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在慢性咳嗽病因中的分布及治療觀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常將咳嗽時間≥8周,X線胸片無明顯異常,以咳嗽為主要或惟一癥狀者定義為慢性咳嗽。Irwin等研究顯示引起慢性咳嗽的三大常見病因為:鼻后滴流綜合征或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pperAirwayCoughSyndrome,UACS)、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relateddiease,GERD);FujimmuraM的研究顯示引起慢性咳嗽的

2、主要病因為:變應性咳嗽(Atopiccough,AC)、鼻竇支氣管綜合癥(Sinus-BronchialSysdrome,SBS)、CVA;而英國之前的研究顯示特發(fā)性咳嗽及不明原因咳嗽的發(fā)生率較高。我們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為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osinophilicbronchitis,EB)、UACS、CVA、GERC、AC。由于咳嗽的病因復雜,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病因的發(fā)生頻率可能會出現(xiàn)變化,有必要總結并分析慢性

3、咳嗽的病因分布的變化。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是EB治療的首選藥物,但EB的治療療程尚不明確,不同療程的ICS治療對EB的預后有何影響尚不清楚。因此,本課題旨在觀察EB在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中的動態(tài)變化,探討不同療程ICS對EB的療效和預后作用。
  第一部分: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在慢性咳嗽病因中的比例變化
  目的:
  分析不同時段慢性咳嗽主要病因分布頻率變化及嗜酸粒細胞

4、性支氣管炎在慢性咳嗽病因中的比例。
  方法:
  收集2003年6月至2015年7月在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科就診并逐步完成了慢性咳嗽診斷流程探查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統(tǒng)計人口學資料、發(fā)病年齡、咳嗽性質、咳嗽伴隨癥狀,并按照診斷流程行痰細胞學分類檢查、肺通氣檢查、皮膚點刺試驗(Skinprinktest,SPT)、呼出氣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nitricoxide,F(xiàn)eNO)、咳嗽敏感性試驗(Co

5、ughsensitivitytest,CRS)等檢查。按就診時間段(年度)及患者的數(shù)量將患者分為3組,分別為2003-2007年組,2008-2011年組及2012-2015年組。并分析各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咳嗽病程、咳嗽性質及各年段的病因頻率變化。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范圍)或均數(shù)±標準表示。
  結果:
  1.共收集資料完整的慢性咳嗽患者1479例,確診患者1318例。男性641例,女性677例

6、,年齡16-86歲,平均42±13歲,中位病程36個月(2-720個月)。
  2.病因分布頻率:
  2.1常見病因分布頻率:1318例患者中,常見病因包括EB272例次(20.6%),UACS230例次(17.5%),GERC191次(14.5%),CVA221例次(13.4%),AC96例次(7.3%)。
  2.2其它病因分布頻率:其它病因包括感染后咳嗽71例次(5.4%)、支氣管擴張70例次(5.3%)、慢性

7、支氣管炎67例次(5.1%)、心因性咳嗽20例次(1.5%),細支氣管炎15例次(1.1%)。
  2.3常見病因變化趨勢: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變化三個時段分別為21.2%、31.6%、11.5%(p<0.01,χ2=56.4),呈現(xiàn)先增后減的趨勢,總體分布仍是病因分布中所占比例最多;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構成時段變化為16.7%、15.0%、12.5%(p=0.2,χ2=3.3);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比例變化為15.9%、15%及19

8、.4%(p=0.2,χ2=2.8),各時間段無明顯變化趨勢;上氣道咳嗽綜合征構成變化為21%、22.6%、17.4%,(p<0.01,χ2=28.5)呈下降趨勢;變應性咳嗽患者構成變化為13.6%、5.2%、2.1%,(p<0.01,χ2=28.5)亦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
  結論:
  EB是本地區(qū)引起慢性咳嗽的最主要病因,其次為UACS、GERC、CVA及AC。.部分慢性咳嗽的病因(如EB)比例會隨著時間發(fā)生改變,機制有待進

9、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不同療程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對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療效的觀察
  目的:
  觀察不同療程ICS對EB患者咳嗽癥狀、氣道炎癥及預后的影響,探討ICS治療EB的較佳療程。
  方法:
  入選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診,并按我國咳嗽診治指南的慢性咳嗽診斷程序及診斷標準確診為EB的患者。入選患者登記相關臨床資料,包括一般情況,病程,咳嗽性質、規(guī)律,誘發(fā)因素

10、,伴隨癥狀,既往史,用藥史,及胸片、誘導痰細胞分類、肺功能結果等。評估咳嗽嚴重程度:咳嗽癥狀積分、視覺模擬積分(VAS)。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3組:4周治療組、8周治療組、16周治療組。均予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劑(普米克都保)200μg/次,每天兩次,分別持續(xù)4周、8周和16周。所有患者初始治療時均予口服醋酸潑尼松片10mg,每天1次,連續(xù)3天。所有患者在治療后第1周以及每4周隨訪一次,隨訪內容包括:藥物使用情況(包括是否規(guī)律使用普米克都保,

11、使用方法是否正確,有無其他伴隨用藥),咳嗽癥狀的評估(咳嗽癥狀積分、VAS積分),誘導痰細胞分類。所有患者完成相應療程后,每3個月電話隨訪一次,如有癥狀則到門診隨記,隨訪內容包括停藥后的咳嗽情況及伴隨癥狀??人栽侔l(fā)時及時就診,仔細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行誘導痰細胞分類及肺功能檢查,明確咳嗽原因,統(tǒng)計各組患者停藥后12個月內的復發(fā)情況。
  結果:
  1.三組間性別、年齡無明顯差異,(p=0.9,p=0.17);病程4周組與8

12、周組,8周組與16周組間存在差異(p<0.05),4周組與16周組無差異(p=0.8);三組患者治療前誘導痰細胞學分類、肺通氣功能、VAS積分、咳嗽日間評分、咳嗽夜間評分也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2,0.2,0.6,0.5,0.8)。
  2.三組患者經ICS治療后咳嗽癥狀積分、VAS積分、痰Eos%均較治療前下降(p<0.01),但三組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均無顯著差異(p>0.05)。
  3.三組患者治療后12個月內復發(fā)比例顯

13、示,4周組的復發(fā)率高于16周組,提示使用ICS治療16周后的復發(fā)率明顯小于4周組。
  4.咳嗽嚴重程度與治療前誘導痰Eos比例無相關性,咳嗽總積分與治療前Eos%無相關性(r=-0.1,p=0.5);VAS積分與治療前Eos%無相關性(r=-0.1,p=0.7)。
  結論:
  1.不同療程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均能顯著改善EB患者的咳嗽癥狀及氣道炎癥,但延長治療時間(16周)更有利于減少EB患者的復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