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旨在探討同一密度條件下,不同種植方式對花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豐富栽培理論,為花生高產、優(yōu)質栽培提供依據(jù)。
2009年~2010年,在大田栽培條件下,系統(tǒng)研究了同一密度條件下,(60cm+40cm)、(55cm+35cm)、(50cm+50cm)、(45cm+45cm)、(40cm+40cm)和(35cm+35cm)6種不同的行距配置下花生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主要結論如下:
1.種植方式對花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2、br> 適當增加行距和在相同平均行距的情況下采用大小行種植模式,有利于植株主側莖的生長發(fā)育和莖葉干物質的積累;有利于單株開花數(shù)、有效花數(shù)、果針數(shù)、有效針數(shù)和莢果數(shù)的增加及莢果體積的膨大;而且還可以延長花生開花期,有利于提高結果數(shù)。
2.種植方式對花生田間小氣候效應的影響
適當增大行距和采用大小行種植方式有利于增加田間透光率,提高冠層與地表溫度,降低田間相對濕度,提高田間CO2濃度,提高群體光合速率,有利
3、于構建合理的群體生態(tài)結構,進而增加產量。
3.種植方式對功能葉生理功能和衰老特性的影響
適當增加行距和采用大小行種植模式,可以提高花生生育旺期的葉綠素含量,提高葉面積指數(shù),有利于維持較長時間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功能葉葉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強SOD、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緩葉片的衰老。
4.種植方式對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行距過大或過小,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行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鈣對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施磷量對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施鉀量對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播期對花生產量形成的影響及生理基礎研究.pdf
- 磷對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硫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氮磷肥對大豆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不同質地土壤對花生產量、品質和生理特性的影響.pdf
- 鐵、硼、鉬肥不同施用方式對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pdf
- 斷根培土對花生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氮鉀配施對北沙參品質和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pdf
- 根土空間對花生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的研究.pdf
- 碩士論文——氮鉀配施對北沙參品質和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
- 磷、鎂、鋅對花生產量及品質的效應研究.pdf
- 碩士論文——氮鉀配施對北沙參品質和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研究
- 土壤緊實度對花生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pdf
- 氮肥運籌對冬小麥品質、產量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pdf
- 氮素水平對專用小麥產量、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pdf
- 不同種植方式對花生田間土壤微環(huán)境、生理特性及產量、品質的影響.pdf
- 種植方式、秸稈還田與實地氮肥管理對水稻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