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氧與碳氧二元微團簇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量子化學理論計算可以幫助人們研究團簇的結構、成鍵和性質(zhì),如果和實驗相結合則可以確定團簇的全局極小結構。近年來,硼氧與碳氧二元微團簇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并取得一系列進展。但它們電子和幾何結構復雜,性質(zhì)特殊,仍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論和波函數(shù)方法(部分研究結合光電子能譜實驗),對系列新穎的硼氧和碳氧二元微團簇的幾何結構、成鍵特征、熱力學穩(wěn)定性及光譜性質(zhì)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借助AdNDP程序探討這些團簇的成鍵本質(zhì)。本文研究

2、結果將幫助人們進一步認識硼氧和碳氧二元微團簇的結構規(guī)律和成鍵特征,并為后續(xù)實驗和應用提供理論支持。本研究主要內(nèi)容包括:
  ⑴采用密度泛函理論在B3LYP/aug-cc-pVTZ水平上,對B5O3–及B6O3–的結構、成鍵、性質(zhì)等進行了研究,并結合光電子能譜實驗數(shù)據(jù),確定了B5O3–及B6O3–的基態(tài)結構。研究結果表明基態(tài)B5O3–和B6O3–實際就是B2H3–及B3H3–的硼羰基取代物C2v B2(BO)3–(1A1)和Cs B

3、3(BO)3–(2A')。值得注意的是,在B5O3–及B6O3–的基態(tài)結構中都含有一個橋基μ2-BO,它們是首例被實驗和理論共同確定的橋基μ2-BO硼氧團簇。AdNDP成鍵分析揭示橋μ2-BO與相鄰的硼原子形成了離域三中心二電子(3c-2e)鍵,與B2H3–和B3H3–中的橋H類似,從而進一步確定了BO/H等瓣相似性。此外,用TD-B3LYP方法計算得到的B5O3–、B6O3–陰離子的絕熱剝離能(ADEs)和垂直剝離能(VDEs)都與光

4、電子能譜實驗結果良好吻合。之前文獻報道的硼氧團簇中,硼羰基均以端基μ1-BO形式成鍵,μ2-BO的發(fā)現(xiàn)將進一步拓展和豐富硼羰基化合物研究領域。
 ?、艬O和H作為端基和橋基的等瓣相似性已被理論和實驗證實,而含面基H的化合物也早已被發(fā)現(xiàn),但含面基μ3-BO的硼氧團簇卻未見文獻報道。我們依據(jù)BO/H的等瓣相似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論在B3LYP/6-311+G(d)水平上,對含面基μ3-BO的多面體籠狀硼氧團簇B6(BO)7–的結構和成鍵

5、進行了理論研究。研究結果表明C3v B6(BO)7–的結構及穩(wěn)定性與含面基μ3-H的C3v B6H7–類似,均為勢能面上的真正極小和搜索發(fā)現(xiàn)的最低能量結構。更為重要的是,AdNDP成鍵分析表明籠狀 B6X7-(X=BO,H)團簇中分別含有三個新穎的菱形 B-B-B-B(μ3)和B-B-B-H(μ3)四中心二電子(4c-2e)鍵,該結果和K.Hoffmann等對C3v B6H7–進行AIM拓撲分析得出的結論一致。此外,我們還計算了這些穩(wěn)定

6、團簇陰離子的絕熱剝離能(ADEs)和垂直剝離能(VDEs),為進一步的光電子能譜實驗提供理論依據(jù)。本工作對B6(BO)7–和B6H7–的理論研究將BO與H的等瓣相似性拓展至整個μn-BO/H(n=1-3)系列,從而進一步豐富硼羰基化合物研究領域。
 ?、荂O和BO-為等電子體,然而碳氧團簇的結構與硼氧團簇卻有著較大差異。采用密度泛函理論在B3LYP/aug-cc-pVTZ水平上優(yōu)化了兩種電子態(tài)的D4h C4O4–陰離子及四種電子態(tài)

