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胸部X線影像基礎(上),大綱,一、攝片方法二、正常X線表現三、基本病變的X線表現四、肺部疾病,一、攝片方法,胸片是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影像學檢查后前位、側位高千伏攝影(≥120KV),后前位,,患側靠片,確定病變在肺或縱隔內的位置,側位胸片,前后位胸片,適用不能站立者,胸部攝片,二、正常X線表現,(一)胸廓 (二)氣管和支氣管(三)肺(四)肺門(五)縱隔(六)膈,(一)胸廓:軟組織、骨骼,軟組織的影像胸鎖乳
2、突肌及鎖骨上皮膚皺褶胸大肌女性乳房與乳頭影第一、二肋骨伴隨陰影(肺尖部胸膜轉折),,,(一)胸廓,骨骼的影像 肋骨肋骨影肋軟骨 肋軟骨鈣化肋骨先天變異 叉狀肋 頸肋 肋骨聯合 鎖骨胸鎖關節(jié) 菱形窩肩胛骨胸骨胸椎,,,,,,(二)氣管和支氣管,氣管 上緣自第6~7頸椎水平至第5~6胸椎水平氣管分叉角度 60°~80°支氣管及其分支高千伏能顯示左右主支氣管,,,(二)
3、氣管與支氣管,(三)肺,肺野 上、中、下野內、中、外帶肺紋理,肺葉及肺段,(四)肺門,肺門陰影肺動脈、肺靜脈、支氣管和淋巴組織主要成分為肺動脈和肺靜脈左側肺門比右肺門通常高1-2cm側位胸片左、右肺門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重疊右肺門多位于前方,左肺門位于后方胸膜葉間胸膜 位于葉間裂,為細線狀,后前位 第2—4前肋間 左側高1-2厘米,肺門正常X線表現,,(五)縱隔,縱隔分區(qū) 九分區(qū)法前、中、后部上、中、
4、下部前縱隔位于胸骨之后,氣管、升主動脈和心臟之前中縱隔相當于氣管、主動脈弓、心臟和肺門的區(qū)域后縱隔食管及食管以后,(五)縱隔,上縱隔自胸骨柄下緣至第四胸椎椎體下緣連線中縱隔橫線下至肺門下緣(第八胸椎下緣)水平線之間下縱隔肺門下緣水平線以下至膈,(六)膈,后前位胸片 兩側圓頂狀結構肋膈角心膈角膈運動 平靜呼吸 1-2.5cm 深呼吸3-6cm側位胸片,正常胸片,,一張胸片上集中了近5
5、0年來醫(yī)學的4項重大進展,三、基本病變的X線表現:顛倒黑白,(一)支氣管阻塞改變(二)肺部病變(三)肺門的改變(四)胸膜病變(五)縱隔的改變(六)膈的改變,(一)支氣管阻塞改變,肺氣腫肺不張,阻塞性肺氣腫,局限性肺氣腫一側肺或一葉肺透亮度增加肺紋理稀疏病側橫膈下降,縱隔向對側移位彌漫性肺氣腫肺過度充氣兩側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紋理纖細、稀疏胸廓膨大,肋間隙增寬 桶狀胸膈肌低平,心影狹長側位示胸骨后透亮
6、區(qū)增寬肺大泡局限性薄壁含氣囊狀陰影,阻塞性肺不張,一側全肺不張患側肺野致密不透光胸廓塌陷肋間隙變窄膈肌升高縱隔向患側移位對側肺代償肺氣腫,阻塞性肺不張,肺葉肺不張直接征象患側肺葉通氣減低葉間裂移位血管、支氣管聚攏間接征象患側膈肌抬高縱隔向患側移位肺門移位鄰近肺葉代償性通氣過度,?,(二)肺部病變,滲出性病變增殖性病變纖維化鈣化空洞性病變空腔腫塊及結節(jié),滲出性病變,肺實變(灶性、肺段、大葉陰影
7、)肺泡內的氣體被滲出的液體、蛋白及細胞所代替多見于急性炎癥、滲出性肺結核、肺出血、肺水腫等滲出液—炎癥性病變漏出液—肺泡性肺水腫空氣支氣管征邊緣模糊?,增殖性病變,以纖維母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組織細胞增生為主,并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肺內增殖性病變可形成肉芽腫多呈結節(jié)形狀炎性假瘤多呈球形或腫塊形狀慢性肺炎多為肺段或肺葉陰影病變邊緣較清楚,動態(tài)變化緩慢,纖維化,纖維化指由纖維組織構成的病灶。是增殖性病變因纖維成分代
8、替細胞成分發(fā)展而來局限性纖維化較大的纖維化病變引起周圍結構如氣管、縱隔及肺門向患者側移位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小結節(jié)、網狀、線狀及蜂窩狀影像,呈彌漫分布,鈣化,X線表現高密度影,邊緣清楚肺結核 單發(fā)或多發(fā)斑點狀、斑塊狀肺錯構瘤 爆米花狀周圍型肺癌 單發(fā)、多發(fā)顆粒狀或斑片狀,空洞性病變,概念病變內發(fā)生壞死,壞死組織經支氣管排出后形成蟲蝕樣空洞 多見于結合干酪樣肺炎大片陰影內多發(fā)、邊緣不規(guī)則如蟲蝕樣小透
