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清腦益髓調督電針法,對MCAO大鼠腦組織中微血管數(shù)量及形態(tài)學變化的影響,探討該法對改善MCAO大鼠神經功能缺損的作用機理。
方法:
1.清腦益髓調督電針法對MCAO大鼠神經功能評分和腦梗死面積的影響:選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電針組(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氯吡格雷片組)四組,每組又分為1d、3d、7d三個亞組。假手術組切開皮膚,分離左側CCA、ICA、ECA,但
2、不作任何處理;其余各組均采用Zea-Longa報道的MCAO方法建造腦缺血模型并進行改良,模型組不作治療處理;藥物組給予氯吡格雷片灌胃;清腦益髓調督組給予電針(水溝、百會、大椎、至陽、命門);各組于各時間點處死大鼠(n=6)。采用神經病學Longa等評定神經功能缺損的方法對各亞組實驗動物進行神經功能評分,HE切片染色觀察腦組織形態(tài)改變,TTC染色方法測定腦梗死面積變化。
2.清腦益髓調督電針法對MCAO大鼠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直
3、徑的影響:實驗造模及分組、給藥及針刺方法同前。大腦皮層缺血區(qū)微血管密度檢測采用IHC抗生物素蛋白一過氧化酶(S-P)染色法;按Weidener等方法進行MVD計數(shù)。標記血漿的右旋糖苷用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dextran)標記后,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腦微血管形態(tài)及測量其直徑。
結果:
1.清腦益髓調督電針法對MCAO大鼠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腦梗死面積的影響
1.1各組大鼠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實驗結果顯示,
4、各組隨時間延長:假手術組無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模型組、清腦益髓調督組及藥物組大鼠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逐漸減小,均為7d優(yōu)于1d、3d,并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術后各時間點:清腦益髓調督組及藥物組與模型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且藥物組大鼠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清腦益髓調督電針組稍好,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組織形態(tài)學結果。假手術組大鼠腦組織為正常細胞形態(tài),細胞間連接緊密,為完整基底膜。模型組大鼠較正常組細胞周圍間隙明顯增寬,且神經細胞發(fā)生腫
5、脹,大小不一,排列較紊亂,細胞核固縮染色較深,部分胞質發(fā)生自溶,周圍出現(xiàn)較大空泡,毛細血管萎縮,缺血腦組織形態(tài)嚴重改變。藥物組和清腦益髓調督組大鼠均可見神經細胞缺血性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細胞輕度腫脹,間質較致密,壞死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模型組、藥物組、清腦益髓調督組隨著時間1、3、7d,時間越長神經稀薄缺血性改變減輕越明顯。與模型組比較,其中藥物組和清腦益髓調督組可見壞死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血管和神經細胞周圍間隙增寬程度明顯減輕缺血性神經
6、細胞改變明顯減輕。藥物組和清腦益髓調督組之間壞死細胞數(shù)量、神經和血管周圍間隙無明顯區(qū)別。
1.3腦梗死面積測定結果。假手術組腦梗死而積無表達。在各個時間點1d、3d、7d,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與模型組比較均能明顯減少大鼠腦梗死面積,且清腦益髓調督組與藥物組無明顯差異。各組內即模型組、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于7d腦梗死面積均明顯減少,且減少程度優(yōu)于1d和3d。
2.清腦益髓調督電針法對MCAO大鼠微血管密度、微血管直
7、徑的影響
2.1微血管密度測定結果。陽性細胞表達于微血管內皮細胞,呈棕黃色,形態(tài)不規(guī)則。在(×400)顯微鏡下計數(shù)視野中vWF陽性細胞的數(shù)目以此來反映腦梗死區(qū)中微血管密度。假手術組1、3、7d腦組織中微血管無或有少數(shù)散在分布,各組之間于第1d微血管數(shù)量無明顯差異,第3、7d模型組微血管數(shù)目有所增多,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VWF抗體陽性細胞較密集且著色顯著,均強于模型組,尤以清腦益髓調督電針組明顯。模型組第3d與模型組第1、7d
8、比較,藥物組和清腦益髓調督組組內比較第3、7d的變化陽性細胞分布密集均增加,以7d最為顯著。
2.2觀察腦微血管形態(tài)、測定微血管的直徑。模型組、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大腦皮層微血管形狀均呈現(xiàn)迂曲不規(guī)則,與模型組比較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血管迂曲、不規(guī)則程度較明顯,且隨著1、3、7d時間的變化,模型組、清腦益髓調督組和藥物組血管之間多靠攏形成連接,及微血管分支數(shù)目增多。第1d假手術組微血管直徑為7.12±0.27μm;模型組缺血
9、側微血管直徑為7.25±0.35μm;清腦益髓調督電針組缺血側微血管直徑為7.18±0.52μm;藥物組缺血側微血管直徑為7.33±0.30μm,第一天各組之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時間3、7d缺血側腦微血管的直徑逐漸變小,清腦益髓調督電針組、藥物組與模型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藥物組比清腦益髓調督組微血管直徑稍小,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清腦益髓調督電針法能夠減少MCAO大鼠腦組織中腦梗死面積,增加缺血區(qū)微血管的密度,減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清腦益髓調督法對MCAO大鼠腦組織中EphB4-ephrinB2 mRNA表達的影響.pdf
- 音樂電針對腦出血大鼠血腫周圍腦組織SOD及形態(tài)學的影響.pdf
- 電針不同穴組對MCAO大鼠血漿和腦組織ET、CGRP影響的比較研究.pdf
- 電針對MCAO大鼠心腦組織IL-1β及轉換酶基因表達的影響——心腦相關規(guī)律初探.pdf
- “補腎益髓”針刺法對癡呆大鼠腦組織GAD、TH水平的影響.pdf
- 三酮腦通片對MCAO大鼠腦功能形態(tài)、學習記憶及iNOS表達的影響.pdf
- 丹酚酸A對腦微血管栓塞大鼠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電針抗MCAO大鼠腦線粒體功能損傷作用的機制.pdf
- 調督通腦針法治療中風后抑郁的臨床研究.pdf
- 健腦益智膠囊對TBI大鼠損傷腦組織微血管再生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補腎益髓”針刺法對鋁中毒癡呆大鼠腦組織細胞凋亡的影響.pdf
- 針刺敦煌古穴對顱腦損傷大鼠腦組織TNF-α、IL-6及形態(tài)學的影響.pdf
- 針刺對腦梗死模型大鼠腦組織形態(tài)學及MAP1B的干預效應研究.pdf
- 調督通腦針法結合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pdf
- P76對腦微血管生成影響的研究.pdf
- 電針干預對TBI大鼠腦組織水腫調控的研究.pdf
- “通督調神固本”電針法對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血漿內皮素含量的影響
- 丙泊酚對大鼠急性腦損傷S100β蛋白、腦組織總鈣、含水量及組織形態(tài)學的影響.pdf
- 酒精中毒對大鼠腦組織α-Syn表達變化的影響.pdf
- 腦老化過程中組織形態(tài)學改變及S100蛋白表達.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