一起,統(tǒng)稱為審美感知。這是審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審美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fā)

13、展起來的,又是在社會條件的直接作用下形成的。而作為審美主體的生活經驗、情緒、興趣 、意志的目的指向性融入對當下對象的知覺中,才能將一般感性映像升華為審美意象。,1.2 審美想象審美想象是一種自由把握和創(chuàng)造形式的審美能力,是審美主體在直接關照審美對象的基礎上,調動過去的表象積累,豐富、完善對象和創(chuàng)造新對象的心理過程。審美想象作為高級審美活動,以審美意向的形成為活動目標。它是審美欣賞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關鍵因素。審美想象還包括知覺想象、再現(xiàn)性

14、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想象。,,1.3 審美情感審美情感是主體對客觀審美對象的一定的主觀態(tài)度及體驗。它不同于審美的其他心理活動,它是對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之間的某種關系的反映。審美情感以日常生活的情感為基礎,但它是經過多種心理功能的處理、滲透著理解和想象。,1.4 審美理解審美理解是審美中的理性能力,是審美中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維過程和形式之一,是審美經驗中的認識因素,是指人在審美中對審美對象的相互聯(lián)系、事物內容、形式上的審美特性及其規(guī)律的

15、認識、領略或徹悟、把握。,2.審美的心理過程,2.1 審美先結構的介入 2.2 審美心境的形成 2.3 審美意識的覺醒 2.4 審美心理場的建立,2.1 審美先結構的介入審美主體在進入審美活動之前,其心理并不是一塊白板,從審美心理學的角度看,可以把能夠接受審美信息的心理結構稱為人的潛在的審美素質,毫無疑義這種審美潛能構成了審美活動的先決條件,可以將之稱為“審美先結構”。,2.2 審美心境的形成審美

16、心境是審美主體進入審美活動的契機,在審美活動中,當主體形成穩(wěn)定的審美心境時,由各種心理要素組成的心理結構便會圍繞審美而運轉,實現(xiàn)人的一般心理向審美心理的升華。審美心境大致表現(xiàn)為迷狂,幻覺,恬靜和理智等類型。,2.3 審美意識的覺醒審美意識是人在審美層次上的意識活動,即以感性為中心,以形式享受為特征,以精神自由為目的的心理活動。審美意識的覺醒是人對自身作為真正的人的覺醒,因而它能促使人自覺地進入用美的規(guī)律塑造自身的美育過程。在審美的

17、心理準備乃至全過程中,其核心無疑就是審美意識的覺醒和審美意識的加強。,2.4 審美心理場的建立美育心理準備的最終完成是審美心理場的建立,它使人終于以審美主體的身份進入了審美活動的心理過程。審美心理場是一個以審美先結構為基礎,以審美意識為核心,以審美心境為表征的整體的審美心理結構。審美心理場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相互適應的產物。審美的心理場是人的最優(yōu)化心理的表現(xiàn)。,3.審美與人的審美心理塑造,3.1 審美心理的塑造 3.2 審美

18、心理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3.3 審美心理對直覺力的培養(yǎng) 3.4 審美心理與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yǎng),3.1 審美心理的塑造首先,人要成為的審美主體,需要在長期的審美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能力。其次,人必須通過審美的實踐活動,使自己周圍的世界成為審美的世界。再次,人必須使自身與整個世界在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審美的關系。,3.2 審美心理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力主要表現(xiàn)為想象,想象是審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某種意義上講,審美

19、活動的本質就是想象。創(chuàng)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質的特點。真正體現(xiàn)審美心理特點的是想象。想象力豐富的人,審美感受必然豐富;想象力貧乏的人,審美感受必然貧乏。審美是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的最好途徑。,3.3 審美心理對直覺力的培養(yǎng)直覺在審美中不是簡單的感覺,它寓有理性的因素,又被稱為理性直覺。人的直覺具有超前性,超越性,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造潛能。直覺作為人的一種基本的思維素質,不只是審美活動才有的,它體現(xiàn)在人的各種活動之中,但審美活動中直覺最多,而且最豐

