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90949ffd-6a82-4907-b54c-830c3f6f988e/90949ffd-6a82-4907-b54c-830c3f6f988epic.jpg)
![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體內(nèi)分布及關鍵抑制因素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90949ffd-6a82-4907-b54c-830c3f6f988e/90949ffd-6a82-4907-b54c-830c3f6f988e1.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危害極大的感染性疾病。截止目前,全球仍有3900萬HIV感染者,占全球人口的5.4‰,是現(xiàn)代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之一。高效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HAART)是目前對抗HIV感染的主要武器,能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延緩艾滋病發(fā)生,延長感染者壽命。但HAART不能使感染者免疫功能完全恢復正常,也不能徹底清除機體內(nèi)HIV病毒,停藥后病毒載量迅速反彈。
2、研究表明,病毒控制人群的反彈病毒來自宿主體內(nèi)重新激活的病毒潛伏感染細胞??蒲腥藛T早已證實了HIV潛伏感染細胞的存在;而且現(xiàn)有高效HAART治療也不能完全清除體內(nèi)HIV潛伏感染細胞。因此,HIV潛伏感染細胞被認為是HIV感染治愈的主要障礙。
為實現(xiàn)HIV感染的治愈,科研人員探索了多種HIV潛伏感染細胞的清除策略,如模擬“密西西比嬰兒”的早期治療策略,模擬“柏林病人”的骨髓移植策略,直接靶向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激活與清除策略以及增強
3、機體抗病毒免疫的免疫抑制策略等,但上述策略的臨床效果及適用性均不夠理想;提示仍需要對病毒潛伏感染細胞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尚未突破的幾個關鍵科學問題:一、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體內(nèi)分布;二、抑制艾滋病毒反彈的關鍵因素。針對這兩關鍵科學問題,本研究通過基于流式細胞術的病毒潛伏感染細胞檢測策略的建立,檢測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體內(nèi)分布;同時,探尋艾滋病毒自然抑制模型中病毒有效控制的關鍵因素,深入研究艾滋病毒儲存庫分布和抑制的關鍵
4、機制,為HIV感染的治療策略研發(fā)提供研究思路與理論依據(jù)。
第一部分 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體內(nèi)分布研究
清除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首要任務是確定該細胞在體內(nèi)分布情況。鑒于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生物學上的特殊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種新型的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檢測策略。通過比較SIV p27/gp41抗體細胞表面染色和SmartFlare技術在艾滋病毒復制陰性細胞分選中的優(yōu)劣,比較CD3/CD28免疫磁珠、LPS與PHA
5、在免疫細胞激活的差別,比較SIV p27抗體細胞內(nèi)染色法和FlowRNA技術在病毒潛伏感染細胞分析中的優(yōu)缺點;分別選擇SmartFlare技術、CD3/CD28免疫磁珠/LPS和FlowRNA技術用于后續(xù)研究,同時優(yōu)化實驗條件,建立基于流式細胞術的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檢測策略(FlowVLIC)。比較發(fā)現(xiàn)該檢測策略檢測的病毒潛伏感染細胞規(guī)模位于QVOA法和前病毒DNA-PCR法的檢測結(jié)果之間,更符合艾滋病毒儲存庫的理論規(guī)模。之后,本研究
6、使用該檢測策略檢了RT-SHIV/恒河猴病毒抑制模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的組織、細胞分布,發(fā)現(xiàn)其病毒潛伏感染細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組織、腸道黏膜等部位,細胞類型以記憶性CD4+細胞為主。進一步,本研究還分析了不同部位、不同細胞來源潛伏病毒env、rt基因序列,發(fā)現(xiàn)潛伏病毒的整合位點與細胞類型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需進行更深入的機制研究。本研究首次初步確定了艾滋病毒潛伏感染細胞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體內(nèi)的組織、細胞分布。
第二部分 艾滋病毒自
7、然抑制的關鍵因素研究
為達到HIV功能性治愈,即在不施以抗病毒治療的前提下,機體也能有效的控制機體內(nèi)的病毒復制,探尋病毒抑制的關鍵因素至關重要。本實驗室前期使用SIV、SHIV病毒小劑量多次黏膜接種恒河猴,可高效誘導病毒自然抑制現(xiàn)象,類似于臨床的精英控制者,但其原因未知。本研究首先通過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病毒小劑量多次直腸接種恒河猴建立病毒自然抑制模型,同時設立正常對照組,然后從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固有免疫等多
8、個角度探尋病毒抑制的免疫機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病毒抑制動物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未見明顯升高,甚至低于正常對照組;但兩組動物固有免疫反應存在明顯的差異,病毒抑制組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固有免疫反應在病毒自然抑制現(xiàn)象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此外,本研究還探尋了病毒靶細胞和固有抗病毒因子在該現(xiàn)象中發(fā)揮的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組動物不同組織的靶細胞數(shù)量和固有抗病毒因子表達和變異上沒有明顯差異。最后,本研究從感染病毒角度進行了探索,通過SGA方法獲得了模型感染的奠基者
9、(T/F)病毒,分析T/F病毒數(shù)量和適應性,發(fā)現(xiàn)病毒抑制動物的T/F病毒數(shù)量顯著少于正常對照動物,而且感染病毒適應性也明顯弱于正常對照動物?;谏鲜鼋Y(jié)果,提示機體的固有免疫反應和感染病毒特性在艾滋病毒自然抑制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后續(xù)在HIV感染治愈策略研究中需要考慮這些因素。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建立基于流式細胞術的病毒潛伏感染細胞檢測策略,確定了恒河猴模型體內(nèi)的病毒潛伏感染細胞分布;建立的檢測方法也可用于后續(xù)HIV感染治療策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治療艾滋病毒感染的臨床方法-клинический подход к лечению вич инфекции
- tb艾滋病毒臨床管理-тб вич клиническое руководство
- 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家庭成員生活事件及家庭功能狀況的研究.pdf
- 實時示蹤研究艾滋病毒侵染巨噬細胞的行為與機制.pdf
- 一種天然藥物的抗艾滋病毒研究.pdf
- 抗艾滋病毒辣中草藥的快速篩選.pdf
- 艾滋病毒蛋白酶異位抑制劑體系的分子動力學研究.pdf
- 偽狂犬病毒在潛伏感染豬體內(nèi)的組織分布.pdf
- 艾滋病毒蛋白酶異位抑制劑體系的分子動力學研究
- 論故意傳播艾滋病毒行為的刑法定性.pdf
- 《理解艾滋病病毒潛伏狀態(tài):通往艾滋病治愈之路》翻譯實踐報告.pdf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發(fā)現(xiàn)晚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pdf
- IBDV感染SPF雛雞主要器官組織病理變化及病毒的體內(nèi)分布.pdf
- N,N’—二芳香酰肼類艾滋病毒整合酶抑制劑的設計與合成.pdf
- ws 293-2019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
- 預防艾滋病毒性傳播的新型殺微生物劑的研究.pdf
- 廣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生活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pdf
- Ghrelin在正常及鴨肝炎病毒感染雛鴨體內(nèi)分布的動態(tài)觀察.pdf
- 長梗南五味子的抗艾滋病毒活性成分研究.pdf
- 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