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調判結合,即“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十六字方針,是當前我國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的指導方針。調判結合司法模式自提出以來,因其在貫徹執(zhí)行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而受到理論界諸多批評。但調判結合符合審判自身的規(guī)律,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與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也順應世界范圍內糾紛解決機制的發(fā)展趨勢,是建立法治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別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角度,論證了調判結合在我國的存在合理性,針對調判結合
2、在貫徹執(zhí)行中確實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運用比較的方法,對域外相關制度進行了考察,以求對我國調判結合司法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鑒,為有關問題的解決提供思路。
第一部分:調判結合司法模式的歷史考察。調判結合在我國是古已有之,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調判結合和“和合文化”的傳統(tǒng)哲學以及“禮法合一”的法律思想有著很深的淵源。從遙遠的上古時期,經過漫長的封建社會,到抗日根據地時期的馬錫五審判,再到社會主義新中國,調判結合在我國的法制史上發(fā)揮著重
3、要的作用。備受贊揚的馬錫五審判方式,已經成為我國司法史上的寶貴經驗財富,直到現(xiàn)在還在司法實踐中發(fā)揮作用,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調判結合司法模式的運行現(xiàn)狀及其合理性分析。目前,“調判結合,調解優(yōu)先”的司法政策是我國的主導司法政策,表現(xiàn)在司法實踐中就是對高調解率的追求。實踐表明,在調解率提高的同時,上訴和上訪在減少,這是調判結合適應我國國情的重要證明。正因為調判結合適應我國國情,與我國的司法環(huán)境相契合,在糾紛解決的
4、實踐中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它才在司法實踐中倍受青睞。
第三部分:調判結合司法模式面臨的理論挑戰(zhàn)及現(xiàn)實困境。調判結合在司法實踐中所遇到的幸運并沒有在理論界得到延續(xù),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理論界就對“調判結合”展開激烈批評,有學者認為調解與審判在結構特點和正當性原理上的不同使二者很難共生于同一程序之中,也有學者提提出了“調審分離”的觀點,反對調判結合。除了理論界的批評之外,由于體制不完善和法院司法水平的局限,調判結合在貫徹執(zhí)
5、行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困難。
第四部分:國外相關制度考察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訴訟調解制度并不是中國的專利,很多西方國家也都有類似制度。德國的主審法官可以隨時根據案件情況提起調解,德國民事訴訟法中也明確規(guī)定了法官的調解義務。美國的法院附設調解也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司法調解制度,它兼具司法和ADR的性質,對解決美國“訴訟爆炸”的問題貢獻頗大。除了德國和美國,ADR的興起以及對調解的重視,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司法領域的發(fā)展趨勢為我國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判結合與民事司法本土化模式的形成
- 論判決與調解的合理定位——以民事糾紛“調解優(yōu)先、調判結合”辦案模式為視角.pdf
- 我國同案異判的成因分析及司法應對.pdf
- 敦煌判文殘卷中的唐代司法建議初探
- 論民事既判力效力對司法公信力的影響.pdf
- 調審分離訴訟模式研究.pdf
-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訴調對接”機制研究
- 橡膠谷產學研結合模式研究.pdf
- 源荷協(xié)調的調峰模式研究.pdf
- 唐代試判研究.pdf
- 《竇娥冤》中的司法模式與司法理念研究.pdf
- 產學研結合模式及機制研究.pdf
- 廣域源荷互動調峰模式研究.pdf
- 工學結合辦學模式研究
- 宋代司法官員裁判方法研究——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視角.pdf
- 地調SCADA-EMS-DTS系統(tǒng)模式研究.pdf
- 南宋情理司法探析——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主要依據.pdf
- D公司電調營運模式風險評估研究.pdf
- 滴灌模式下黃冠梨調虧灌溉研究.pdf
- 中國二元司法模式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