20、富、最奇妙。審美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力的最主要途徑一是想象力,一是直覺力。,3.4 審美心理與心理調控能力的培養(yǎng)審美對于心理調控力的培養(yǎng)有它獨特的作用。審美主要是一種精神活動,它追求精神的滿足與愉悅。它對物質功利必須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這種將功利放在一邊,換種審美的眼光去看問題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就是一種心理調控。,三、審美范疇,1.優(yōu)美與崇高 2.悲劇與喜劇,1.優(yōu)美與崇高,1.1 常見的兩種相對的美 1.2 優(yōu)美與崇高的

21、審美特征和形態(tài)特征 1.3 優(yōu)美與崇高的美感特征和審美功用,1.1 常見的兩種相對的美優(yōu)美也稱秀美,包括典雅、綺麗、柔媚、精巧、清秀、飄逸、淡雅、幽靜一類的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態(tài),也最早被人們認識和把握。狹義的美指的就是優(yōu)美。這是一種優(yōu)雅的美、柔性的美。崇高也稱壯美,包括宏偉、雄渾、壯闊、豪放、勁健、熱烈、濃郁、奇特一類的美,這是一種雄壯的美、剛性的美。,1.2 優(yōu)美與崇高的審美特征和形態(tài)特征優(yōu)美是人的本質力量與客體的和諧統(tǒng)

22、一在對象世界的感性顯現(xiàn);崇高則是人的本質力量與客體的嚴峻沖突在對象世界的感性顯現(xiàn)。優(yōu)美小、規(guī)則、柔和,是靜態(tài)美;崇高大、粗獷、奇特,是動態(tài)美。,1.3 優(yōu)美與崇高的美感特征和審美功用優(yōu)美的事物引起的是單純的平靜的愉悅感,崇高的事物引起的美感經歷并包含突兀感、驚懼感、嘆服感、莊嚴感、自豪感等,是復雜的強烈的興奮感。優(yōu)美的事物讓人喜愛親近,崇高的事物讓人敬佩崇尚。優(yōu)美使生活充滿樂趣,有益于身心健康。經常受到優(yōu)美事物的熏陶,會使人品

23、性純潔、風度優(yōu)雅、情感細膩、待人和藹。崇高可以調節(jié)情感,清除憂傷、愁苦、郁悶的心緒,振奮人的精神,給人以鼓舞,使人心胸開闊,情操高尚,無私無畏。,2.悲劇與喜劇 2.1 悲劇 2.1.1 悲劇的本質 2.1.2 悲劇的類型 2.1.3 悲劇的美感特征及審美功用 2.2 喜劇 2.2.1喜劇的本質 2.2.

24、2喜劇的類型 2.2.3喜劇的美感特征及審美功用,2.1 悲劇悲劇又稱悲或悲劇性。作為審美范疇中的悲劇并不僅限于戲劇類型的悲劇,它還存在于正劇、喜劇和小說、詩歌、繪畫、雕塑、音樂、電影等其他藝術樣式之中,也廣泛存在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之中。,2.1.1 悲劇的本質悲劇的特點是悲。悲劇本質上是和崇高相通的。悲劇是一種崇高的美,是崇高的集中形態(tài)。屬于悲劇范疇的審美對象雖然令人悲痛,但又能使人化悲痛為力量,使人振

25、奮,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產生愉悅。悲劇是代表歷史發(fā)展方向的人們暫時受挫而最終獲得勝利所表現(xiàn)的美。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悲劇是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的信號,是社會生活中新舊力量矛盾沖突的必然產物。,2.1.2 悲劇的類型進步力量、英雄人物的悲劇。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悲劇,是英雄人物的悲劇。私有制下普通人物的悲劇。在私有制下,人的正當生活、勞動、愛情和自由等要求體現(xiàn)了“歷史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舊制度的阻撓、束縛和摧殘,而不可能實現(xiàn),

26、這就造成了普通人的悲劇。舊事物、舊人物的悲劇。由于在一定歷史階段上,曾經先進、合理的社會力量、生活制度開始轉化為舊的力量,而與社會歷史進程相矛盾,但它又沒有完全喪失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代表人物的失敗或毀滅,也有一定的悲劇性。,2.1.3 悲劇的美感特征及審美功用 2.1.3.1 悲劇的美感特征悲劇所引起的審美情感是悲劇感。悲劇的主要特征是“悲”,雖然不同的悲劇會引起不同的悲,但都離不開悲。悲劇感也不是單純的悲,它融合著強烈的正義

