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DWIBS聯(lián)合全身T1WI與PET/CT診斷淋巴瘤骨髓浸潤的價值比較
研究目的
采用背景抑制全身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DWIBS聯(lián)合全身T1WI、PET/CT的方法診斷淋巴瘤骨髓浸潤,并進行對比,為明確淋巴瘤患者有無骨髓浸潤提供依據(jù),優(yōu)化檢查方法。
2、
材料與方法
選取經(jīng)病理診斷為淋巴瘤并懷疑有淋巴瘤骨髓浸潤的患者,同時行DWIBS、全身T1WI和PET/CT檢查了解淋巴瘤骨髓浸潤情況。分別對DWIBS、DWIBS聯(lián)合全身 T1WI、PET/CT圖像進行觀察,判斷有無淋巴瘤骨髓浸潤并記錄病灶分布情況。以淋巴瘤骨髓浸潤確診依據(jù)為金標準,計算DWIBS、DWIBS聯(lián)合全身 T1WI、PET/CT診斷淋巴瘤骨髓浸潤的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和受試
3、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下面積。運用SAS9.3統(tǒng)計軟件,采用Mann-Whitney檢驗對不同檢查方法的ROC曲線下面積進行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53例患者懷疑淋巴瘤骨髓浸潤,最后共有20例淋巴瘤患者確診為淋巴瘤骨髓浸潤,DWIBS診斷淋巴瘤骨髓浸潤的靈敏度為0.70,特異度為0.67,陽性預測值為0.56,陰
4、性預測值為0.79,約登指數(shù)為0.37;DWIBS聯(lián)合全身T1WI診斷淋巴瘤骨髓浸潤的靈敏度為0.85,特異度為0.97,陽性預測值為0.94,陰性預測值為0.91,約登指數(shù)為0.82;PET/CT診斷淋巴瘤骨髓浸潤的靈敏度為0.90,特異度為0.88,陽性預測值為0.82,陰性預測值為0.94,約登指數(shù)為0.78。DWIBS聯(lián)合全身T1WI與PET/CT的ROC曲線下面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DWIBS聯(lián)合全身 T1WI
5、與 DWIBS的 ROC曲線下面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01), PET/CT與 DWIBS的 ROC曲線下面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結論
聯(lián)合 DWIBS和全身 T1WI對淋巴瘤骨髓浸潤的診斷可以降低由于 DWIBS磁敏感偽影以及定位不準確造成的假陽性,與PET/CT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第二部分 DWIBS結合ADC值在鑒別淋巴瘤骨髓浸潤和造血骨髓增生方面
6、的價值探討
研究目的
探討DWIBS技術結合表觀彌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鑒別淋巴瘤骨髓浸潤和造血骨髓增生方面的診斷價值。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30例經(jīng)病理確診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DWIBS提示全身骨骼彌漫性信號增高,經(jīng)骨髓穿刺活檢確診為淋巴瘤骨髓浸潤11例,造血骨髓增生19例,另外收集正常對照組20例。淋巴瘤骨髓浸潤組和造血骨髓增
7、生組均于骨髓穿刺前一周內行DWIBS檢查,并對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患者的骨髓穿刺部位進行ADC值測量,對正常對照組選擇右側髂后上棘進行ADC值測量。對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和正常對照組ADC值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的多重比較采用SNK法。
結果
11例淋巴瘤骨髓浸潤組所測平均ADC值為0.52±0.09×10-3mm2/s,19例造血骨髓增生組所測平均ADC值為0.67±0.18×10-3mm2
8、/s,20例正常對照組所測平均 ADC值為0.29±0.12×10-3mm2/s。經(jīng)方差分析,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和正常對照組的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9.86,P<0.0001)。經(jīng)SNK法檢驗,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和正常對照組任意兩組間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對30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髂骨ADC值的初步研究表明,淋巴瘤骨髓浸潤和造血骨髓增生A
9、DC值之間有顯著差異,ADC值作為DWIBS的重要補充,有利于淋巴瘤骨髓浸潤的確診。
髓增生19例,另外收集正常對照組20例。淋巴瘤骨髓浸潤組和造血骨髓增生組均于骨髓穿刺前一周內行DWIBS檢查,并對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患者的骨髓穿刺部位進行ADC值測量,對正常對照組選擇右側髂后上棘進行ADC值測量。對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和正常對照組ADC值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的多重比較采用SNK法。
結果
10、
11例淋巴瘤骨髓浸潤組所測平均ADC值為0.52±0.09×10-3mm2/s,19例造血骨髓增生組所測平均ADC值為0.67±0.18×10-3mm2/s,20例正常對照組所測平均 ADC值為0.29±0.12×10-3mm2/s。經(jīng)方差分析,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和正常對照組的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9.86,P<0.0001)。經(jīng)SNK法檢驗,淋巴瘤骨髓浸潤組、造血骨髓增生組和正常對照組任意兩組間AD
11、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對30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髂骨ADC值的初步研究表明,淋巴瘤骨髓浸潤和造血骨髓增生ADC值之間有顯著差異,ADC值作為DWIBS的重要補充,有利于淋巴瘤骨髓浸潤的確診。
第三部分 DWIBS結合ADC值在評價淋巴瘤增殖活性方面的應用價值
研究目的
結合DWIBS技術研究ADC值與Ki-67標記指數(shù)的相關性,并比較不同侵襲程度淋巴
12、瘤之間的Ki-67標記指數(shù)和ADC值,對DWIBS結合ADC值其能否判斷淋巴瘤的細胞增殖活性進行研究,以探討DWIBS技術用于評估淋巴瘤預后的可行性。
材料與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74例淋巴瘤患者,全部經(jīng)病理證實,且病理證實前1周內行 DWIBS檢查,針對患者病理檢查部位進行ADC值的測量,病理標本進行Ki-67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以WHO(2008年)最新分類為標準確定淋巴瘤的診斷和
13、組織學分型,并分為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59例、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以及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7例。ADC值、Ki-67標記指數(shù)的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檢驗。對侵襲性非NHL、惰性NHL、HL的Ki-67標記指數(shù)和ADC值差異進行Kruskal-Wallis檢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組內比較采用Nemenyi檢驗,以P<0.0
