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們見面或相遇時有互致問候或打招呼的習慣,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的禮儀行為。只是問候的內(nèi)容、言辭和方式不同罷了。人們?nèi)諒鸵蝗?,不厭其煩地重復這一做法是有深刻的社會原因的。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71)認為問候是交際開始的標志和認定。根據(jù)他對美國社會的觀察和了解,問候體現(xiàn)禮貌、身份或地位,以及相互間的平等關系。英國人類學家J.R.弗斯(J.R.Firth,1972)認為問候是對交際活動可行的確認,它具有建
2、立和延續(xù)人際關系的作用。正是由于這一點,熟人相見,不論是什么地點或場合,都要互致問候。即使是走在路上,不是停下來,也是邊走邊打招呼,或者揮手致意。人們之所以這樣不約而同地遵守問候的規(guī)范,是因為他們珍視并希望保持和加強現(xiàn)有的或剛剛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 對作為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問候語的研究,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一個社會及其文化。對跨文化交際研究領域也有其重要性?,F(xiàn)今人們已無法依據(jù)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來判斷別人下一步會做什么了。與不同文化間人們
3、的交往已經(jīng)變得日益增多,其直接影響是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了解對跨文化交際產(chǎn)生極大影響的不同文化間差異的重要性。然而,交際跨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務應當是建立在對人們本民族文化模式的全面而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基礎之上。雖然跨文化對比并非本論文的研究重點,但作者也希望本篇論文當中所提供的細節(jié)能夠對跨文化研究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篇論文包括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問候語”這一交際行為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對國內(nèi)和國外對“問候語”方面所作的研究進行了較
4、為詳細的回顧與總結。第三部分則對所搜集材料進行語言學方面的研究與分析,將問候語概括為“常規(guī)式”和“非常規(guī)式”兩種,并進一步從其它幾個方面對問候語的表現(xiàn)形式和使用背景進行了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從中西文化兩個方面論證了問候語基本上是一種禮貌行為,并總結了中英文化當中問候禮儀的標準與原則。并利用人際交往原理對問候語使用的標準、模式和分布作了總的說明與概括。第五部分通過對英漢問候語的對比分析,進一步探索英漢問候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哲學淵源。
5、中華民族重視“倫理”道德,本質上就是對“禮”的重視。“倫”就是等級,類別之間的次序?!岸Y”就是這種等級次序所遵循的規(guī)律。本質上,“倫理”就是“禮”之根本。中國社會的禮貌原則如同“禮”的基本精神一樣,強調“別”,在很大程度上是等級差別的標志。盡管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中人們所遵循的“禮”,與其歷史上所涵蓋的內(nèi)容己有很大變化,但不能不承認,它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其初始的印記,區(qū)別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質的。具體講,在交際行為的節(jié)制方面,“上尊下卑”或“
6、卑已尊人”是“禮”的具體體現(xiàn)。明白了名分,就明白了社會身份,就知道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該怎樣說,不該怎樣說,言語就順達了,人際間就沒有隔膜、誤會。這種等級關系,在現(xiàn)代社會,也是用其體現(xiàn)維系社會等級差別。而在西方來講,由于人們追求自我實現(xiàn),個人奮斗,人們高度重視個人權力,個人隱私;人們強調各開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與中國正相反,西方人講禮貌所強調的不是人際間的“別”,而是人際間的“平等”。正是由于人們在文化價值方面的差異決定了人們說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