27、感和崇高感。悲劇給人帶來的沉痛而又興奮的審美愉悅感,是比一般愉悅感更高的愉悅感。 2.1.3.2 悲劇的審美作用悲劇具有巨大的認知作用。悲劇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悲劇具有強烈的鼓舞作用。,2.2 喜劇喜劇又稱喜或喜劇性,是與悲劇(悲、悲劇性)相對的審美范疇。它不僅限于戲劇類型的喜劇,它還存在于正劇、悲劇和小說、詩歌、繪畫、雕塑、音樂、電影等其他藝術樣式之中,并廣泛存在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2.2.1 喜劇的本質喜劇的基

28、本特征是引人發(fā)笑,但并非任何令人發(fā)笑的事物都是喜劇。那種偶然性的、無意義的、低級趣味的或純粹生理機制的笑,便不具備美學上所說的戲劇性。作為審美范疇的喜劇,是以笑為手段,否定、嘲諷假丑惡;肯定贊揚真善美。,2.2.2 喜劇的類型從內容上,包括否定型喜劇、肯定型喜劇、悲劇型喜?。ā昂瑴I喜劇”)。從表現(xiàn)形式上,喜劇有滑稽、幽默、諷刺、詼諧、揶揄、荒誕、趣劇、鬧劇等。諷刺:所反映的對象是社會生活中的否定性現(xiàn)象。生活的喜劇把本質隱藏在假象中

29、,喜劇藝術則是通過假象揭露本質。幽默(humor音譯):是指用含蓄、凝練、機智、風趣的方式,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哲理,從而令人發(fā)出會心的微笑的喜劇形式,它比諷刺更帶有快樂的色彩。諷刺較嚴厲,幽默較輕松;諷刺較辛辣,幽默較溫和。,2.2.3 喜劇的美感特征及審美功用喜劇對象引起的美感稱為喜劇感。這是一種由有喜劇對象引起的輕松、愉悅、歡樂的情緒體驗,它的表現(xiàn)特征就是笑。喜劇的審美功用主要是:喜劇寓莊于諧,在懲惡揚善方面有十分有效的道

30、德力量。喜劇是對社會生活矛盾的特殊反映,它使人在大笑之后感到一種震撼,繼而引起對人生,對社會的嚴肅思考,并從中悟出某種哲理。,四、美的形態(tài)特征,1.現(xiàn)實美—自然美和社會美 2.人自身的美 —自然美與社會美統(tǒng) 一的最高表現(xiàn)形態(tài) 3.形式美 4.科學美和技術美 5.藝術美,1.現(xiàn)實美—自然美和社會美 1.1 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形成與發(fā)展 1.2 自然美和社會美的特征,1.1 自然美

31、和社會美的形成與發(fā)展自然美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在人類社會出現(xiàn)之前,自然雖存在潛在的審美價值,但未轉化為現(xiàn)實審美價值。自然美是相對人類而言的。社會美既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又是社會實踐的直接體現(xiàn),它的形成與發(fā)展更是與社會實踐相一致。,1.2 自然美和社會美的特征 1.2.1 自然物、自然現(xiàn)象的某些自然屬性是自然美存在的必要條件,社會美則基本與事物的自然屬性無關。雄偉之美,險峻之美,奇妙之美,秀麗之美,幽深之美,1.2.2 自然

32、美偏重于形式美,社會美偏重于內容美。,1.2.3 自然美具有象征性和多變性,社會美則具有實在性和確定性。,1.2.4 自然美一般具有全人類性,社會美往往具有時代性。,2.人自身的美 —自然美與社會美統(tǒng)一的最高表現(xiàn)形態(tài) 2.1 外在美 2.2 內在美,2.1 外在美 2.1.1 人體美 2.1.2 儀表美 2.1.3 語言美,2.

33、1.1 人體美人體美指身材、相貌美。人體美主要通過人體自然因素表現(xiàn)出來,雖通過后天鍛煉、美容能得到部分的改觀,但基本屬于自然美。,2.1.2 儀表美儀表美通過自然因素表現(xiàn)出來,但偏重于內在修養(yǎng),儀表美通過神態(tài)、表情、言談、舉止、裝飾等外在美的因素表現(xiàn)出來,是心靈美的外化,是由內在美決定的。,2.1.3 語言美,談吐高雅和與之相協(xié)調的姿態(tài)是構成一個人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從一個人的談吐中,可以了解他的內心世界,進而了解他的道德水準