14、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經(jīng)Spearman相關檢驗,74例淋巴瘤患者Ki-67標記指數(shù)與ADC值呈負相關(r=-0.337,P=0.003)。經(jīng)Kruskal-Wallis檢驗,侵襲性NHL、惰性NHL、HL的Ki-67標記指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757,P<0.001);經(jīng)Nemenyi檢驗,侵襲性NHL與惰性NHL的Ki-67標記指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933, P<0.001),侵襲性
15、NHL與HL的Ki-67標記指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700, P=0.002),惰性NHL與HL的Ki-67標記指數(shù)無明顯差異(χ2=0.023,P=0.988)。經(jīng)Kruskal-Wallis檢驗,侵襲性NHL、惰性NHL、HL的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638,P=0.013);經(jīng) Nemenyi檢驗,侵襲性 NHL與惰性 NHL的ADC值無明顯差異(χ2=1.316,P=0.518),惰性NHL與HL的ADC值
16、無明顯差異(χ2=1.799,P=0.407),侵襲性NHL與HL的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940,P=0.019)。
結論
通過對淋巴瘤患者ADC值與Ki-67標記指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顯示,ADC值與Ki-67標記指數(shù)呈顯著負相關,結合DWIBS與ADC值測量可無創(chuàng)性評估淋巴瘤的細胞增殖程度,對于淋巴瘤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然而,對于利用ADC值區(qū)分不同類型淋巴瘤還需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研究。
17、第四部分 DWIBS結合ADC值在評價淋巴瘤結內病灶短期化療療效中的應用價值
研究目的
利用DWIBS技術評價化療前后淋巴瘤ADC值的變化,探討其在淋巴瘤早期療效監(jiān)測方面的價值。
材料與方法
共有36例淋巴瘤患者做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化療前和化療2周期后一周內均行DWIBS檢查,兩次檢查時間間隔為42天-62天,平均51天。確定每位患者的淋巴結受累情況,根據(jù)淋巴瘤療效評估標準,將其分為完全
18、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組、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組、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組和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組。對淋巴瘤結內病灶治療前各組之間ADC值、治療2周期后各組之間ADC值的比較均采用方差分析,治療前CR、PR、SD、PD各組之間和治療后PR、SD、PD各組之間多重比較采用SNK法,對同一組治療前后ADC值的比較采用配對T
19、檢驗,認為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治療前后 PR、SD、PD組變化率的組間比較,以治療前ADC值為協(xié)變量,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認為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36例淋巴瘤患者,化療前共檢出186處結內病灶,化療2周期后根據(jù)療效評估標準,12位患者共84處病灶療效評價為CR,17位患者共76處病灶療效評價為PR,4位患者共12處病灶療效評價為SD,3位患者共14處病灶療效評價為PD。經(jīng)方差分析,治
20、療前CR、PR、SD、PD各組之間平均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9.27,P<0.0001)。治療后 CR組由于病灶消失無法測量,經(jīng)方差分析,治療后PR、SD、PD各組之間平均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67.34, P<0.0001)。經(jīng)SNK法檢驗,治療前PR組與CR組、PR組與PD組平均ADC值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PR組與SD組、CR組與SD組、CR組與PD組、SD組與PD組平均ADC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1、P>0.05)。治療后PR組、SD組和PD組平均ADC值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R組治療后 ADC值明顯升高(t=-15.53,P<0.0001),ADC值變化率為64.31±43.98%;SD組治療后 ADC值與治療前 ADC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0, P=0.7663),ADC值變化率為0.47±17.78%;PD組治療后ADC值較治療前下降(t=2.64,P=0.0203),ADC值變化率為-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淋巴瘤磁共振全身背景抑制彌散加權成像(DWIBS)與18F-FDGPET-CT的臨床研究.pdf
- 淋巴瘤磁共振全身擴散成像診斷價值探討.pdf
- 骨轉移瘤全身彌散加權成像.pdf
- 基于背景信號抑制彌散加權成像(DWIBS)的全身淋巴結成像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 全身彌散加權成像聯(lián)合全身MR成像對惡性腫瘤的臨床價值研究.pdf
- 1.5tmri全身彌散加權成像評價骨轉移瘤的臨床應用價值
- 磁共振全身擴散加權成像在淋巴瘤診治中的應用研究.pdf
- MR彌散加權成像對脊柱轉移瘤的診斷價值.pdf
- 背景抑制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鼻咽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pdf
- MR彌散加權成像對腰椎Modic改變的應用價值探討.pdf
-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顱內淋巴瘤與Ⅲ-Ⅳ級星形細胞瘤鑒別中的應用.pdf
- MR彌散加權成像對膠質瘤分級診斷的應用價值.pdf
- 磁共振全身彌散加權成像在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pdf
- 全身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的初步臨床應用.pdf
- 全身彌散加權序列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pdf
- b細胞淋巴瘤診療規(guī)范-
- 探討彌散加權成像(DWI)對于各型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pdf
- 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擴散加權成像在惡性腫瘤患者瘤灶探查價值的初步研究
- 全身彌散加權成像技術及在腫瘤診斷中應用.pdf
- 楊瑜教授淋巴瘤診療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