9、亮區(qū)薄壁空洞 <3mm 多見于肺結核邊界清晰,內壁光滑,類圓形透亮區(qū)厚壁空洞 >3 mm 多見于肺膿腫、肺癌、肺結核肺膿腫內多有液平,肺癌常有壁結節(jié),空腔,概念是肺內生理腔隙的異常擴張肺大泡及支氣管囊腫胸部影像上表現為壁厚1mm左右,厚度均勻的環(huán)形陰影,腫塊及結節(jié),腫瘤及腫瘤樣病變以腫塊或結節(jié)為基本的病理形態(tài)良性腫瘤及腫瘤樣病變常見于錯構瘤和結核球因其生長較慢、有包膜病變的邊緣清楚、光滑惡
10、性腫瘤常見周圍型肺癌腫瘤生長較快及浸潤性生長腫塊或結節(jié)有分葉邊緣模糊、毛糙,(三)肺門的改變,肺門增大或縮小肺門增大 肺門腫塊,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肺門血管擴張肺門縮小 肺門縮小較少見,多由于肺門血管變細,此乃見于肺少血(多為先天性心臟病)。肺門移位肺不張及肺內纖維化病變可牽拉肺門移位,(四)胸膜病變,胸腔積液游離性胸腔積液局限性胸腔積液包裹性積液葉間積液肺底積液氣胸與液氣胸胸膜增厚、粘連及鈣化胸膜腫瘤,
11、胸腔積液,游離性胸腔積液少量積液中量積液大量積液,胸腔積液,局限性胸腔積液包裹性積液自胸壁突向肺內的半圓形或扁丘狀影葉間積液葉間裂部位梭行影肺底積液上緣呈圓頂狀,似膈升高臥位肺野透亮度減低,胸膜腫瘤,常見于間皮瘤、肉瘤、轉移瘤,(五)縱隔的改變,形態(tài)的改變位置的改變縱隔向患側移位肺不張、肺纖維化及廣泛胸膜增厚使縱隔向健側移位胸腔積液、巨大胸膜或肺內腫瘤縱隔疝縱隔擺動,(六)膈的改變,形態(tài)改變膈肌
12、腫塊病變膈平直位置改變一側膈升高肺不張、膈麻痹及腹部腫瘤兩側膈升高腹水及腹腔巨大腫瘤膈下降:肺氣腫運動的改變,四、肺部疾病,肺部炎癥肺結核肺部腫瘤,肺部炎癥,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肺膿腫,(4)肺膿腫,急性肺膿腫早期肺膿腫邊緣模糊的大片肺實變血源性肺膿腫雙肺多發(fā)結節(jié)或斑片實變內厚壁空洞空洞內壁光滑或不規(guī)整,外緣模糊空洞內常可見氣液平鄰近胸膜明顯增厚或有少量胸腔積液慢性肺膿腫內外壁
13、較清晰的厚壁空洞,周圍見斑片及纖維索條,肺空洞性病變的鑒別診斷,(二)、肺結核,基本病理改變:滲出和增殖五大分類法:(1998)Ⅰ型:原發(fā)型肺結核 原發(fā)綜合征、胸內淋巴結結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急性和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Ⅲ型:繼發(fā)性肺結核 浸潤性、纖維空洞型及干酪性肺炎Ⅳ型:結核性胸膜炎Ⅴ型:其他肺外結核 骨結核、腎結核,(1)原發(fā)型肺結核,原發(fā)綜合癥(primary complex)胸內淋
14、巴結結核(lymphadenopathy),,(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三均勻(大小、密度、分布)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acute hematogenous pulmonary tuberculosis,(3)繼發(fā)性肺結核,活動的浸潤性肺結核常見征象肺內炎性浸潤惡化時穩(wěn)定的浸潤性肺結核常見征象間質結節(jié)結核球鈣化、纖維索條X線表現 病變好發(fā)于上葉的尖、后段及下葉背段多種形態(tài)的病變同時
15、存在,,(三)、肺部腫瘤,良性腫瘤較少見包括平滑肌瘤、纖維瘤、脂肪瘤、乳突狀瘤等錯構瘤屬于腫瘤樣病變,最常見(2)支氣管肺癌(3)肺轉移瘤,(2)支氣管肺癌,中央型肺癌周圍型肺癌彌漫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周圍型肺癌的X線表現,早期肺癌結節(jié)陰影分葉狀輪廓邊緣模糊有胸膜凹陷征少數為浸潤陰影、空洞陰影及條索狀表現中、晚期肺癌肺內腫塊多在3cm以上有分葉或無分葉邊緣模糊或清楚偏心性厚壁空洞,內緣凹凸不平常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