34、和文化素養(yǎng)。,2.2 內在美內在美是人的精神、心靈方面的美,是人類的本質和精髓,主要包括人生觀、人生理想、品德、情操、學識等方面。,3.形式美,3.1 形式美與美的形式的關系 3.2 形式美的構成因素 3.3 形式美的主要法則,3.1 形式美與美的形式的關系形式美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意義。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形式美所體現(xiàn)的的內容是間接的,朦朧的。形式美和自然的物質屬性、規(guī)律有密切

35、聯(lián)系。,3.2 形式美的構成因素構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質材料包括色彩、形體、聲音等。 3.2.1 色彩色彩:是人們視覺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間性的美。它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也是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能對人的心理、生理產生特有的視覺效果,不同的色彩往往給人以冷暖、輕重、寬窄、大小、厚薄、遠近和動靜等特異感受。,色彩可引起人們不同情緒和情感反映。與色彩表情相聯(lián)系,通過聯(lián)想作用,可使色彩獲得一定象征意義。色彩中最重要的是三原色——紅

36、,黃,藍,之所以被稱為三原色,是因為其中的每兩種顏色相配都會生成第三種顏色。,3.2.2 形體形體也是人的視覺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間性的美,各種物體以自己具體可感的獨特外在形態(tài),展現(xiàn)千姿百態(tài)的美的世界。人的視覺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間性的美。 點:是形體要素中最基本元素,在空間起標明位置的作用。 線:是點的運動軌跡。起貫穿空間的作用,在形式美諸要素中,線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面:又稱平面形,起分割空間作用。 體:或稱立方體,指點、線

37、、面有機組合,有占據(jù)空間作用。,3.2.3 聲音又稱音響,是由人的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時間的美。聲音可分為純音和復合音。當前出現(xiàn)了色彩音樂及音樂噴泉,將色彩、聲音結合起來,讓視覺、聽覺形象同時出現(xiàn),開拓了人的審美視野。,3.3 形式美的主要法則形式美法則是人類按照美的形式規(guī)律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和鑒賞的經驗總結與抽象概括。主要有:單純齊一、對稱均衡、比例和尺度、調和與對比、多樣統(tǒng)一。,3.3.1 單純齊一 單純齊一是最常見、最簡單的形

38、式美。“單純齊一”是指按“一生一”的結構構成的形式規(guī)律?!皢渭儭笔侵冈谛问街幸姴坏矫黠@的差異和對立的因素,如單一色調等?!褒R一”是一種整齊劃一的美,即形式是以特定形式因素組成一個單元,是按照一個統(tǒng)一規(guī)律反復重復組成的。,3.3.2 對稱均衡,“對稱均衡”是指一種“一生二”的對稱結構形式規(guī)律,其特點體現(xiàn)為在差異中保持一致。是體現(xiàn)事物各部分之間組合關系的一種最普遍的形式美法則?!皩ΨQ”指相同的形式因素一分為二,以一個形式因素,如線段、音符、

39、色調等為中介,前后或上下等同。“均衡”是對稱的變體,在靜中傾向于動。,3.3.3 比例和尺度,比例是指一件事物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比例關系,是較普遍的形式美法則。形式美中的“比例”法則,要求人們在美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按照事物的內在尺度來確定比例關系,同時根據(jù)創(chuàng)造意圖突出個別比例關系。尺度是以人的尺寸為度量標準,對物體進行衡量,即指產品與人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3.3.4 調和與對比,調和是在差異中趨向于“同”——一致,對比實在差異中趨向

40、于“異”——對立。調和是把兩個相接近的東西相并列。對比是把兩種極不相同的東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鮮明、醒目、振奮、活躍。,3.3.5 多樣統(tǒng)一,從單純齊一,對稱均衡到多樣統(tǒng)一,類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多樣”體現(xiàn)了各個事物的個性千差萬別,“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各個事物的共性或整體聯(lián)系?!岸鄻咏y(tǒng)一”是形式美的高級法則,我們通常把多樣統(tǒng)一的結果叫做“和諧”。 “多樣統(tǒng)一”是指形式美中由多種形式因素按照富于變化的而又具有規(guī)律的結構組合的法則。,

41、4.科學美和技術美 4.1 科學美 4.1.1 科學美存在于科學研究過程中 4.1.2 科學美存在于科學研究的成果 之中,特別是存在于科學理論 和公式之中 4.2 技術美 4.2.1 技術美在于把美引入生產過程中 4.2.2 技術美存在于勞動生產的成果即產品 之中,4.

