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的簡答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中國現代文學的含義? 中國現代文學的含義?答: (1)1917 年 1 月《新青年》雜志刊出的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為標志,發(fā)生的文學革命,在中國文學史上樹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志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2)所謂“現代文學” ,不僅是時間概念上所劃定的 1917——1949 年這一通常所說的“現代”階段的文學,更是“現代”性質意義上所指的區(qū)別于傳統(tǒng)文學的新的文學。即是用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感情

2、、心理的文學。從性質來看,“現代”是相對于“傳統(tǒng)”中國文學而言的。“現代”作為時間的標志,表明了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聯系性,說明了中國現代文學是中國文學發(fā)展到 20 世紀出現的一種形態(tài)的文學;“現代”作為性質的標志,則表明了中國現代 文學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學有著本質區(qū)別的一種新型的文學。 2、中國現代文學的分段 、中國現代文學的分段 P25 P25答:從 1917 年開始,到 1949 年為止,大體上每十年為一個發(fā)展階段(1)19

3、17-1927 年期間的文學,叫五四文學,也叫 20 年代文學。其主要特點是文學革命和文化啟蒙。從整體上看,五四文學具有一種活躍、開放的青春氣息。 (2)1928——1937 年左翼革命文學、人文主義文學并存的 30 年代文學;30 年代文學是20 年代文學的發(fā)展和變化。其整體特點是走向成熟。具體標志有兩點:第一點,文學多元化。第二點,出現了一批優(yōu)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 年以全民族的抗戰(zhàn)文學為開端以及繼承、發(fā)展的多

4、地域、多元化、大眾化的 40 年代文學。3、第一個十年中重大事件發(fā)生的背景 、第一個十年中重大事件發(fā)生的背景 答: ①1915 年五四新文化運動,②1917 年五四文學革命運動(二者者互為因果) ,③1919年的五四運動(愛國的政治運動) 。由于前兩項而形成了文化統(tǒng)一戰(zhàn)線: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封建文化。后來隨著五四文化運動的深入,這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逐漸分化。④出現了新文學的代表

5、作——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郭沫若的詩歌《女神》 。⑤出現了許多文學社團,主要的有文學研究會、創(chuàng)作社。⑥在 1926 年北伐大革命前后出現了革命文學。4、現代文學的主要特征 、現代文學的主要特征答:(1) 白話代替文言。古典文學中占主流的文學是詩歌、散文,是用文言進行寫作,小說、戲劇不被視為正宗文學;而現代文學則提倡白話,提倡小說、戲劇的創(chuàng)作。 (2)人性意識的覺醒。古典文學是非人的文學,現代文學是人的文學。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學” 。

6、 (3)世界性。指現代文學由于時代的原因而納入世界文學的范疇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國家文學的基礎上而形成的。 5、五四新文化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 P25-26 P25-26答:(1)開始的標志:1915 年 9 月《青年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第二卷起易名為《新青年》 。(2)口號:民主與科學(3)思想啟蒙工作:一是重新評判孔子,抨擊文化專制主義,倡導思想自由。二是廣泛引進和吸收運用西方文化。 (4)本質:企求中國現代化的思想

7、啟蒙運動。6、五四文學革命的歷程及發(fā)展 、五四文學革命的歷程及發(fā)展答:(1)1915——1918 年是五四文學革命的“首倡期” 。發(fā)端是 1915 年 9 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 ,1917 年 1 月胡適發(fā)表了《文學改良芻議》 ,這篇文章為文學革命發(fā)難之作。同年 2 月,陳獨秀發(fā)表了《文學革命論》 ,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義” ,對整個封建答:(1)文學研究會 文學研究會 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發(fā)起人有周作人、鄭振鐸、

8、沈雁冰、王統(tǒng)照、許地山、孫伏園、葉紹鈞等 12 人。周作人起草了《文學研究會宣言》 ,把經過革新的《小說月報》作為會刊。文學研究會的宗旨是“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chuàng)造新文學” 。注重文學的社會功利性,被看作是“為人生而藝術”的一派,或現實主義的一派。(2)創(chuàng)造社 創(chuàng)造社 1921 年 6 月在日本東京成立。最初的成員郭沫若、張資平、郁達夫、成仿吾、田漢、穆木天等人,都是當時在日本留學的學生。他們先后創(chuàng)辦《創(chuàng)造季刊》 《創(chuàng)造

9、周報》 《創(chuàng)造月刊》 《洪流》等十余種刊物。初期主張“為藝術而藝術” ,強調文學必須忠實地表現作者自己“內心的要求” ,推崇文學創(chuàng)作的“直覺”與“靈感” ,比較重視文學的美感作用。作品大都側重自我表現,帶濃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態(tài)的心理描寫往往成為他們表達內心矛盾和對現實反抗情緒的主要形式。后期創(chuàng)造社轉向革命文學。(3)新月社 新月社 是稍后出現的一個影響頗大的文學社團。1923 年由胡適、陳源(陳西瀅) 、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

10、等人在北京發(fā)起,他們多系英美留學生。新月社開始以聚餐會的形式活動,后來發(fā)展成新月俱樂部 。1928 年以前的前期新月詩派提倡新格律詩,因此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卓有建樹的詩人有徐志摩、聞一多、朱湘、饒夢侃、孫大雨等。 (4)其他文學社團。 其他文學社團。還有一些比較活躍的文學社團也各有自己的特點與貢獻。其中有①與文學研究會傾向相近的語絲社、未名社、莽原社等。②與創(chuàng)造社傾向相近的有南國社、彌灑社、淺草—沉鐘社 。③19

11、22 年 3 月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詩社,以寫作愛情詩聞名。成員有應修人、潘漠華、馮雪峰、汪靜之四人,1922 年 4 月出版了他們的詩歌合集《湖畔》 。他們被稱為“真正專心致志做情詩的人” 。14 14、魯迅生平簡介及作品概述 、魯迅生平簡介及作品概述答:(1)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與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聞名于“五四”時期。三十八歲發(fā)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始用“魯迅”為筆名。(2)關于魯迅的作品魯迅從 1907

12、 年在日本期間發(fā)表第一篇論文《人之歷史》開始,至 1936 年 10 月 19日逝世,筆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學作品有:3部小說集 兩部現實題材作品《吶喊》 《彷徨》 ,一部歷史題材作品《故事新編》 。3部散文集《野草》 《朝花夕拾》 《兩地書》 。16 部雜文集《熱風》 《墳》 《華蓋集》 《華蓋集續(xù)編》 《而已集》 《三閑集》 《二心集》 《偽自由書》 《南腔北調集》 《準風月談》 《集外集》 《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 《

13、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事雜文末編》 《集外集拾遺》 。此外,還有《中國小說史略》 、 《漢文學史綱要》等學術著作。 15 15、魯迅思想的特點 、魯迅思想的特點答:一、魯迅思想的最獨特之處,就是對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魯迅表達思想的方式是批判,社會批判和文化批判。他不是正面構建,指出一條光明大道,而是反面批判 。魯迅往往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揭示出人類社會、文明陰暗、殘酷的一面。二、魯迅思想的時代性和超越性 1、魯迅對中國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