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逐步進入了社會急速轉型期。社會轉型就意味著發(fā)展,而發(fā)展意味著變革與更新。任何社會轉型期都會產生一時的不適應,在我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突然涌現出來的諸多弱勢群體。而在這些弱勢群體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當屬占中國80%以上人口的農民。城鄉(xiāng)弱勢群體隨改革及其深化而涌現,是經濟社會轉型期或者說是轉軌期的必然過程,給社會和經濟以沖擊,帶有陣痛感。如何面對這種陣痛,疼痛之后如何為這些弱勢群體主張公共利益,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2、問題。在這一問題上,作為具有公共利益主張人職能的媒體不應缺席。媒體在主張公共利益過程中出現的缺失是否無法避免?市場化與受眾定位的不同是否可以成為這種缺失的理由?筆者認為,通過對《半月談內部版》的考察,這種矛盾是可以解決的,缺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本文以《半月談內部版》1995年至2004年這十年間關于“三農”問題的新聞報道為樣本,通過研究分析這一樣本,探究在社會轉型期,主流媒體如何更好地為以農民為主要代表的弱勢群體主張公共利益。

3、本文從問題出發(fā),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國主流媒體在主張弱勢群體公共利益過程中出現的不理想情況,對一些相關概念進行了必要的界定。第二章首先對于選取樣本(《半月談內部版》十年的“三農”問題報道)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與說明。然后對具體的樣本內容進行了文本解讀。隨后針對具體樣本分析其特點與不足。第三章著力于論述《半月談內部版》通過“三農”問題報道,為農民這一弱勢群體主張公共利益對其他主流媒體的借鑒意義。第四章結語對前面論述進行了總結,與引言相呼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