7、的中性結構,并對優(yōu)化的結構進行了CCSD(T)單點能量計算。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結合光電子能譜實驗對C4O4–陰離子及其中性團簇的基態(tài)結構進行了確定。研究結果表明:陰離子基態(tài)為D4h C4O4–(2A2u),中性C4O4基態(tài)為三重態(tài)D4h C4O4(3B1u),實驗得出的中性結構環(huán)呼吸振動頻率為1810±20 cm-1。復雜的電子結構使得C4O4–陰離子及中性團簇的基態(tài)結構在理論上一直存在爭議,各種理論方法得出的結論往往不一致,我們

8、采用光電子能譜實驗和CCSD(T)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得到了可靠的結論,從而解決了理論上爭議多年的問題。
  ⑷采用密度泛函理論B3LYP方法、二級微擾方法MP2及耦合簇方法CCSD(T)在aug-cc-pVTZ基組水平上對C2O2-/0,C3O3-/0,C5O5-/0和C6O6-/0的結構和穩(wěn)定性進行了研究,理論預測了C2O2-/0,C3O3-/0,C5O5-/0和C6O6-/0的基態(tài)結構。C2O2–的基態(tài)為輕微畸變的C2h構型,而

9、C2O2中性的基態(tài)結構則為完美的三重態(tài)線型結構;C3O3–的基態(tài)為完美的正三角形(D3h)結構;C5O5–陰離子及中性基態(tài)為完美的D5h結構,相應電子態(tài)分別為2A2"和1A1';而C6O6–陰離子及中性基態(tài)為輕微畸變的準平面 C2v結構,相應電子態(tài)分別為2A1和1A1。在此基礎上,我們在CCSD(T)//B3LYP水平上探討了它們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CnOn(n=2,3,5,6)中性團簇不穩(wěn)定,容易解離為自由的CO分子,而CnOn-(n

10、=2,3,5,6)因具有離域單電子而能夠穩(wěn)定存在,其中環(huán)狀結構中C5O5–穩(wěn)定性最高。此外,我們還理論預測了CnOn–(n=2,3,5,6)陰離子絕熱剝離能ADEs和垂直剝離能VDEs,這些結果為進一步光電子能譜實驗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們的工作發(fā)表不久后,Borden和Xue-Bin Wang等合作采用理論和光電子能譜實驗的方法確定了C5O5–和C6O6–的基態(tài)結構。他們報道的C5O5–陰離子和中性的基態(tài)結構(D5h,2A

11、2"和1A1')與我們的預測結果完全一致,實驗測得的絕熱剝離能ADE為3.830 eV,這與我們在CCSD(T)//B3LYP理論水平上預測的3.780 eV非常一致。實驗測得的C6O6-絕熱剝離能ADE為3.785 eV,和我們CCSD(T)水平上預測的3.715 eV也很一致。他們的實驗結果進一步佐證了我們理論預測的可靠性。然而,他們理論研究得出的C6O6–陰離子基態(tài)為D2d,我們得出的基態(tài)為C2v,兩者實際為等能量體(-0.000

12、4 kcal/mol),另外我們在B3LYP/aug-cc-pVTZ水平上的結果表明D2d為過渡態(tài)結構。C6O6–陰離子及其中性團簇的勢能面極為平緩,這些微弱差異應該是基組不同所引起。
 ?、蓪6O6進行鋰化即可得到和苯類似的π芳香性分子C6O6Li6。采用密度泛函理論B3LYP和PBE1PBE方法在6-311+G(d)水平上,理論研究了以D6h C6O6Li6和D6h C6S6Li6芳香性分子為配體的過渡金屬夾心配合物M(C6

13、X6Li6)2(M=Cr,Mo,W;X=O,S)的結構和性質(zhì)。研究發(fā)現(xiàn),完美的D6d M(C6S6Li6)2和輕微畸變的D2d M(C6O6Li6)2(M=Cr,Mo,W)為真正的極小結構。對配合物的分子軌道分析表明:在這些新穎的過渡金屬夾心配合物中,過渡金屬原子的nd軌道和配體之間存在強的d-π作用,是該系列配合物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配體中O和S的孤對電子對配合物的穩(wěn)定也有一定貢獻。此外,我們理論上探討了以Cr(C6H6)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