42、1 科學美科學美存在于科學研究過程中,也存在于科學研究的成果之中,特別是存在于科學理論和公式之中。,4.2 技術美技術美在于把美引入生產過程中。技術美存在于勞動生產的成果即產品之中。,5.藝術美,5.1 藝術美的特征 5.2 藝術美的種類,5.1 藝術美的特征5.1.1 源于現(xiàn)實美又高于現(xiàn)實美。,5.1.2 客體美與主體美的統(tǒng)一。,5.1.3 藝術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5.1.4 具有整體美的效應

43、。,5.1.5 跨越時空的永恒性。,5.2 藝術美的種類按照藝術的內容和藝術的存在形式兩方面的特點對藝術進行分類,大致可把藝術分為五類: 文學藝術 造型藝術 實用藝術 表情藝術 綜合藝術,五、造型藝術,1.繪畫藝術 2.雕塑藝術 3.攝影藝術,1.繪畫藝術,1.1 繪畫藝術 1.2 繪畫形式美欣賞 1.3 繪畫的畫種,1.1 繪畫藝術繪畫藝術是造型

44、藝術的一種,又稱視覺藝術,它通過線條、色彩、光線、構圖等藝術手段。塑造出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視覺形象,以此反映現(xiàn)實生活,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1.2 繪畫形式美欣賞 1.2.1 線條 1.2.2 色彩 1.2.3 構圖,1.2.1 線條抽象線條不存在于物,卻能以它的勻整、流動、回環(huán)、曲折表 達萬物的體積、形態(tài)與生命,憑借它的節(jié)奏、速度、剛柔、明 暗描繪出畫家精微的感覺和細膩的感

45、情。,1.2.2 色彩繪畫的色彩來自客觀世界的光與物體,色彩具有物理性、即有體積、質量、空間、溫度、動感、更重要的是色彩有心理性,即表情性和寓意性,可被畫家用來傳達思想感情,烘托情緒和氣氛。,1.2.3 構圖構圖是物體空間的組織安排和取舍。,1.3 繪畫的畫種按使用工具材料不同可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按表現(xiàn)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肖像畫、靜物畫、風景畫、歷史畫等。按作品形式不同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huán)畫、宣傳畫

46、、漫畫等。,2.雕塑藝術,2.1 雕塑藝術 2.2 雕刻藝術美欣賞,2.1 雕塑藝術雕刻藝術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刻、塑的總稱。其所用材料是大理石、花崗巖、青銅、象牙等。它訴諸于人的視覺,可觀看同時又訴諸人的觸覺??捎|摸,是具有三維空間的藝術形象。,2.2 雕刻藝術美欣賞 2.2.1 瞬間的美 2.2.2 凝練的美 2.2.3 象征的美 2.2.4 造型的美

47、 2.2.5 裝飾的美,2.2.1 瞬間的美雕塑最突出的特點是以靜為動,藝術家捕捉生活中的一剎那,擷取運動中的一瞬間,在三維空間內創(chuàng)作出一個藝術形象。,2.2.2 凝練的美雕塑可以通過人物的特定動作、表情及明快的造型、含蓄的形式,將豐富的內容濃縮到一個形象鮮明的塑像之中,借有限的動作、姿態(tài)、臉型、肌肉、服飾和整個風度的描寫,暗示出環(huán)境,使人產生豐富、奇妙的聯(lián)想,這就是雕塑的凝練美。,2.2.3 象征的美雕塑不必如實再現(xiàn)生活中

48、的各種形象,而是在現(xiàn)實形象的基礎上進行高度的、精煉的加工、創(chuàng)造,既融入藝術家個人的主觀感情和理想,也蘊涵時代的精神和意志,這樣,一尊看似簡單的雕塑就有了象征意義。,2.2.4 造型的美傳統(tǒng)雕塑多采用大理石、花崗巖作材料,而大理石潔白、光滑,特別適合表現(xiàn)人體,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門藝術形式能像雕塑在表現(xiàn)人體美、造型美方面達到這樣高的藝術境界。,2.2.5 裝飾的美很多雕塑用來點綴公園、廣場、裝飾建筑、陵園之類的公共設施,所以有些雕塑具有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